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剛開始買房的時候,會想著喜歡、居住舒適就行了,甚至買個房子,想法很簡單:打算住一輩子。結果房價漲了,想法又變了,開始琢磨著換房,賺更多的錢。
然而,一些人換對了房子,房價繼續升值賺錢,另一些人換錯了房子,房價不漲甚至下跌,還要不停填月供,在接著供和割肉賣掉之間犯難。
買房這件事,選擇城市非常重要,城市選錯了,一切都錯了!如何選擇城市呢?今天教你一招:看二手房交易的活躍度。
9月一線城市二手房流動性指數為85.16,環比降0.3%,但並不是流動性指數下降就等同於房價將下跌,市場環境不同,流動性指數有長有降,是正常的市場波動。
以深圳為例,9月深圳新房成交4871套,環比上漲19.5%;二手房成交8820套,環比下降22.1%,深圳市場二手房佔比下滑跟深圳715房產新政有直接關係。
購房者為了避開昂貴的增值稅,加上新盤存在一定限價空間,9月又是傳統新房走量的高峰期,這是成交比重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深圳,二手房在成交中佔據絕對的優勢。
上海9月全市共成交二手房3.1萬套,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達46%;北京9月二手房成交量17259套,創下今年月度次高,僅次於今年5月的17309套;環比8月增加1202套上漲7.5%、同比大漲40%。
21個二線城市二手平均流動性指數為81.06,環比降1.0%,二線城市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二手房流動性指數有高有低,同樣是正常的市場波動。
9月漲幅較大的城市主要有廈門(0.70%)、青島(0.68%)、西安(0.56%)、濟南(0.18%)等,而環比跌幅較大的有瀋陽(-3.91%)、石家莊(-3.27%)等城市。
二手房流動性指數較低的城市有、南昌(72.75)、瀋陽(77.23)、鄭州(77.92)等。
南昌、鄭州等城市主要以新房交易為主導,二手房市場活躍程度相對較低。而瀋陽、長春等東北區域城市指數排名靠後,則與近年來東北地區人口外流、整體購房需求萎縮有關。
以鄭州為例,新房供應充足,購房客戶普遍偏好新房,鄭州正處於新房、二手房並行發展的過程中,作為中原核心城市,近些年經濟飛速發展,未來城市價值將不斷提高。短期的市場波動是城市培育底蘊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
瀋陽的城市價值不如成都、杭州、武漢等強二線城市,但在東三省省會城市中城市價值最高。
9月環比跌幅較大的有廊坊(-2.82%)、惠州(-2.71%)等城市。未來,最尷尬的城市就是二線以下城市和城市群從屬城市。
省會城市的競爭其實是省與省之間的競爭,如西安 PK 鄭州;杭州 PK 南京,但一個省集中所有資源重點打造省會城市,經濟很容易發展起來,城市的價值可以迅速提升,房價穩中有進。
河南省的經濟一度落後於中部其他省,近些年,鄭州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說明,對於本省三四線以下城市的購房者而言,去省會發展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此消彼長,二線以下城市價值持續走低。
此外,城市群從屬城市是最為尷尬的,幻想著產業轉移、以強帶弱來同步發展,卻不知,城市和城市之間的競爭關係也相當微妙。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核心,不可能隨便放手,求人不如靠自己。
該類城市,預期高,但產業發展雷聲大、雨點小,承接了大量在城市群核心城市買不起房的購買力,房價虛高,沒有本地購買力和本地產業支撐,該類城市房價存在較高的下跌風險。
以廊坊為例,廊坊整體房價曾一路從2016年初的7000元/平方米飆升至2017年5月的20000元/平方米。 如今,廊坊的二手房成交均價維持在13000元/平方米左右。未來房價前途堪憂。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房價風險最高的城市是惠州,雖然緊鄰深圳,未來連接深汕的城際鐵路在惠州境內有站點,但城際鐵路通車,非旦不會提拔惠州的房價,反而會加速惠州人口的流失,從而導致房價大幅度下跌。
"如果你想證明自己,不妨去惠州買賣二手房「,雖然是調侃的話,但足以說明城市價值之低。
以上海、南京、杭州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相對來說會好一點,因為周邊城市經濟相對處於均衡發展之中,和廊坊、惠州這種產業差、人口少的城市有本質區別。
買房這個事情,幾十幾百萬的大事,雖說房價不漲,同樣能住人,嘴上不說,心裡卻難受。不如下點功夫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又宜居又升值不是更好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注,點擊連結,獲得《顛覆你的房產認知課》,學習房產知識,你才發現,買房不是終點,是你財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