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許多人沒有看出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認為沒有什麼意義,其實這一篇是買房有錢的核心,仔細品吧。如果這篇文章沒看懂,就不要玩房子。
青島成為直轄市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為什麼呢。從共和國直轄市設立的歷史來看,北、上、天那是歷史形成的,後來成立的直轄市只有重慶。重慶成立直轄市有其歷史、地理原因,也有其時事背景。當年三峽建設,需要大量的協調,可以說三峽是促成重慶直轄的重要原因。雖然現在的山東與當年的四川是最相似,是人口過億的大省,有一個經濟發達的非省會城市,所以大家意淫青島直轄。但這些都不是成為直轄的原因,沒有形勢的推動,青島直轄不可能。在現實的情況下,還是看看山東的平衡藝術吧。
魯省的地理中間高,四周低,就是環繞泰山四周建設城市,這也就決定了魯省的人缺少中心概念。既然沒有中心,魯省人很難成為胸懷天下的霸主。從歷史來看,魯省沒有出過皇帝。魯省的地理環境造成魯省沒有一個中心城市,既然沒有中心,那就平衡吧。
近來,魯省事情比較多,魯省網友非常關注的一件事情就是「國中」之爭。其實,無論濟南還是青島,花落誰家都行,別最後落了個蚌鶴相爭、漁翁得利。過去支持青島,現在是支持濟南、青島同時申請國中,只能說形勢變了。況且濟南的金融總量超過青島,意味著錢,大量的錢流向了濟南。有錢了,想不發展都不行,不過濟南也確實該發展了。濟南都成縣城了,再不發展和省會的身份就不匹配了。
原來說好的雙核,現在也變成了三個圈。沒辦法,沒有中心就要均衡發展。看看魯西南,簡直就是中國的XZ。鄭州國中的地位確立後,吸引了大量的魯省人。徐州再發展起來,魯西、魯南還不全跑了。雄安,千年大計,也要吸人。如果濟南再不雄起,魯省的人怕要跑光了。東三省的衰敗就是始於人口流失,山東的經濟結構與東三省一致,如果這一波改不過來,怕就會成為東四省了。在這種情況下,魯省要發展濟南了。可是濟南也是難,一邊是泰山,一邊是黃河,在一個油條形狀的地方發展確實有點難。想要跨過黃河發展,談何容易。就是這麼難,還是要強省會,這就是山東發展的大勢。
魯省的大戲剛剛拉開大幕,讓我們搬個凳子看大戲。
膠東自古就是特立獨行,尚武、善於經商。在歷史上就非常獨立,比如齊國成立之初,萊夷人就與姜子牙大戰多次,萊夷人就是膠東滴。魯國在魯省的西部,齊國在魯省的東部,魯省的簡稱為魯而不稱齊就說明魯省的定位。在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前,魯省GDP的第一二名都在膠東,膠東的經濟不是吹的。青島不但是膠東的領頭羊,也是魯省的領頭羊,但不是中心。雖然原來總有人說青島的發展是上面偏袒的緣故,現在不偏袒了,看看青島能發展成什麼樣?
目前國家給青島的地位也很高,上合示範區的設立就是一例。所以說,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國家現在有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共和國三個經濟增長極,當然也希望北方發展一個具有帶動作用的城市,拉動北方的經濟。目前,各個城市都卯足了勁,向前衝,爭奪共和國第四極。青島無論從歷史、地理的角度都具備引領作用,如果藉助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東風,帶領膠東發展為共和國第四極,還爭什麼國中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這樣的形勢下,對於青島來說,雖然說省內形勢變了,但是內在、外在的底子還在,只能是「不要慫,就是幹」。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想不到想要說什麼,我想說的是:你想不到青島下一步向哪裡發展。你可以先想一想,給自己一個答案,等謎底揭曉時,看看你是否猜對了。上一篇從地理的角度分析青島應該發展北部城區,但是搬遷的事情太大,牽涉的利益太多,這個事情做起來就是一個字「難」。
既然大勢是向北發展,現在又不具備條件,那麼青島下一步又會向哪裡發展呢?許多人看城市發展看的是:亂紛紛。今天推這個區域,明天吹那個樓盤,看起來那個地方都好,可是買完房子,冷暖自知。規劃的地鐵、學校,醫院不知道在哪裡,許多地方每年奠基一次,賣一波房,可是就是不動工。如果天天看消息,估計頭都暈了。在這亂紛紛的背後是不是沒有一點線索?NO,草蛇灰線,讓我們理理頭緒,看看青島下一步要走向哪裡。
文章有點長,為了照顧大家的閱讀耐心,先寫到這裡。
下一篇:青島下一步向哪裡發展(從底層的角度分析---下),會從青島市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