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歡迎來到專注三農視界,讓我們分享關於三農的那些事兒,如果喜歡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每天發送給您三農知識。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長在河裡的「香腸」,20前農民用它燻蚊子,現在城裡賣15一斤》。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野外的花草樹木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尤其是60後、70後的農村人,花花草草就是兒時的玩具和「夥伴」,關係親密。比如野草莓,試問哪個農村孩子沒有吃過?又有幾個農村孩子不認識薺菜的?除此以外,田野裡的,樹上的,河裡的,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都是農村孩子的最愛。
今天筆者介紹的這種野生植物是生長在農村的河裡面的,外形很特殊,像極了「香腸」——蒲棒。記得小時候看見的時候,一定是要採摘一個把玩的,不知道蒲棒到底有什麼用,看見了就會讓父母去夠,得到了之後便會心滿意足。
其實,在20年以前,農民們會用蒲棒燻蚊子,那時候沒有蚊香和滅蚊子的藥,就算有,農民也根本沒有錢買,因此蒲棒就成為了燻蚊子的好幫手。筆者所在的村裡面,家家戶戶都會養豬,到了夏天的夜晚,豬全身都被咬的是紅疙瘩,假如用火點燃幾根蒲棒放在豬圈裡面,豬就會安靜許多。
在我國的很多省份都有蒲棒分布,以江蘇、浙江、湖南等地比較廣泛,一般在小河裡面或者是池塘,在稻田間的小溝渠裡面,蒲棒生長的最旺盛,但是農民們一般會將它砍掉,因為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了。剩下一部分就會留著帶回家燻蚊子用,因此蒲棒也算得上是農民的幫手了。
現在的農村,村裡面的老人,有時還會採用這種方法來驅趕蚊蟲,大多時候是一群人在門口閒聊的時候,正好用蒲棒燻蚊子,大家聊天的時候,不至於被蚊子打擾,倒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除了燻蚊子,其實蒲棒也是有藥用價值的,可以止血鎮痛,如果身上哪裡不小心被劃傷了一個口子,就可以將蒲棒弄碎了敷在傷口上,這樣就能起到止血的效果。
令農民們想不到的是,外用的蒲棒在城裡面竟然是美食,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野味。這蒲棒的莖其實是可以吃的,口感就和茭白差不多,甚至還要好。現在城裡面一斤就要15元,走俏的時候,還有30元一斤的呢。
各位朋友,你還記得蒲棒嗎?你知道蒲棒可以吃嗎?歡迎了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