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萬應收帳款自有資金填補?風華高科虛增利潤被罰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近日,廣東證監局對上市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風華高科)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揭露了風華高科用自有資金填補應收帳款、虛增利潤超過六千萬的事件始末。

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風華高科被罰款40萬元,相關責任人共被罰款147萬元,總共罰款金額達到187萬元。

11月24日晚間,風華高科發布公告向投資者致歉,並稱將強化信息披露管理,按照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六千萬應收帳款難以收回 虛假轉讓債權以避免掛帳

本案中的當事人除了風華高科公司外,還有26名相關責任人,包括三任董事長李澤中(2016年8月前)、幸建超(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王廣軍(2018年3月後),1位總裁王金全(2016年9月後),5位副總裁廖永忠(時任)、賴旭、張遠生、李旭傑、付振曉,以及相關董事、監事、高管等。

此案起源於風華高科難以收回的一筆超六千萬的應收帳款,風華高科選擇通過與外部資產管理公司配合進行關聯交易的方式,利用自有資金輾轉騰挪補上這部分款項,以此避免計提,最終達到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

根據廣東證監局公布的信息,風華高科開展貿易業務時,將採購的電子產品銷售給案外人林某控制下的四家公司:廣東新宇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亞利電子有限公司、廣州天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華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州鑫德電子有限公司。上述四家公司從2014年下半年起無法向風華高科支付到期貨款。在風華高科催收下,這四家公司向風華高科開具了商業承兌匯票,2015年2、3月份商業承兌匯票先後到期,上述債務仍未清償。經過催收後,截至2015年末,風華高科仍未能收回前述應收四家公司合計約6319萬元的款項,且對應債權並沒有抵押物等擔保。

為了解決應收帳款帳目掛帳問題、延長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時間,風華高科於2016年3月1日召開總裁辦公會,決定通過兩種方式對該筆應收帳款進行處置。

一是通過粵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盛資產)和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順億)配合操作,由風華高科於2016年3月出資5500萬元,購買粵盛資產委託宏信證券發行的一項理財產品;粵盛資產收到該筆資金後,即全部轉至寧夏順億;寧夏順億以2015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原價受讓風華高科對廣州亞利、廣東新宇合計約5470萬元應收帳款,並以支付受讓款的名義,將收到的上述款項全部轉迴風華高科。

二是通過案外人劉某華實際控制的深圳市全聚能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全聚能)配合操作,由該公司以2015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以八折(680.32萬元)的價格受讓風華高科應收廣州鑫德、廣州華力合計約850萬元應收帳款,其所支付的受讓款,來源於風華高科向劉某華實際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支付的預付款約250萬元以及對該公司的應收帳款約430萬元。

可以看出,風華高科名義上將四家公司的應收帳款債權進行轉讓,但受讓方的資金均來自於風華高科自身,實質上相關債權並未發生轉讓。風華高科在分別與寧夏順億、深圳全聚能籤署債權轉讓合同時,另行分別籤署補充協議,均明確約定:自合同生效之日起,風華高科仍負有追收對應應收帳款的權利和義務;若款項未足額收回,損失由風華高科承擔。

2016年12月12日,風華高科召開總裁辦公會,決定2017年繼續追收本案所涉應收帳款,除了贖回其在宏信證券認購的理財產品,改為認購銀華財富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發行的同等數額理財產品之外,繼續沿用上述兩種方式對前述約6319萬元應收帳款進行處置。

虛增利潤超六千萬元 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風華高科採用如此複雜的手法處置應收帳款,是為了令財報更好看。其在2015年年報中就聲稱將前述應收帳款轉讓,此後2016年半年報、年報均未將前述應收帳款納入,以減少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增加利潤。

風華高科在其《2015年年度報告》中披露,2016年公司將前述四家公司的應收帳款轉讓,相關款項以收回。對應本案所涉應收帳款,佔風華高科2015年年報利潤總額的比例為70.12%。

風華高科《2016年半年度報告》中列示的應收帳款事項,並未包含本案所涉應收帳款,導致風華高科少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虛增利潤總額6192.12萬元,佔風華高科2016年半年報利潤總額的比例為60.21%。此部分虛增利潤延續至《2016年年度報告》,佔風華高科2016年年報的比例為33.05%。

因為此事項,風華高科的年審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其2017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2018年4月28日,中審眾環出具《關於公司前期差錯更正的專項說明》,因前述四家公司的應收債權並未實質發生轉讓且轉讓時應收債權已預計難以按期收回,風華高科對以上債權轉讓事項及相關的購買理財產品和財務顧問服務事項進行追溯重述。追溯重述後,風華高科2016年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均受到影響,由於調減了2016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及留存收益5279.55萬元,其歸母淨利潤由1.39億元減少至8611.06萬元。

因需對以前年度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2018年4月8日,風華高科召開董事會會議和監事會會議,審議更正後的《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新增的《關於公司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議案》等事項,但所有議案均未獲表決通過。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兩個交易日內及時披露會議決議,但風華高科直至4月28日才補充披露,由此構成未及時披露董事會及監事會決議的違法行為。

「不知情」不用擔責? 董監高對信披真實性負有法定責任

廣東證監局於2019年11月1日舉行了聽證會,風華高科、李澤中等當事人及提出的申辯意見關鍵兩點在於「公司也是受害者」,以及相關人員「未決策、不知情、未參與」。

風華高科表示,公司本身是法人組織,公司管理層的行為客觀上也使公司受到了傷害,公司屬於受害者。

當事人表示,上市公司獨立性缺失、治理結構不健全是本案案發重要原因。部分當事人還提出,勤勉盡責的前提是當事人知情。高慶、劉科等人對應收帳款處置事項未決策、不知情、未參與,合理信賴了公司定期報告審計機構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廣東證監局認為,在案證據足以認定風華高科2015年年報關於本案所涉應收帳款轉讓的披露內容與實際不符。另外,當事人提出的「上市公司獨立性缺失」「不知情」「未參與」「信賴會計師事務所報告」等陳述申辯意見,不是法定的免責或從輕、減輕理由。

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董監高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負有法定責任。上市公司董監高應當具備公司管理所需的必備專業知識,並基於自己的判斷獨立履行職責;應當勤勉盡責,充分了解、掌握公司的經營、財務等狀況,負有合理、審慎的注意義務和質詢義務等,對上市公司實施必要的、有效的監督。同時,風華高科的董事、高管對有關定期報告籤署了書面確認意見,監事籤署了書面審核意見。據此,風華高科有關定期報告在「重要提示」中用黑體大字顯著標示提示: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最終廣東證監局決定,責令風華高科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對李澤中、廖永忠、幸建超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其餘責任人分別處以15萬、5萬、3萬元的罰款。

11月24日晚間,風華高科就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特就此事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公司將持續強化提升規範運作意識和水平,強化信息披露管理,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今年對於風華高科來說堪稱「多事之秋」。其業績出現明顯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53億元,同比減少60.20%;營業收入23.87億元,同比減少32.02%。

與此同時,風華高科還正在遭遇董事會換屆難產的問題。11月11日晚間,風華高科發布公告,風華高科獨立董事對公司大股東廣晟公司增加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臨時提案中的董事會換屆等事項發表了獨立意見,指出公司前期換屆工作未能嚴格遵守規定,尤其是董事會有關換屆的議案直接違背《公司章程》;另外,董事會成員的構成與現行《公司章程》有衝突,三位獨立董事候選人中的兩位未能取得獨立董事資格證書。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財務虛假記載遭罰,應收帳款...
    對於這筆應收帳款,風華高科並未進行壞帳計提,而是動起「心思」。為解決應收帳款帳目掛帳問題、延長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時間,風華高科於2016年3月1日召開總裁辦公會,決定通過兩種方式對應收帳款進行處置:一是通過購買理財產品「暗度陳倉」:風華高科通過粵盛資產和寧夏順億兩家資管公司配合操作,由風華高科出資5500萬元購買粵盛資產委託宏信證券發行的理財產品,粵盛資產再將資金轉至寧夏順億,寧夏順億以原價受讓5470萬元的應收帳款,並以支付受讓款的名義將資金轉迴風華高科
  • 應收帳款造假分析
    應收帳款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造假手段,分分鐘就能夠把企業的利潤提高到你想要的地步,也是造假最容易的科目。作為一個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你可以完全不懂財務分析,但對於應收帳款的造假必須要有所了解,否則踩中地雷的可能性就大幅度提高了。
  • 國軒高科「闖三關」:應收帳款大增 產能擴張「陣痛」
    面對紛紛拋出百億級投資計劃的競爭對手,如何回籠資金提高周轉或許正成為決定國軒高科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應收帳款大增截至2018年年末,國軒高科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帳面價值合計金額約為63.31億元,同比增長43.98%,公司應收項目(應收票據和應收帳款)合計約佔同期資產總額的30.75%。
  • 立信會計師所遭罰沒150萬 審計風華高科年報多宗違法
    風華高科2016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為了解決應收帳款帳目掛帳問題、延長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時間,風華高科決定通過粵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配合操作,於2016年3月24日,由寧夏順億以2015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原價受讓風華高科及其子公司對廣東新宇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亞利電子有限公司應收帳款合計約5469萬元;同時由風華高科出資5500
  • 從康美藥業到風華高科,為何處罰後股價不跌反漲?
    今年8月16日,證監會公布了關於康美藥業的調查結果,其中牽涉到巨額的虛增營收、虛增利潤乃至巨額的虛增貨幣資金。不過,在百億級別的虛增案件中,康美藥業卻最終處罰了60萬元,且對實控人及相關高管採取了10萬至90萬的罰款。很顯然,與百億虛增金額相比,數十萬的處罰確實是少得可憐。
  • 換入應收帳款的會計處理
    目前,很多企業的應收帳款金額大、帳齡長、且長期居高不下,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並引起財務狀況惡化。由於這些應收帳款一般都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回,而且極有可能成為呆滯壞帳,企業應當想辦法盤活這些不良資產。雖然應收帳款交換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些損失,但這不失為盤活應收帳款的一種好方法,特別是在解決企業之間的「三角債」時,更能顯示其作用。
  • 審計中「應收帳款」帳戶常見錯弊與檢查方法
    通過對企業應收帳款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找出企業在應收帳款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薄弱環節。這些薄弱環節就是下一步審計的重點內容。   (二)核對法   將「應收帳款」帳戶的有關書面資料,即帳、表、證就其相關範圍進行核對,以檢驗其是否相符。對於「應收帳款」帳戶入帳金額的檢查。審計人員應審核銷售發票。
  • 應收帳款錯弊審計及調整
    包括有無虛列應收帳款、虛列企業利潤的現象,對已作壞帳處理的應收帳款應審查是否利用壞帳損失進行舞弊活動。發現應收帳款有貸方餘額的應查明原因,必要時,做出分類調整。  第三,外幣應收帳款的折算是否正確。包括所選折算匯率是否前後各期一致;期末外幣應收帳款餘額是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成記帳本位幣金額;折算差額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第四,應收帳款項目在會計報表上披露的恰當性。
  • 應收帳款與上市公司的隱含風險
    海通證券研究所 陳久紅  ◎ 應收帳款的壞帳計提比例通常隨著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國外一般對三年期以上的應收帳款計提100%的壞帳準備,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平均計提比例是68.35%,對計提比例也沒有制度上的強制性。這就造成了部分上市公司通過不確定的計提比例,以應收帳款的增減來調節利潤,多數表現為虛增利潤。
  • 營收利潤下滑 喜悅智行應收帳款周轉率較低
    營收利潤下滑 喜悅智行應收帳款周轉率較低 來源:投資時報 • 2020-12-09 10:14:34 受汽車行業下行影響,塑料包裝供應商喜悅智行近一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 利用應收帳款與在建工程虛增收入、虛減成本 肖永明如此包裝藏格控股
    高企應收帳款—涉嫌利用經銷商虛增收入截至2019年6月30日,藏格控股的應收帳款高達14.42億元,應收帳款1年之內的金額為14.94億元;報告期壞帳準備計提6061萬元,計提比例為5.41%;公司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07億元,2018年下半年營業收入
  • 什麼是應收帳款?如何收回應收帳款?
    什麼是應收帳款應收帳款是指企業交付或提供了商品或服務,但客戶尚未支付的餘額。應收帳款代表公司提供的信用額度,通常有要求在較短時間內付款的條款。它通常從幾天到一個財年不等。應收帳款是流動資產,意味著帳戶餘額在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到期。如果一家公司有應收帳款,這意味著它已經賒銷,但尚未從買方那裡收回資金。實際上,該公司接受了客戶的短期欠條。
  • 恩捷股份:應收帳款「異動」
    同期,公司對前五名應收帳款客戶的欠款金額減少1.22億元,佔比下滑14.67個百分點。儘管大客戶的回款幅度大幅提升,2019年,恩捷股份應收帳款的整體增勢依舊不減。其中,公司對非前五大應收客戶的欠款金額合計增加3.26億元,同比增長45.34%。
  • 新綸科技連續3年虛增利潤1.8億被罰60萬 董事長侯毅...
    近日,新綸科技公告稱,因公司虛構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及利潤、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新綸科技被處以60萬元罰款,包括時任董事長侯毅在內的19人共計被罰款177萬元。三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超7.3億2019年6月25日,新綸科技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
  • 淺述企業實務中應收帳款的管理
    於是產生了較高的帳面利潤,忽視了大量被客戶拖欠佔用流動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的問題,因此形成了應收帳款居高不下「三角債」現象突出,成為市場秩序混亂的主要表現形式。   2、內部控制缺位、管理無章,放任自流。有些企業對應收帳款的管理缺乏規章制度或雖然內控制度面面俱到,但在執行過程中有章不循,形同虛設。
  • 風華高科:虛假陳訴判決下達 一審被判賠近7800萬元 _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風華高科:虛假陳訴判決下達 一審被判賠近7800萬元      10月13日,風華高科
  • 曾中標鳥巢的金剛玻璃4年財務造假 3年虛增利潤超1億
    4月20日,廣東證監局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剛玻璃)因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虛增營業收入、利息收入及營業利潤,虛增貨幣資金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60萬元罰款,24名相關責任人共計被罰款158萬元,罰款金額總計218萬元。
  • 虛增利潤十幾倍,私募大佬被埋葬,金剛玻璃油盡燈枯
    處罰決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金剛玻璃的年報和半年報中,存在虛增營收和利潤的現象,且2018年半年報和2018年年報存在重大遺漏。 金剛玻璃這些業績指標已經毫無參考價值 公告顯示,金剛玻璃在2015年虛增營收5458萬元,虛增利潤6205
  • 集團公司加強應收帳款管控工作的調查
    編者按:應收帳款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今年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呆帳壞帳風險的加劇為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帶來更多挑戰。各企業積極壓降「兩金」,嚴控應收帳款規模,加大清欠力度,實現有「含金量」的盈利,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