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廣進。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最大動能。近日,山東省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多渠道解決人才居住需求,做好人才安居工作再度成為熱點話題。
近年來,城陽區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奇招、大招、實招吸引人才,出臺聚集人才的「六條硬核舉措」,為人才工作、生活構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生態體系,為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打造人才陽光發展生態。其中人才購房最高可「打七折」的「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因其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效果之彰引發廣泛關注。
聚焦人才「買房難」「買房貴」的難點,城陽區創新出臺《關於吸引人才享受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實施意見》,從房源和資金方面給予支持。人才共有產權房面向從院士到大專學歷等七類人才開放,人才與企業產權共有,企業承擔購房總價款的30%並一次性付清,不同層次人才在8年後無償獲贈30%產權,或在10年內回購30%的產權。
城陽區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數據顯示,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累計完成報名1.4萬人;累計籤訂人才協議7904人;完成網籤7173人,已網籤人才中新引進區外人才3129人;引進各類人才1.0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46%。如今,政策推行已半年有餘,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釋放人才幹事創業活力
高昂的房價讓年輕人難以承受、負重前行,然而入職不滿一年的90後女生張儷馨卻實現了在青島安家落戶的夢想。
張儷馨來自甘肅,目前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計算技術研究院從事財務工作。共有產權房辦法出臺之後,她購入了一套119.55平的房子,房子總價178.34萬。為了減輕還款的壓力,她選擇貸款90萬,首付88.34萬元,其中,共有產權部分為她墊付20%即35.66萬元,剩餘52.34萬元由她自己支付。「目前初步算下來,每月還款不到6000元,另外公積金還能幫還一部分,月供也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
儘管共有產權部分要「回購」,張儷馨仍認為這個辦法對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十分「友好」,「相當於無息支持購房,而且孰低原則能保證我們穩賺不賠。」
有恆產者有恆心。在「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支持下,人才們解決了住房之憂,緩解了生活之困,實現了安居夢想,得以全身心投入到事業奮鬥中,放飛理想,施展才華。
增強企業招才納賢引力
企業要創新發展,人才是關鍵。「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服務企業、服務人才的指向性明顯,在招才引智的競爭天平上,為區內企業增加了重要砝碼。「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一推出,青島儀維儀器有限公司的HR翟欣欣便清晰地認識到:這必將成為必將成為企業吸引人才的重武器,而在這之後,她主理過的一場場招聘,也都印證了這一點。
翟欣欣與記者分享了她前段時間主理過的一場招聘。那時她已經認定了應聘者是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但應聘者對薪資待遇、成長空間卻不甚滿意,這時,她拋出了手裡的王炸。
「你買房了嗎?」談到未來的人生規劃時,她冷不丁問了一句。「想在青島長期發展,可就是房價……」對方欲言又止。「那你就來城陽發展吧,根據你的學歷,只要在城陽工作滿八年,就可以無償獲贈30%的房屋產權」,翟欣欣把牌亮上了桌……應聘者聞言,眼睛睜得又大又圓。「我看他的眼神就知道,這事八九不離十了!畢竟沒有什麼Offer給出的條件,能比買房享受大力度優惠還有吸引力!」
激活城陽高質量發展動力
以真金白銀的「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打造空前強大的人才磁場。「以房引人」「以房留人」體現了城陽這座城市對人才的認可和尊重,也讓「才」聚城陽,「智」撐發展成為可能。
2018年,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落戶城陽,成為山東省首家博士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這裡已經成為城陽集聚高端人才的戰略高地。「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一經推出,園區副總經理孫承曉的手機幾乎成了熱線,每天都能接到十幾個諮詢電話。
「『人才共有產權房』一石激起千層浪。」孫承曉說,諮詢者來自海內外,基本都是博士以上的高層人才,諮詢的話題從「人才共有產權房」開始,談及城陽發展的方方面面。
諮詢電話的轉化率頗高——上海一所高校的博士後已於上周遞交了入駐材料,要帶團隊來城陽發展。一位從美國回國的博士後也因為「人才共有產權房」關注到了城陽,目前也已遞交入駐園區的資料,下定決心來城陽創業。
城市以最暖陽光呵護人才,人才以最強大腦反哺城市。這是人才與城市的良性互動,也是「陽光城陽」建設步入2.0版本的勢在必行。未來,城陽區將一如既往為人才工作、生活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生態體系,厚植人才發展的陽光沃土,打造「來城陽 才飛揚」的城市品牌。
通訊員 劉藝璇 信網記者 杜杲燃
[來源:信網編輯:三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