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歷次考試通過後授予何種功名,鄉試的含義竟是

2020-12-17 鑑談歷史

科舉是中國古代平民百姓甚至中小階層最主要的當官渠道,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自隋朝起,卻在明朝發揚光大,清朝基本與明朝保持一致;科舉考試共分四級。通過了最低的一級國家都給予大優惠,過了最高級能直接當部級幹部。

第一級,院試,要想參加必須是童生,通過後授予秀才稱號。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參加院試的,要想參加院試,必須參加前期的選拔考試獲得考試資格。選拔考試的範圍是縣(縣試)和市(府試),通過縣試和府試的人統稱為童生。雖然稱做童生, 但童生可不都是小孩兒,三四十歲的大叔、七八十歲的老大爺也是有的。

從小熟讀四書五經

在院試中考試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秀才。當上秀才後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個知識分子,還有些特權,比如國家免徵除秀才自己之外一到兩個家人的徭役、見到縣長大人可以不用下跪、罵大街不會被打屁股等。但秀才並不是官,若想當官,那還得繼續奮鬥!

第二級,鄉試,通過了授予舉人稱號,有資格做官。

所謂鄉試不是指鄉裡的考試,而是在省城舉行的省一級的統考,一般三年一次,只有秀才或者擁有同等學歷者如監生才有資格參加。考試通過,晉級為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如大名人唐伯虎,還有中了舉人後瘋了的範進。舉人學歷已經很不錯了,是有資格做官的, 但國家不保證你一定能當官,類似於今天的大學畢業生不包分配。

範進從20歲中秀才,54歲中舉人

第三級,會試。

在京城舉行,考上舉人的各省精英才有資格參加。第一名,稱會元。通過會試的精英們將面對最後一道考驗,或者說是將迎來科舉的最高榮譽——殿試。

會試
會試考完後公布進入殿試榜單

第四級,殿試。

殿試,即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始於武則天, 完備於趙匡胤,算是此二人的聯合發明。具體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最後根據表現給考生排名。殿試共設三等獎:一等獎:即一甲,獲獎人數為三人——狀元、榜眼、 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等獎:即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40或50人),每年數目不等, 稱進士出身。三等獎:即三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100-300人),每年數目不等,稱同進士出身。恭喜,熬過這一關的考試精英們,當官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殿試,皇帝親自監考
殿試,皇帝親自監考

通過殿試獲得功名的學生那就是天子的學生,與皇帝有師生情誼,是其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資本。類似民國時期,蔣介石弄得黃埔軍校,培養的軍官都是其學生,收攏天下人才的一種手段。

相關焦點

  • 穿越回古代參加科舉是什麼體驗?鄉試半夜點名,考上進士改換門庭
    有人認為是科舉制。如果今天讓你穿越回古代,去參加科舉考試,又會是怎樣一種體驗?科舉的魅力科舉不只是官場選拔考試制度,也是一種教育制度,前後存在了約1300年,現代學教育也才存在約100年。用歷史的視野來看,在民族心理留下的印跡和分量是不一樣的。那科舉留下的心理印跡是什麼樣的?
  • 清朝要想通過科舉考試做官需要經過怎樣的歷程?
    古代科舉考試是眾多人實現仕途夢想的路途,更是高官厚祿的第一步。因此,古代讀書人,明知道那是一條獨木橋,擠破頭也要擠上這條路。可是,古代科舉可謂金字塔制度,也讓不少人痴迷。古代的科舉是為了選拔官員,年年考的話哪有那麼官可以分配啊?
  • 古代科舉考試分哪幾個等級?考上進士難度遠大於今天的清華北大
    其實這些都是當時的讀書人在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後所得到的稱謂。明清時期是科舉考試發展的巔峰時期,因此我們就以當時的科舉制度為例。科舉考試共有六級,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前三級只算入門考試,鄉試、會試、殿試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科舉考試。明清時期,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童生需通過童生試,即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 古代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在古代算哪個級別的考試
    那麼,今天的高考相當於古代的哪一級考試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在古代,隋朝之前是沒有科舉考試一說的,自隋朝建立科舉考試選拔官員以來,直到清朝滅亡,科舉制度結束,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科舉考試自建立以來,被後代歷朝沿用並不斷完善,到清朝採用八股文寫法,使科舉考試走進了死胡同。
  • 在古代想要中狀元,要通過多少考試?這些考試都考什麼內容?
    古代讀書人入仕為官,要參加哪些考試?古代學生要通過多少考試,才能中狀元?這些考試都考什麼內容?自送隋朝楊廣開創科舉取士的先河,科舉制歷經兩千多年,在明清時期才漸漸僵化,成為阻礙中國知識分子進步的障礙,最後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 古代科舉中舉者待遇優越:越南秀才就可當官,進士及第者前途無量
    在中學語文課中曾有一篇《儒林外史》的文章《範進中舉》,裡面範進因為自己科舉中舉而十分開心,甚至瘋了。文章諷刺古代迂腐的科舉制,但是也從側面反應古代科舉士子中舉後的待遇十分優越。自從科舉制誕生後,古代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魚躍龍門,進入朝廷為官,為科舉士子夢寐以求的事情,中舉後士子走向仕途社會地位完全提升。
  • 古代科舉考試到底有多難?鄉試要考三天三夜,看完才知道高考太簡單了!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與我們現代的高考非常像,但是古代人考科舉比我們現代人高考可難太多了,下面以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朝代清朝為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朝的科舉制度,看看古人科舉考試有多難。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4|童生試、鄉試、會試與殿試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教育與科舉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而且是跟古代官職聯繫最緊密的部分。
  • 童生 秀才 貢生 舉人 貢 進士……古代科舉考試的名稱有多複雜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庠生、秀才、貢生、增生、附生、廩生,舉人、進士乃至探花、榜眼、狀元的冠名。其實,這些名稱都是舊時科舉考試過程中,考生獲得的不同等級的功名。在不同的朝代,對於上述某些冠名的含義會有所差異,就清朝而言,要搞清楚上述名稱,首先要從童生說起:童生:凡是學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還未考取秀才之前統稱為童生
  •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它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古代的高考,眾所周知,現如今的考試制度是沿襲了古代的科   原標題: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它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 《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題答案是什麼 科舉鄉試答題答案一覽
    導 讀 本文給大家帶來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題答案一覽,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題活動開啟了,符合條件的玩家可以先參與鄉試
  • 科舉的陰暗面「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提起封建社會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是給女人裹小腳,二就是科舉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古代的科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科舉制度,又稱科舉,是中國古代社會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制度。唐高宗、武則天以後,進士科最為社會所重,參加進士科考試被認為是致身通顯的重要途徑。唐代取士由地方舉送中央考試,稱為鄉貢。被舉送應試的人通稱為舉人。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義,此外仍考論策,後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後,再由皇帝殿試覆審,然後分五甲放榜,授予官職。
  •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古代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社會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制度。科舉制度對於國家而言是提供一種比較合理的人才選拔制度。 唐人進士及第後尚未授官稱為前進士,還要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或「拔萃」的考選,取中後才授予官職。白居易進士及第後,因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書省校書郎。韓愈雖然進士及第,但是由於應吏部考選未中,未能得官。為此,韓愈以「前鄉貢進士」的名義三次上書宰相求仕。 以上所說的進士、明經等科通常每年都舉行考試。
  •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是何意思,有誰獲得過他們成就如何?
    古代的科舉是當時讀書人取得仕途之路的主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考試有三場,也就是我們所說是的鄉試、會試、殿試,這三場考試每一場都比上一場難,其中鄉試的第一名稱之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成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它們在一起被稱之為三元。
  • 《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案是什麼 科舉鄉試答案大全
    導 讀 在夢幻西遊3D中,不少小夥伴想必很困擾科舉鄉試的問題答案吧,那麼就情精通五湖四海知識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吧
  • 你以為現在的考試很難?古代科舉會告訴你什麼叫難如登天!
    ,執政者用科舉制度代替了原來的政治制度,並且開設進士科運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 明朝時期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明朝時期科舉考試被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
  • 古代考上狀元、榜眼、探花能當什麼官?
    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國家可以從科舉考試中選拔出大量可塑之才,全國的讀書人無論出身貴賤,也都有機會通過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科舉分為好幾個階段。學子們首先要通過縣試、府試、院試,以取得秀才資格,此時才可以參加正式的考試。
  • 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案大全:科舉鄉試答題攻略[視頻][多圖]
    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題的答案是什麼?科舉鄉試目前已經開啟了,只要條件達到的玩家就能參加,首先從鄉試開始,一題一題開始答,很多題目的答案玩家們都不知道,關於這些科舉鄉試答題的答案,下面也會分享給大家。夢幻西遊3D科舉鄉試答題攻略1.孫悟空西天取得「正果」後,被賜封為?美猴王2.孫悟空的寶貝如意金箍棒有多重?
  • 你知道古代科舉的最高榮譽是什麼嗎?整個古代史上,只有兩人達成
    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當中,有一個說法叫做連中三元,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所謂連中三元,是指一個人在鄉試、會試和殿試當中,都取得了第一。在這當中,鄉試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被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被稱為狀元。能夠取得其中任何一個,都是無比的榮耀。如果能接連取得三場考試的頭名,那就更加難得了。
  • 九天六夜,古代科舉考場發生了什麼
    中國古代讀書人為金榜題名苦讀備考,積年艱辛,向有十年寒窗之說。其實,不僅是備考之路道阻且長,就是一舉成名前的科場考試,考場生活之艱難,也讓無數舉子苦不堪言,乃至被形容為「三場辛苦磨成鬼,兩字功名誤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