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什麼能成功?德軍關鍵時刻無動於衷

2020-12-12 騰訊網

  二戰時德國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當時的德國在歐洲的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都是屢戰屢勝,而當時的英法等國其實實力也絲毫不輸德國,但德國卻有著強大攻勢。

  當時德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悍,僅海陸空總人數就達到了1700左右,而德國的武器裝備還領先於世界,擁有著無人能敵的噴氣式飛機,「死亡之神」的V2飛彈,以及「陸地之霸」的虎式坦克。其次,當時德國部隊已經有著當今的紀律性和專業性,德國戰無不勝的神話皆由他們創造。

  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的強勢和他精通軍事戰略同樣是德國所向披靡的一大原因,儘管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是一大錯誤,但他在當時確實是一大軍事奇才。這一系列的優勢成為了德國在二戰初期席捲歐洲的關鍵,然而也間接成了其走向衰敗的原因。

  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德國二戰時一次慘痛教訓,當時的德國已經將英法聯軍的防線攻破,殲滅了英法兩國大量的軍事力量,一舉拿下英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結果卻遭到了突破。

  德軍當時已抵達英吉利海峽,這一位置對德軍來說是一大絕對優勢,德軍將大約有四十萬的英法聯軍逼到了法國北部的一個特別狹窄的地帶,這裡唯一的出路就是走海陸。但在敦刻爾克這個港口是非常容易受到攻擊的,若是德軍在此處卯足了勁兒開火,四十萬聯軍也可能全軍覆滅。

  但是德軍在關鍵時刻受到一位頗有經驗的將領赫爾曼-戈林的攪局,為了自己的功績,他大膽向希特勒提出了另外的想法,希特勒一聽就知道他有企圖,想要對隆美爾將軍形成制約,而希特勒也想殺一殺隆美爾的勢頭,於是就答應了赫爾曼-戈林的空軍襲擊的請求。

  在面對僅剩一條道路的英法聯軍立即向政府發出求助,儘管營救的船隊紛紛趕來,但德軍的空襲在敦刻爾克這個地方不停歇的轟炸,此時從敦刻爾克去往英國的三條航線僅有一條最遠的航線可以用,在英軍的掩護下,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將近三十萬的士兵成功轉移,逃脫了巨大的災難。

  德軍的計劃泡湯,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原本可以一舉拿下英法聯軍,結果卻被赫爾曼-戈林攪局,還不如陸軍發揮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二戰最成功的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這場撤退人數將近40萬人的大撤退,讓盟軍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和納粹繼續抗衡,獲得二戰的勝利,那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甚麼呢?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法軍:為什麼會有德軍出現啦!法軍就這樣看著自己花了快五十億法郎的防線被繞過去,德軍看著嚇到呆掉的法軍跟英軍,馬上帶著裝甲部隊切割聯軍的陣地。
  • 二戰中最大的撤退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德軍裝甲部隊指揮官古德裡安事後長嘆道:"敦刻爾克已經在望,我們卻被命令停止前進!我們眼睜睜看著由各種大小船隻組成的艦隊在把英法軍隊撤走。" 二、希特勒的順水人情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會在此關鍵時刻突然裹足不前呢?戰後,戰史專家和當年的納粹將領們對此有過種種解釋。
  •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二戰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你怎麼看? 說起二戰,關注的二戰迷們會發現,敦刻爾克希特勒完全可以一舉殲滅盟軍的近40萬敗軍,但是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希特勒來電,命令部隊停止追擊,這可樂壞了盟軍,給邱吉爾留足了時間動用所有船隻前來營救,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這才有了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 假設敦刻爾克大撤退不成功
    敦刻爾克大撤退可以看作日後二戰德國戰敗的最早伏筆。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對修展開閃電戰,短短十幾天就鑿穿法國,兵鋒直指英吉利海峽,英法等國軍隊全線潰敗,將近40萬潰兵被德軍包圍在唯一有法國北部港口小鎮------敦刻爾克,最近的德軍坦克部隊距離其僅有10英裡左右。
  • 二戰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7日,近40萬英法比聯軍被德軍圍逼在敦刻爾克港內。求勝心切的戈林在德空軍司令部作戰室內按耐不住了,拿起電話打給德國元首說:「元首,請讓下官的空軍去殲滅在敦刻爾克的敵人吧!」 元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請求!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德軍閃電戰對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所產生的推動德軍在1939年閃擊波蘭中取得了重大戰果,自此德軍上下對新型戰法的研究的力度一再增強,各種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戰法層出不窮,而古德裡安更是將裝甲部隊使用的出神入化。
  • 勝利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7日,德國空軍第3航空隊和第2航空隊大舉出動,對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進行了猛烈轟炸,總共投下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敦刻爾克幾乎被夷為平地,英國空軍從本土起飛200架次戰鬥機竭盡全力掩護海灘上的登船點和執行運輸任務的船隻,儘管英機沒有能阻止德機對敦刻爾克的空襲,但卻給德機以沉重打擊,僅德軍第2航空隊就被擊落23架,空勤人員死64人,傷7人,損失超過最近十天的總和!
  • 40萬英法軍隊9天完成最大規模撤退,敦刻爾克,二戰戰略性大潰退
    要論二戰時期最慘烈的一幕,敦刻爾克大撤退應該算得上,40萬英法軍隊歷時9天,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渡海手段跨越波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峽,為二戰後期保存了有生力量,這是一場戰略性的大撤退,而且還是在德國希特勒的一時疏忽之中進行,希特勒隨時可能醒來。那種緊迫感讓這次大撤退顯得尤為慘烈。
  • 1940年的世界怎麼看敦刻爾克大撤退
    寫在前面今天我們能到電影院看一個英國導演的電影《敦刻爾克》而不是德語版的《大決戰之敦刻爾克戰役》,自然與二戰英國人贏了,納粹輸了有關。只是,設身處地,1940年的那個夏天,人們還不知道未來世界的結局。奧斯維辛的地基也沒打好,普通人並不知道納粹的種族滅絕是怎麼回事。日本仍對歐洲戰局保持中立,而美國的孤立主義者還在指責羅斯福總統妄圖把美國拉入不必要的戰爭中。
  • 「二戰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圖1-1.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0年5月到6月期間,因在與德國的作戰中法國軍隊一觸即潰而導致盟軍不得不由敦刻爾克港口撤退的故事。上文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源於德軍與盟軍在法國的作戰,其主力自然是強大的法國軍隊。法國在二戰時到底有多強大?請看下面這段介紹。
  • 同樣是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怎麼也比不上長徵!
    近期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作《敦刻爾克》正在熱映,一些看完電影的觀眾發出:「長徵都有臉能拍,敦刻爾克當然能拍」的荒謬言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敦刻爾克大撤退和長徵,有哪些可比之處。而1940年5月25日開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前,英法荷三國雖有300萬大軍,卻躲在防禦工事後面觀賞德意志戰車碾壓歐洲各國。終於在馬其諾風景區崩潰後,看好戲的英法荷30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就潰不成軍。一個月後就剩下四十萬不到的殘兵擁簇在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等待著船隻帶他們逃跑。
  •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2015.1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世界徵服者4-敦刻爾克大撤退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於是聯軍高層決定,英軍將會在敦刻爾克這個城市進行部隊的戰略轉移。敦刻爾克的戰略撤退為英國保留了實力,但同時也意味著英國的勢力撤出了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已經被德國佔領。
  • 諾蘭二戰電影《敦刻爾克》中文預告 40萬盟軍大撤退
    《蝙蝠俠》系列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聚焦二戰著名敦刻爾克大撤退電影《敦刻爾克》日前正式公布預告片,該片匯聚眾多諾蘭合作明星,場面壯觀。
  • 德軍距敦刻爾克只有10裡,為何突然停止,等英法聯軍安全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法聯軍的一次軍事撤退行動,在這次行動中,英法聯軍絕處逢生,成功撤離了近34萬人,有效的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但至今仍有不少人對德軍元首希特勒當時的決定感到困惑,因為當時的德軍坦克,距離敦刻爾克港口僅僅只有10英裡,可這時候,希特勒卻下達了原地待命的命令,因而錯失良機。這是為什麼呢?
  • 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為什麼德軍對英法聯軍手下留情?
    1940年5月,面案對德軍西線攻勢,英法聯軍在法國東北部敦刻爾克進行了二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盟軍能夠取得這次海上撤退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西線戰局進程與聯軍這次撤退密不可分,德軍首腦「停止前進」命令的下達促成了撤退決定性的成功。
  •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軍閃擊西歐四國,使部署在西歐的英國遠徵軍及法國、比利時、荷蘭四國聯軍陷入被動局面。5月21日,納粹德軍快速部隊分割英法聯軍戰略正面,封鎖英吉利海峽北部的加來海峽水域,阻止英軍增援,使英、法、比、荷聯軍約40個師在比、法邊境敦刻爾克地區陷入重圍,孤立無援。
  • 英國預計敦刻爾克撤退最多3萬人,結果卻是33萬人
    在二戰初期,英國軍隊靠一場戰役打出了名聲,當然這一戰並非是指在戰場上消滅了多少敵人,而是通過「逃跑」來震驚世界。要知道,在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軍在極短時間內從歐洲大陸上撤回了33萬名以上軍人,其中還有不少軍人攜帶了自己的武器。
  • 真實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人拒載法國人,留他們與德軍死磕
    歷史有時候很容易被人以「貼標籤」的方式概括,但這些「標籤」很難說能概括完整鮮活的歷史。比如我們現在說起二戰中的法國軍隊,很多讀者朋友可能會給他們貼上一個「不堪一擊」的標籤。沒錯,在二戰中這個當時號稱「陸上第一軍事強國」的國家在短短六周內就淪為了傀儡政權。但是二戰中的法軍真的就如此不堪一擊嗎?
  • 在看電影《敦刻爾克》前,你最好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敦刻爾克戰役時間線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發動西線進攻,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5月20日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以令人嘆服的推進速度在短短數天時間內突破阿登地區,橫貫法國,完成了對北部盟軍的大包圍。英法聯軍3個集團軍約40個師被切斷了與南部法軍的聯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法蘭德斯地區。英國遠徵軍司令戈特勳爵提出撤退計劃,希望每天撤離1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