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當時的德國在歐洲的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都是屢戰屢勝,而當時的英法等國其實實力也絲毫不輸德國,但德國卻有著強大攻勢。
當時德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悍,僅海陸空總人數就達到了1700左右,而德國的武器裝備還領先於世界,擁有著無人能敵的噴氣式飛機,「死亡之神」的V2飛彈,以及「陸地之霸」的虎式坦克。其次,當時德國部隊已經有著當今的紀律性和專業性,德國戰無不勝的神話皆由他們創造。
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的強勢和他精通軍事戰略同樣是德國所向披靡的一大原因,儘管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是一大錯誤,但他在當時確實是一大軍事奇才。這一系列的優勢成為了德國在二戰初期席捲歐洲的關鍵,然而也間接成了其走向衰敗的原因。
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德國二戰時一次慘痛教訓,當時的德國已經將英法聯軍的防線攻破,殲滅了英法兩國大量的軍事力量,一舉拿下英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結果卻遭到了突破。
德軍當時已抵達英吉利海峽,這一位置對德軍來說是一大絕對優勢,德軍將大約有四十萬的英法聯軍逼到了法國北部的一個特別狹窄的地帶,這裡唯一的出路就是走海陸。但在敦刻爾克這個港口是非常容易受到攻擊的,若是德軍在此處卯足了勁兒開火,四十萬聯軍也可能全軍覆滅。
但是德軍在關鍵時刻受到一位頗有經驗的將領赫爾曼-戈林的攪局,為了自己的功績,他大膽向希特勒提出了另外的想法,希特勒一聽就知道他有企圖,想要對隆美爾將軍形成制約,而希特勒也想殺一殺隆美爾的勢頭,於是就答應了赫爾曼-戈林的空軍襲擊的請求。
在面對僅剩一條道路的英法聯軍立即向政府發出求助,儘管營救的船隊紛紛趕來,但德軍的空襲在敦刻爾克這個地方不停歇的轟炸,此時從敦刻爾克去往英國的三條航線僅有一條最遠的航線可以用,在英軍的掩護下,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將近三十萬的士兵成功轉移,逃脫了巨大的災難。
德軍的計劃泡湯,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原本可以一舉拿下英法聯軍,結果卻被赫爾曼-戈林攪局,還不如陸軍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