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從「海陸空指數」觸摸中國經濟上揚後勁

2020-12-16 騰訊網

特約評論員/周軍

「上半年還在發愁廠裡的箱子堆積如山,現在拉貨櫃的卡車都不夠用。」近日,江蘇太倉中集貨櫃製造有限公司一位業務主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24小時連軸轉生產,還在不停地上人、上設備。」

海、陸、空是全球貿易的通道,貨櫃的「冷熱」表現則是觀察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從它們的指數波動中可以窺見經濟的冷暖。連軸轉,不停地上人、上設備……透過貨櫃企業忙碌生產製造的景象,我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的「水溫」。外貿出口不斷刷新記錄,各地創新創造熱浪湧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經濟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投資規模持續加力,CPI逐步向穩,PMI連續9個月站上榮枯線,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內需、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有力量、後勁足,展現出市場「優等生」實力。

年初,我國經濟按下「暫停鍵」,出口、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跌入「谷底」。如今,各大港口貨暢其流,航運、空運市場運價指數持續提升,熱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組成中國經濟復甦的生動「拼圖」。日前,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顯示,11月中運價指數約為1857點,比4月中足足上漲了1000多點,而到了12月初,指數已上升到約2129點,創2008年以來新高。鐵路方面,整體貨運前三季度也創歷史最好水平,累計完成26.24億噸,同比增長4.8%。可以看出,「搶」成了下半年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繁忙的寫照。從年初停擺到下半年被「搶」,由「停」變「搶」,一字之變,意味深長。

海、陸運輸回暖,空中大通道也在「點亮」。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各地旅遊等產業持續開放,民航業也迎來了新的「春天」。特別是進入9月份,國內航線運輸總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9%和98%。「海陸空」各項指數與去年基本保持相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上遊的,個個「滿血復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經濟「越是逆勢越向前」的強大後勁,也讓世界觸摸到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底氣來源。

在不平凡的年度裡,中國經濟處處充滿著感動和暖意。往小了說,一個貨櫃的「奇幻漂流」,都可見證中國經濟回暖向好的變化。而日漸繁忙的列車、航班更是點亮了中國經濟的信心。鳥瞰中國前三季度全貌,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到4.9%,中國經濟逐季加速,透過這一「V型」經濟曲線,我們更加充滿奮鬥熱情,更加充滿活力與自信。

成績來之不易,後勁源於我國一攬子積極政策「活水」的精準澆灌,讓各類市場主體在逆境中淬鍊成鋼,在各自領域釋放出最佳表現。「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即將嶄新啟航,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瞄準目標任務,持續保持這股子衝勁和發展勢頭,我們將描繪出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新圖景。(周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從「海陸空指數」觸摸中國經濟上揚後勁
    海、陸、空是全球貿易的通道,貨櫃的「冷熱」表現則是觀察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從它們的指數波動中可以窺見經濟的冷暖。連軸轉,不停地上人、上設備……透過貨櫃企業忙碌生產製造的景象,我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的「水溫」。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扶貧在路上》記錄了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扶貧在路上》記錄了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這是一幅描在中國天空上的逐夢畫卷,這是一幅繪在中國大地上的奮鬥畫卷,這是一幅畫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幸福畫卷。
  • 大洋網評:由負轉正,為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大洋網評:由負轉正,為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2020-12-16 16:39:51 參與互動   【地評線】大洋網評:由負轉正
  • 【地評線】天府網評:「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貴在「實」
    【地評線】天府網評:「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貴在「實」四川在線-天府評論  作者:鄧尤福  2020-04-24 以辦好民生實事為立足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馬蘭花計劃」激活創業創新一池春水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馬蘭花計劃」激活創業創新一池春水,.2020-11-23 21:15:03,.204343,.張振
  • 一隻貨櫃的「奇幻漂流」——從「海陸空指數」看中國經濟暖意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題:一隻貨櫃的「奇幻漂流」——從「海陸空指數」看中國經濟暖意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魏玉坤海、陸、空是全球貿易的通道,從它們「指數」的波動可以窺見經濟的冷暖。11月中,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約為1857點,比4月中足足上漲了1000多點!到12月初,指數已上升到約2129點,創2008年以來新高。指數的攀升,直接反映的是航運市場運價的上漲。「搶」字,成了下半年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繁忙的寫照。
  • 【地評線】京彩好評:PMI數據傳遞中國經濟加快復甦積極信號
    展望未來,憑藉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1月30日發布數據,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 中國網評:美國將中國公司踢出其股市指數是一劑「野藥方」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評 | 美國將中國公司踢出其股市指數是一劑「野藥方」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責任編輯:樂水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布,2021年1月5日閉市後將把中芯國際、中國交建(A+H)、中國衛星、中國鐵建(A+H)、中國中車(A+H)、海康威視和中科曙光共7家中國公司從其「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中剔除。
  • 8月份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揚0.7%
    本地8月份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揚0.7%,增幅同7月份的1.3%相比有所放緩。(檔案照)(早報訊)本地轉售市場在冠病疫情中持續好轉,8月份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揚0.7%,增幅同7月份的1.3%相比有所放緩。
  • 思力網評: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者
    思力網評: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者 2020-12-20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每個人都成為國家安全的「守門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促進國際安全和世界和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 【地評線】彩雲網評:期待更多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央視《焦點訪談》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雷鍾哲  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跡進行了深入報導。  相信朱有勇的事跡,已經在神州大地廣為傳揚,受惠於朱有勇及其團隊的雲南瀾滄拉祜族群眾,更是把對朱有勇的信賴和感激,清清楚楚地寫在了臉上。他們也許說不清「院士」究竟是做什麼的,但每天早上掛在朱有勇門上煮熟的雞蛋、紅薯等早點,卻能表達他們對朱有勇的感激之情。朱有勇為這片土地流下的汗水,為貧困村民脫貧致富付出的心血,鄉親們不會忘記。
  • 【地評線】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慘痛往事,更證明了和平的無比珍貴;展望未來,要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而國家公祭,就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讓友愛的種子在各國人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為世界和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曾滿懷感情地說:「令人感動的是,在南京大屠殺那些腥風血雨的日子裡,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眾多國際友人也冒著風險,以各種方式保護南京民眾,並記錄下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
  • 「地評線」荔枝網評:精準施策,彈好工防「二重奏」
    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求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為進一步抓好疫情防控、推進復工復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確了科學方法論。
  • 經濟指數才是樓市的荷爾蒙!
    最終決定房地產發展指數的終極因素,就是經濟指數。且不說國內,鶴崗與上海樓市的強烈對比,今年北方與南方樓市的鮮明比照,深圳、東莞、寧波、杭州、海南,這些區域樓市一路上揚。你都會發現一個規律,經濟指數!鶴崗是資源型城市的代表,上海是世界級城市的佼佼者,決定雙方房地產發展前景的,不再是地段、位置、配套、品質這些小因素。只會是經濟發展指數的區別。站在全球視角,我們都是地球村。
  • 三大支撐 看成都經濟後勁
    三大支撐 看成都經濟後勁 時間:2019-07-25 10:37:11 來源: 成都日報 編輯:陳姝悅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傳遞中國善意,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每逢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海內外關注,今年更不尋常。新冠疫情突襲而至,將全球拖入衰退深淵。各國規模空前的紓困政策避免了最糟糕局面,但世界經濟仍需穿越寒冬。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上交出了舉世矚目的答卷,也為世界經濟早日復甦注入了能量。
  • 【地評線】桂聲網評:種好金融「苗圃」,八桂「經濟大廈」可成林
    廣西金融業一方面加速奔跑,在GDP中佔據的分量越來越重;一方面發揮好經濟槓桿的作用,通過緩交或延期還款計劃,推出普惠金融等方式,把更多的金融「活水」澆灌到市場主體,加持到中小微企業,讓遭受疫情等影響的企業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沐浴到經濟的甘霖。經濟與市場良好互動、相互作用,推動八桂經濟車輪爬坡過坎、駛向嶄新高地。經濟高地、產業高地,離不開人才高地。
  • 【地評線】荔枝網評:致敬勞動楷模,吹響「勞動號子」
    新中國成立至今,接連湧現出一大批傳唱時代、激勵後代的勞動模範——從「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到「最美奮鬥者」時傳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到「扶貧之花」黃文秀、「國之重士」鍾南山......他們似鋼鐵的意志、連霄漢的幹勁為祖國的發展建設加足馬力,一畝一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