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半年賺1.6 億,泡泡瑪特有哪些「神奇操作」?|引流|微信|泡泡...

2021-01-07 騰訊網

作者:仵靜文

設計:瓜瓜

上個月,泡泡瑪特上市的事情著實火熱了一陣。 當時,在官方招股說明書中,泡泡瑪特曾經透露過小程序「泡泡瑪特抽盒」的收入:僅在 2020 年上半年,收入就有驚人的 1.62 億元;2019 年全年,泡泡瑪特抽盒機付費會員的平均支出是1107.8元。

同時,為了給私域引流,泡泡瑪特真的很拼。

他們甚至會在每次推文的時候,截圖發送到微博,儘可能引導用戶關注公眾號,連上市那天也沒忘記:

雖然不玩盲盒,但我還是出於職業本能去看了一下泡泡瑪特的私域,結果發現泡泡瑪特的私域運營,做得實在是太狠了……

01線下門店花式引流,積累原始用戶 

想做私域,第一步肯定是引流。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引流當然是先從線下門店開始。

1)自取宣傳冊引導

在線下門店的門口,就放著一個近期新品的海報,海報下還設置了可以可自取宣傳頁的盒子:

在宣傳頁裡,泡泡瑪特用「瓜分 5000 萬積分」「三人拼單一人免單」等福利活動,將用戶引流到小程序:

2)線下提示牌引導

除了宣傳冊,店內擺放著的指示牌上幾乎也都有小程序碼的影子。 比如,當你想買某個新品,但店內缺貨的時候,指示牌會提示你到小程序商城挑選,或者去查看有貨的門店:

當你想要聯繫客服的時候,也需要從小程序的線上客服出找到客服:

BTW,真的要吐槽下,泡泡瑪特的官方客服體驗真的不太好,想聯繫上一個客服居然需要排隊一個多小時……認真的嗎?

3)店員話術引導

除了店內展示,還有店員的各種話術引導,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線上抽盒、查庫存。

如果你想買的盲盒在本店斷貨了,店員會引導你關注公眾號,再去小程序進行線上抽盒;同時,店員也會提示你,以後可以在小程序先查看線下門店的庫存,確認有貨再來購買,避免撲空。

二是付款時引導註冊會員。這也是常規但異常有效的操作:

付款時,店員會詢問你是否有會員,會員可以積分,兌換限定款盲盒、周邊及現金券;如果沒有,店員會極力引導你去小程序註冊。 通過海報引導和店員話術,線下門店的用戶的整個購物路徑(選購—結帳),都免不了要被小程序「滲透」,又是一波強勢的引流。

02公眾號:承接流量和觸達 

將流量引導至線上以後,第二步就是用公眾號做流量承接,以及第一波觸達。

從今年十月開始,除了官方公眾號「泡泡瑪特 POPMART」,泡泡瑪特又新增了一個專門運營付費會員的公眾號「泡泡瑪特會員 Club」(下文簡稱「會員號」),專門做對會員的運營。

這兩個號釋放的信息也很明顯,就是對用戶做精細化運營。

努力將普通用戶轉化成付費會員;而對於平均支出 1000+ 的付費會員,則力爭能給品牌帶來更多價值。首先,從引導語開始,泡泡瑪特就已經開始暗戳戳對用戶做分層運營了。

雖然同樣是按照優先級來安排引導語的結構,但是在優先級上,兩個公眾號還是有明顯的不同。在新客多、客流大的官方號,分別是品牌介紹、發文時間、其他渠道,最後給小程序「泡泡抽盒機」引流。

而在幾乎都是忠實用戶的會員號,關注此號的用戶核心需求是「抽盲盒」和「領取會員權益」,因此,過多無意義的介紹反而會拉低用戶好感度,也拉長了用戶獲取關鍵信息的時間。

因此,泡泡瑪特會用更直接和簡短的引導語,將抽盒機小程序置於更優的曝光位置:

其次,在菜單欄設置上,泡泡瑪特也有自己的小心機。相比官方號菜單欄的豐富內容,會員號省去了「關於泡泡」這一欄的豐富內容,相比官方號來說,節省了用戶獲取內容的精力,觸達和轉化的效率更高:最後,在公眾號內容上,泡泡瑪特也對兩個帳號做了區分。

比如,同期的幾條內容,會根據發布帳號不同,做不同的排序處理。

如下圖的內容,在官方號頭條會優先將新品放在頭條,而會員號則會把是「會員權益」放在前面。

  03小程序:留存和轉化 

泡泡瑪特做私域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小程序對用戶做轉化。

泡泡瑪特前前後後也有過不少小程序,目前「在役」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可以線上抽盒的「泡泡抽盒機」、連結線下店的「泡泡瑪特官方商城」、專門為會員服務的「泡泡瑪特會員中心」,還有側重於遊戲化運營的「泡泡玩具屋」。

1)泡泡抽盒機:線上轉化

抽盒機,就是字面意思,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抽盲盒,抽中以後再通過郵寄發貨。 不過,這個小程序遠遠不止抽盒那麼簡單,為了讓增加用戶時長和用戶消費金額,泡泡瑪特可是費足了心思:

線上抽盒套路

點進小程序的首頁,就能看到其他用戶抽到限量款、隱藏款的彈幕消息在 banner瘋狂刷屏。這會讓你忍不住幻想著自己也能抽到隱藏款,增強用戶下單動力,儘可能縮短用戶首次線上下單的時間。

點擊首頁「全部商品」裡你想抽的系列,就可以抽盲盒了。不過,很多熱門系列早早就被搶光了,是沒辦法抽的:

顯示付款,並點擊你想抽的盲盒後,系統會提示你「搖一搖」,搖過後會幫你排除三個不可能的選項:

這種玩法的好處是,讓用戶覺得盲盒抽取有可摸索的規律,從而主動探索各種「抽盒攻略」,不少人還會將自己的「抽盒機攻略」分享在社交平臺,自發為品牌增加聲量。 當然,上面的操作都是基礎款的,線上抽盒機還有自己的「特殊玩法」。

第一,你可以一次性購買「一整盒」,也就是 12 個左右,會有概率抽中隱藏款。 第二,你可以通過消耗10 /100 點「幸運值」,來獲得「提示卡」或者「顯示卡」,前者會給你一定的盲盒內容提示,後者能讓你直接看到盲盒裡的內容:

那麼,如何獲得經驗值呢?就要靠下面這些操作了。

獲取幸運值

幸運值是不能直接購買的,用戶需要通過「頻繁打卡」、「連續購買」,或者「社交分享」來完成。 「頻繁打卡」、「連續購買」這兩項很好理解,就是通過每日籤到、做任務,以及買新品盲盒來獲得: 比較有意思的是「社交分享」,就是在抽盲盒的時候,將連結分享給好友,讓大家幫忙一起猜哪個可能是隱藏款;參與抽盒可以獲得的幸運值,甚至比直接買盲盒還要多。

那麼,如何獲得很多人的猜盒連結,積攢儘量多的幸運值呢? 泡泡瑪特又給大家指了條明路——自建和加入「泡泡猜盒群」,也就是粉絲私下組織的粉絲社群。

抽盒的時候,用戶就可以把連結分享進來,讓群裡的小夥伴都能蹭到幸運值

因此,隨便在微博上搜一搜,都是大片大片的「求猜盒群」消息:

除了抽盒,這個群裡往往還有各式各樣的相關討論。 利用幸運值,泡泡瑪特不僅增加了「抽盒機」小程序的用戶使用時長,還鼓勵了大家尋找同類、構建小圈子,進一步提高用戶對品牌的粘性。最騷的是,這套操作完全不用自己插手社群運營,相當於用一點甜頭讓死忠粉們心甘情願幫自己管理社群,妙,實在是妙……

2)泡泡玩具屋:增加用戶使用時長

除了抽盒,泡泡瑪特還為自己的主要用戶群體—— 90 後和 00 後的女性,量身打造了一款「養成類小遊戲」,以期進一步增加用戶使用時長。

你可以在小程序「泡泡玩具屋」領養一隻屬於自己的 Molly ,她會哭、會笑、會肚子痛,還會心情不好,有各種隱藏劇情,可以吸引用戶去不斷解鎖。

我的 Molly 就因為我很少去看她,所以心情不好了……(我猜的) 講真,泡泡瑪特這個用戶留存做的,堪比一個「小程序簡版動森」了,可以說,動森爆火的幾個因素它都有(除了疫情),不信你看: 在這裡,你可以通過完成任務,來獲取新的裝扮:

你可以點擊「外出」,出去購物、散步、玩遊戲、交朋友:

你還可以通過搜索好友 ID 添加好友,相互拜訪、一起聚會:

同時,為了激發用戶的「攀比心理」,進一步增加用戶沉迷度,泡泡瑪特還把好友之間設置成了暗戳戳的「競爭」關係—— 會依據「魅力值」,對大家的 Molly 進行排序。在這裡,除了朋友之間的排行榜,甚至還有一個「世界排行榜」,把整個世界養的 Molly 都拿出來「火拼」:

要是你說,我身邊沒有人在玩這個,沒人和我比,怎麼辦? 沒關係,泡泡瑪特早就在在「外出」-「中央廣場」幫你安排明白了——那就出去交朋友啊。

在中央廣場,泡泡瑪特會隨機給匹配 5 個陌生用戶,你可以點擊 Molly 動畫,給 ta 們發送好友申請。 不僅如此,每發送一個申請,動畫上就會少一個小 Molly,這讓不少強迫症用戶紛紛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接連發送了 N 個好友申請:

這一「隱形進度條」的設置,讓用戶加好友的動力+1+1,有了好友就有可能攀比,就可能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在這個小程序上…… 這手段,誰看了不說一句「高,實在是高」呢?3)泡泡瑪特會員中心:完整會員體系為了激勵用戶貢獻更多消費,泡泡瑪特精心設置了由泡泡值、泡泡積分和勳章館組成的用戶成長體系。泡泡值泡泡值是根據會員最近半年的消費金額評定的,由「消費分」(消費金額)和「獎勵分」(消費頻率和種類)組成: 它直接決定了會員的等級,不同等級的會員們可以享受到相應的折扣和福利:

進階門檻也不高,根據某老玩家的經驗,一般買 7 個盲盒就能達成 VIP 2 級,是大部分玩家都能夠到的程度。而這次升級後,就可以擁有大家最饞的「提示卡」和「顯示卡」了,有了卡就更想去抽盲盒 —— 無形之間又增加了購買動力。

同時,這個會員卡真的能讓用戶們「佔到便宜」:各種特權、積分兌換、免郵福利…… 為了「佔到便宜」,不少用戶會延長在小程序的停留時間,逛一逛就又增加了剁手的可能性。

泡泡積分

當你註冊成為會員,就可以在每次消費的時候進行積分。根據會員等級、消費渠道的不同,積分數量也不盡相同。

這些積分既可以抵現,可以兌換線上抽盒機的優惠券,也可以用來兌換更多限量版的娃娃和周邊:

勳章館

同時,泡泡瑪特還設置了「勳章牆」,用榮譽誘惑用戶做出高價值行為,比如購買盲盒、分享給好友等。

除了這三個小程序之外,泡泡瑪特還設置了「泡泡瑪特官方商城」,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先在線上查看庫存,由於篇幅關係,就不過多展開了。

04結語

最後,我們可以給泡泡瑪特的「神奇操作」們做個總結:

最近,在視頻號方面,泡泡瑪特也聞風而動,開始逐漸摸索自己的打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風口。

當然,泡泡瑪特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因為私域。

它的經歷和套路,可能也很難被第二家公司全盤複製。

但是,泡泡瑪特在私域上的投入度和前瞻性,還是值得我們向它學習。

畢竟,一家能把任何一個環節的運營都做到無懈可擊的公司,又怎麼能不成功呢?

參考文章:《泡泡瑪特在小程序的「抽盒經驗」半年營收1.6億!》-時布斯

相關焦點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是怎麼玩轉微信電商的?
    編輯導讀:雙十一一向被認為是電商巨頭廝殺的戰場,而在戰場之外,微信電商正在悄悄發力,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微信電商有哪些優勢?商家具體該怎麼做?本文作者從泡泡瑪特的案例出發,對此進行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如火如荼的雙11過去了,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紛紛亮出自己的雙11戰績。
  • 半年收入1.6億,泡泡瑪特在小程序的「抽盒經驗」
    鮮為人知的是,2018年9月上線,泡泡瑪特抽盒機直到今年疫情期間才開始廣告採買。即便如此,採買流量的佔比也僅有10%。流量採買少,營收增長卻很強勁。泡泡瑪特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這款小程序的收入數據,2018年9月到12月,泡泡瑪特抽盒機收入2300萬元,2020年上半年,收入增加到1.62億元。
  • 那個靠賣盲盒 半年賺了8億的泡泡瑪特要上市了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那個靠賣盲盒,半年賺了8億的公司要上市了丨時間線「盲盒第一股」來了。12月10日,泡泡瑪特公告稱,發售價定為每股38.5港元,IPO將募資50.3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約356倍大額超額認購,將於2020年12月11日開始交易。據港交所此前文件顯示,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 富途解讀|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如何通過打新賺到買盲盒的錢?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 潮流玩具是新時代的產物,是網際網路下的快消玩法的載體,同時具有零售和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的基因。
  • 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盲盒生意是怎樣榨乾你的錢包?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潮流玩具是新時代的產物,是網際網路下的快消玩法的載體,同時具有零售和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的基因。
  • 從虧損到年賺4.5億,泡泡瑪特上市背後,隱藏著哪些風險?
    而作為盲盒市場的巨頭,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會於今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事實上,這是一家非常「有故事」的公司,曾在新三板上市,此前年年虧損,退市後反而年賺4.5億元,背後是「高毛利」 「後浪概念」 「成癮消費」等的標籤。
  • 沒有故事的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薛靜,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2020 年 6 月 1 日,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這是在新三板摘牌後王寧第二次帶著公司走進資本市場。
  •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盲盒成了「印鈔機」?
    擁有Molly等多個IP,引入「盲盒」玩法,轉型翻身的泡泡瑪特,於今年6月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只是,這一次,它能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嗎?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至今為止一共完成了八輪融資,其中最近一次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為今年4月29日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股聯合領投。紅杉資本更是對其給出了21億美元+的估值。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上市前認購階段的火爆表現,讓市場的預期從40億-50億美元,進一步提高到70億美元。不過,泡泡瑪特也經歷過一段低谷。2017年1月,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上市時間僅2年。公司表示,從新三板退市的原因為配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降低成本。但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泡泡瑪特的摘牌舉動是為了謀求在中國香港或美國上市。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
  • 泡泡瑪特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 賣的是「套路」?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賣的是「套路」?對,就是那個靠賣盲盒做到上市,年賺16億的泡泡瑪特。共和君其實也很好奇,賣玩具的公司那麼多,怎麼偏它做得風生水起?仔細研究後,算是摸清了泡泡瑪特的賺錢套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提前劇透:這些套路,適用於大部分行業,學會了,後疫情時代賺錢沒那麼難。
  • 【新經濟】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新經濟】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2018年12月21日,北京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
  • 泡泡瑪特、美拆等潮玩公司在微信賣盲盒,是門好生意嗎?
    Suplay今年1月發起的「錦鯉活動」,微信活動頁面閱讀量5.6萬 該活動將50款限定潮玩抽給一位用戶,吸引了7868人參與 「我們不同階段會加入不同的方法來獲取新的流量。」  在微信小程序賣潮玩的創業時機過了嗎? 截至2020年6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12.06 億,同比增長6.5%。 微信用戶的大體量,為潮玩小程序前期的用戶積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文 / 港股頻道出品 / 節點財經關於泡泡瑪特,被質疑最多的有幾個問題:第一個,真的有人玩嗎?第二個,這也值1000億?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
  • 泡泡瑪特,不只是盲盒
    在很多方面,泡泡瑪特創造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但在Molly之前,泡泡瑪特只是個默默無聞的代理商。2020年12月,這家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即將啟動招股,計劃通過香港IPO融資6億美元,估值或超過60億美元。
  • 退市再上市,泡泡瑪特的「盲盒泡泡」這次能吹多大?
    2020年6月1日,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這家因「調整經營決策,減輕資金壓力」於2019年4月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企業,再次迎來上市的新機會。那麼支撐泡泡瑪特再次上市的底氣什麼?這種底氣可否支持著泡泡瑪特一路走遠?一、從連虧3年到年賺4億,盲盒真的可以「暴富」?
  • 上市首日開盤價暴漲100.26%,泡泡瑪特的「泡泡」大嗎?
    泡泡瑪特發行價定價為每股38.50港元,而今日上市首日其開盤價則直接暴漲100.26%至77.10港元。截至12月11日午市休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0港元 ,總市值達到967.11億港元。11月22日,在正式上市前,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了泡泡瑪特聆訊資料集,即更新過後的招股書,招股書中披露了泡泡瑪特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部分業績情況與進展。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做的其實不是盲盒
    如今,泡泡瑪特在中國開設了 100 多家零售門店,在 62 個城市安置了一千多家機器人商店,推出了 Molly、Molly 等爆款盲盒產品,今年雙十一還在天貓創造了 1.42 億的銷售業績。十年間,是什麼推動了泡泡瑪特的持續發展?而在外界質疑盲盒生意泡沫多的當下,又是什麼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
  • 暴利泡泡瑪特上市!87年創始人從300萬潮人身上,賺了500億
    12月11日,這家「盲盒收割機」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9992.HK,開盤一度大漲逾110%,股價漲超80港元/股,總市值超1100億港元,截至午間收盤股價漲81.82%,市值為967.11億港元。而在遞交招股書前,泡泡瑪特於4月剛剛完成超1億美元Pre-IPO輪融資,融資後估值為25億美元。
  • 泡泡瑪特是什麼?
    從數據上來看,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賺錢能力也是相當出色。2017年-2019年,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