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菜,普通吃法叫麻辣燙,高級一點叫火鍋,再高級一點叫什麼

2020-12-11 美食工坊

又到露肉的季節了,正在減肥的你,是不是在吃白水煮菜?圍繞減肥方面的話題經久不衰。形體美觀不僅可以精神愉悅,身體也會增加對外界細菌的抵抗力。減肥的方式有很多,吃水煮菜好像是每個健身教練給的最簡單的減肥餐。

飲食減肥法,主要是通過控制飲食和餐飲搭配的方式,更好的控制高熱量和高脂肪的進食方式,自然而然地減少體內脂肪堆積並取得減肥的效果。吃水煮菜確實可以代替正常的飲食,提供豐富的維生素,沒有過多的脂肪和熱量。但是長期吃,也會容易導致身體所需營養不足,所以主食也是也吃的。

水煮菜,普通的吃法叫麻辣燙。

拋開減肥餐不講,麻辣燙絕對是水煮菜的晉級版,清水煮菜,誰都會,麻辣燙高級的地方就在於湯汁和蘸料了。為什麼自己做的麻辣燙沒有外面買的好吃?那就是人家的湯料加了東西,想要在家做的好吃,教你一個小妙招,不妨加適量的牛奶,中和酸味和辣味。湯底也會變得更鮮美濃鬱。

水煮菜,高級一點叫涮火鍋。

麻辣燙和火鍋基本差不多,為什麼火鍋更高級更好吃,原因沒想到!很多人眼裡麻辣燙就是串串香,冒菜等放在一起煮一下,都是丸子和菜沒什麼區別。吃麻辣燙的氛圍也僅限於小餐館裡,吃火鍋就不一樣了,那是幾個人守著一個鍋,等咕嚕咕嚕水開的時候,自己下菜煮的,麻辣燙味道完全是老闆給你做的,麻辣燙越吃越涼越沒味道,守著火鍋吃,不出汗才怪呢.。

水煮菜,再高級一點叫什麼?美其名曰壽喜鍋。

壽喜鍋既兼顧了火鍋的銅器,又兼顧了麻辣燙的風味,既不會越吃越涼,也不會越吃越沒滋味。幾個好友圍坐,加一片牛肉裹上蛋液,微熱的湯汁和醇厚的肉香入口即化。

沒錯,壽喜鍋就是這麼治癒,很多人說壽喜鍋的做法和火鍋麻辣燙一樣的,其實它的精髓就在於烤和煮之間,是燜燒的概念,壽喜鍋分東西兩派,關東風壽喜燒預調湯汁比較清淡,關西風壽喜燒預調湯汁比較濃鬱帶有明顯的甜味。做法食材上也有明顯區別,關東風用的是白蔥和烤豆腐,關西風用的是青蔥和鮮豆腐,輔料根據食客的喜好添加,久而久之兩者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

相關焦點

  • 沒有牛肉的火鍋不叫火鍋,沒有火鍋的冬天不叫冬天
    冬天有三寶,火鍋、暖氣、大棉襖。說起火鍋,小編又餓了。沒有什麼寒冷是一頓火鍋抵禦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凍到徹骨,有了滾燙的火鍋,也能讓人汗流浹背,酣暢淋漓。何以解憂,唯有火鍋。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不是戀人的懷裡,而是火鍋店。
  • 看看韓國的火鍋,再看看中國的,韓國人垂涎三尺:我們不配叫火鍋
    看看韓國的火鍋,再看看中國的,韓國人垂涎三尺:我們不配叫火鍋!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一款在我們眼中特別普通的美食,當然除了我國之外,韓國也擁有這道美味,只是我們兩個國家的他與眾不同,相差簡直是十萬八千裡,大家一起來看吧:這就是今天帶給大家的這款美味了,他的名字叫做火鍋,我們中國的火鍋特別的有名,可以說是已經走向了世界,很多老外到達我們中國都喜歡嘗試我們中國的火鍋,而且我們中國的火鍋口味眾多,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點1個鴛鴦鍋,然後就是菜品了,各種肉類,比如說牛肉卷
  • 為什麼在重慶清湯的叫湯鍋,紅湯的才叫火鍋?
    四川重慶火鍋的發源地在長江之濱瀘州邊,後傳至重慶,因為重慶的水路,交通比較發達,所以火鍋這種吃法就在重慶流傳下來。在以前人們都是挑一個大鐵盆,放一些牛雜、毛肚和小菜等等,在路邊上叫賣,很多江邊的縴夫在冬天吃上幾口驅寒還填飽了肚子。到了民國的時候,才有人把這種吃法搬進了飯店裡面,叫做火鍋店。到了後來抗日戰爭的時候,這種吃法的火鍋店日益興旺。
  • 海底撈高級吃法走紅朋友圈,服務員:行家啊!這樣吃能回本
    海底撈高級吃法走紅朋友圈,服務員:行家啊!這樣吃肯定能回本!隨著海底撈的新鮮食材和周到服務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以後,對於海底撈這個火鍋巨頭的高級吃法也受到了關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關於海底撈火鍋的該高級吃法,讓你吃上既實惠又美味的火鍋。首先是鍋底。
  • 麻辣燙:相互滲透 鮮嫩可口 麻辣鮮爽
    麻辣燙是用七日以上之陳湯,當日先做調料,用布襄包裹,浸入其裡,致之於釜,待沸騰,依蛋,丸,及各種菜餚下鍋燙熟之快慢,依次放入,作七八成熟即撈起,再取調羹將蒜泥姜沫佐之,好了,一碗色香味俱佳的上等小吃就做成了,在上面撒上一點熟芝麻,看上去嬌嫩欲滴,嘗之卻是微辣,不由得繼續食之以解饞,卻是辣氣愈演愈烈,直至不得已棄之,而意猶未盡,不得不望辣興嘆矣。
  • 中國人的「火鍋」,老外居然不叫「hotpot」
    火鍋一年四季都有人喜歡吃,但你知道"火鍋」真正的英文表達嗎?並不是hotpot!錯啦!作為我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火鍋」不僅火遍國內,更走出了國門。那怎麼用英語給外國人安利火鍋等等這些辣的食物呢?[Photo provided to Chinaculture.org]Hotpot≠ 火鍋火鍋一年四季都有人喜歡吃,但你知道火鍋真正的英文表達嗎?並不是hotpot!
  • 第3個麻辣燙火鍋常見
    很多人只顧著好吃就完事了,卻忽略了這樣食物的真身,可能並不是符合它們名字的食材所製作出來的,借用一句歌詞改編」你眼前的肉不是肉」,它們可能都是人工製作的合成食物,只是叫了個聽起來讓人覺得食慾大增並且感覺大上一點的名字而已。
  • 四川沒有麻辣燙,重慶沒有雞公煲,你上當了
    但我們吃的麻辣燙似乎又和印象裡火辣鮮香的四川菜不一樣?你去了四川,卻找不到麻辣燙的身影,沒錯,四川人並不吃麻辣燙。他們吃的是麻辣燙的大哥,冒菜。冒菜,是正宗的四川成都傳統小吃,以肉類、豆製品、青菜、海鮮、菌菇類為主要食材,就是用中藥和各種調料配出的湯汁燙熟的菜;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鍋裡煮熟放到碗裡,再撒上點香菜、蔥花和四川特有的豆豉。
  • 醫聖張仲景說,餃子是治凍瘡的良藥,附餃子高級吃法
    按照時間順序,東漢張仲景嬌耳之後,到南北朝時期,餃子叫餛燉,史書記載「形如偃月,天下通吃」,餛燉一般帶湯吃。到了唐代,吃法變為湯餃分食。到宋代時,餃子叫「角兒」,現代餃子的叫法就是由角兒演變而來。宋朝百科全書《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水晶角兒」「煎角兒」,說明那會兒不僅有餃子了,餃子的口味也發展了很多出來。
  • 源於四川的麻辣燙,怎麼就成了東北名菜?
    在四川地區冒菜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常見的火鍋冒菜,一種是底料是用滷水改良的滷水冒菜,還有一種就是比較少見的白水冒菜,這種冒菜是將菜品煮熟後放入碗中,再加入香料調味食用。(圖片源自網絡)成都串串香的吃法有點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性格耿直的重慶人就不太喜歡這種把菜串上去,又要取下的麻煩吃法。而四川冒菜的可塑性就強上很多,大約在兩千年前後,四川冒菜的吃法風靡全國,直接將店鋪開到了東北人的家門口。一個東北人,在家門口吃到了四川的冒菜,這是什麼概念?
  • 解鎖雞胸肉新吃法:做成水煮肉片,香嫩可口一點也不柴
    今天我們就解鎖雞胸肉新吃法,做成水煮肉片,香嫩可口一點也不柴;做法也簡單,廚房新手也能輕鬆搞定。所需食材:雞胸肉,幹辣椒,乾花椒,一小塊火鍋底料,小蔥,另外還需要適量郫縣豆瓣和澱粉,料酒(或胡椒粉);配菜隨意,我只用了點豆芽和豆腐皮;什麼土豆片,藕片,油麥菜等等,想放什麼就放什麼哈。
  • 這種什錦火鍋真拉風,大鍋菜的做法,土火鍋的吃法,味道不錯
    在平山一家飯店,吃過一種什錦火鍋,據說是當地農村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壓桌菜。這種什錦火鍋真拉風,是北方大鍋菜也叫雜燴菜的做法;西北土火鍋的吃法。火鍋內由大白菜、豆腐、五花肉、寬粉條、海帶、虎皮豆腐、肉丸子組成,經過熬製,口味濃香四溢,原料在拼擺時都是呈放射性圓形,象徵著合家團團圓圓。
  • 一盆麻辣燙,太開胃了,一鍋成菜,孩子還說不夠吃
    麻辣燙可以說是特別治癒的一道菜,因為你可以往裡面隨意加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合自己口味,菜色豐富。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吃的話,不用擔心菜弄多了浪費,吃多少就往裡面加多少,一個人也能吃出滿足感。如果是全家人吃的話,那麼麻辣燙會更為方便,一鍋成菜,然後家人圍著桌子說說笑笑。
  • 去臺灣閨蜜家才知道,什麼叫時尚,實用又高級
    去臺灣閨蜜家才知道,什麼叫時尚,實用又高級!去臺灣閨蜜家才知道,什麼叫時尚,實用又高級!感興趣的朋友可別放過,相信你看完後,一定會找到適合你家的補救方案,能夠幫助到你,是小編最高興的事情,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 包頭去哪吃|給你翻譯翻譯,什麼叫一個人的精緻火鍋
    最近我的小夥伴超人寶寶瘋狂安利我一個新開的旋轉小火鍋。你們是知道的,吃旋轉小火鍋我有自己的白月光店,對別人家一直不屑一顧。但她只是簡單粗暴的甩我一張圖,白月光就變黏米粒了。找到這家小店花了些功夫,因為他完全不在我的生活區域內。儘管藍色的門面在二旅社永盛成商圈是一點都不低調。
  • 土豆可以這樣吃:當它叫洋芋的時候
    土豆的這些別名,在中國也是有地域相關性的,比如說山藥蛋,很多南方人不明白指的是什麼,說馬鈴薯也有人鬧不清。地蛋呢?那不是地瓜嗎?不是一種水果嗎?只有當它叫土豆的時候,全國人民才統一戰線。而當他叫洋芋的時候,西北人民和西南人民自覺的站到了另一條線上。今天要說的,就是當它叫做洋芋的時候,被做成的那些美味。
  • 隨意搭配的這道菜:是叫它燉菜、湯菜、火鍋還是壽喜鍋最適合呢?
    今兒的這道菜:是叫它燉菜、湯菜、火鍋還是壽喜鍋最適合呢?反正看它跟這幾樣都搭邊又不完全一樣,但一點是絕對沒問題的,都是熱乎乎的一大鍋,食材多多、營養又美味,牛肉片滑嫩滑嫩的~~~材料:香菇6瓣、肥牛片1盒、鵪鶉蛋10個、茼蒿70克、海帶結70克、金針菇120克、老豆腐150克、大白菜350克、山芋粉絲絲70克、食用油適量、料酒50克、食鹽1小勺、白糖1湯匙、又伊鮮醬油適量做法:先來準備壽喜鍋醬汁:將白糖、料酒和50克又伊鮮醬油攪拌均勻備用
  •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豆的種類有很多,外形、顏色、大小也是多樣化。而且吃法也是大不一樣,有的只能吃豆子,有的只能吃豆莢,也有的都可以吃。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豌豆,非常有意思。
  • 你們那兒把這種菜叫什麼?把它和五花肉一起炒,超好吃
    你們那兒把這種菜叫什麼?把它和五花肉一起炒超好吃諸位看官,這種菜在你們那裡叫什麼名字?我們這邊把這種菜叫做兒菜,因為一根大梗上會長出很多這種小的菜頭,就像兒子圍攏在媽媽身邊,所以得名兒菜。就我所知,不同的地方對這種菜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叫菜頭,有的地方叫做芥菜頭,不同的稱呼但是指的都是同一種菜。兒菜的吃法更多的是直接煮來吃,打一個沾水,苦苦淡淡的,很降火。
  • 自製麻辣燙做法很簡單,想吃什麼放什麼,香辣美味又過癮
    最初的麻辣燙起源於長江流域,是由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這種簡單易行而又獨特的吃法。從成都到三峽之間的流域,因為水流湍急,縴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風景0,而他們平時都會在江邊,壘起石塊,支起瓦罐,撿一些乾柴生火,在瓦罐中倒入江水,就地取材,有野菜就放野菜,再放入海椒和花椒調味後食用,既可以驅寒,又可以果腹,這大概就是麻辣燙最初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