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大河滿眼春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本站訊 從青藏高原積聚冰川細流,一路蜿蜒向東,穿越黃土高原,橫貫中原大地,萬壑歸流,浩浩蕩蕩,千裡奔湧,流入茫茫大海……黃河,一條巨龍,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親自擘畫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刻下治黃史上新的裡程碑。

  跫音迴響,大河激蕩。前所未有的定位,開闢了治黃全新視野,開啟了大江大河的「大治時代」。

  一年來,水利系統牢記囑託,堅定邁步,深刻領會「幸福河」的豐富內涵,加快水利頂層設計,加強水資源管理和優化配置,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成功防禦今年黃河6次編號洪水,攜手各行各業和流域9省區,「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創作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竭誠貢獻水利力量。

  花開長岸連天彩,潮起大河滿眼春。建設「幸福河」的行動和努力,正逐漸轉化為沿岸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笑臉和城市群以水定城差異化發展的積極成效。奔騰千年的黃河,因嶄新的國家戰略、因奮鬥的人們、因新時代的治水強音而生機勃發!

  舉旗定向 開啟新時代治黃新篇章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華民族的治黃史就是一部治國史。黃河素來「多淤、多決、多徙」,治黃曾是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大難題。

  今昔對比,成就躍然紙上——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遊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70多年不決口,20多年不斷流,歲歲安瀾。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持續不斷的治黃攻堅取得巨大成就,但由於先天不足的客觀制約和後天失養的人為因素,黃河流域仍存在生態脆弱、洪水風險、水資源短缺和發展模式亟待升級等突出問題。

  黃河呼喚新的發展理念!

  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鄭州,一場關乎母親河未來的盛會帶來新氣象。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高度,洞察治黃歷史、現狀,精闢闡釋了黃河流域的重要地位,剖析難題癥結,明確提出目標任務。從上遊到下遊,從地方到中央,沿黃9省區負責人、十幾位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負責人齊聚會場,共議治黃大計。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再次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5月,「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對黃河流域發展從整體上進行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國家發展聚焦黃河!人民幸福聚焦黃河!水利行動聚焦黃河!

  「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水利部門的重大政治任務。」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鄂竟平第一時間部署貫徹落實,號召全系統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深刻領會新精神。

  以鄂竟平部長為組長的水利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迅速成立,並結合「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理清建設「幸福河」的水利路線:

  不僅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治黃工作中,還要落實到其他六大流域中,落實到全國水利工作中;

  大江大河治理的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要深刻領會「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豐富內涵,統籌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和先進水文化建設;

  要準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戰略要求,認真落實「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重要原則;

  …………

  一次次部署推進,一次次方案研究,一次次深入交流,水利系統迅速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明確方向,堅定行動。

  這一年,水利部理清「幸福河」「最大的剛性約束」「水土保持率」等重要概念,採取務實行動,推動建立健全一套管用實用的制度體系,邊實踐邊摸索。

  這一年,水利部加快水利頂層設計,推進20餘項重大問題研究,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專項規劃;加快推進合理分水,首次開展黃河全河生態調度,成功防禦今年黃河6次編號洪水,推動一批流域水資源配置和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儘早開工……在黃河、在全國七大流域、在整個水利系統,貫徹落實新精神的行動全面鋪開!

  保護黃河 生態綠筆繪神州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但「體弱多病」的母親河,維持機體健康仍面臨諸多挑戰:黃河上遊局部地區生態系統退化、水源涵養功能降低;中遊水土流失嚴重,汾河等支流汙染問題突出;下遊生態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溼地萎縮……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具有方向性的戰略要求,體現了當前和長遠、目標和路徑、去存量和遏增量、治已病和防未病的辯證統一。

  「中遊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汙染治理。水土保持不是簡單挖幾個坑種幾棵樹」「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設旱作梯田、淤地壩等」……習近平總書記將黃河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為黃河生態保護劃重點、指方向。

  鄂竟平多次主持召開會議,明確踐行戰略要求的水利路線。「落實好『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必須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摒棄徵服水、徵服自然的衝動思想,把工程短板補齊,讓行業監管強起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河湖長治久安」「江河治理最重要的是生態保護,不能有水生態問題,水質不僅不能超標還應向好,水土流失不僅不能加重還應減輕」……

  水土流失是黃河流域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水利部全面評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成效,初步搞清了淤地壩、坡耕地、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布局和需求;加快確定水土保持率相關概念、標準和確定方法,研究提出重點區域的水土保持率目標值。

  新戰略新理念新要求,化為上、中、下遊為實現「人民幸福、河湖健康、人水和諧」的切實行動。

  7月盛夏,山東東營,黃河口。一條銀背細鱗、身長似柳葉刀、尾巴短圓的成年魛魚,自由快活地遊來遊去……

  這是本世紀首次在黃河口發現魛魚活體!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技術人員對此激動萬分。

  黃河口海域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背後是黃河全流域生態調度的有力支撐。今年,黃河三角洲累計獲補1.55億立方米生態水,溼地面積擴大7萬多畝。

  初秋時節,黃河中遊,山西太原。雄偉的晉陽橋跨越汾河,水面寬闊、波光粼粼,從橋望去,草木蔥蘢、綠意盎然的沿河綠化帶一望無際。過去是人人繞道而行的臭水溝,如今成了網紅「打卡」地——在汾河岸邊生活了30多年的韓愛英感慨:「汾河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汾河是習近平總書記「點名」要求下大力氣推進治理的黃河支流。近年來,山西以「對山西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決心,推動汾河治理與兩岸風貌管控。今年6月汾河太原段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黃河源頭,青海。「引大濟湟」工程穿越達坂山,將大通河的豐沛水源注入黃河上遊重要支流湟水。這項攻克了世界水利史上多項建設難題的源頭引水工程,即將全面建成。

  從加快工程建設到制定《「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湟水流域水網規劃》《蘭西城市群水利保障專題報告》等謀劃長遠,再到5千名河長、1萬多名河湖管護員上任打通守護黃河源頭的毛細血管,青海扛起源頭重任。

  綠筆繪黃河,春風度神州。從水利部到沿黃各級水利部門,腳踏實地踐行綠色發展,不折不扣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源頭到河口,從規劃到行動,黃河正在走向綠色,生態保護之風正在吹向全國;從如火如荼的河湖「清四亂」行動,到有序推進的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一批危害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的問題得到解決,一系列保水護水惜水愛水行動深入展開!

  長治久安 科學施策保大河安瀾

  大河安瀾,人民夙願。

  「儘管黃河多年沒出大的問題,但黃河水害隱患還像一把劍懸在頭上,絲毫不能放鬆警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長治久安。

  洪水風險依然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後續動力不足;下遊地上懸河長達800公裡,上遊寧蒙河段淤積形成新懸河;河南、山東居民遷建規劃實施後,仍有近百萬人生活在洪水威脅中……

  瞄準「防洪保安全」這一首要目標,水利部細化落實重點任務:抓住水沙關係調節,做到確保大堤不決口、確保河道不斷流、確保水質不超標、確保河床不抬高;著眼保障江河長治久安,加快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提高江河洪水的監測預報和科學調控水平……

  今年,黃河迎來6次編號洪水,上遊來水較多年均值偏多60%,防汛形勢嚴峻。

  滾動會商,提前預警,精細調度,一線指導,上中下遊全面作戰!水利樞紐攔洪「不負眾望」,以龍羊峽、劉家峽為例,僅在應戰黃河1號洪水中兩座水庫就攔洪20多億立方米。

  8月10日,遊客們在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欣賞洪峰過後的壯美瀑布群,被眼前翻江倒海、一往無前的氣勢所震撼。

  「要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必須緊緊抓住水沙關係調節這個『牛鼻子』」。相關資料顯示,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但輸沙量卻達16億噸。巨量泥沙的堆積下,下遊河床過度抬高成為地上懸河,河道過水能力大大降低,抗禦洪水風險的能力隨之大大降低。

  水利部門調水調沙的實踐已跨越十幾年,水庫利用汛期棄水形成噴湧下洩的水流,裹挾大量泥沙滾滾東輸,進入渤海。

  今年8月,在應戰黃河第5號洪水時,水利部門再次實施黃河中下遊水沙聯合調度,精準控制小浪底水庫下洩流量使其達到一個平衡點,「一箭三雕」:在這一流量下,既能確保下遊不漫灘,又能衝刷河道內淤積的泥沙,還能控制庫水位上漲速度、預留庫容應對秋汛。

  截至9月8日,小浪底水庫排沙量超過3.3億噸,近3年排沙出庫已超13億噸。

  「今年防汛,我們繼續探索上中遊水庫『一高一低』調度新模式,將小浪底水庫庫水位最低降至205米,並維持205~206米低水位運行長達15天,在留足防洪庫容、積極應對可能發生超標洪水的同時,實現排沙減淤的目標。」黃委防禦局相關負責人張素平說。強力減淤有效延長了水庫使用壽命,下遊主河槽展寬明顯,過水能力增加,黃河防洪因此受益。

  黃河安瀾,還須嚴防冬春凌汛。巨大的冰凌和春融雪水湧入河道對沿岸群眾造成嚴重威脅。

  今年2月,內蒙古巧用冰凌和春融雪水補充生態用水,啟動河套灌區引黃分凌補水系列行動。曾罹患萎縮之症的「塞上明珠」烏梁素海,獲補生態水2億立方米。行動已持續3年,如今烏梁素海水面恢復、水質向好,「明珠」風採重現。

  從調水調沙到推進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從嚴守夏秋到嚴防冬春,水利人、水利工程守護著黃河,而黃河見證著時代之變!

  節水優先 剛性約束倒逼發展

  長期以來,「缺水」扼住了黃河流域發展的咽喉。黃河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生態警戒線。

  「黃河水資源量就這麼多,搞生態建設要用水,發展經濟、吃飯過日子也離不開水,不能把水當做無限供給的資源量。」習近平總書記說,「有多少湯泡多少饃」,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

  落實節水優先、推進合理分水、做到管住用水、加強河湖監管……水利部切實把節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明確分水、管水等各個環節的任務。鄂竟平指出:「要把節水作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之策。」

  能「泡」多少「饃」,需要知道有多少「湯」。

  「合理分水」是「管住用水」的前提。水利部加快「摸清家底」,通過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明確全流域的可分配水量和各相關省區的水量分配份額,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進而倒逼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布局優化,擴大發展空間,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年間,渭河、洮河等黃河流域跨省河流,有了自己的水量分配方案;對於多省共有的大河,青陝甘寧等省(自治區)就各自應分水量達成共識;越來越多的河湖確定了生態流量……「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以水定需」在更深層次得到落實。

  要讓有限的「湯」泡出更多更好的「饃」。

  「合理分水」更要「管住用水」。去年秋天,一場涵蓋161個縣級行政區、 291條河流和67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的監督檢查在全國鋪開,水利部以一省一單方式向各省級行政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反饋1215個涉水問題。今年5月,水利部確定黃河流域水資源監管行動任務,聚力推進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學調水、整治超量用水。

  批覆125個黃河水權轉換項目,解決工業用水指標短缺,探索農業節水支持工業發展、工業發展反哺農業振興的特色之路。寧夏在行動!

  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推進地下水超採區治理,以節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內蒙古在行動!

  推進關中協同創新、陝北轉型持續、陝南綠色循環發展,以水定需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引領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陝西在行動!

  …………

  「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嚴格用水定額管理,全社會在行動!

  節水,逐漸成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以水定需,實現人口經濟與水資源的均衡,正成為促進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風向標。

  品質發展 探索區位特色新路徑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黃河「巨龍」哺育的多個省份,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因地制宜,宜水則水、宜山則山,發揮各自區位優勢。

  甘肅境內有祁連山和黃河上遊重要水系,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省份。立足自身區位優勢,甘肅在推進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保持治理和省內水系聯通工程的基礎上,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新興生態工業、全域生態旅遊業。

  廣袤的黃河流域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在汾渭平原和黃淮海平原,春天裡,陝西10個大型灌區累計引水過億立方米;河南30多個灌區累計引水3.94億立方米,受益面積150多萬畝……在水利部統籌安排下,截至2月27日,沿黃灌區引水超12億立方米。大疫之年,黃河兩岸春灌不誤!

  在濱海城市青島,引黃濟青工程送來的黃河水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據悉,自1989年後,山東已調引黃河水66.13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灌溉水量)。

  在能源城市太原、大同,引黃入晉為城市注入必備水源。而節水護水也塑造著城市的「性格」,城市規劃愈加突顯對水資源的尊重,加快走資源節約型道路。

  新舊動能的轉換,正在加速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區域貧困群眾的脫貧奔小康是前提。在保障困難群眾喝上放心水、保障產業用水、促進生態扶貧等領域,水利部門發揮重要作用。一處處深山裡的小型農村飲水設施、一項項生態移民供水工程、一個個紮根一線的水利幹部,鐫刻了水利的擔當和作為。

  從生態功能重要地區到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從區域中心城市到貧困地區,以水為核、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滋養著百姓,激發著活力!

  傳承文化 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何分浪濁浪清,縱千番曲折迂迴,猶抱初心朝大海;最是情深情重,看兩岸飛紅湧翠,長教活水潤蒼生。」這是來自山東的劉葆華在參加「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時的獲獎作品。

  「這副對聯,上聯寫黃河千折百回鍥而不捨奔流入海,寓意著我們的人民不屈不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鬥;下聯講新中國成立後,經長期綜合治理,黃河兩岸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流域潤澤益加明顯。我們的母親河今非昔比啦!」劉葆華感慨。

  到黃河來,可看的太多。千百年治黃遺留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文化景觀,有太多故事要說與你聽。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灌區、青海三川、陝西鄭國渠、河南古柏渡南水北調穿黃水利風景區……治水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部分。黃河流域260多個水利風景區,成為人民領略黃河文化的一扇扇窗。

  黃河沿線分布的小浪底、三門峽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在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生態建設的同時,其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水利科技知識,承載了內涵深厚的治黃文化。

  黃河之水奔騰不息,文化血脈源遠流長。圍繞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水利部開展了攝影、楹聯、徵文比賽及志願服務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深入挖掘展示黃河文化蘊涵的時代價值,用文字、鏡頭展現黃河文化內涵和底蘊。讓歷史文脈延續,讓時代價值彰顯,讓文化自信更加堅定!

  握指成拳 千年大計久久為功

  臨黃河而知中國。從更深層次看,困擾黃河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對黃河的治理和謀劃,是著眼國家發展大局做出的戰略抉擇。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尊重規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加強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黃河大舞臺。

  頂層設計,法治為基——

  唯有將黃河保護、治理上升到法律,才能更好地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護航。目前,《黃河法》已初步完成立法必要性研究,構建以黃河法為核心的配套水法規體系取得新進展。

  協同治理,聯合出擊——

  水利部、司法部聯合開展黃河流域水行政執法專項監督,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沿黃各地尋求立法、執法、司法相銜接的體制機制探索也全面鋪開:山東探索黃河河道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聯勤聯動機制;河南開展司法、生態、水利聯合執法……

  握指成拳,彰顯優勢——

  依託河湖長制,沿黃9省(自治區)進一步完善黃河流域河湖長制組織體系,協調聯動機制初步建立,流域「四亂」問題增量基本得到遏制,採砂秩序總體平穩向好,河湖面貌明顯改善。

  「治理黃河的功利好壞,要以百年千年計,不能急,不能馬虎。」這篇大文章仍剛剛起筆,還需久久為功,咬定青山不放鬆。

  正值「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劃徐徐展開之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爐。古賢水庫、南水北調西線等一批水利重大工程將加快謀劃,事關黃河發展、水利各領域建設的重大項目蓄勢待發。

  紀念歷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古老的黃河必將成為一條造福中華民族的幸福河,必將見證人民走向全面小康、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宏偉徵程!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華景川萬科潮起東方89㎡戶型待售
    綜合評分4.11分/5分華景川萬科潮起東方在售排屋11、12、19#樓,建築面積約148方,均價30613元/㎡,總價400-500萬元/套。預計11月11日,華景川萬科潮起東方攜手奧特萊斯開啟雙11購房風尚節。價格3.70分/5分在售排屋11、12、19#樓,建築面積約148方,均價30613元/㎡,總價400-500萬元/套。
  • 詩詞:滿眼紅色滿眼春,小橋靚影襯綠茵。自然詩華自然美
    孤月映梨花兒7F讀小詩覽清照:滿眼紅色滿眼春,小橋靚影襯綠茵。自然詩華自然美,平中出奇意自深。
  • 潮起錢塘•全球跨境電商峰會六場分論壇場場精彩
    「潮起錢塘•全球跨境電商峰會」會議第二天,主辦方圍繞新外貿、跨境人才培養、新零售、跨境金融、網絡貿易等業內關注的熱門話題,廣邀政府部門、企業、經貿領域專家進行頭腦風暴和觀點碰撞,分享最前沿、最實用、最具前瞻性跨境電商行業信息,烹製了一道道跨境電商饕餮盛宴。
  • 乘風破浪闖商海 潮起雲湧滿眼春 鍾群笑看40年商業風雲
    60年,潮起雲湧滿眼春,南國的邊陲之城,沐浴著改革的春風,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繁榮的商業,不同於過去的市井之氣,正裹挾著多元的文化,帶給人們一次次驚豔的碰撞。1乍到南寧 感覺如「夢中王國」1978年,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帷幕,鍾群隻身來到首府南寧。
  • 美學潮起 /9月19日 星聯楓橋灣「美學體驗館」臻美盛綻
    (效果圖)鄭東豪宅時代的潮起潮湧,唯經典得以傳承。9月19日, 賈魯河畔,星聯楓橋灣【美學體驗館】即將盛綻鄭東,共鑑一個時代的美學潮起。
  • 劉啟明大江大河結局 大江大河劉啟明結局是什麼
    在電視劇《大江大河》中,劉啟明出現以後一直不被觀眾們所喜歡,不僅僅傲嬌無禮,而且還在宋運輝追求的過程中,喜歡上了「心機男」虞山卿,劉啟明也會經常不明是非就妄加指責,所以在早期,劉啟明成為全劇中最被討厭的角色。那劉啟明的結局怎麼樣?一起來看看。
  • 《如龍極2》冴島大河厲害嗎 冴島大河屬性技能一覽
    導 讀 《如龍:極2》的真島建設玩法中冴島大河也出現了,在前幾作中就有交代他是真島的兄弟,很多玩家對於這個角色的屬性怎麼樣不是很清楚
  • 買車,為什麼就要到大河車展?
    ●車展時間:7月3日~6日    ●車展地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祁驛文耿子騰攝影    2020第十六屆春季大河國際車展將於7月初召開。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國際車展之一,大河車展不但是廣大中原車迷及愛車者盛大的節日,也是河南人買臺放心車實惠車的最佳選擇,買車,就到大河車展,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連續舉辦15年30屆,大河車展為何成為一億河南人及周邊省市消費者看車、選車的首選平臺呢?
  • 龍應臺回應香港大學《我的祖國》演講事件:大河就是大河
    昨天(18日),龍應臺本人在港媒發表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回應此事。 最後,龍應臺得出結論:「有時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罷了。」
  • 大河坎迎來品牌地產時代
    目前,位於江南東路的世茂雲江月(28萬㎡)、位於南鄭大道的地建嘉信臻華府(35.6萬㎡)和位於紅軍路的三迪金域鉑灣(18萬㎡)上市在即,三大品牌房企劍拔弩張即將決戰大河坎此前,恆大集團曾進駐大河坎,但由於地段過偏導致非常艱難,對市場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此後大量外來品牌地產進駐漢中但幾乎全集中於漢臺區。而此次三大品牌前所未有地集聚大河坎,無疑是一裡程碑事件,大河坎從此迎來了品牌地產時代。
  • 大河財立方發布智慧財媒架構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宋敏)12月13日,2019(第十五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現場,兩周歲的大河財立方發布「財媒+金融」探索實踐最新成果,大河財立方智慧財經全媒體技術架構正式揭開面紗。大河財立方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河報在財經垂直領域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我省在推進新型財經全媒體建設中的探路和實踐。成立運營兩年來,從一點到一線,從平面到立方,從內融到外鏈,大河財立方以「財媒+金融」為戰略支點,以「連結世界,賦能中原」為初心使命,在多條戰線切入新賽道,蹚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升維成長之路。
  • 萬裡之外的瑞典河南姑娘祝福大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房琳顏釗任歡文圖    本報訊8月1日是大河報23歲生日,遠在萬裡之外的瑞典的河南姑娘紀暉,特意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發來微信,祝大河報生日快樂。    「再次祝福大河報!
  • 「文海觀潮」大河家的文學
    大河家下轄10個自然村,其中有著名的「保安三莊」——大墩、梅坡、甘河灘。從1980年起至2020年的近40年間,大河家成了文學創作的沃土,有很多寫作者用他們的生花妙筆,以大河家為寫作對象,寫下了數量眾多的華彩篇章。
  • AKB48偶像能夠拯救「大河劇」嗎?
    但NHK(日本放送協會)的歷史電視劇「大河劇」卻是一個例外,作為NHK的王牌節目,「大河劇」在每周日晚上播出,每集時長大約45分鐘,每部的長度在50集左右,換句話說,一部「大河劇」一播就是一整年。除了個別情況(如2000年的《葵·德川三代》)外,大河劇都是從主人公的青少年甚至童年拍起,一直拍到主人公去世為止,從這個角度而言,可以說大河劇都是悲劇結尾,而不會出現中國人喜好的大團圓結局。
  • 2017,大河一家人的小目標
    大河說,政府各方面工作成績滿滿亮點多多,百姓收到了沉甸甸、鮮活活的「大禮包」,從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他讀出了自己一年來的切身感受:生活繼續改善,家裡可支配的收入又有所增加,去年帶著家人出去旅遊了好幾次;去年雖然還出現了霧霾天氣,但也看到了政府對霧霾治理的決心;農村老家的親戚也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現在讓我們看看大河一家人今年的小目標吧。
  • ...總評榜候選榜單出爐|金融科技|大河報·大河財立方|中國金融|...
    □策劃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執行記者席韶陽徐曼麗十四年風雨兼程,十四年溫馨相伴!第十四屆中國金融業(河南)總評榜候選榜單出爐!大河報·大河財立方將陸續推出第十四屆中國金融業(河南)總評榜的候選榜單,回顧一年來金融行業創新的發展變化和取得的累累碩果,更集中呈現出2020年度優質的銀行理財產品、反響良好的保險產品等,為廣大讀者提供理財參考,讓生活更美好。年度盛宴樹立行業標杆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網際網路、大數據、5G等金融科技飛速發展背景下,中原金融業擎起創新大旗,為金融高地的建設推波助瀾。
  • 騰訊網「大河之旅」活動
    「騰訊網大河之旅」讓人身臨其境,以瞻仰文明、環保調研、人文活動的方式重新審視今日黃河的美麗和陣痛,QQ網友們立刻行動起來,跟隨大河之旅,在品味黃河文明的驚豔與悲慟,感悟到她的包融與頑強的同時,為開發黃河的文化遺產、發展黃河流域經濟、保護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獻計獻策。
  • 全球史連載11:大河流域的興起
    人們在完成馴化農作物這一偉大革命後,又開始了第二次偉大的冒險,那就是遷移到大河流域地區,嘗試引水灌溉以彌補天然降水的不足。人類文化中心就此轉移到像兩河流域這樣的大河平原地區,這些區域灌溉便利、地勢平坦、沃野千裡,利於農作物培植和生長,在這些大河地區發展出不同於臨時性耕作——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的長久性耕作——「灌溉農業」。災難在給人類帶來困苦的同時,也讓人類再次實現了技術飛躍,灌溉農業結束了人類刀耕火種的原始遷移階段,讓一小片土地也能養活密集的人口,人類開始進入長久定居階段,並由此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 2020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明日開幕
    河南商報訊(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唐朝金)12月5日~6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將在鄭州盛大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2020:新起點,新徵程」,由中國(雙法)高等教育管理分會主辦,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聯合主辦,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大河報社、大河財立方承辦。    今年的大河財富中國論壇將迎來一群特別的嘉賓——中國經濟學界「院長群」。
  • 大江大河2全集免費看
    大江大河2全集免費看簡介:《大江大河2》是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李雪、黃偉執導,孔笙監製,王凱、楊爍、董子健、楊採鈺領銜主演的當代都市劇。大江大河2全集免費看平臺:該劇於2020年12月20日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首播,並在優酷、愛奇藝、騰訊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