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成功的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2020-12-12 民國歷史網

這場撤退人數將近40萬人的大撤退,讓盟軍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和納粹繼續抗衡,獲得二戰的勝利,那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甚麼呢?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和他的小夥伴們帶著幾個裝甲師入侵波蘭,英國法國兩個好朋友手牽手一起對德國宣戰(雖然只是打打嘴炮),二戰就此轟轟烈烈的開打了,一個月後波蘭投降,看到抵抗不到3個禮拜就被GG的波蘭,英國和法國終於對戰爭感到了一些警覺性。

英國早就把一些部隊移到法國協助護衛,法國在戰前為了預防德國入侵,在德法邊境蓋了個等級MAX的馬其諾防線,還在德法邊境放了100多個師警戒。

德國當然不是笨蛋,德軍裝甲師司令古德裡安為了讓人員傷亡減至最低(順便嚇死法國),就從直接從比利時旁的阿登森林衝進法國,讓當時駐守在防線的士兵嚇到皮皮挫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

法軍:為什麼會有德軍出現啦!法軍就這樣看著自己花了快五十億法郎的防線被繞過去,德軍看著嚇到呆掉的法軍跟英軍,馬上帶著裝甲部隊切割聯軍的陣地。英軍安內每賽,我們這樣會被包圍,法軍德國那麼強在抵抗也沒屁用啊,是要打甚麼啊 英軍不行,不能坐以待斃

所以英軍跟法軍就在法國西北方的一個叫阿拉斯的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攻行動,戰爭開始時一大群裝甲超厚的馬蒂達坦克衝向德軍陣地,打得德軍一號跟二號戰車滿臉血,不過戰況很快就扭轉了,原來是因為馬蒂達坦克裝甲太厚了,速度慢到路上找個人都比他快,德國的一、二號戰車雖然皮薄但是速度快,所以德軍就運用這個優勢把速度超慢的馬蒂達甩到後面去揍那些在後面跑的步兵,馬蒂達也因為跑太慢所以直接被大炮轟掉,總而言之,聯軍的反攻大敗…

還活著的部隊全部跑到布洛涅、加萊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在加萊和布洛涅的部隊相繼投降後,將近40萬名英、法和比利時軍待在敦刻爾克港,如果沒有奇蹟發生的話,這群人就只能等死了。

5月25日,希特勒接到一大堆將領的抱怨,補給線太長了啦,坦克衝太快,步兵跑不動啦,士兵們過勞了啦,面對這些抱怨,希特勒在辦公室內憂慮的看著幕僚們,要怎麼辦阿

老大,交給我們空軍吧! 讓陸軍們休息一下,說這句話的是德意志國防軍空軍總司令戈林說的,他跟希特勒交情不錯,希特勒聽到戈林說這句話,一瞬間如釋重負,很好,所有事情就交給你了

就這樣,德國陸軍全部停止前進,裝甲車和步兵全數集結進行補給,花了兩天整補準備出發時,因為雨下超大又起大霧,讓進度大落後了3天,就是這關鍵的3天,決定了同盟國的命運!

5月26日,英國高層發動發電機作戰開始著手進行救援敦刻爾克的軍隊,政府先對全國的民眾喊話:各位大英帝國的子民們,我們的戰士們被圍困在沙灘上,請快快幫忙救救我們的孩子回到家,英國首相邱吉爾也下令徵收泰唔士河和所有能用的船隻去救援。

另一方面,海軍也開始對沿岸的居民徵收船隻救援聯軍,海港滿滿的都是忙得焦頭爛額的水兵, 阿你們要那麼多船要幹嘛啊?一名在旁邊的民眾問

我軍苦戰中,需要派船去救援忙到翻的水兵這樣說,後來終於募集到了40幾艘的小船,終於可以拿這些軍艦去救我們的士兵們了

在軍艦的掩護下幾十艘船就這樣踏上了救援的旅程,一路上遭到德軍潛艇和各式戰機攻擊下終於抵達了敦刻爾克港,士兵終於有人來救我們了

抵達港口的船隻們帶了一些部隊回到了英國,第一天結束

5月27日, 新聞開始報導聯軍是如何輸掉這場戰役的,同時政府也在繼續呼籲民眾拿船出來給海軍,而民眾也很願意拿船給海軍還附贈船長一名,救援行動終於有了點起色

鏡頭轉到敦刻爾克,斯圖卡、Do17、He111、Ju88等戰機瘋狂的掃射在沙灘上的軍隊,bf109轟炸機和一大堆U艇也在海上看到船隻就炸,場面說有多混亂就有多混亂,雖然救出了許多士兵但也損失至少30艘的船艦。

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8日,救人的救不了多少人,殺人的也殺不了多少人

5月29日,德軍繼續猛攻,德軍的轟炸機繼續亂轟船,雖然德軍轟炸機有嘗試去炸沙灘上的人,不過沙子會吸收炸彈的碎片,除非你衰炸彈直接炸在你頭上,不然是不會死掉的

英國的空軍也開始在空中掩護陸軍,一架架颶風式、噴火式戰機升空迎敵,德軍沒想到英國空軍會那麼瘋狂的攻擊被擊落了許多架飛機,為了祖國,衝阿德國空軍死傷慘重,軍隊暫時不用顧慮空中的危險了。

5月30日,此時英國已經募集了將近400艘的民船,這些船不畏魚雷和戰機的攻擊到敦刻爾克去救援,這時邱吉爾在和幕僚們統計撤退回來的人數,當時英國預想的人數是救回4萬人就該謝天謝地了,沒想到救出了12萬人啊啊啊啊啊,是預想的4倍之多,此時更多的民船投入救援,雖然英軍救出了許多人,但是他們的法國盟友只撤離了6000人,此時德軍已經把包圍圈逐漸縮小,邱吉爾馬上下令:法國的士兵也要救,越多越好,撤不了沒關係,就地投降吧。

大撤退結束後,那些沒被撤離的軍隊們知道投降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就拚了命的抵抗,在奮戰了5天後全數投降

6月4日,發電機作戰結束,這場戰役撤退了33萬人,損失了200多艘船,戰死7萬人,這場戰役讓英國有了人力可以繼續跟德國大小聲,帶領了盟軍走向了最後了勝利。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最大的撤退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三、發電機計劃 在戰爭中,實施戰略撤退是常有的軍事行動。戰略撤退從某種意義上說,星河退不比戰略進攻容易,一旦組織不好,就會變成大潰退,甚至出現潰不成軍的現象,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英法聯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造的"敦刻爾克撤退奇蹟",除了得益於希特勒的一道錯誤命令提供的機會外,與其成功的撤退組織也是分不開的。
  •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2015.1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說起二戰,關注的二戰迷們會發現,敦刻爾克希特勒完全可以一舉殲滅盟軍的近40萬敗軍,但是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希特勒來電,命令部隊停止追擊,這可樂壞了盟軍,給邱吉爾留足了時間動用所有船隻前來營救,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這才有了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 假設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成功
    敦刻爾克大撤退可以看作日後二戰德國戰敗的最早伏筆。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對修展開閃電戰,短短十幾天就鑿穿法國,兵鋒直指英吉利海峽,英法等國軍隊全線潰敗,將近40萬潰兵被德軍包圍在唯一有法國北部港口小鎮------敦刻爾克,最近的德軍坦克部隊距離其僅有10英裡左右。
  • 二戰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求勝心切的戈林在德空軍司令部作戰室內按耐不住了,拿起電話打給德國元首說:「元首,請讓下官的空軍去殲滅在敦刻爾克的敵人吧!」 元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請求!這一天,禿鷹般的德國施圖卡式機群幾乎整天都在港區和海灘的上空盤旋俯衝。空中硝煙瀰漫,地面火光沖天,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把敦刻爾克港變成廢墟。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被打的節節敗退的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撤軍行動。上圖為波蘭閃擊戰示意圖。德軍閃電戰對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所產生的推動德軍在1939年閃擊波蘭中取得了重大戰果,自此德軍上下對新型戰法的研究的力度一再增強,各種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戰法層出不窮,而古德裡安更是將裝甲部隊使用的出神入化。
  • 同樣是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怎麼也比不上長徵!
    近期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作《敦刻爾克》正在熱映,一些看完電影的觀眾發出:「長徵都有臉能拍,敦刻爾克當然能拍」的荒謬言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敦刻爾克大撤退和長徵,有哪些可比之處。而1940年5月25日開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前,英法荷三國雖有300萬大軍,卻躲在防禦工事後面觀賞德意志戰車碾壓歐洲各國。終於在馬其諾風景區崩潰後,看好戲的英法荷30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就潰不成軍。一個月後就剩下四十萬不到的殘兵擁簇在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等待著船隻帶他們逃跑。
  • 二戰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什麼能成功?德軍關鍵時刻無動於衷
    這一系列的優勢成為了德國在二戰初期席捲歐洲的關鍵,然而也間接成了其走向衰敗的原因。   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德國二戰時一次慘痛教訓,當時的德國已經將英法聯軍的防線攻破,殲滅了英法兩國大量的軍事力量,一舉拿下英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結果卻遭到了突破。
  • 勝利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
    拉姆齊組成了一個精幹的指揮班子,總共只有16人,來組織這場有史以來最複雜、最危險的海上撤退,拉姆齊負責全面指揮協調,韋克沃爾海軍少將負責指揮在英吉利海峽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軍上校負責指揮敦刻爾克港和海灘登船事宜,傑克·克勞斯湯海軍中校則負責指揮最關鍵的東堤。
  • 40萬英法軍隊9天完成最大規模撤退,敦刻爾克,二戰戰略性大潰退
    要論二戰時期最慘烈的一幕,敦刻爾克大撤退應該算得上,40萬英法軍隊歷時9天,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渡海手段跨越波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峽,為二戰後期保存了有生力量,這是一場戰略性的大撤退,而且還是在德國希特勒的一時疏忽之中進行,希特勒隨時可能醒來。那種緊迫感讓這次大撤退顯得尤為慘烈。
  • 1940年的世界怎麼看敦刻爾克大撤退
    我們就是把當時的報紙翻了一下,正如電影裡每一個士兵的視野都折射出戰役的某個角落一樣,看看不同國家的報導如何呈現了彼此眼中發生在敦刻爾克的現實。世 界 說徐 一 彤發自 北京1940年6月,三十多萬困守法國北部港口敦刻爾克的盟軍士兵成功逃出了德軍的包圍網。
  • 世界徵服者4-敦刻爾克大撤退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於是聯軍高層決定,英軍將會在敦刻爾克這個城市進行部隊的戰略轉移。敦刻爾克的戰略撤退為英國保留了實力,但同時也意味著英國的勢力撤出了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已經被德國佔領。
  • 「二戰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圖1-1.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0年5月到6月期間,因在與德國的作戰中法國軍隊一觸即潰而導致盟軍不得不由敦刻爾克港口撤退的故事。敦刻爾克地理位置上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灰線是比利時和法國的國境線。而多佛爾海峽往上便是與之相連的北海。對歐洲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也同時會知道,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
  • 諾蘭二戰電影《敦刻爾克》中文預告 40萬盟軍大撤退
    《蝙蝠俠》系列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聚焦二戰著名敦刻爾克大撤退電影《敦刻爾克》日前正式公布預告片,該片匯聚眾多諾蘭合作明星,場面壯觀。
  •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歸戰篇認為,凡與敵人作戰時,如果敵人無緣無故撤退,必須認真察明原因。如果敵人確因力量衰竭、糧食斷絕而退走,可選派輕裝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如果是撤回本國的部隊,就不要攔擊它。誠如古代兵法所說:「對撤回本國的敵人,不要攔擊。」戰 例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在穰城(今河南鄧州)圍攻張繡,劉表派兵前去救援。張繡趕到安眾(今河南鄧州東北)控守險要地形,以斷絕曹操退路。
  • 漢卿說:敦刻爾克大撤退,撤退了多少人?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聯軍歷史最大規模軍事撤退行動。1940年,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裝甲洪流的強大攻勢下崩潰,而後聯軍在法國東北部,一個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發電機行動」,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離。
  • 歐洲史記: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艦船,以配合法國和比利時的軍隊作戰,阻擋德軍的攻勢,掩護大部隊撤退。同時,又迅速在格拉夫林、敦刻爾克和尼波特一帶組織了強大的反坦克火力,建立了比較堅固的防禦陣地。6月1日,天氣轉晴,德國空軍全力出動,英國空軍針鋒相對,幾乎傾巢而出,派出了所有能夠派出的飛機,從「噴火」式「颶風」式單座戰鬥機、「無畏」式雙座戰鬥機到「哈德遜」轟炸機、雙翼「箭魚魚雷機,甚至連偵察機都投入到敦刻爾克,但德軍戰鬥機出色地阻截了英軍的飛機,有效掩護轟炸機的攻擊,德機雖被擊落23架,但擊沉了英軍包括4艘滿載官兵的驅逐艦在內的31艘船隻,還重創艘艦船,這是英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天。
  • 英國預計敦刻爾克撤退最多3萬人,結果卻是33萬人
    在二戰初期,英國軍隊靠一場戰役打出了名聲,當然這一戰並非是指在戰場上消滅了多少敵人,而是通過「逃跑」來震驚世界。要知道,在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軍在極短時間內從歐洲大陸上撤回了33萬名以上軍人,其中還有不少軍人攜帶了自己的武器。
  • 《敦刻爾克大撤退》出版,全景展示二戰中史詩式撤退行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輕閱讀、趣歷史的「螢火蟲」書系的第11種:《敦刻爾克大撤退》——通過生動細緻的講述、海量珍貴歷史照片,全景展示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場二戰中史詩式撤退行動的來龍去脈。
  • 二戰最大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我們歷史課本中不足100字的介紹,以至於快被人遺忘。然而這一次戰略撤退的意義不亞於諾曼第登陸,它為英法盟軍保存了有生力量,為以後諾曼第登陸反攻歐洲大陸埋下了伏筆。只是人們習慣於記住勝利者,記住諾曼第登陸史詩般的輝煌,卻忘了這輝煌背後敦刻爾克大撤退所做出的犧牲。事實上敦刻爾克大撤退同樣是史詩般的輝煌!但是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一直以來有人認為希特勒有「放水」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