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做的其實不是盲盒

2020-12-13 極客公園

12 月 11 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定價每股 38.50 港元。開盤後,其股價迅速拉升到 77 港元,市值一度突破了 1000 億港元。

在不少人印象中,這似乎是一家年輕的公司。它甚至還曾被評選為中國新零售的十大新物種。實際上,泡泡瑪特已經十歲了。

創始人王寧大學就開始創業,2010 年成立泡泡瑪特,最早的定位是銷售家具、文具、視頻等生活創意產品的雜貨鋪。

開設第一家門店,作為老闆,王寧得自己刷牆搞裝修,騎著三輪車到批發市場進貨,當時,連最初級的店員都很難招到。

如今,泡泡瑪特在中國開設了 100 多家零售門店,在 62 個城市安置了一千多家機器人商店,推出了 Molly、Molly 等爆款盲盒產品,今年雙十一還在天貓創造了 1.42 億的銷售業績。

十年間,是什麼推動了泡泡瑪特的持續發展?而在外界質疑盲盒生意泡沫多的當下,又是什麼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

泡泡瑪特上市敲鐘現場 | 泡泡瑪特

「盲盒不是核心競爭力」

從招股書裡就能發現,泡泡瑪特不僅賺錢多,而且賺錢快。

2017 年,泡泡瑪特的淨利潤是 160 萬元,2019 年則是 4.51 億元,兩年翻了 288 倍。即便是疫情嚴重的 2020 年,它在上半年也賺了 1.41 億。

促使這家公司業績騰飛的當然是盲盒,這種用不透明密封盒包裝銷售的系列玩具。Molly 是泡泡瑪特推出的最成功的盲盒 IP。這個嘟著嘴巴的小玩偶,僅 2019 年就給泡泡瑪特貢獻了 4.56 億的收入。

因為 Molly 系列盲盒過於成功,加之泡泡瑪特在一二線城市開設了多家線下門店,不少人逛一圈下來,就自然覺得這是一家專門做盲盒的玩具公司。

王寧在媒體採訪時表示,盲盒本身不是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業務板塊也不只是大家看見的潮玩零售。

泡泡瑪特Molly 系列盲盒形象|視覺中國

最初,公司命名為泡泡瑪特(POP MART),是想做日本 LOFT 這種雜貨零售商,也就是流行產品的超市。團隊發現潮玩銷量增長很快,就開始做減法,最後只做潮玩這個品類。

十年來,流行的潮玩種類一直在變,但王寧說,「這麼多年不變的就是我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一個關於設計,一個關於商業。」

關於設計,涉及到 IP 形象的挖掘,這是泡泡瑪特的產品核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泡泡瑪特總共運營了 93 個 IP,包括 12 個自有 IP、25 個獨家 IP,56 個非獨家 IP。

將一個 IP 轉化成爆款商品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首先,你得找到最頭部的藝術家,打動這些藝術家接受自己的作品被批量化生產。

以 Molly 這個 IP 為例,在其創作藝術家 Kenny Wong 還未走近大眾視野時,泡泡瑪特就與他籤約。

IP 籤約後,要找到合適的生產供應鏈,要去做運營管理,做營銷,構建自有渠道,這裡就涉及到泡泡瑪特的商業化。

參與泡泡瑪特投資的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提到,「泡泡瑪特成功的核心絕對不是因為盲盒,而是將設計、供應鏈,再到最後的零售終端,整合成平臺化能力。」

除了盲盒,泡泡瑪特的產品線還包括手辦、BJD、衍生品等。除了潮玩零售,它還開展了藝術家經紀、互動娛樂、潮玩展覽等業務。

潮玩並不是新的行業,盲盒是十幾年前就有的老玩法,IP 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的創新在於圍繞潮玩打造了一個平臺。

這個平臺將上遊設計端,中遊銷售渠道等供應鏈,以及下遊潮玩文化社區這些業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生態閉環。這也是促使泡泡瑪特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的新型全球化

華興資本領投了泡泡瑪特 Pre-IPO 輪的融資,包凡回憶,「這個交易從決策到投進去只用了 20 天。」

為什麼這麼快?包凡告訴極客公園(ID:geekpark),投資泡泡瑪特之前,消費已經是華興投資重點關注的賽道之一,未來 10-20 年出生的 Z 世代會是消費的新興主力軍,回報周期是最長的。

泡泡瑪特背靠的正是這個消費群體。其招股書披露,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泡泡瑪特共有 360 萬名註冊會員,年齡段集中在 15 至 35 歲。這個群體的特徵是消費能力強,熱衷分享和展示。

網際網路產品強調用戶時長,消費品也是如此。在包凡看來,一個 IP 之所以能成為爆款,一定是建立在用戶時間之上的。

如今,年輕人的時間更碎片化。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潮玩反而降低了消費者的時間門檻,「一款盲盒,一兩分鐘你就能判斷喜不喜歡」。

另外,抽到中意的款式,「擺在家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你跟它的交互時間無形中就增加了,這個 IP 也會慢慢佔據你的心智」。

在用戶時長的卡位戰裡,如何利用渠道有效觸達用戶非常關鍵。王寧說:「泡泡瑪特永遠會把自己卡位的維度做多一點,覆蓋所有能用的銷售渠道。」

除了線下門店,泡泡瑪特還有一千多臺自動售賣機分散在不同的場景裡,線上場景也覆蓋了天貓、京東、微信小程序的。據了解,上市之後,泡泡瑪特的戰略重點將是在海外市場拓展更多渠道。

泡泡瑪特線下門店|視覺中國

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走的是一種新型的全球化。這種全球化是指,泡泡瑪特將產業上中下遊的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種集結 IP 開發、生產、商業化等全流程能力的基建型平臺。

這種平臺在出海時提供技術支持,針對不同地域環境和文化,藝術家們都能共創潮玩。王寧說:「我們籤約的藝術家裡面,很大比例是海外藝術家。」

此前,泡泡瑪特籤約了一位斯洛維尼亞的女性藝術家。王寧說:「中國有成熟的製造業,有大量的工廠,她的作品就可以很快速地把藝術展現出來。」

對此,包凡告訴極客公園,過去文化的制高點在歐美,隨著經濟等因素變化,現在可能在朝亞洲遷移,這是泡泡瑪特出海的利好環境。

「以往中國企業出海是低端的製造,如今中國品牌往外走是大趨勢。」包凡進一步解釋。泡泡瑪特在潮玩領域做基建平臺的模式,目前國外還比較少,這種模式是可以復用到海外的。

此前,泡泡瑪特已經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設置了自動售賣機器,今年 10 月在韓國首爾開設了第一家直營店,新加坡的直營門店也將開業。

今年是泡泡瑪特的第十年。在包凡看來,這家公司的此前的節奏相對穩妥,「未來是可以提速的。」

包凡判斷的依據有兩點:一是,它所處的賽道很模糊,小到只是盲盒,大到是潮玩,是年輕人的精神消費。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賽道的外延內涵都在變化,包裹進來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二是,對泡泡瑪特而言,它自身的勢能和組織能力在不斷增強,能做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

在十年的發展裡,最早泡泡瑪特想做萬代一樣的雜貨鋪,之後是學習樂高,迪士尼,圍繞 IP 做商業開發和價值轉化,如今,它想做的則是「中國的泡泡瑪特」。這是藏在盲盒生意之下,泡泡瑪特的野心。

責任編輯:靖宇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盲盒「裝下」千億市值潮玩王國 泡泡瑪特暴利生意能火多久?
    首家「千億市值」玩具股 在玩具領域,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存在,但能做到千億市值,泡泡瑪特尚屬第一例。 競爭壁壘是業績關鍵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否可持續,還要與其自身業務發展有關。 「它的業務定位是存在大市值的合理性,至於是否可持續性要看其後期業務發展的狀況,如果長期依賴盲盒這一單一渠道、而且IP運營不能擺脫Molly的局限,那麼可能就不可持續。
  • 市值千億的盲盒故事,泡泡瑪特能講多久?
    鞭牛士BiaNews報導: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今天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就從發行價38.5港元上漲至77.1港元,漲幅超過100%,市值衝過千億港元。截至收盤時,泡泡瑪特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璵璠泡泡瑪特上市了,市值過千億。很多人都說,看不明白。憑藉著一個個成本價不到10元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能在過去三年,取得毛利率均超過55%、營收增幅超過220%、市值過千億的成績?年輕人群體、IP影響力、復購、盈利能力,每一個要素都能在當下的市場中找到可以對標的、比泡泡瑪特做得更好的公司,但神奇的是,泡泡瑪特站在這幾個圈的交集裡。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不是全部,未來想像力在於精神需求載體
    「盲盒王國,市值千億。」 據IPO早知道消息,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於12月11日正式以9992為股票代碼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潮玩文化第一股」。
  • 市值破千億 泡泡瑪特下一步如何走
    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上市,成為國內的「盲盒第一股」。開盤後,泡泡瑪特的股價快速增長,總市值也直線升至千億港元。而泡泡瑪特的市場表現也令更多人看到盲盒及背後潮流玩具市場的紅利,由此選擇在此布局的資本也越來越多,使得泡泡瑪特也將迎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據開盤數據顯示,首日開盤,泡泡瑪特的股價一度大漲達到100.2%,總市值則增至1065億港元。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我們不妨看看對比。大秦鐵路,市值1006億,利潤137億;華夏銀行,市值970億,利潤219億;古井貢酒,市值1005億,利潤21億;再看下相關的遊戲公司:三七互娛,市值588億,利潤21億;完美世界,市值523億,利潤15億......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泡泡瑪特的認購也十分火爆,申購總量達到58.1億股,為原計劃發行股數的356.74倍。曾在新三板上市的泡泡瑪特,退市完成前的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三年後的今天,轉戰港股,泡泡瑪特的市值翻上45倍。是誰在推動泡泡瑪特站上神壇?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我們為什麼會為盲盒買單?
    最近,一家名叫「泡泡瑪特」的玩具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衝到了1100億港幣。後知後覺的我,可能之前有見到過這家店,也有見到過那個瞪著眼、嘟著嘴、板著臉的小玩偶,但我確實沒有留意這家玩具店就是泡泡瑪特。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第一財經 • 2020-12-21 09:21:14 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裡
  • 泡泡瑪特盲盒不盲,這個泡泡還能吹多久?
    他們會賭盲盒裡面是隱藏款還是雷款,賭對了可以開心好久達到悅己的需求,賭錯了可以轉手,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可以說盲盒能夠出圈,並且助推泡泡瑪特達到千億市值,是順應了時代。泡泡瑪特千億市值的催化劑——盲盒並不是所有的盲盒都叫泡泡瑪特。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生意怎麼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成立十周年的泡泡瑪特登陸港股,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了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泡泡瑪特在兩年內淨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
  • 泡泡瑪特敲鐘!市值暴漲100%超千億,33歲夫妻是怎麼玩轉盲盒生意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年輕人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12月11日,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將生意瞄準年輕人的泡泡瑪特高管團隊,同樣年輕:今年33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擔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同是33歲的妻子楊濤,擔任執行董事及副總裁,負責監察公司的產品開發部。此次IPO前,王寧夫婦持股55.22%,按千億港元市值折算,夫妻倆身價超500億港元。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但12月14日,即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下跌超10%,之後尾盤暴力反彈,截至發稿,漲幅為7.97%,市值再度突破1000億港元。然而,在一眾消費者的狂熱追捧下,泡泡瑪特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
  • 「印鈔機」泡泡瑪特憑啥做到千億市值?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漲幅超過10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當天,泡泡瑪特收報69港元,市值953億港元。
  • 盲盒做出千億市值,泡泡瑪特才是最專業的IP產業鏈玩家?
    一手打造了著名的潮流玩具Molly的Pop Mart(泡泡瑪特)於12月11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股價最高漲至81.75港元,市值超1000億港元。泡泡瑪特公司成立於2010年,2015年開發盲盒模式和自營IP,2016年打造出公司迄今為止最成功的IP——Molly。
  • 市值突破千億,淨利潤兩年增加287倍,泡泡瑪特賣的到底是什麼?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年輕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聲,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11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到晚間的時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億,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楊濤身價超500億。從一個「愛折騰」的窮學生,到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老闆,王寧用了12年,而泡泡瑪特如今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而創辦10年才爆火,離不開盛行的「賭桌文化」,它十分精準地猜中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
  • 泡泡瑪特的生意,在「盲盒」之外
    泡泡瑪特最近特別火爆。主要是因其港股上市,攀上了資本的高枝兒,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想想,一個潮流玩具的特定圈層,雖然是第一名但其市場份額僅佔8.5%,以「盲盒」的噱頭抬高身價……如此看來,這泡泡瑪特憑什麼值這麼多錢?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是年輕人還是資本?
    原標題: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文/鍾微編輯/葉麗麗「氪約」欄目策劃/劉涵本文為36氪x連線Insight聯合推出。泡泡瑪特的認購也十分火爆,申購總量達到58.1億股,為原計劃發行股數的356.74倍。曾在新三板上市的泡泡瑪特,退市完成前的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三年後的今天,轉戰港股,泡泡瑪特的市值翻上45倍。是誰在推動泡泡瑪特站上神壇?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今天,泡泡瑪特成功在港股IPO,開盤價77.1港元,最高漲至81.75港元,收盤價69.00港元,市值為953億港元。33歲的王寧因此身價超500億,背後的一眾投資方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黑蟻資本、啟賦資本等也賺得盆滿缽滿。從20億到千億,泡泡瑪特同樣驚人的增長還有營收和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