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數聚賦能」 擦亮智慧城市「山東名片」

2020-12-13 新華網山東頻道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齊魯大地時,威海這座山東最東部的城市開啟了新的一天,從宜居城市出發,以精緻為核,藉助數據賦能的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幸福威海。

  11月24日至26日,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現場培訓推進會(威海站)順利召開。作為山東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成果頗豐,而受益最多的無疑是人民群眾。

  今年1月18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推進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打造設施智能、服務便捷、治理精細、環境宜居的智慧住宅小區目標,並制定了《威海市智慧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試行)》,規定自2020年起,現有小區通過分期分批逐步改造,達到三星級智慧小區標準,新建住宅小區達到四星級智慧小區標準。

  濱海龍城小區即是其中重點實施的改造工程之一,該小區建設年代較早,基礎設施老化、物業管理服務手段落後等問題比較突出。

  經智慧化改造後安裝了智能門禁系統、車輛號牌識別系統,部署了智能快遞櫃、智能垃圾分類箱、自助售賣機、以及空氣噪聲等環境監測設備,設置了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區域,小區也順利成為了三星級智慧小區。

  小區第一戶「拿鑰匙」的業主宋喜蘭目睹了整個小區智能化改造的全過程,提到了這種變化給民眾生活帶來的實惠,直言幸福感陡然提升,「小區改造之後,周邊配套了智能垃圾回收點、快遞櫃以及智惠易站,周圍居民取快遞、充電什麼都很方便,看不到老年人翻垃圾了,垃圾分類投遞還能賺點錢……」

  今年,威海全市共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8個,涉及住宅小區84個,預計年底前,該84個老舊小區將全部實現三星級智慧標準。

  無獨有偶,作為一座城市的「裡子」——地下管廊,民眾雖在生活中不常見,卻是民生所需的重要一環,這也關乎智慧住宅小區能否搭配完善的配套設施。

  2016年4月,威海入選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從此掀開了綜合智能管廊建設的新篇,以域內的松澗路、金雞路、成大路、環山路等11條道路,威海建設了總裡程達39.8公裡的地下智能管廊。

  相比以往的地下管廊,在管廊具體建設中,威海將智慧城市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著力打造智慧管廊綜合管理平臺。

  走進威海管廊智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各個監測點的溫度和溼度等指標,隨時點擊某個攝像頭,管廊裡的清晰畫面便顯現在大屏幕上。從智慧中心拾級而下來到地下管廊,各種管道錯落有致,管廊的地面中間位置空間寬敞,不遠處的一輛巡查車似乎在驗證著這一結論。

  「智慧管廊建設提升了地下利用空間,涵蓋了所有的市政管線,包括電力、水務、熱力、通信、供水等,有效避免了類似『空中蜘蛛網』『馬路拉鏈』『管網爆管』等問題」,威海市濱海新城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廊分公司運營部經理竇汝鋒就提到,「智慧管廊建設提高了城市美觀、完善了城市功能,極大提升城市負載能力」。

  這遠沒有結束,到2030年,威海計劃建設97.63公裡的智慧管廊。

  數據賦能,「一屏觀主城,一網管主城」

  智慧城市,不僅包括涉及民生的道路管理、地下管廊、智慧住宅小區,突發災害預警、生態建設、城市治安管理等也包含在內。

  為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威海組建了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通過整合信息系統、強化數據賦能、夯實網絡安全,逐步完善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的信息系統資源共享共用,打破「信息孤島」,打通「數據煙囪」,實現城市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事件預警、調度指揮的電子大屏綜合展示及實時研判預警。

  基於前期努力,已運行的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有關民生服務、交通出行、政務服務、綜合研判、生態環境、文體旅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數據一目了然。

  以交通出行為例,威海公交集團先後完成了智能調度系統、手機APP查詢、電子站牌、行動支付等一系列智慧公交項目建設,實現了公交運營全開放、全覆蓋,極大方便了市民快捷出行,同時也為生態環境做出一定貢獻,威海常年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位於山東省前列自是有智慧公交等領域的助力。

  威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崇東做了進一步解釋,「前期智慧城市建設是基於資源整合,始於改善民生,助於城市治理,益於產業發展」。

  目前,指揮中心的系統建設方面,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已接入19個部門共38個業務系統。

  並通過市縣鎮一體化視頻會議系統,與16個部門級指揮中心建立應急聯動會商機制,充分發揮各指揮中心在突發事件處置和日常工作協同中的合力。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威海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網格化治理信息系統發揮了高效精準的作用,對網格員巡查走訪的117萬餘戶(次)、260萬人次的人戶信息和11萬餘條巡查信息進行及時歸類處置,先後幫助解決物流不通暢、員工返崗困難等危難問題2080餘件,服務8500多個企業順利復工復產,為奪取「雙勝利」發揮了特殊作用。

  同時,為適應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威海同步啟動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新址建設,並將於2022年底投入使用,屆時進一步整合各部門分散建設的指揮中心,全面構建起城市綜合運行態勢實時感知、城市運行集中監控、事件統一綜合調度的一體化、可視化平臺,威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崇東說出了這種美好願景,「建設完善一體化指揮平臺,建設城市大腦,真正打造『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的一網統管市域治理模式」。

  打破信息壁壘,跨部門統一調動服務全局,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是「大腦」,而類似「警務與政務飛行數據一體化應用」等則是「軀幹」。2019年12月,威海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政務航空應用管理推進會」,以警務航空部門為主體,開展全市政務航空應用管理工作試點,拉開了威海全市政務航空建設的序幕……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會共享

  智慧城市所涉甚多,所需的建設者也不僅僅是政府,也需要企業等社會力量。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威海在政策、數據資源等方面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形成與相關產業發展形成雙向促進的局面。

  北洋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威海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光纖傳感、自助終端、RFID產品、密碼產品在本地智慧項目中應用帶動北洋集團等數位化企業發展。

  「投桃報李」,北洋集團依託政策指導,在食藥、農業、商務、衛生等政府部門數據共享的基礎上,雙方合作打造智慧平臺,智慧食安平臺即是其中代表。

  該平臺以採用雲存儲、雲計算、大數據、AI、區塊鏈等新技術,以食品安全過程管理信息公示為重點,全面實現監管部門全流程遠程可管、餐飲單位信息化管理可用、社會公眾網上可看、食品運營方可查等多方共管的局面,實現監管部門信息化建設由「應用為王」向「數據為王」的方向轉變。

  「類似高校智慧食堂自動結算就是一種智慧食安平臺的應用場景」,威海北洋雲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興明道出了雲計算在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作用,並指出未來這種應用場景將會更多。

  威海正積極打造的物業綜合服務平臺也有樣板可尋。服務威海盛德小區的威海格律詩物業公司就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的助力下打造了小區管理智慧平臺。

  「我們可以對小區的門禁進行標籤化設計並且查看門禁所有進出人員的歷史記錄,業主可以通過人臉識別、IC卡、身份證和手機APP進入小區,訪客可以通過掃二維碼或者業主發送的臨時密碼以及門口的可視對講撥打業主的手機號進入小區」,該公司物業項目負責人林青松指出此項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間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通過智慧平臺,能夠將原本費時費力的維修、繳費等環節通過「線上辦」,線下物業服務人員上門服務並將服務詳情上傳網絡,業主可通過手機APP查看相關服務數據。

  遠不止這些,智慧養老項目、區塊鏈跨境電商應用項目、榮成市5G海洋牧場、文登區「區塊鏈+政務服務」……越來越多的項目,越來越多的民享,越來越多的幸福。

  智慧城市試點先行,期待擦亮山東新名片

  作為首批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威海智慧城市建設用實際行動交出了高分「答卷」,但更多的努力在後頭。

  近年來,圍繞「優政、惠民、興業、強基」,山東大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社會各領域數位化轉型發展。2019年,數字山東建設專項小組辦公室印發《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自2019年起至2023年,山東組織實施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及示範推廣工作,力爭將智慧城市打造成「數字中國」建設領域代表山東的一張名片。

  今年,結合新形勢、新任務,經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通過,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就整體推進此項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目前,山東已在13個設區市、35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工作。

  可喜的是,如今山東各地市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案例不斷湧現,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了「強心劑」,也提升了民眾的幸福感知。

  同樣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的濰坊,以「應用開放平臺」為載體,在堅持「用戶統一、服務同源」的基礎上,支撐「愛山東」等微信小程序建設,「愛山東」濰坊市級分廳和16個各縣市區分廳已經全部開設完成,共提交各類應用服務200餘項,共計註冊人數近60萬。

  並且,在濰坊市大數據局等部門的助力下,濰坊成立數字賦能聯盟,先期吸納81家智能製造、軟體研發、物聯網、網絡安全、傳統製造業、金融、高校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入盟;積極開展5G應用考察、人工智慧研修、數位化賦能公益直播等活動,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結合省大數據局工作部署,因地制宜,立足蔬菜領域優勢,「蔬菜產銷全產業鏈數位化轉型」近期被批覆為傳統產業全產業鏈數位化轉型省級試點。

  在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將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城鄉發展智慧化、推動公共服務便捷化、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推進社會各領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全方位構建數字社會,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相關焦點

  • 「數聚賦能」 擦亮智慧城市「山東名片」_未來已來_新聞_湘潭在線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齊魯大地時,威海這座山東最東部的城市開啟了新的一天,從宜居城市出發,以精緻為核,藉助數據賦能的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幸福威海。11月24日至26日,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現場培訓推進會(威海站)順利召開。作為山東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成果頗豐,而受益最多的無疑是人民群眾。
  • 增顏值、提氣質,威海高新區這樣擦亮「精緻」名片
    高新區今年完成投入30億元,整改問題點位359個,以歷年之最的大投入、歷年最多的大整治,貫徹落實全市攻堅突破重點任務,用繡花功夫解決實際問題,增「顏值」、提「氣質」,擦亮精緻的城市名片。作為高新區響噹噹的產學研名片,高校優勢學科與產業通過產業園實現更好對接,一項項高新技術成果正從這裡孵化、生長。
  • 山東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圖景
    左圖:槐蔭區智腦中心是智慧槐蔭的中樞系統,目前已經整合接入9個平臺以及2937路視頻監控。右圖: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警務航空大隊配備有無人機30餘臺,在支撐全市警務實戰的同時,也服務城市治理和經濟建設。數據驅動,讓城市更智慧。
  • 「好客山東·精緻威海——千裏海岸自駕旅遊季」正式啟動
    9月20日,由山東省自駕車旅遊協會、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好客山東·精緻威海——千裏海岸自駕旅遊季」正式啟動。當天共吸引省內635輛私家車、1527名車友參加。啟動儀式現場的自駕車隊。
  • 山東威海:新技術加持智能新生活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齊魯大地時,山東威海市民宋喜蘭起床了。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是中國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這種「最早」,讓宋喜蘭滿心自豪。  對宋喜蘭來說,自豪的地方可不僅僅是這一點。
  • 山東建設智慧城市_2020年山東建設智慧城市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山東建設智慧城市專題為您提供山東建設智慧城市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山東建設智慧城市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山東]城市建設智慧交通與智慧城管PPP項目技術標書3519頁(word版) 立即下載
  • 擦亮老工業品牌 「蝶變」小鴨瞄準城市新名片
    此前在「濟南製造·天下共享」2020樂享城市禮品·濟南品牌「雲」展覽展示交易會的直播帶貨活動中,小鴨迷你洗衣機一度「爆單」,6月6日,在「濟南製造·天下共享」2020首屆濟南電商直播節暨濟南地產品展示交易會現場,小鴨展區毫無懸念再次成為市民的「打卡地」。  不少市民驚訝發現,以洗衣機起家的小鴨,產業越來越豐富了。
  • 警用無人機助力威海建設智慧城市
    大隊長王慶說,「這種集約型政務航空應用管理工作,是威海建設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警用無人機作為一種新興的警務航空力量,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早在2013年,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就著手發展警用無人機,也相繼在反扒、禁毒、安保等工作中使用,收到了奇效。「比如說集市上的反扒,民警不僅要跟蹤、抓捕,還需要拍攝取證,否則很難給案件定性。
  • 威海城區經營性停車位三分之二已「智慧上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於涵「目前,威海城區經營性停車位的三分之二已經與智慧停車管理系統聯網,不僅能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停車服務,也為城市管理提供全面、詳細、準確的停車大數據;同時對停車場進行統一化打造,使停車場設備智能化、管理規範化、外觀統一化,車主自主繳費,收費規範、透明、統一。」
  • 富饒美麗宜居城市_威海
    2019年威海經濟發展取得良好成績,排在山東第十位,但人均收入則位居第二名。可見威海人民收入富足,生活水平高。威海多次被評為宜居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這是威海人民富裕後,嚮往的生活。威海轄二區二縣,但一個比一個富。榮成的經濟在山東都是發展水平最好的。
  • 山東全面提速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究竟新在哪?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能讓城市更智慧?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什麼樣,需要更多想像力和執行力。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速。《意見》提出了五個部分18項重點任務。
  • 品牌強農擦亮「城市新名片」
    「淮味千年」作為代表淮安形象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對全市農業生產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全市農業系統將繼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產品質量,擦亮「淮味千年」這個「金字招牌」,以優異的食材保證,助力我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融媒體記者 陳良玉 唐筱葳
  • 威海「精緻城市」再添新名片-威高溫泉酒店開業
    近日,威高溫泉酒店開業儀式在威海臨港區(威泉路北大理路西80-1號)舉行。威高在臨港區的高端產業園區涵蓋了威高建材科技、威高建設門窗等重點工業項目以及威高康養小鎮、水韻康橋、威高廣場等商業開發項目,為臨港區高質量發展、精緻城市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威高健康休閒度假區重點項目之一的溫泉酒店正式對外營業,成為臨港區一大特色休閒旅居度假酒店,將進一步發揮示範作用,帶動臨港區乃至威海市康養度假配套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 擦亮城市名片,打造宜居高地
    擦亮城市名片,打造宜居高地「武漢最大的發展優勢在長江經濟帶,作為長江中遊的戰略城市,武漢將與長江上遊的重慶、下遊的上海,共同作為三座超大城市崛起,實現大城復興。」對此,湖北房地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住房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鄧宏乾從房地產、街區發展與城市價值提升,講述了城市的新生與長江左岸,特別是漢陽濱江的崛起。
  • 360搜索點亮「城市名片」 讓家鄉的美被全世界看到
    「遞出360搜索「城市名片」,為自己的城市代言」。1月5日晚,在青島「雙子樓」和廣州「小蠻腰」上,閃耀炫酷的「360搜索「城市名片」」字樣燈光秀照亮了夜空,仿佛點亮了春節趕路者的歸鄉之路。俏皮的語句、璀璨的燈光吸引了眾多路人的目光,很多人拿出手機拍攝記錄這一時刻。
  • 2020威海首屆精緻城市與住房發展論壇
    為持續叫響精緻城市品牌,助力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新局面和「美麗城市」試點建設,共建共享精緻、美麗、宜居、幸福的城市生活,由威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威海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2020威海首屆精緻城市與住房發展論壇暨惠民安居節啟動儀式,於8月28日「雲端」啟帷。
  • 山東省文旅廳聯合美團發布六大熱門旅遊地「城市名片」
    此外,雙方已在大眾點評App聯合上線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蓬萊等六大熱門旅遊目的地「城市名片」。異地用戶只需在大眾點評搜索對應城市名,就可以解鎖一份「怎麼玩、吃美食、住酒店、遊景點、看路線」的吃玩住逛全攻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美團「安心出遊節」已經正式落地山東16地市,聯合省內約兩萬家安心住酒店和安心住民宿、近200家安心玩景區。
  • 錫山區擦亮「專精特新」製造名片
    原標題:錫山區擦亮「專精特新」製造名片   「專精特新」企業作為優秀中小企業的代表,已經成為無錫市錫山區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擦亮了「錫山製造」的名片。
  • 威海培育海鮮美食文化品牌
    □劉英 黎曉倩 報導本報威海訊 近日,中國(威海)海參海帶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威海舉行。會上還成功舉辦了2019CHA中國美食烹飪錦標賽——海參海帶專項賽,進一步打響「中國海鮮·享威海」品牌,助力魯菜的品牌化和國際化提升。
  • 山東全面提速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究竟新在哪?先睹為快
    大眾日報記者 張浩 周豔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能讓城市更智慧?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什麼樣,需要更多想像力和執行力。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