印家觀樓市作者:辣條
日本從「二戰」失敗後,整個國家的經濟是支離破碎的。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從1955年開始到1967年,日本僅用了十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
所謂成了美國,敗也美國,太過依賴美國支持的日本,在1985年籤署 了五國「廣場協議」後,導致日元不斷升值,導致內不能出,外不敢進,工業受阻。而日本人用了三十年積累的世界財富不知道投資在哪裡,於是有人把目標指向了房地產。
日本對於房地產的投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瘋狂的,三十年積累的財富都在銀行,銀行為了實現盈利,就以最低的價格放貸給購房者,近1987年一年東京的房價漲了一半。
從1985年到1991年,根據媒體當時公開的數據,東京的房價直接暴漲120%,東京23個區的房產均價漲至1450萬日元每平米,是千萬每平米。有媒體稱,東京的房地產總值可以買下整個美國,還有錢找。
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是誰刺破的呢?是日本政府自己主動刺破的。因為到了90年代初,日本人已經瘋狂陷入買房能發家的惡性循環了。農田被徵收,工業停止,所有人無心工作,只想拼命買房,為了買房所有日本人幾乎在錢都投在房地產,消費力持續下降,導致大量的實體企業倒閉,失業率加大。
日本的房價恐怖到什麼程度呢?他們只用了兩個政策就刺破泡沫,第一,徵收房產稅,刺激炒房客拋售;第二,上調利率,收緊信貸,不給房地產企業融資貸款。說難聽的,兩下就搞殘廢了。
後來日本怎麼樣了?經濟倒退25年,開發商降價賣房,個人降價賣房,人人自危,因為不管是銀行,房企還是個人,都背負著高於自己都無法處理的債務。房地產越降價越沒有人買,越沒有人買,危機越大。如果企業抵押了房子不再值錢,銀行會要求補齊跌價部分的抵押;如果個人房子抵押不再值錢了,需要賣掉房子,則需要還清抵押貸款,如果沒有錢只能找民間借貸。那麼在此期間,日本的房奴賣掉房子的價值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平均需要100年才能還清債務,大有人在。
這些日本的很多紀實小說都有寫過很多案例。背負巨額房貸,要麼咬牙忍受,要麼被迫賣掉,日本90年代,失業率,離婚率犯罪率和乞討率是歷史最高的。銀行無法運轉挪用居民存款,陷入了惡性循環。
日本房地產崩盤的過程,小事就不說了,大家在網上都能查到。大事件是系統性危機和流動性危機都接連爆發,先是股市,再是裁員,經濟持續20年的衰退。
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崩盤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雖然我們國家和日本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我們人口密度大,地大物博,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依舊是發展中國家。
綜上所講,大家怎麼看呢?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哦,關注印家觀樓市,了解更多樓市資訊和房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