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迺迪參議員:選舉的法律挑戰會提升民主

2020-12-13 籃囚l

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甘迺迪(John Kennedy)表示,針對選舉結果的法律訴訟挑戰「提升了民主」。他還將郵寄投票安全的問題比作是,美國人是否會信任寄出中獎彩票領錢的做法。

12月3日,甘迺迪參議員對福克斯新聞(Fox News)表示:「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這裡是美國。」他指出,法庭上的挑戰已經在媒體、許多民主黨人和一些共和黨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他說:「總統完全有權利對選舉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還表示:「第二,他完全有權上法庭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你也完全有權提出異議。而且這並不會降低民主,相反它會提升民主。」

甘迺迪說:「應該調查欺詐行為嗎?簡短的回答是:應該!」「長一些的回答是:絕對應該!」

2016年當選為參議員的甘迺迪說,郵寄投票本質上並非欺詐,而是有欺詐的傾向。

「我認為許多美國人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他們問自己,『如果我中了強力球彩票,我會把那張彩票寄出去去領錢?還是會親自去領錢?』我認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ーー他們會親自去領錢。」

甘迺迪參議員本人曾是一名法學教授,他說,川普(川普)總統的律師魯迪朱利亞尼(Rudi Giuliani)不會是他的「最佳選擇」,因為選舉法是深奧的。

他說:「我會努力讓律師們參與進來,了解各州的選舉法規。」

與此同時,朱利安尼正在奔走於各關鍵州。除了法律行動,他要求州立法委員調查他透露的大規模欺詐的證據。朱利安尼還試圖說服州議員們,動用美國憲法賦予他們的責任,由州議會選出總統選舉人團成員。

周三(12月2日)晚上,在被邀請到密西根州眾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和宣誓證詞之後,朱利安尼告訴該州的立法者,他們是選舉的最終仲裁者。

朱利安尼表示,他並沒有要求立法者將該州的16張選舉團票(目前該州已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獲勝的結果進行了認證)直接交給川普。相反,他說,他希望州立法委員會自己去調查和審查證據。

朱利安尼在12月2日說:「你不應該根據我所相信的東西做出任何決定。」他還表示,在聽證會上所提供的證據「只是一個樣本」。

朱利安尼說:「有大量的證據可以讓你說服自己,這次選舉是被盜。

相關焦點

  • 甘迺迪三世敗選,傳奇家族終結?
    喬·甘迺迪在美國參議員選舉中落敗。」法新社2日以此為題報導稱,當地時間1日,美國已故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侄孫喬·甘迺迪三世承認角逐麻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民主黨候選人失敗。這是這個美國傳奇政治家族首次在麻薩諸塞州國會議席爭奪戰中落敗。今年39歲的喬·甘迺迪三世是扛起政治火炬的第四代甘迺迪家族成員,於2013年進入眾議院。長期以來,他一直被視為政壇新星。
  • 美國選舉大戲終於落幕?俄媒:拜登是甘迺迪之後第二個「假總統」
    不過這些共和黨的政客們卻心知肚明,與川普站在一起,進一步抹黑美國的選舉制度,將有可能動搖美國的根本,這對所有美國人都沒有好處。向民主黨妥協則可以儘快結束這場大戲,保證美式民主的"公開透明",犧牲的只有川普一個人而已。
  • 我國憲法視角下的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
    選舉民主的本質是代議制政體下的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享有最廣泛真實的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沒有選舉民主,就沒有民主政治。選舉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礎,是政治參與的渠道,是社會多元利益的調節器。
  • 西方國家推崇的選舉民主真相透視
    列寧也一針見血指出:「極少數人享受民主,富人享受民主,——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制度。」在西方國家,選舉民主的權貴稟性體現在:其一,選舉總是附帶各種限制性條件的。在當代,雖然法律規定了人人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各種隱性的限制條件還大量存在,如選民登記要求提供詳細身份證明文件,在投票地點和時間選擇上設置障礙,等等。
  • 從布希訴戈爾的法律訴訟看美國的民主與法治
    這場司法大戰引發了廣泛批評,主要集中在司法對政治的幹預和對民主原則的違反。作者指出,客觀而言,在這次選舉糾紛處理過程中,黨派較量的政治化傾向顯而易見。從法律上講,美國最高法院不該管,但最後還是勉強地管了,面對「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政治危局,法律的邏輯難免顯得蒼白無力。以至於有人評論:「最高法院的決定產生了秩序,卻沒有法律。」
  • 選舉人團投票通過!拜登正式當選美國總統!
    根據憲法規定流程,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人正在投票選出總統及副總統。由於川普拒絕承認敗選,並頻頻沒有證據就宣稱投票被「操縱」,今年的選舉人團投票收穫了新的關注。之前有很多共和黨人不承認拜登獲勝,稱川普有權發起法律挑戰,來完成這個過程。現在隨著選舉人團投票的進行,這個過程結束了。
  • 川普要放大招了:挑戰選舉人票,觸發「權變選舉」由國會定勝負
    但從中,可以看懂、讀懂美國大選這本書,川普是故意要把經念歪,還是他在法律範圍之內,尋找一切可能的空間,把法律空子鑽到極致?對於各種可能的情況,大家見仁見智。有一點,不能再以「政治素人」再去看待川普這個人了,為了留在白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 民主選舉對於今日中國的意義
    近日在網上讀了潘維「治理腐敗的原理——兼論民主選舉不能治理腐敗」一文,感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潘先生對民主和民主選舉給出了過於狹窄的、甚至是錯誤的界定,它不利於公眾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民主選舉對當今中國的真正意義。
  • 選舉亂象折射美式民主制度之殤
    為什麼會出現得票數多卻敗選的現象呢?原因有兩個。第一,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理論上既是公民代表,也是各州代表,但現實中公民力弱,各州權重,因此從聯邦建立那天起不同州公民的選票價值就不一樣。為了維繫聯邦,《1787年憲法》用犧牲民權的方式向州權妥協,大州雖大但選舉人團票有限,小州雖小但選舉人團票數相對較多,且抱團取暖,可以讓當選總統必須考慮他們的利益。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各州「選舉人團」的人數是該州擔任「聯邦參議員和眾議員的人數之和」。目前美國國會共有100名參議員和435名眾議員,再加上1961年憲法修正案授權華盛頓特區的3個選舉人位,總統選舉人總數現為538位。在總統大選中獲得選舉人票數過半(270票以上)者即可獲勝。 選舉人團制度是美國建國時確立的。
  • 美大法官卡瓦諾性侵風波背後:兩黨政治較量成中期選舉前哨戰
    由於新任大法官是接替中立派甘迺迪大法官之位,其政治傾向將決定美國未來數十年的政治風向標,因此民主黨很可能會採取各種措施不斷拖延或否決由川普提名的大法官,直到2020年大選結束。民主黨參議員黛安·范斯坦就希望FBI先展開調查。
  • 共和黨參議員逼宮川普,是該承認拜登勝選了
    美媒消息,美國共和黨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帕特·圖米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賓州「已經用盡了所有合理的法律途徑」,而他現在該承認拜登贏得總統大選了。然而,共和黨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帕特·圖米當天發表聲明稱,「川普總統應該接受選舉的結果,並促進總統交接的過渡進程。」
  • 水門事件記者再爆料:近半共和黨參議員極度鄙視川普
    (南方+11月24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記者卡爾.伯恩斯坦當地時間11月23日披露了「水門事件」,共和黨參議員53人中有21人在私下談話中表示,他們「非常鄙視」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同時,他指出,川普對美國選舉結果的挑戰破壞了「以美國民主為核心的選舉制度」。儘管其中一些名字出現在名單上並不令人驚訝,但是一些仍然很引人注目。競選期間,佛羅裡達州參議員裡克·斯科特為了幫助川普在該州獲得成功,在佛羅裡達州為川普的電視廣告花費了大量金錢。邁克·布朗以前是親川普的支持者,但自那時以來,他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 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竟稱美國要重拾對香港民主自由的義務
    【觀察者網 綜合】據美國CNN11月17日報導,美國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提出一項法案,認為在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對香港內部事務的幹預時,美國應支持香港自治。 這位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與另一位參議員Tom Cotton聯合發起了這項法案,對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自治表示支持。
  • 共和黨老大承認拜登當選,呼籲共和黨參議員支持選舉人投票結果
    據美媒報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周二在參議院向喬·拜登表示祝賀,這或許是川普所屬的共和黨承認敗選的最明顯跡象,儘管川普本人還在繼續擴散有關選舉舞弊的陰謀論。
  • 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內容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組織選舉(暫行)》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選舉規則(暫行)》中。這兩個選舉規則於1992年1月由團中央制定並頒布施行。它是按照《共青團體制改革的基本設想》和團十二大關於加強團的民主建設、健全完善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要求,在團內民主選舉實踐的基礎上制定的,是關於團的地方和各級組織和團的基層民主選舉的法規性文件。
  • 為什麼說美國總統大選中的選舉人團制度對美國意義重大?
    總統和副總統的選舉辦法如下: 各州應按照該州議會規定的方式選派選舉人若干名,其人數應與該州所應選派於國會的參議員和眾議員的總數相等;但參議員或眾議員或在合眾國政府中擔任信任職位或高收益職位者不得被選派為選舉人。 選舉人應在本州集會,投票選舉2人,其中至少應有1人不是選舉人同州的居民。
  • 選舉人團選舉拜登為總統,川普還有最後一張牌?
    拜登呼籲川普「順應民意」拜登當晚在德拉瓦州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呼籲川普「接受人民意願」,並呼籲美國走出分裂的選舉年。拜登表示,川普已經使用了一切他所能夠使用的法律途徑來挑戰選舉結果,但現在是接受選舉結果並繼續前進的時候了。
  • 美國大選核查|卡馬拉·哈裡斯不辭參議員擔心大選翻盤?假!
    近日有微博聲稱當選副總統卡馬拉·哈裡斯至今尚未辭去參議員職務,是出於對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擔心「雞飛蛋打一場空」。經核查,並無法律規定她必須在當選後一定期限內辭去參議員職務,只需在1月20日中午就職前即可。同時,歷史資料也表明,多位副總統都是在1月才辭去原有職務。
  • 靜待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結果 道指收漲超150點|紐約連線
    原標題:靜待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結果 道指收漲超150點|紐約連線   周二,美股試圖從新年「開門黑」的頹勢中找回一些信心,主要股指平開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