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國慶期間,雲南大理市喜洲鎮洱海流域邊的近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在蒼山洱海之間,一片片成熟的稻田仿佛一塊塊金色的地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
10月6日上午,在洱海邊的喜洲古鎮,村落周邊流轉的3100畝的稻田裡,收割機一遍又一遍的往返著,儼然一幅豐收的景象。廣闊湛藍的天空,一望無垠的金色稻田,再映襯著古樸典雅的白族建築,形成了喜洲秋天獨有的美麗風光。
福建遊客 蘭女士:民族風比較強,秋高氣爽,藍天百雲,讓人很放鬆。
天津遊客 李女士:很美啊,我一來就拍照發了朋友圈,好多人都說好美。
近年來,雲南大理市圍繞洱海保護治理,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加大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在洱海流域共種植水稻4.4萬畝,全面實現有機肥代替化肥,利用中水進行灌溉,種植的水稻不僅喜獲豐收,而且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實現環保和經濟雙贏。
雲南大理某景點負責人 段玉峰:現在整個喜洲古鎮每天遊客進入量大概在7000人到8000人。
【來源:央視財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