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廁所革命 那些各式各樣的公廁你都用過嗎

2021-01-10 騰訊網

煥然一新的現代化公廁。

回憶1:如廁蹲一排,沒有水來衝

時光倒回至1988年,家住夫子池的杜萬鵬還在念初一。一層樓幾十號人只有一個廁所蹲位,尖峰時段比春運的車票還搶手。於是他習慣去離家二三十米遠的公廁方便。

早上不到7點跑出門,公廁前已排了十來米長的隊伍。排隊的人不管什麼樣的姿勢,在做著什麼,眼角每過一陣都會朝同一個地方瞟上一眼。好在隊伍移動的速度很快。快排到門邊的人,表情都輕鬆又愉快。

杜萬鵬進去前先憋一口氣,迅速衝進去,儘量在一口氣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杜萬鵬家的優勢是下樓走幾步就能到廁所,劣勢也非常明顯:七八月份一開窗戶,臭味就肆無忌憚飄進來。遇到下雨天,糞水外溢,廁所裡的蛆蟲跟著雨水漂到了樓下……

上世紀90年代之前,重慶基本上都是杜萬鵬記憶中的這種旱廁——沒有衝水設備、下水道和分解處理排洩物的化糞池的老式廁所。

重慶市環境衛生管理局設備科有關負責人回憶說,那時的公廁可以靠「聞著味道」找到,連洗手盆、鏡子都沒有。

和旱廁相對應的,叫做「梭槽」——那時還不是單獨的蹲位,由廉價的瓜米石打造的一個通槽,由簡陋的柵欄隔開。男士小便池也是通槽式,站成一排同時「方便」,沒什麼隱私可言。

沒有化糞池,糞便如何處理?上世紀7、80年代,環衛部門專門有一支隊伍,上百名環衛工人專門從事擔糞的工作。

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的廁所,多為「旱廁」。渝中區市政園林管理局供圖

回憶2:吊腳樓式公廁,其實很尷尬

根據市環衛局設備科相關負責人的講述:解放前,重慶早期公廁由當時的警察局管理,被老百姓戲稱為「官茅廁(si)」。當時一個貯糞池或糞缸埋入地下,用來貯存糞便,上面設置若干個蹲位,再搭建一個棚子,一座簡易廁所就這樣誕生了。外觀簡陋,連一扇正兒八經的大門都沒有。裡面也沒有隔斷,大家都在坎上蹲成一排「方便」,無任何遮擋。

解放後,廁所裡才慢慢修起了隔斷,最早是0.5米高,然後到0.8米,再到1米,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一直到現在1.8米以上的隔斷。

重慶曾經還有一種獨特的吊腳樓式公廁——建在陡坡上,由幾根木樁子支撐起地板,距離地面3、4米,下面就是糞池,完全懸空。「方便」時,糞便從高空降落,濺起很高的水花,讓「方便」的人很尷尬。

王家坡一座建於1954年的廁所是重慶目前最老的廁所,今年將拆除。

回憶3:全國創衛,首次「廁所革命」

「旱廁」時代的終結,始於1990年前後,那是重慶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公廁革命」。變革源於1989年《國務院關於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第一次吹響了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的號角。

從渝中區開始,住在老群林市場附近的居民欣喜地發現,經過整修,以前臭氣衝天的廁所變得窗明鏡亮,有譁譁流水的龍頭,有獨立的「坑」和1.81米的隔斷——大家上廁所時,第一次有了「私密性」這個概念。

當年解放碑和平電影院對面、群林市場旁邊的那個廁所,正好被選為「迎檢」公廁。這次「變臉」讓市民發現,上廁所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新建的一批公廁得到了附近老百姓和中央檢查團的一致好評,當年重慶也順利獲得首批「全國衛生城市」的稱號。

「創衛」活動促使城區公廁發生了第一次大的變革。」重慶環衛局設備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全國率先開展的「公廁革命」。

1990年,首次「創衛」成功後,主城區約1500座公廁陸續開始改造,特別是1990-1995年,以渝中區為代表,重慶的公廁發生了質的改變——大部分由「梭槽」變為了蹲位,「旱廁」變為了獨立衝水式。

市城管委表示,今明兩年,主城將新增公廁720座,其中新建公廁230座,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490座,使總量達到3160座。

「國標」公廁這樣建造

大開間大進深,通風更好

重慶中渝市政環衛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部長陳鴻從大學畢業後,他筆下的圖紙、手稿幾乎全部與廁所有關。2003年至今,參與設計的公廁至少有40座。

他對重慶公廁的結構再熟悉不過。重慶的公廁結構經歷了三個時期的變化:最早是磚木結構,在火災、地震等災害面前非常脆弱。2010年以後,變為了磚混,但受結構限制,高度通常只有2.5米左右,最低的只有2.2米,人走進去會感到壓抑,而且空間狹小,導致臭味難以散開。

現在新建的公廁,要求框架結構,好處是內部布置更靈活,可以大開間大進深,通風更好。「新建廁所要求高度要達到3.7米—4米,大空高,即使有異味也會飄到上空。」

2016年以後,重慶新建廁所嚴格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頒布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廁所進深達1.2-1.4米,寬度增加至1.2米。「其實哪怕只是延伸20釐米,都會讓如廁舒適感大大提升。」陳鴻說。

讓市民如廁「儘量不用手」

目前渝中區市政園林管理局正在設計一批新的公廁,將考慮到眾多人性化細節。

陳鴻介紹說,新建公廁總面積不小於60平方米,按照「找得到,進得去,快速方便」的標準打造。

首先為了讓人找得到,增設了醒目的黃色指示牌,製作電子地圖,只要關注「重慶城市管理」微信公眾號就能搜索出附近的公廁。

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人群,只要是地理位置合適,都會修建無障礙通道。在公廁周邊和內部增加綠植,色調和外觀讓公廁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在公廁內增設第三衛生間和「愛心驛站」,為環衛工人提供飲水設備、微波爐等人性化設施。蹲位的男女比例,也都會由2013年之前修建公廁的1:1,改為2:3。

陳鴻說,新建的公廁會提高市民如廁的體驗感。比如,讓男女洗手池分開,營造私密性;在廁間設置不鏽鋼扶手、添加掛鈎或置物架;部分公廁增加熱水供應,讓市民冬季如廁後洗手不再寒冷;每個蹲位增加了扶手,為老人增加了坐便器。

他透露,未來的公廁在設計上儘量讓市民「不用手」,減少觸摸帶來的汙染。另外,將在主城區逐步推行帶有空調的公廁。

再嘗試免費提供紙巾和洗手液

國外發達國家很多公廁都會有洗手液、廁紙。其實重慶也嘗試過,然而管理員每放進一捲紙,一轉身就不見了。每捲紙平均壽命不到十分鐘,明顯已超過正常使用範圍。

2010年,南岸區在後堡一貿區公廁也曾拿出專項經費做過試點,衛生紙的壽命同樣短得離譜。一周下來,廁紙支出1000多元。這對於平均年管理費總共只有5萬元的公廁來說根本無力承擔,只得停止免費發放。

「現在來上廁所的市民素質好多了。」大坪公廁管理員黃雲琴說,這些現象幾乎已絕跡,文明程度大大提高。渝中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表示,未來會考慮再嘗試免費提供廁紙、洗手液等服務,但同時也期待市民素質有更高提升,公廁的進步與社會的文明程度相輔相成。

不搞「五星級」,突出「實用方便規範」

國家旅遊局本月下文,規定在公廁改造中,避免浪費、豪華、攀比,不要搞所謂的「五星級」廁所。

陳鴻介紹,重慶目前大的公廁改造工程,通常是5年一次,經費都有嚴格的管控。根據面積、環境的不同,公廁改造費用大約是每平方米2000-3000元。

市環衛局設備科負責人表示,廁所的設計本質還是強調「實用、方便、規範」,現階段的重點仍然是增加數量,提升衛生程度和設施品質。下一步會根據市民的實際需求進行升級打造,比如今年將在我市部分公廁試點增加WiFi、充電等人性化的功能。

2年內我市490家單位掛牌「社會廁所」

社會進步的表現,其實並不是單一的公廁數量增加,社會廁所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市民的「方便」需求。

據市城管委介紹,目前我市對外開放社會廁所已有461座。在這些單位門口,均在顯眼位置懸掛有「本單位衛生間對外開放」標示牌,並標明了具體開放時間。

市城管委表示,計劃今明兩年內,社會單位廁所對外開放量增加490座。社會單位開放衛生間後,難免要增加水電及清掃等費用,各區對此會進行不同程度的補貼。

相關焦點

  • 重慶這些高顏值公廁你去「打卡」了嗎
    你知道嗎?區縣頭條消息,重慶正發起一場「廁所革命」!那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它了搖身一變還當上了「網紅」今天區縣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重慶的高顏值廁所看看你有沒有去「蹲」過綦江·沙溪橋火車頭公廁
  • 一鍵報警、人臉識別,「公廁革命」讓重慶廁所也成網紅
    最近,有市民發現科學城白鷺大道多了一處不一樣的廁所,廁所被環繞在綠化帶裡,白色簡單的外觀顯得設計感十足,裡面的設施也充滿了智能化。近年來,重慶公廁數量增加,除了提升公廁外觀和內部設施,還將智能化設施加入其中。
  • 上遊深閱讀丨從梭槽、旱廁到標準化……重慶「廁所革命」的過去...
    今天,我們來說說廁所的事兒。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時間是在廁所裡度過。廁所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目前全國都在興起「廁所革命」,但是你知道嗎?重慶早在1990年就已在全國率先開始了「廁所革命」。「梭槽」、「旱廁」,吊腳樓式公廁……這些具有年代感的詞,你是否又聽說過?
  • 奉節城區增設70塊公廁導向標誌牌 「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
    奉節城區增設70塊公廁導向標誌牌 「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 2019年02月26日 11:48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重慶主城公廁全部免費 星級廁所配備母嬰房(圖)
    菜園壩大橋公廁  車站旁就該修公廁  陳光國來到菜園壩大橋公廁後連連感嘆:「車站旁就應該修公廁,還應該多設蹲位。」  陳光國說:「大家想想看,碰到節假日,你在車站候車時內急,到廁所門前發現排隊的人馬浩浩蕩蕩,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 浙江省餘姚市:「廁所革命」讓公廁更漂亮更生態
    公廁新(改)建工作是餘姚大力開展「廁所革命」的一個縮影。  小廁所,大民生。2018年以來,餘姚進一步優化完善公廁建管水平和服務質量,制定並啟動了《中心城區「公廁提質行動」工作方案》,按照「準確定位、科學規劃、樹立品牌」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廁建設和管理水平,有效推進餘姚「廁所革命」,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
  • 北京西城胡同「廁所革命」:500座公廁已被改造
    二類公廁已安裝烘手器 電暖器 新風系統 2018年全面改造西城區胡同的「廁所革命」手帕口橋正在進行著鐵道口改立交的施工,因道路建設需要,路西邊的一座公廁被拆除,而路東側的圍擋後面,一座嶄新的廁所已經建好。星期四中午,廁所裡的空氣新風系統顯示,這兒的空氣品質指數為10左右。
  • 品質莞城②|「廁所革命」以人為本,星級公廁普通公廁皆實用
    記者了解到,東莞市莞城街道計劃於2020年升級改造的一座星級公廁和八座普通公廁已全部完工,24小時全天候對外開放。至此,其轄區所有公廁都完成了改造。小廁所,大民生。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東莞市實施「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莞城街道按照以人為本、安全適用、因地制宜的原則,2019年已完成一批公廁升級改造,由2020年9月開始,莞城城管分局對剩餘公廁繼續開展升級改造工程。此次改造完成的主要是一座星級公廁和八座普通公廁。
  • 品質莞城②「廁所革命」以人為本,星級公廁普通公廁皆實用
    至此,其轄區所有公廁都完成了改造。  小廁所,大民生。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東莞市實施「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莞城街道按照以人為本、安全適用、因地制宜的原則,2019年已完成一批公廁升級改造,由2020年9月開始,莞城城管分局對剩餘公廁繼續開展升級改造工程。  此次改造完成的主要是一座星級公廁和八座普通公廁。
  • 杭州公廁要革命!野趣山居、詩意田園這些都是公廁的設計方案你信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詹程開在一座城市裡遊走,當你需要方便時,能不能快速找到公共廁所,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而如果一座公廁剛好讓你感受舒適,你的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杭州就正在做這件事情,為了提高杭州的城市魅力,補足全市域公共廁所規劃建設不均衡等短板,為公廁設計做好規劃指引,日前,杭州市規劃局已啟動《新時期杭州市公共廁所建設導則》的編制,今後,市域的公廁密度如何布局、廁位比例怎樣分配、功能空間和配套設施怎麼變得更方便,都有相關的標準和指引,而且,這次還特別針對杭州的鄉村公廁,提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設計方案。
  • 「廁所革命」:12處公廁懸掛防凍棉門帘方便市民如廁
    原標題:「廁所革命」:12處公廁懸掛防凍棉門帘方便市民如廁
  • 助力「廁所革命」 新型免水可衝環保公廁亮相藏博會
    人民網拉薩9月12日電 乾淨整潔的廁所是一座城市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廁所革命」對於城鄉面貌的改善,環境衛生的提高和公共服務的優化都起著重要作用。西藏自治區明確提出將大力開展「廁所革命」,在全區完成2000座廁所的建設整治,以改善城鄉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促進旅遊發展。
  • 台州唯一獲全國「最美公廁綜合獎」 的公廁 你去過嗎?
    2017-11-29 07: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龐麗敏在臨海的崇和路上有一棟獨立的二層小樓,看外觀,你一定會以為這是哪家的小別墅,而其實,這是全台州唯一一座榮獲全國「最美公廁綜合獎」的公廁——臨海崇和路公廁。
  • 成都「廁所革命」 部分景點公廁有了廁紙洗手液擦鞋機
    都江堰景區公共廁所洗手臺。對於很多遊客來說,景區的廁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景區的「良心」。如果要列出旅途中的糟心事,景區如廁難勢必「榜上有名」。排隊長、味道重、設施差……這些公廁尷尬你是否遭遇過?在成都,一場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務體驗的「廁所革命」已經拉開序幕,根據目標,所有景區要在5月1日之前配備廁紙和洗手液,用貼心服務徹底讓如廁難成為歷史。那麼,現在成都範圍內景區廁所的現狀如何?距離「多、美、淨」還有多遠?在五一小長假前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連續三天對多個景點、公園內的廁所展開實地探訪。
  • 她用五星級酒店的標準打掃公廁 每天來上廁所的人排成長隊
    雖然工地上搭建了廁所,但黃師傅和他的工友們還是更願意多走幾步路來汪橋港公廁。  「你還記得8月26日那天是什麼天氣嗎?我記得。那天下著大雨,我起了個大早,想早點去上個廁所早點回來上工。剛一走進男廁所,轉身就出來了,那個髒哦!保潔員正在那裡打掃。她跟我說:『你先在外面等等,我馬上打掃完。』」
  • 顛覆你的想像,看看深圳的「廁所革命」讓人愛了
    小廁所蘊含大民生,三年來,深圳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務實創新,高位推動,全市共新建公廁338座,改造提升公廁2062座,一大批公廁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一座座設計新穎、環境優美、人性化設施齊備、智能化+科技範的公廁亮相深圳街頭,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 建水「廁所革命」,讓你超乎想像的「方便」
    急你所急!建水「廁所革命」,讓你超乎想像的「方便」 2020-12-24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東平縣:農村「公廁革命」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近年來,東平縣扛牢「廁所革命」政治責任,在改造完成11萬餘戶農村戶廁的基礎上,聚焦聚力農村公廁,精心制定實施方案,科學設計施工圖紙,全面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改造。引領用好思想「金鑰匙」「廁所革命」,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關乎社會文明,不是一件小事,唯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用好思想的「金鑰匙」,才能幹出成效。
  • 西安「廁所革命」,我們「做的」比「說的」多
    11月28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廁所革命」革頑疾》為題,重點報導了我市在「廁所革命」中全面推廣「第三衛生間」和全面推行廁所所長制工作的亮點和顯著成效。11月30日晚央視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以《西安:一封信引發的「廁所革命」》為題,用3分多鐘的大篇幅報導了我市在「廁所革命」工作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
  • 小廁所體現大文明 嘉興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2018年,「推進『廁所革命』」被列入浙江省、嘉興市民生實事項目。嘉興市聚焦民生關切重點發力,大刀闊斧實施農村公廁、旅遊廁所改造提升,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提升嘉興的公共服務水平。把「小事」辦好,讓如廁更如意,嘉興交出了一份圓滿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