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武岡市首批易地扶貧搬遷戶喬遷見聞

2020-12-26 華聲在線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8日訊(記者 戴勤 周玉意 通訊員 關楊博 鄒葉瓊)「德政拓開寬裕路,馨風吹暖小康家。」 雖已進入寒冬季節,但在曹石林心裡仍然溫暖如春。12月26日,是他舉家搬遷的好日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家人到新房貼對聯,準備迎接賓客。

「對聯代表我的心。」62歲的曹石林是武岡市鄧元泰鎮鳳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他被政府列入易地搬遷扶貧對象,從原豐坪村5組搬遷到現在的鳳溪村,住上了嶄新明亮的新房。「以前我們居住的地方嚴重缺水,搬遷到這裡,那真是天上人間。」曹石林高興地說。

在曹石林的新家,他84歲的嶽母蔣南芳參觀著女婿的新家,三室兩廳,廚房和獨立衛生間應有盡有,老人家心裡別提有多高興,邊參觀邊讚嘆:「這房子好啊!我活了一大把年紀,還是頭回見到政府免費給修房子!」

當天,在鳳溪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還有23戶貧困戶和曹石林一起搬進了新家。在清晨5:28分,當地的鎮、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就為大家集體入住舉行了進火儀式。上午,文體廣新局還組織了精彩的文藝演出,一起祝賀大家的喬遷之喜。

武岡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英一大早就來到她的幫扶對象劉玉梅家裡,給她送來棉被、電飯煲等生活急需品,還給她生起寓意紅紅火火的「柴火」。

劉玉梅此前住在一個叫土地塘的山窩裡,房子矮小破舊不說,路也不通,喝水靠挑,吃盡了苦頭。現在的新房子出門就是水泥地,緊挨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和衛生室,辦事很便捷。 「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做夢都不敢想。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我心裡就亮堂了許多。」劉玉梅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便利的交通,極大地改善了搬遷戶的居住環境,更增強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搬到這裡後,媳婦也方便照顧父母和孩子,我就可以安心出門打工多賺錢,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在外打工的村民戴宏偉得到自己家裡要搬新房的消息,他特意趕回來。當晚和父親戴時雲興奮得一宿沒睡,忙著搬遷新房,今天他們父子倆要親自掌廚,好好宴請下街坊鄰居和扶貧幹部。

[責編:鄭丹枚]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永勝縣陽和村委會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原標題:住新房 興產業 奔富路——永勝縣陽和村委會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從永勝縣順州鎮政府出發,車子沿著盤山公路爬到山頂,再從山頂沿著盤山公路下山,在半山腰遠遠地就看見陽和村位於兩山之間。  在陽和村委會,最顯眼的就是新建的易地扶貧搬遷陽和茶山安置點,一棟棟白色的樓房排列得整整齊齊,與一河之隔的老村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危房搬進新房  「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住上了新房,以前我家住在山上,有事到村委會差不多要走一個小時,非常不方便。」
  • 易地搬遷全村脫貧 吉林白城烏蘭花鎮闖出「陸家模式」
    2016年來,該鎮藉助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陸家村和迷仁村村民集中安置上樓,就地實現城鎮化,圖為陸家村新貌。依託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陸家村「攀親」長春新區,易地搬遷,2016年6月7日,陸家村易地扶貧小區開建;11月末完工;2017年元旦前,村民悉數入住。不到一年時間,實現整村脫貧,為貧困縣脫貧攻堅供應了可資借鑑的貴重經驗。搬入新居,如何使富裕之路可持續發展,是陸家村村民急需解決的問題。
  • 中國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見聞:直播帶貨 產品暢銷海內外
    (中國減貧故事)中國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見聞:直播帶貨 產品暢銷海內外中新社貴陽9月21日電 題:中國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見聞:直播帶貨 產品暢銷海內外作者 周燕玲 王俊惠>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阿妹戚託小鎮上,身穿苗族服飾的搬遷戶陳勇慧正在新家中縫製苗族服飾。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扶貧日系列論壇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是10月17日扶貧日之前開展的4項活動之一,包括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產業扶貧論壇、就業扶貧論壇、健康扶貧論壇等21個平行分論壇。各論壇分別從不同領域「解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發力點。
  • 一個仫佬族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這家公司現有工人20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71人。 一家人住上縣城的新房子,夫妻二人在小區旁上班,小孩在縣城上學——現年36歲的仫佬族青年吳才忠一家,過上了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吳才忠是廣西羅城易地扶貧搬遷仫佬家園安置區的搬遷住戶,來這裡之前,他家住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下巖屯。那裡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石漠化嚴重,就地發展生產困難。
  • 南川書記丁中平:真扶貧扶真貧讓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她指出,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精準發力,真扶貧、扶真貧,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是日,丁中平先後走進已脫貧戶華永明、李大福、李學芳、李平倫、張承祿、鄒宗文、趙長生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人員結構、脫貧時間、收入來源、生產生活情況等,同鎮村幹部一起給他們算收入帳,了解他們的新年願望和打算,共同謀劃未來發展。曾經因病致貧的已脫貧戶李大福,在醫療救助、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多項政策措施精準幫扶下,不僅搬進了設施齊全的居民點新房,還養了幾頭肥豬增加家庭收入。
  • 農村搬遷戶許中華:縣城過大年
    在納雍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從鄉鎮搬遷進城的眾多群眾,在縣城裡的新家過了一個歡樂年。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鏡頭,一道走進來自樂治鎮黃泥衝村的移民搬遷戶許中華家,感受他們全家在縣城裡的濃濃年味,分享他們的快樂,聆聽他們對時代的感恩和對黨的由衷謝意。
  • 邵陽市政府專題調度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11月14日,邵陽市政府專題調度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學習傳達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就易地扶貧搬遷分散安置實施的調研報告作出的批示。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強調,要以整風精神錘鍊作風,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確保如期如質、不折不扣圓滿完成任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典維主持調度會,副市長肖擁軍出席。
  • 【你笑起來真好看】搬進全國最大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昭通貧困...
    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位於昭陽區靖安鎮洪家營村,距離主城區28公裡,規劃用地2177畝,計劃安置昭陽區、大關縣、永善縣、彝良縣、鹽津縣、鎮雄縣等6縣區搬遷群眾9256戶40549人,是全國最大的跨縣區安置區。
  • 雲南雲龍: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 家門口就可以掙錢
    自從去年年底,從雲龍縣城近40公裡的檢槽鄉清朗村搬到距離縣城只有15分鐘車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福堂社區,建檔立卡戶43歲的石麗珍每天的生活充實、忙碌,有奔頭!
  • 中江縣回龍鎮沿河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家門口能掙錢 住得比城...
    4月22日下午,60歲的沿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彭國海說起現在的居住條件就笑得合不攏嘴:「搬進新家大半年,比以前破舊的土坯房安逸多了,越看越喜歡。」 從「不願意搬」到「愛上新家」
  • 扶貧有實招,日子更紅火
    家住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東八號鄉東八號村的村民劉潤才,清楚地記得去年的11月份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坐在火炕上,和自己面對面「話扶貧」時的情景:「去年石書記來到咱這裡,詳細問詢我家裡的生活狀況和我的身體狀態,和大傢伙聊脫貧後的好光景。政府給咱們幫助,咱自己也要努力幹,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 雲龍: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在雲龍縣永福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扶貧車間裡,縫紉機「嗒嗒」聲此起彼伏,工人們在埋頭工作,一塊塊布料被認真剪裁,工人們有的在上領子、有的在打扣子、有的在包裝……「感謝政府給我提供了這麼好的工作,讓我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又能照顧孩子,衛生室、農貿市場就建在家門口,小學、中學只有十多分鐘路程,就醫、就學、購物相當方便,從沒想到會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 遷入新房子 開啟新生活——「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剪影
    「易地搬遷脫貧故事系列微視頻展播」之二十一 遷入新房子 開啟新生活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剪影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
  • 山路彎彎通廣廈——「十三五」期間長沙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扶貧幹部用腳和筆,逐漸畫出了一幅全市符合條件建檔立卡群眾共3481人的「長沙易地搬遷精準扶貧地圖」。  「搬去哪裡咯?搬出去就能過上好日子?」這是貧困群眾發出的靈魂之問。長沙扶貧人給出的回答充滿溫情與希望:新家園!  2016年伊始,寧鄉把系列「千手工程」確立為「頭號工程」。同年8月,青山橋鎮81戶貧困戶成為千手愛心大屋首批主人。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 肖 軍 李青青 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 「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 仲冬時節,筆者走訪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部分安置點,處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場。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走向勝利——懷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②「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新廠鎮營寨村搬遷戶吳光亮的小產業園。(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
  • 團風頒發首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權證書
    黃岡新聞網訊(通訊員 孫婉)1月6日下午,團風縣首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權證書頒發儀式,在方高坪鎮董壋村集中安置點舉行,標誌著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權登記證書發放工作正式啟動。頒發不動產權證書,讓易遷戶吃下了「定心丸」,有效解決了土地權屬糾紛,保障了群眾合法權益,讓搬遷群眾沒有後顧之憂,增強了群眾的歸屬感,更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增強了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同時,該舉措也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一戶一宅」政策的體現。(編審:李馨; 編輯:白楚雲)【來源:黃岡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鄂託克旗切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及同步搬遷發證工作
    為切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及同步搬遷發證進度,12月24日,鄂託克旗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同步搬遷發證工作推進會,旗住建局、扶貧辦、發改委、用地股、用地工程辦、空間規劃股、烏蘭鎮自然資源管理中心所、不動產登記中心、木凱淖爾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及涉及同步搬遷的5個嘎查村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 的哥賽爾江·阿扎提: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黨和政府多項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在村「兩委」和「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家終於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說起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賽爾江如數家珍:3個孩子接受義務教育不用交學費;一家人住上了安居富民房,還領到了兩峰駱駝;2016年,他利用兩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購買了兩頭牛。到2017年底,他家已有15頭牛、50多隻羊,還有3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