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打拼,二線城市買房,這事靠譜嗎?

2020-12-20 騰訊網

來源 | 後浪研究所(youth36kr)

撰文 | 崔永旺

編輯 | 十一

「你的夢想不是當一名畫家嗎?」

「小孩子才有夢想,現在我只想買房。」

過去被貼上「個性張揚」「我行我素」「自我」等標籤的90後,在已經或即將三十而立的壓力前面,不得不開始被迫關注買房這件人生頭等大事。

然而北上廣深容不下肉體,據《2019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收入比(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為24.4,居住負擔最大,北京及上海的房價收入比也位列第二、三位。

買不起,但又不得不買,該怎麼辦?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開始把目光投向房價較低、有發展潛力、更容易落戶的非一線城市。但是,「在一線城市工作,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真的是一個「完美」選擇嗎?那些已經在非一線城市上車的年輕人,如今是慶幸還是後悔呢?

這屆年輕人

沒房是真的,但也很想買房

36氪發起了一項關於年輕人買房的小調查,在參與調研的2034位受訪者中,90後和95後佔比達八成以上,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工作的受訪者近6成。

1、5成年輕人,「沒房但很想買房」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近75%的年輕人還沒有買房,但這些年輕人中,超過三分之二有買房的打算。

買房比例

計劃買房比例

在已婚青年中,53.8%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僅有10.4%已婚青年沒有買房的打算。而單身青年中,無論是否處於戀愛狀態,已買房的比例都不到20%,但大多數仍都有買房計劃。

婚戀狀況與買房計劃的相關性

值得注意的是,80後、85後中有48%已買房,而90後中也有28.4%,95後中10.1%已買房,甚至還有2.3%的00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首套房。那麼,你買房了嗎?(狗頭)

年齡與買房計劃的相關性

2、自住剛需和增加安全感,是年輕人買房的兩大原因

當被問及為什麼想買房,72.8%的年輕人回答是「自住剛需」,其次是「增加安全感和歸屬感」51.8%,再者是「結婚用房」37.3%,還有22%的年輕人為了「孩子教育」。

買房的原因

3、超6成年輕人選擇買在非一線城市

「想買房,但在哪裡買?」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中,「已經或計劃在一線城市買房」的佔38.05%,「已經或計劃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的則佔了61.95%

可見,有發展潛力且房價較低的非一線城市,已經開始成為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買房的首選目標。

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已經或計劃在哪買房

為什麼買在非一線城市?

如今是慶幸還是後悔?

那麼,那些選擇「在一線城市工作,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買房之前是如何考慮的,為什麼要選擇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現在有沒有後悔......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跟4位年輕人深度聊了聊。在非一線城市買房這件事,遠不止我們想得那麼簡單。

為了給父母養老決定買房

買完意外收穫「婚戀自由」

我目前在上海工作,今年在蘇州太倉市買了房。在買房這件事上,比我更開心的應屬我的中介了。因為我的成交速度實在是「有點快」——周六看房,周日交首付。

一個周末就完成買房這件事,並非因為我是「買房如買包」的富二代。我只不過是一個畢業三年,普普通通的魔都打工人。如果真要說跟同齡人有什麼不一樣,可能就是我比同齡人更早考慮房子的事情,從2017年畢業開始就有買房的想法。

我之所以想買房,主要是為了給父母養老做打算。雖然父母在山西太原老家,也才50歲出頭,還沒有正式退休。但如果父母退休後想來上海這邊跟我一塊生活,無論是住賓館還是租房子,都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還可能因為「心疼孩子、嫌麻煩」就不來了。我不希望我父母有這個顧慮,所以想在他們退休前就先把房子的事情解決好。

考慮完為什麼買房,接著就是在哪裡買的問題了。

今年2、3月份疫情居家辦公的那段時間,我覺得是買房的一個好機會,很多房企也在搞優惠活動或者降價銷售。但因為我在上海社保和個稅還沒繳納滿5年,而且積攢的錢也遠遠付不起上海房子的首付,所以只能把目標轉向上海的周邊城市。

恰好當時聽一個朋友說,他在臨近上海的蘇州太倉市瀏河鎮,一口氣買了兩三套房,就是看中那裡交通方便、環境好,而且也是現在環滬房價比較理想的地段,每平均價一萬三左右,還有不小的上漲空間。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約了房產中介看房。

結果,房產中介帶我看的第一套房子,一看就非常滿意。房子107平米,3房2廳2衛精裝修,還帶有新風系統。

房子買在上海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但這套房子離太倉高鐵站只有20分鐘的車程,太倉到上海的高鐵只要三四十分鐘。如果從小區開車到我工作的上海市靜安區,也只需一個半小時左右。交通便利這一點可以說解決了我最大的心頭之患。

更讓我滿意的是,小區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上海第九醫院太倉分院,樓下還有一個幼兒園。這樣不管是父母養老,還是將來孩子上幼兒園,都非常方便。

在跟一位房地產行業前輩和一位房產銷售朋友請教了很多細節之後,我決定抓緊「上車」。於是第二天就交了60萬首付(成交價150萬左右),這其中爸媽給了20萬,其餘40萬是我畢業3年以來,自己通過炒股和工資收入攢下來的。

這套房子我也申請了「接力貸」(註:接力貸指以某一子女作為所購房屋的所有權人,父母雙方或一方與該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貸款購買住房的住房信貸產品),這樣房子在父母名下,同時還「保住」了自己的首套房資格,我還是希望日後能在上海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木木的購房者認證書

現在聊起買房這件事,聽起來很「瀟灑」,但其實背後我花了很多時間,什麼容積率、房貸利率、首套房資格等等,研究了很久。

在交完首付籤了合同之後,我還收穫了一個意外驚喜:突然覺得自己實現了「婚戀自由」。以前會有些長輩勸我找一個上海本地男朋友,我雖然不認同,但沒有底氣反駁。不過,現在完全沒有這個負擔了。我願意找哪的男朋友就找哪的,不用再去想他有沒有房、將來是婚前還是婚後買房,因為我已經有自己的房子了。雖然每月要還5600塊左右的房貸,但生活突然多了很大的底氣。「父母養老」這件事,終於也解決了一半。

買完房之後,再看年輕人當「房奴」這件事,我覺得更多的是責任感。如果是我一個人生活的話,我肯定不會買房,租房就夠了,過得也很滋潤。但人不能只為自己一個人活著,肯定要考慮到你的父母、你的伴侶、你未來的孩子,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也是多數人躲不掉的問題。

當然,一套房子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我們還是得往前看。買房只能算是個人成長路上的一個節點而已,未來還很長,還有很多挑戰在等著我。

雖然我和她很早就領了結婚證

但為了「留住她」,必須買房

房子可能是當代婚姻最大的bug之一。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丈母娘還是會要求男方在領證前買房。「幸運」的是,我丈母娘當時沒有這樣要求我。

但這份「幸運」並沒有維持太久,領證之後我還是被「逼著」買了房。而且買房壓力一點也不比婚前小。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你倆不都領結婚證了,怎麼還會被「逼著」買房呢?

我老家在內蒙古赤峰市的一個縣城。大抵是小縣城比較現實,在縣城裡的很多人看來,一個女生願意跟你結婚,除了有基本的感情之外,還得滿足這3個條件中的其中一個。一是有錢,二是有房子,三是你倆婚前有了孩子。1和3我都滿足不了,只能通過買房「留住」她。

當時我已經來北京3年多,而她在研究生畢業後,隨即考上了內蒙古通遼市體制內的一個教師崗。

我不願意回老家發展,自己廢了老大勁才從小縣城走出來,為什麼要這麼灰溜溜地回去。再說回去之後基本就是找個工廠上班,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不想過這樣的日子,更不想讓下一代再走我的老路。

可想而知的是,她父母肯定也不太願意讓她放棄穩定的體制內工作來北漂。但如果繼續這樣兩地分居下去,預料得到的是離離婚就真的不遠了。

那會我在想就是缺那麼一套房子。有了房子,才能把她接過來一起生活,也才能讓她的父母安心。

如今兩人「在一起」已經五周年

於是2017年下半年我抓緊看房子。當時我沒有北京的購房資格,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雖然他們建議在內蒙老家買,但我還是堅持想買在大城市,所以就開始考慮離北京和我老家都不算遠的天津。

最後,在前前後後看了50多套房後,我買了一套在天津市西青區的二手房,80多平,成交價200萬左右,首付100萬。

這100萬中我父母拿了60多萬,這基本是他們這麼多年全部的積蓄了,都是靠種地、打零工一點點攢下的。女朋友家裡也拿出20萬,然後又找了不少朋友,艱難地湊齊了最後的20萬。

張斌在天津的房子

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著差距,買房前想像的一切都太美好,買完之後才發現有不小出入。雖然女朋友確實辭去了老家的工作來天津和我一起生活,但我還是低估了天津到北京的通勤。

每天早上我要6點起床,趕天津站7點半的一趟火車到北京,這樣9點前才能抵達公司。晚上如果加班,回到天津家裡可能就要十一二點了。如果碰上每年我們公司11、12月搞大活動,這兩個月我還得在北京租房,因為下了班就沒火車了。往返的交通費也不便宜,每天要130左右,一個月就得3500多。

然後房貸也是不小的負擔,在剛買完房那半年,每月6000多塊的房貸真壓得我喘不過氣。到現在,我每個月車貸、房貸加上日常開銷要支出一萬五左右。

聽起來很累、很辛苦對吧?這還不止——我房子所在的片區,房價每平米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跌了三千多。但真要問我後不後悔?那答案只有一個字:不。我並不後悔當時買房的決定,因為對我來說,當時的僵局只有「房子」能打開,否則,那就是離婚了。

雖然交完首付「一滴不剩」

但我還是想說,買房真香!

房價對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是很友好。比如我,直到交首付的前一晚,還差2000塊錢沒有湊齊。

在深圳,我月薪8000的收入並不算高,加上畢業不到兩年,很多朋友會說沒必要這麼早就當「房奴」。

這些我都想過,一開始我也確實不著急買房,不過今年在想明白了幾件事後,還是決定抓緊在二線城市——惠州「上車」。

2018年畢業後,我一直在一家外貿製造商工作。從2019年到今年5、6月份,工作都非常忙,經常加班。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公司的訂單量一度猛增,導致我整整一年半都沒怎麼休息過。

所以到了疫情穩定之後的那段時間,我開始了報復性消費,就想把過去一年半的不爽通通「賺」回來。當時一有空就出去玩,出去一次就花2、3千塊。

看著自己的「荷包」越來越扁,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會出問題。當時我就跑去問了一些朋友該怎麼理財,包括買基金、買股票這些,但他們都不是很推薦。

其中有一個在深圳工作在惠州買了3套房的朋友跟我說,「可以考慮買房,因為收入很難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假如你今年100萬可以在惠州買套房,但明年同一套房100萬肯定買不到了。」

認真考慮後我覺得有道理,而且買房在我看來是必要的。不管是自住、還是未來的婚房,對於我來說都是剛需。

想明白這些之後,今年8月我決定開始看房,因為在深圳工作,很快就把房子定在了惠州。一方面是深圳房價實在太高了,臨近深圳的東莞今年7月又出臺了「史上最嚴限購令」,另一方面,惠州這座城市在宜居程度、發展潛力上我都比較看好。

而且惠州目前也是很多在深圳打工的年輕人買房首選城市之一。以至於「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這句口號,已經被網友調侃為「來了深圳就是惠州人」

在惠州哪個區買房也是一個大問題,知乎、豆瓣上有很多爭論。目前房價上漲最快的大亞灣區,房價最高的樓盤已經過了每平3萬。大亞灣區最好的一點就是地鐵,從深圳到大亞灣區的地鐵已經正在修建,通車之後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深圳。不過醫院、學校等配套設施一般。

考慮到自己的需求是自住,我還是選擇了惠州市中心——惠城區的房子,城區的房子在醫院、學校、購物中心等配套設施上更健全,居住體驗也更好。

孫浩然購置小區的樣板房

現在聽起來很有邏輯也很理性,但是在交首付的前一晚,我還是從9點糾結到12點。擔心的不是房子合適不合適,而是之後即將面臨的還貸壓力。

第二天在鼓足勇氣交完40萬首付後,真的是「一滴不剩」了,銀行卡、支付寶、微信加起來也就幾百塊錢。

最近兩個月各種聚會、social局我都沒敢去,實在是太窮了。

孫浩然購置房子的籤約指南

不過,你要是問我後不後悔買房,我只能說倆字:真香!雖然「壓力與喜悅並存」,但是我覺得幹勁十足。因為我終於有自己的房子了,房子是我安全感的最大來源。無論生活有多難,我都有路可退。

為了孩子以後有地方上學

我在天津買了一套「老破小」

在買房這件事上,我和男朋友應該是踩過坑的。我們現在在北京、天津各有一套房,但過去一年分別虧了30萬和10萬左右。所以說該選在一線還是非一線城市買房,我們的故事挺值得大家借鑑。

北京這套房是我們2018年買的,當時是為了結婚做打算,「感覺一線城市房子更保值」。最後在北京天通苑定了一套首付120萬,60多平的「一室一廳」。買這套房相當不容易,我男朋友借了70萬來湊首付。

那第二年我為什麼還要在天津買房呢,因為第一套並沒有解決全部問題。

說實話,買第一套房之前並沒有想清楚。我在2017年畢業時把戶口遷到了天津,但屬於集體戶口,隨時有被清理的風險,只有買房轉成了居民戶才算是穩定的戶口。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北京的房不是學區房、我倆也沒北京戶口,之後有了孩子也沒法解決上學資格的問題。

而天津一直被稱作是「高考的天堂」,高考升學率很高。之前我看過一組數據是:2020年,天津一本上線錄取率為30.50%,僅次於北京、上海,排在全國第三。

2016-2019年全國高考一本升學率

想清楚這些後我開始在天津看房,第二次買房要比第一次有經驗得多,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預算有多少。

考慮到短期內不自住,主要是解決落戶和孩子上學問題,我們把房子選在教育資源較好的天津市城六區。天津的小學劃片入學,學區房是孩子能夠進入一所好小學的門票,只有上了好的小學,才有可能上好的中學,上好的中學才更有機會考上好的大學。

最後綜合衡量房價、學校質量、小區周邊的交通、配套、以及房子的戶型樓層等因素後,我們決定入手天津市城六區之一——河北區的一套「老破小」。房子51平,一室一廳,成交價89萬。小區3公裡以內就有排名還不錯的小學和初中。這次我們想得很清楚,之後如果有了孩子來天津陪讀,也可以租房住。

當然,來天津生活也是我們未來的一個計劃,畢竟天津的節奏還是要比北京慢,也更舒適、宜居。如果到時候有了孩子,晚上下班後一家三口繞著海河走一走也很愜意,起碼不用像在北京這樣「無休止」地加班。

陳穎的房產證

不過,想像很美好,房價很骨感。北京和天津的房價沒能讓我們一直「美好」下去。基本上我倆買完房之後,整體房價就陸陸續續在跌,我虧了10萬,他虧了30萬。要說後悔也有後悔,可房子這事誰知道呢,買了就是認了,畢竟是為了下一代上學。

我現在給身邊朋友最大的一個建議就是,買房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買房的需求是什麼。千萬不要看見別人買房或者房價有波動就著急買,否則可不止後悔那麼簡單。

買房的初衷是為了增加幸福感

而不是焦慮和壓力

除了以上4位「在一線城市工作,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我們還跟房產中介、為政府做人才引進的創業公司CEO、房產財經博主聊了聊買房這件事。

王澤文是天津市和平區的一位房產銷售中介,主要接待從北京來天津買房的客戶,這些購房者大多都是想通過買學區房,來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雖然近兩年天津整體房價陸續在跌,但是和平區的學區房還是在漲,現在均價已經到了5、6萬一平,十幾萬一平的房子也有。每年4、5月份是我最忙的時候,一天最多帶看過50套房。

來和平區買房的基本上都是有錢人。前年我接待了一對在BAT公司工作的小夫妻,看起來只有26、27歲。上午看了一套在南開大學附近的學區房——不到50平總價200萬,下午就成交了。交錢的時候倆人覺得分期太麻煩,直接給了全款。所以我還挺喜歡接待北京來的客戶,爽快、不差錢,很多都是為了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

作為一名網際網路人力資源公司創始人,姜鵬的公司主要是為長三角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做大學生及碩博人才引進業務,就是幫三四線城市從外面「搶」人才。

根據姜鵬的觀察,「在一線城市工作,在非一線城市買房」的這種現象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比較多,「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宜居程度較高、經濟發展上較快,年輕人接受度更高。另一方面,隨著新一線和二線、三線城市愈發重視人才引進,一些年輕人畢業後開始選擇到新一線或二三線城市工作定居。以浙江湖州最新人才引進政策為例,博士、碩士、本科生來湖州可分別享受最高66萬元、36萬元和21萬元的全套政策補貼。下一步,就看這些城市能不能匹配足夠多有競爭力的工作崗位,這也是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房產財經博主@老錢說錢 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說道:

「當下,買房已經成為年輕人緩解焦慮的一種手段。無論是在一線還是非一線城市買房,千萬不要在沒想清楚的時候就著急上車,不要拿買房當成一個單純的投資行為或者消費行為。此外,房子也已經成為決定一個普通人或普通家庭身價的最大因素。根據央行的權威數據,在中國城鎮家庭總負債裡,房貸佔比近八成,房子一旦買錯,將極大地佔用資金流動性,成為一筆沉重的債。所以,買房前一定要精心準備、精確計算。」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買房實用指南,每個人可以通過這張買房自測表格,來測一測自己的房價承受能力。

圖片來源:@老錢說錢

同時也希望以上的故事和分享,能讓大家在考慮買房時有一些參考價值。畢竟,我們買房的初衷是為了增加幸福感,而不是焦慮和壓力。

即使這屆年輕人仍逃脫不掉「買房、還房貸的宿命」,那也要在買房時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更不要一不小心當了房市的「韭菜」。

※本文內容來自授權轉載,不代表TechWeb觀點,轉載請聯繫後浪研究所(ID:youth36kr)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大連華訊:一線城市賺錢,二三線城市買房,靠譜嗎?
    嘴上說著逍遙自在,心裡已經有千斤重了,對於買房買車從來沒有說過那一代人不需要。中國人對於家庭的觀念就是有房子的地方才算有根、有家。北上廣深沒有眼淚,因為沒有時間落淚,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選擇,只要妥當的安排,所以一線城市打拼,然後在非一線城市安家落戶或許是最靠譜的選擇。
  • 為什麼一線城市房價那麼貴,該在一線城市買房?還是回去買房?
    為什麼超一線城市房價那麼貴?為什麼大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陷入停滯?為什麼一些78線小城市房價乾脆躺屍?在超一線城市打拼的你到底要不要掏空6個錢包擠上車還是乾脆回23線舒舒服服享受生活品質?村裡的想進城定居,三線居民想買二線的房,二線的想買一線的,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波動。在不考慮嚴重通脹的,情況下人口下降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跌,人口增長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漲這是根本的邏輯。第三土地賣地,有兩個大的方向,買工業用地不準賣住宅用地發達城市地少。
  • 有人買房「拼一線」,有人賣房「回二線」?住投分離才能共贏
    籠統的把賣出二線去一線,這件事來看的話,我們會覺得站在投資的角度上來說,其實這件事情是值得去做的。這裡面有一些人最後就不得不離開一線城市,回到或者去到一些二三線城市生活,那麼在賣出一線房產離開的人裡面,還有一類人是追逐理想,包含那些在很早的時候有去國外打拼理想的。
  • 我國房價頗高的五座城市,四座是在一線城市,只有一座二線城市
    可是,隨著人口不斷湧入一線城市,房子卻看似遙不可及。中國房價最高的五座城市,四座是在中國的一線城市,而另一座城市仿佛是亂入的。由於廣州房價在一線城市屬於較低的水平,許多年輕人來到這裡,努力打拼,還是有機會能夠買得起住房的。
  • 二線城市優越性突顯,何須死磕北上廣
    即使賣了,在北京買房,可能這輩子都會被房貸壓著,不敢輕易換工作,更不敢冒險投資。北京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所以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是好,是不是必須要在北京紮根。估計很多人都有過這些考慮,到底是留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去二線城市發展。其實,我倒是覺得不妨問問自己,等自己到了40歲的時候是否能成為這個城市收入前20%的人群呢?
  • 你願意去一線城市打拼,還是喜歡留在二三線城市享受生活?
    你願意去一線城市打拼,還是喜歡在二三線城市享受生活?這幾年,前往一線城市打拼的人數量有所減少。如今二三線城市發展也快,創造了許多就業就會,而且薪資待遇也還過得去。至於交通、教育、醫療、購物等方面便利,二三線城市現在都發展起來了,與一線城市沒多大區別。因此,不少二三線城市的人,不再願意去一線城市打拼,選擇在二三線城市享受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你願意去一線城市打拼,還是喜歡在二三線城市享受生活?
  • 「內循環」經濟對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樓市有何影響?
    所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南京、杭州、瀋陽」等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熱在目前「內循環經濟」的政策下,應該會暫時「退燒」。這些城市未來一段時間將會重點發展居民消費。02、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進入「房價抑制期」在國家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情況下,一個城市的房子是否上漲,主要看購房需求的多少。
  • 大禮包給一線城市解困,弱二線以下城市樓市將走入深秋
    有網友評論說,這事有利於人口回流三四線城市。對於這一點,筆者並不否認,對於在大城市打工賺錢後,回家買房的群體來說,這確實是一項福利。但今時不同往日,原先離家打拼的人群,大部分是學歷較低,為提升生存質量,選擇背井離鄉的。
  • 買房這件事,城市錯了,一切都錯了:買房怎麼選擇城市?
    買房這件事,選擇城市非常重要,城市選錯了,一切都錯了!如何選擇城市呢?81.06,環比降1.0%,二線城市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二手房流動性指數有高有低,同樣是正常的市場波動。未來,最尷尬的城市就是二線以下城市和城市群從屬城市。
  • 到底應該繼續堅守在一線城市發展還是撤回二線城市生活?
    一線有一線的好,比如工作機會多,收入水平高,憑能力大於憑關係,教育資源好,醫療資源好等等。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最關鍵的就是房價高,月供壓力大,如果買不到學區房,教育資源好也可能就享受不到了。醫療資源好則是在家人得嚴重的疑難雜症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二線總體上各方面都比一線城市差一些,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機會和收入水平。但是好處呢就是房價低一些,壓力小一些。該有的也都有。
  • 佛山被譽為中國最強二線城市!中國最「強」的3座二線城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背著行囊進入一二線城市發展,其實有很多發展的還算比較不錯的人選擇了在此買房,在工作的城市定居,然而如今,一二線城市中不少企業運作困難,甚至瀕臨倒閉,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中國「最強」的三座二線城市,距離新一線僅一步之遙,你知道是哪裡嗎?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名新鮮出爐!一線二線城市哪個強 收入 的是北上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高收入城市排名新鮮出爐!一線二線城市哪個強 收入 的是北上廣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城市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最近中國高收入城市排名新鮮出爐,這麼多城市中哪個強呢?一線二線城市哪個強呢?收入 的是北上廣城市嗎?
  • 儘管廈門只是二線城市,但住房價格的確與一線城市相當比肩
    作為21世紀的年輕人,現在結婚娶房車是最基本的條件,但是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例如一些南方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家裡條件一般化的,也就催生了「汽車貸,房屋貸」,但是現在,這個新興城市正在使無數年輕人崩潰。
  • 2018年排名,各省份哪些城市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此數據是日前第一財經公布的,將城市分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三線和四線城市。排名涉及到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這個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排名是依據。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重新評估了中國城市。我們首先說一下直轄市。
  • 一線城市房價下降,現在買房合適嗎?
    這麼多年,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房地產一直都是實體經濟中最堅挺的一環。哪怕是受到年初特殊事件的影響,之後依然很快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被監測的70座大中城市,1-7月居住用地規劃建面成交累計同比減少4.4%。其中二線城市7月累計同比下滑9.4%,三四線城市下滑0.8%。
  • 一線城市真是買房不如租房?
    這一點與上述原因有關,房齡過高,折損率增加,房價的上升空間變小,同期遠遠跑輸次新、近郊品質盤。這一點體現在租金上也同樣適用,老破小和周邊的次新房比起來,租金上漲空間也很有限。3、 轉手難度高。本來已經是二手老破小了,再住幾年,舒適度更差。而且很多房齡超過20年以後,銀行不給予dy貸款,只能一次性購買,無疑又加大了置換的難度。
  • 不到30歲的「打工人」,怎麼靠自己在一線城市買房?
    第一批九零後已經年滿三十歲,孔子說,三十而立,這個立指的是樹立正確且穩固的價值觀,明確自身的行為準則,但是現在面對不買房,無以立的現實,當初選擇「孔雀東南飛」去到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註定難逃焦慮。買房這件事對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特別是8090後這一代的的年輕男士來說,是難以逾越的痛。
  • 我國有「潛力」的二線城市,GDP破萬億,有望成為下個新一線
    新一線城市名單公布後,人們對名單上的新一線城市並沒有太多的好奇心,但對被定義為「二線城市」的城市卻感到困惑,因為在這些城市中,有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比名單上的新一線城市要快,所以很多讀者對這個名單感到很不靠譜,以佛山為例,城市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一萬億,現在和一線城市廣州融為一體,市內地鐵和交通實現了互通,可以說是中國最「有潛力」的二線城市,很有希望成為中國下一個新的一線城市。
  • 一線城市是全國人的一線城市,所以,一線城市的房價怎麼可能會跌
    一線城市是全國人的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房價為什麼高,為什麼一線城市的房價就會一直上漲?因為一線城市是全國人的一線,全國的年輕人,有錢人,都往一線城市跑,去了一線城市,總歸要買房子的,總歸要有個安家落戶之地的。
  • 東西南北皆有路,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一樣好
    有位大老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回到當時,他還會選擇開飯店,如果回到當初,他還會選擇一線城市作為自已今後事業發展的立足點。他甚至還表示,他也將要求自已的孩子來一線城市打拼發展。這位大老闆的話,很勵志,但也不矯情。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生活壓力自然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