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是貨幣升值惹的禍?

2020-12-21 平說財經張平

日本貨幣升值並沒有剌破經濟泡沫這回事。在1985年之前,日本長期對歐美國家出口呈現較大順差。所以,歐美國家借著廣場協議,逼著日元升值,這樣日元升值可以降低日本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在歐美國家看來,日本應該通過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而非通過日元貶值來增加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在廣場協議籤訂之前,美元兌日元匯率在1:250上下,此後日元進入持續升值通道,1986年9月達到1:153,1987年最低達到1:120,不到三年時間,日元兌美元升值了一倍。事實上,日元的升值給日本出口商品帶來了不少影響,也縮小了其與歐美國家巨大的貿易逆差。

不過,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在海外開啟了買買買的土豪模式。三菱以14億美元拿下洛克菲勒中心,索尼一擲34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影業。當年日本由於出口不行了,只能回過頭來發展房地產業,希望通過房地產來拉動日本經濟的增長。此外,由於日元的持續升值,導致大量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資金進入日本本土後就投資日本房地產業,這就導致了房地產業畸形發展。

在很多日本人看來,房地產業已成為了拉動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此,日本政府鼓勵房地產業的發展,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期間,日本央行連續5次降息,從5%降至2.5%。於是,大量的國內外資本通過加槓桿的方式進入日本的房地產領域,推高了日本房價和地價,這也帶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資產泡沫。

所以,日本經濟泡沫形成與破滅,與日元升值變化關係不大,與日本政府在擴大內需時,過度依賴於房地產關係甚密。受到低息貸款的影響,1986至1991年,日本城市住宅土地價格上漲148%,六大主要城市上漲245%。泡沫鼎盛時期,日本土地面積僅為美國的1/25,但土地資產總值卻是美國的4倍。

不過,由於日本房地產泡沫吹得過大,就連日本政府也覺得有點離譜,有必要採取措施予以遏制。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央行連續5次加息,將再貼現率由2.5%上調至6%。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機構控制不動產貸款規模。緊縮性政策收到了明顯成效,日經指數自1989年12月的最高點下滑,1992年中暴跌至14300點,跌幅超過60%,地價也較最高點時下降了一半多。

地產和股票價格的下跌給日本帶來的財富損失約為1500萬億日元。由於資產快速縮水,導致銀行紛紛加快回收貸款,致使市場流動性驟然收緊,企業資金狀況急劇惡化,大量不良債權由此產生。於是,大量日本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或倒閉,這才使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元氣大傷。此後的20多年,經濟增速從未突破5%,平均增速甚至低於1%。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依賴於房地產來拉動經濟了。

以上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泡沫經濟與日元升值無關,與日本經濟過度依賴於房地產業,日本央行連續降息有關。而後又快速的加息來剌破泡沫,導致泡沫破裂和金融體系發生信用危機,危及實體經濟。不過,即使日本央行不主動刺破經濟泡沫,日本經濟的泡沫也會被破裂。好在經歷過這場金融災難之後,日本人開始發展高端製造業,所以目前日本的製造業的發達程度在世界上還是首屈一指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泡沫經濟破滅20年祭
    [提要] 在強大貨幣政策和巨額經濟刺激方案的支持下,中國較其他國家更迅速地從蕭條中恢復。並有媒體稱日本經濟第二經濟大國地位今年被中國取代。也有一些言論認為,中國的經濟前景很類似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靠出口拉動消費、本股價、房價暴漲等。
  • 從1991年日本房地產經濟泡沫破滅中,我們學會了什麼?
    1991年日本房地產經濟泡沫破滅後,許多銀行、企業、市民破產,自殺者更是數不勝數。此後20年,日本經濟一度處於低沉狀態,而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價格跌幅達到65%。隨著房價暴跌,國民財富持續縮水,損失高達1500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3年的GDP總和!
  • 日本警告韓國恐步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後塵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據韓國《朝鮮日報》4月14日報導,日本野村證券警告稱:「當前的韓國經濟讓人聯想起泡沫泛濫的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的日本經濟。如果韓國銀行在上調利率方面錯失良機,可能會面臨新的泡沫。」4月12日,日本野村證券在《韓國經濟報告》中稱:「韓國目前面臨的經濟、政策環境與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處於泡沫形成期的日本驚人的相似。」並做出了上述表示。
  • 日本經濟曾經布局全球,直到房地產泡沫破滅
    今天還是來說說日本,日本曾經在1990年全國GDP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只是國民第一強國的感覺沒有持續很久,在1991年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開始了失去的十年。這次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主要發生在日本的六個大城市:東京大阪等地。
  • 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的故事——《白夜行》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可以稱其為東叔的巔峰之作。該小說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連載於集英社期刊,單行本1999年8月在日本發行。隨著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的破裂,此後日本經濟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日語中「平成景氣(日語:平成景気;日語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與此同義。《白夜行》正是也這一時期為背景,在文中也多次提到了「泡沫經濟」這個詞語。小說開始時的場景就是一座廢棄的爛尾樓,這種衰敗的景象和情形讓人不難聯想到當時日本經濟的頹廢和蕭條。
  •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哪些行業崛起?對我們有何三大警示?
    因此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房價下跌,價格下降,老百姓的生活反而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幸福!泡沫的消退使日本經濟更加健康。房地產泡沫被擠掉後,日本經濟就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市場上的商品開始降價,不再講究一味的高價,而是開始走物美價廉的路線;房價下降,沒買過房的居民的消費能力明顯提高,讓企業利潤開始上升,從而壓低價格。
  • 日本經濟初現曙光 也談日元升值的是非曲直
    這期間日元大幅升值,在1985年到1996年的10年間,日元兌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1995年4月,日元曾一度達到1:80的水平。廣場協議,開啟了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風與泡沫經濟的興起,後來被眾多學者公認為引發日本經濟衰退至今的罪魁禍首之一。
  • 日本樓市泡沫破滅後,再也沒人相信買房能賺錢了
    從統計數據上確實如此,1992-2014年間,日本GDP增速平均為0.8%,CPI平均增長0.2%,落入高等收入陷阱。 泡沫破滅的很長一段時間,工資增長也處於停滯狀態,但安倍上臺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日本經濟有了起色,激發了一些民間投資,東京都的最低工資也有了提升。
  • 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的日本,給今天的中國留下了哪些啟示?
    日本近代經濟的崛起,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當時依舊封建落後的日本,在西方工業文明的擠壓之下,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明知危險,這一場革新的成功,不僅是在政治上,也在經濟上推動日本向著資本主義發展,成為日本近代經濟發展的開端。也正因為經濟起步較早,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就已經成為亞洲強國。
  • 日本房地產泡沫興衰史
    1990年,日本生產性行業的貸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產行業的貸款比重卻上升為37%。日本看似繁榮的經濟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樓閣,危機一觸即發 泡沫的破滅來得迅速而毫無預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經濟泡沫,但是此時施行緊縮貨幣政策為時已晚 從1989年5月開始,日本央行連續3次提高貼現利率。
  • 是泡沫終將破滅,中國樓市去泡沫與日本樓市泡沫破滅本質有何不同
    是泡沫終將破滅,中國樓市去泡沫與日本樓市泡沫破滅的本質有何不同 樓市的泡沫消耗了大量的資本,上市公司、企業不在安分守己的生產、研發、經營;樓市的泡沫佔用了大多個體、老百姓的絕大多數資金,不管是炒房客還是按揭貸款的房奴們,他們都無力再尋求發展追求夢想,甚至全身心的投入到不勞而獲當中……樓市的泡沫直接擠壓佔據了實體經濟的大部分空間。
  • 日本泡沫經濟破滅20年祭:失去的一代(圖)
    泡沫經濟破滅給日本經濟帶來了重大破壞,但對國民心理的打擊更加致命且深遠。「泡沫經濟讓日本人喪失了信心和樂觀的心態。」自民黨稅制調查會會長野田毅說。  徐靜波就此把日本人和中國人做了對比。「中國人很少有危機感。舉個例子,上海威海路上一棟房子,五年前每平方米不到一萬塊,當時誰都不願意買,覺得太貴了。我兩個朋友剛好手裡有點錢,就買了兩套。現在4萬一平方米,發了財。
  • 80年代,房價15萬一平,泡沫破裂後,崩潰的不僅是日本經濟
    而其他國家的貨幣相應升值。據悉,日元兌美元在1987年底時升值已接近100%, 日本的經濟進入空前的繁榮時期。同樣都是貨幣對美元升值,為何日本形成了泡沫經濟,遭遇了巨大的經濟危機?日本政府的&34;決策,對日元升值持悲觀態度,對出口過度的依賴,試圖打壓日元升值,刺激國內消費,放寬信貸,市面上的現金流通沒有正確的加以引導。另外一方面,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夠。日本民眾一意孤行,一頭扎入房地產投資中,導致房地產股市崩潰後國家經濟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
  • 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始末
    「廣場協議」籤訂之後,五國開始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美元貶值,其他四國貨幣相應升值,其中,日元兌美元匯率三年間升值了一倍,從240:1飆升至120:1。  日元大幅升值打擊了日本的出口企業,日本政府為了支持企業維持高出口額,減輕企業債務,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
  • 80年代,房價15萬一平,泡沫破裂後,崩潰的不僅是日本經濟
    而其他國家的貨幣相應升值。據悉,日元兌美元在1987年底時升值已接近100%, 日本的經濟進入空前的繁榮時期。 幾乎每個人都是是房地產的股東,每個人都是股神,日本人經濟被"彩色泡沫"包圍,日本人躺在虛幻的繁榮中盡情狂歡。 高光過後的至暗時刻 1989 年,老布希上臺,看著日本非常的不爽,捅破日本市場後,1990 年 1 月 12 日,日本股市暴跌 70%,日本經濟的至暗時刻到來。
  • 日本泡沫之鑑: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八十年代覆轍
    在上述時間段,日元升值,貨幣寬鬆,房地產、股票價格節節攀高,資產效應使日本經濟表象極度繁榮,人們心態高昂浮躁,整個經濟如同吹起的肥皂泡。越來越像的背景     198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之所以能夠吹大,是因為日本政府出臺的寬鬆的貨幣政策,讓企業很容易從銀行貸款,得到利率很低的貸款後,又沒有好的實業投資,炒股炒房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追根溯源,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出臺,則是因為應對日元升值的壓力。日元為什麼要升值?根源在於日本持續高漲的外貿順差。
  • 日本經濟泡沫30年,沒被房地產壓垮,廣場協議探討
    要從根源上找到日本泡沫的起點,《廣場協議》可能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1985年籤訂的《廣場協議》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為了打壓日本競爭力而迫使日元升值,最終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然後泡沫破裂...經歷過如此的大起大落,日本經濟再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這是我們中國很多人張口就來的一個典型的美帝陰謀論。
  • 日本樓市泡沫破滅後,為什麼投資者依舊對房地產有信心?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市場曾經歷過一次嚴重泡沫,於是很多人在潛意識中,就把日本房產劃到了投資備選地之外,但其實,正是那次崩盤,造就了如今低風險、穩增長的日本房地產市場,吸引了全球風格穩健的成熟投資者。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泡沫的始末。
  •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今房價下降,為何卻無人想買?原因太嚇人了
    文:加七提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我們首先就會想到美國二戰前的經濟大蕭條和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房地產泡沫。作為兩個超級強國,美國和日本國內的經濟危機最終波及到了很多國家,對全球的經濟發展都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
  • 從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形勢看,現在國內房價屬於哪一個階段?
    房地產泡沫對於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國內樓市相當於日本房地產泡沫崩潰前夕  自1992年住房改革推行以來,我國房地產行業由起步發展到高峰,如今樓市已經處於後調控時代,相當於日本的1987年(即日本政府意識到泡沫後才是調控的時候),與日本樓市泡沫崩塌相比,國內樓市泡沫已經開始逐步出現了破裂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