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雲南旅遊,你第一時間會想到哪裡?麗江還是大理。如果是放在十年前,肯定會有人推薦你去西雙版納;五年前的話,會推薦你去麗江;但是放在現在,唯有騰衝才符合你旅遊的野心。當我們隻身遠赴騰衝時,卻不知迎來的究竟是何等美景。與雲南其它地方相比,騰衝真的算是個遠離世俗的人間寶地,它的美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概括的。
來騰衝,別只知道去熱海泡溫泉,去黑魚河玩水,即便是誤闖,也要玩的瀟灑。換一種角度,欣賞與眾不同的騰衝,在古韻中發現它的獨特之處。跟著心旅遊,教你像個本地人一樣,欣賞騰衝,了解騰衝多姿多彩的文化,看遍騰衝的古往今來。
歲月靜好,秘境騰衝:
人們對騰衝的印象大都是:溫泉、地熱、玉石、瀑布!當然,這些的確是騰衝最有名的東西。來騰衝旅遊,在眾多遊人眼中無非就是這些,但是在我這裡沒有「大眾」二字,唯有的就是你未曾發現的美。
騰衝雖好,如果跟隨大眾,就破壞了應有的氛圍。騰衝這個處處是景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裡,都似畫中仙境,隨手一拍都是大片,滿屏的高級感。旅遊就是要把內心中所有的條條框框放開,否則哪能遇到最美的盛景。吃好、喝好、玩好才是旅遊的真諦,放下所有的不足與缺陷,走進大美騰衝。
騰衝位於雲南西南部地區,距離緬甸也只有200公裡左右,開車三個小時即可到達。雲南是個不錯的地方,心情好的話,還能去緬甸玩上兩天,看看當地的風土民情。如果有打算去緬甸的話,一定要帶上護照,這是必須證件。
不一樣的騰衝,不一樣的美景:
太極橋
這個名字是不是讓你想到了太極八卦針,其實並非如此。它是騰衝疊水河瀑布中的一部分,是一座建在瀑布之上的橋梁。在相關書籍中就有記載:橋梁建於明國元年。一位騰衝富商,想要藉助疊水河瀑布的力量,從而帶動紡織機器運轉。這樣不僅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還能增加紡織量。但是在開鑿期間,發現其形狀非常酷似太極圖,一時間也引起了當地無數民眾的討論。
建造時,還特意在石橋的頂部放上了太極圖,而此橋梁也被命名為太極橋。雖然只是座歷史較為悠久的石橋,外形卻十分引人注目。你見過這樣的石橋嗎?寬80釐米,高88釐米,厚15釐米,石橋上還有個小亭子。橋上風平浪靜,橋下驚濤駭浪。
隨著疊水河瀑布名聲大噪,太極橋也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角。這裡非常適合徒步觀景,春天來再適合不過了,即便是這樣,也很少會有遊人特意來這裡。平時當地人來的最多,說到太極橋你可能沒聽說過,但是說到太極橋果脯,你應該比誰跑的都快吧。口感超級好,從製作方式到成品售出,都是當地人自己加工釀成的,是當地獨有的特色美食。
皮影
說到皮影,大家一定都在猜疑,皮影不都是在中原或北方地區比較流行嗎?為何騰衝這樣一個靠近邊界的地方也有皮影呢。其實這與騰衝的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古時的騰衝是戍邊重鎮。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他們也將自己家鄉的習俗文化帶到了這裡。因此,騰衝就成了一個多地文化相融的城市,皮影也是其中之一。
騰衝皮影衝明洪武年就已經有了,如今早已被納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列中。來到騰衝,不僅可以體驗製作皮影、表演皮影,還能看皮影戲表演。靈活的皮影,大膽的用色,技術精湛的表演師傅,蒼勁有力的唱腔,一切都是為熒幕前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有皮影戲表演者,走到哪兒表演到哪兒,一個箱子,一輛小車就是全部家當。觀看皮影戲,戲曲結束之後,願意給錢打賞可以在前面的帽子裡放賞錢,還有小朋友放糖果的,一場戲下來,還能賺幾十塊錢。每次有皮影戲表演,就會圍上很多人,自帶凳子,能看上一個小時不回家。
騰衝小巷經典名吃:
餌絲
餌絲是騰衝人普遍愛吃的小吃之一,據說發明餌絲的是位村民,距今為止已有400多年,也算是個百年名吃吧。不管是用來招待客人,還是自家食用,都很合適。關於餌絲,還有個非常特別的名字「大救駕」。傳說,明末清初時期,皇帝逃難至此饑寒交迫,吃到餌絲後就說了一句話「真乃大救駕也」,因此當地人就把餌絲稱為「大救駕」。
蒸、煮、炒都非常合適,每種烹飪方式都十分討喜。色香味俱全,吃遍騰衝美食,不如來分餌絲來的實在。上次去騰衝,一時衝動,竟把每種烹飪餌絲的菜品都點了一遍,太多了,最後沒吃完,直接打包帶走,留著回家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