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CO硬碟盒套裝:移動固態硬碟還是自由組合更香!

2020-12-11 數碼百科

U盤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人手必備,用來存放一些個人資料和文檔什麼的。但普通U盤容量較小,讀取速度也不佳,難以滿足日益變大的文件的需求,特別是拍攝的高清圖片和視頻,都非常佔用空間,讀寫也很慢。如今,性能更加出色的固態硬碟迅速普及,移動固態硬碟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的口袋裡,ORICO就推出了很多固態硬碟和各種硬碟盒,滿足喜愛DIY的玩家。

ORICO作為國內一家數碼周邊品牌,產品線可謂相當豐富,自推出迅龍系列硬碟以來,DIY移動硬碟的新玩法就上線了。此次體驗的是ORICO奧睿科M200 SSD+MSG-U3硬碟盒套裝,據說套裝入手更加實惠,也更有可玩性。

M200硬碟和MSG-U3硬碟盒的配件都很齊全,螺絲刀以及必備的安裝螺絲一應俱全,此外硬碟盒還提供了幾張銘板貼,方便玩家標記區分硬碟。

M200 SSD是一塊mSATA硬碟,採用SATA3.0協議,硬碟有128GB、256GB、512GB、1TB四種容量,體驗的SSD是最小的128G版。

ORICO硬碟在國產硬碟中還是有著很不錯的口碑,M200同樣採用嚴選顆粒,雙面PCB元器件布局設計,產品小巧,尤其適合筆記本這樣的緊湊機器使用,也更適合拿來DIY一個移動固態硬碟。

硬碟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包裝,僅僅是一個塑膠袋包裝,並不需要拆卸什麼,接下來是要進行MSG-U3硬碟盒的拆卸,通過附贈的螺絲刀就可以把兩頭的面板拆下。

mSATA的固態硬碟身材小巧,特別適合用來組裝移動硬碟,拆解完成的硬碟盒和硬碟蓄勢待「裝」。

硬碟的安裝更是沒有什麼難度,把硬碟按卡槽插入硬碟盒,擰緊兩個固定螺絲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把硬碟塞進硬碟盒,合二為一完成硬碟的安裝。

裝上硬碟的MSG-U3硬碟盒才有靈魂,全鋁材質的機身,不僅富有金屬的質感,同時對於散熱也非常有利,小巧迷你型的機身大小,誰能想到這就是一塊移動硬碟呢?而且還可能是1T的那種。

得益於小巧的機身,MSG-U3硬碟盒才可以採用USB直插的設計方式,這就免去了傳統移動硬碟還需要去找數據線才能用的麻煩。

像一個U盤一樣不需要數據線,是個很不錯的設計,同時它支持多系統熱拔插,這樣MSG-U3硬碟盒用起來就十分的方便,即插即用。

如果裝入硬碟盒的是塊老硬碟,那就可以實現裝完即用,但奧睿科M200固態硬碟是塊全新的固態,初次使用還是需要對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的操作,這也是非常簡單的操作。

在MSG-U3硬碟盒的一側,設計了一顆LED狀態指示燈,閒置時常亮,傳輸數據時閃爍,可以很直觀的查看硬碟的當前狀態,對數據傳輸的進程也能一目了然。

體驗中,通過非常經典的硬碟測試工具CrystalDiskMark 來進行了一次簡單測試,結果可見奧睿科M200硬碟和MSG-U3硬碟盒在1G文件和4G文件規模下,讀寫都能夠達到460M/s、440M/s左右,與官宣的550M/s、489M/s相差並不是很大。

實際傳輸文件時,拷貝89G的GTA5遊戲文件夾,傳輸速度也能夠達到320M/s左右,文件夾內零散文件的傳輸,速度不像一個整文件,所以這個表現我還是很滿意的。

小結

奧睿科M200硬碟和MSG-U3硬碟盒的CP組合,作為移動存儲的一種新玩法,有著更加靈活的組合搭配性,可玩性也進一步的得到了提升。顏值方面,採用時尚的金屬鋁材質,直插USB接口設計,傳輸速度也能夠達到期望值,128G的容量雖然不大,不過後續想加大容量,隨時可以更換硬碟。

但是值得吐槽的地方也有,比如USB直插設計在密集的USB接口上使用就非常不划算了,很有可能佔用旁邊的其他接口。另外硬碟盒的USB蓋兒可以考慮設計一個掛繩連接起來,不然就可能像我的U盤那樣,蓋子早已不知所蹤,只剩下孤零零的U盤。總的來說,自由DIY,小巧便攜,奧睿科MSG-U3硬碟盒值得搭配你手裡的閒置mSATA固態硬碟,讓它「活」起來。

相關焦點

  • 閒置硬碟何處去,ORICO移動硬碟盒來幫忙
    然而一面是購買移動硬碟怕進坑,一面是升級換代下來的硬碟無所適從,那麼能否將閒置的硬碟利用起來的東西呢?別說還真有。作為orico的老用戶,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2.5英寸SATA硬碟變「廢」為寶的利器,它就是orico的移動硬碟盒驅動器,僅需21.9元就可以讓你閒置的硬碟化身為移動硬碟,再也不用擔心使用「劣質」移動盤帶來的數據安全問題了。
  • 更快更便攜,ORICO移動硬碟盒攜手WD Blue SSD硬碟體驗
    這兩年,SSD硬碟也就是固態硬碟逐漸普及,現在買電腦或者DIY電腦都是裝有SSD硬碟,雖然價格高一點,但是呢,只要裝有SSD硬碟的電腦速度就是快。眾多消費者也是體驗到了這個好處,現在就連固態硬碟都是SSD的了。
  • 1GB都不足一塊錢,上手orico迅龍2.5英寸SATA3固態硬碟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存儲技術的進步,如今的固態硬碟相當便宜,比如筆者近期入手的orico推出的迅龍SSD,這款2.5英寸SATA3的固態硬碟已是1GB都不足一塊錢,而且還送了一個7口HUB,這麼便宜能有好貨嗎?事實上,筆者還一同購買了一個硬碟盒,並且也是2.5英寸SATA3的配置(這簡直就是廢話,不匹配也沒法用啊)。
  • 固態硬碟談上性價比,ORICO M.2 NVMe固態硬碟高速體驗
    所以索性就自己重新買過一個固態,之前一直關注的ORICO恰好推出了自家的固態硬碟產品,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ORICO 迅龍V500超高速M.2 NVMe固態硬碟,另外還入手了ORICO推出的NVMe M.2 SSD ENCLOSURE硬碟盒,作為外儲備用。
  • 可以外出攜帶的移動固態,體驗Orico迅龍M.2固態硬碟+透明硬碟盒
    不管是日常辦公還是出差在外,很多人都比較習慣使用移動硬碟來備份一些重要文件,它在很大程度上為辦公帶來了便利性及安全性。當然我也不例外,平時除了會將重要資料傳一份到NAD設備之外還會複製一份到移動硬碟內在外出時使用。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一款普通的移動硬碟,內置的是一塊512GB容量的機械鍵盤,到目前已經用了6年了。
  • 我的硬碟我做主 - ORICO/奧睿科USB3.0移動固態硬碟盒
    今天給大家打來的是一款顏值在線的Orico/奧睿科USB3.0移動固態硬碟盒,它的特點是採用USB3.0的接口,3秒就可以傳輸1GB文件,並且最大支持4TB的硬碟容量。此外套餐還外出保護套售賣,並且由於是自家產品,所以對硬碟貼合度更高。
  • 讓移動硬碟健步如飛,ORICO雙協議M.2硬碟盒體驗
    對於許多用戶而言,在移動存儲的選擇上接觸最多應該是U盤或者移動硬碟吧,雖然U盤擁有體積小巧,攜帶方便的優點,但是也遇到幾次U盤故障,最後可以說是數據全無,畢竟U盤的品質參差不齊,所以我還是對移動硬碟情有獨鍾,不過因為體積方面的原因攜帶有點不便而已。
  • ORICO M.2固態移動硬碟盒眾測分享:移動存儲也高速
    如果有移動存儲的需要,也可以考慮把小巧的M.2 SSD裝入移動硬碟盒裡,來代替傳統的移動硬碟。這次眾測的ORICO M.2 NVME固態移動硬碟盒就是這樣的一種產品,該硬碟盒支持NVMe協議,接口採用USB3.1 GEN2,該接口理論的最高速率可以達到10Gbps。下面就請大家和小熊一起來看看這款硬碟盒。
  • ORICO迅龍固態硬碟套裝帶你享受「速度與激情」
    而移動固態硬碟由於有了更穩定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擁有更高速、更穩定的性能,更能讓我們高效工作,舒心娛樂,省去了許多等待的時間。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款非常熱銷的ORICO(奧睿科) 迅龍固態硬碟套裝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它?
  • 傳統移動硬碟是不是該淘汰了?M.2固態硬碟加硬碟盒才是新趨勢
    隨著配置的不斷更新與升級 ,淘汰下來的M.2固態硬碟,通過配置M.2硬碟盒的組合,憑藉讀寫速度和體積的優勢,是不是可以直接取代 常用的移動硬碟呢?從外觀上講,輕質、便攜的M.2固態硬碟確實更勝一籌,當然如果要讓它發揮移動硬碟的能力,還 需要額外配置個M.2專屬硬碟盒。為此,我選擇了一款奧睿科(Orico)的NVME M.2移動硬碟盒。
  • 用ORICO 移動硬碟盒和 WD Blue SSD 固態硬碟組建攝影師緩存系統
    早就想換一個大一點照片「緩存」設備,不是價格太高,就是速度畢竟慢,一直都沒找到太合適的,最終選擇了 ORICO Type-C USB3.0 移動硬碟盒 + WD Blue SSD 250GB 這樣的組合,即保障數據完全,又兼顧讀寫速度,容量對於臨時存儲來說,也夠用。
  • 移動硬碟發熱燙手?ORICO自主降溫M.2固態硬碟盒了解一下!
    M.2固態硬碟由於體積小巧、傳輸速度快得到了廣大用戶的喜愛,隨著固態硬碟價格的回落,M.2固態硬碟的性價比越來越凸顯,我也在618成功剁手一根M.2來作為移動硬碟使用,可在硬碟盒的選購中卻遇到了難題。一般的固態硬碟盒長時間工作時會發燙嚴重,而我的目的是想連接電腦做素材盤使用,勢必需要長時間運行。經過再三比對之後,我入手了這款ORICO自主降溫M.2固態硬碟盒,除了繼承了ORICO硬碟盒的高速讀取優勢之外,它還內置了電動小風扇,並且極具顏值,一起了解一下吧。
  • 打造性價比存儲組合:ORICO全柵格硬碟盒AND希捷酷魚硬碟
    對於硬碟盒,我還是堅持用ORICO的產品,畢竟他家已經專注於硬碟盒多年了,產品線豐富且成熟。最近我看到ORICO又推出了一款全柵格硬碟盒,在延續了較高顏值的基礎上,具備了非常好的散熱性能,於是用它搭配最新的希捷酷魚2T硬碟組建了一套隨身移動硬碟,下面就和大伙兒一起來分享。
  • 「快」人一步,如此簡單,ORICO 迅龍M.2 NVMe固態硬碟套裝
    這兩年固態硬碟一直都是以SATA接口規格為主流,而漸漸嶄露頭角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在價格上比SATA SSD貴不了多少,但讀取和寫入速度卻有大幅度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所以也開始成為許多人裝機的首選。其實M.2 SSD除了適用於電腦外,還可以裝進M.2硬碟盒,DIY出一塊高速高性能的移動硬碟。
  • 固態硬碟+硬碟盒打造Win+Mac通用移動固態硬碟,選對格式是關鍵!
    隨著固態硬碟成本的降低,用固態移動硬碟的人越來越多。固態移動硬碟的重量輕巧,抗摔防震,而且傳輸速度比機械式移動硬碟快出很多。剛子最近收到了當貝優選發來的迅龍固態硬碟(H100-128GB)+2.5英寸硬碟盒(2179U3),正好用它來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性能如何吧!
  • 硬碟盒+NVMe固態硬碟,自製DIY 移動硬碟,速度遠超U盤
    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必需品了。無論是作為啟動盤、存儲盤,還是搭配硬碟盒作為移動硬碟來使用。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在使用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直到最近電腦升級,才給自己的桌上型電腦配了一塊M.2接口的固態硬碟,但是自己又想把這款M.2接口的固態硬碟作為移動硬碟來使用,所以,千挑萬選才在網上淘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盒。由於自己非常喜歡奧睿科家的外設產品,所以這次挑選硬碟盒的時候,首選了奧睿科這個品牌的產品。
  • 暢快高速,奧睿科迅龍SSD加透明硬碟盒,打造移動固態硬碟體驗
    因為工作需要,很多時候需要把視頻素材和工程文件在辦公室與家裡之間來回攜帶,之前一直選U盤,畢竟小巧便攜;但隨著存儲需求的提升,U盤的存儲量,特別是讀寫速度嚴重影響到了工作效率,考慮再三,決定升級下存儲設備,這次我選擇了奧睿科ORICO迅龍H100系列的固態硬碟搭配奧睿科USB3.0接口的透明硬碟盒的組合,而它們的組合通過實際表現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還對移動存儲有了更深的認識
  • 給你的舊硬碟披件新衣裳,超好用的ORICO移動硬碟盒
    例如筆者手上有一個移動硬碟,在USB 3.0技術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入手了這塊移動硬碟,在之前的筆記本電腦上也一直用著沒問題,但是自從換了新筆記本之後發現這塊移動硬碟插上去之後總是頻繁自動斷開連接,基本上就完全無法正常使用了。雖然硬碟容量不大,但是放著不用卻有些可惜,於是就興起了給這塊移動硬碟換一個硬碟盒的念頭。
  • orico的迅龍NVMe固態上車
    與此同時,我還一併選購了來自orico在早前推出的M.2接口的ORICO TCM2-C3 SSD硬碟盒,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表現如何吧!在包裝方面,兩款產品的外包裝都沿襲了orico產品的一貫風格,純白的底色,正面印有產品的實拍圖,其中orico硬碟盒的正式名稱為ORICO TCM2-C3 SSD硬碟盒,而本文接下來要重點評測的這款硬碟的正式名稱為M.2 NVMe SSD V500迅龍系列固態硬碟,規格為512GB。除了512GB可選以外,還有128GB、256GB、1TB容量可選。
  • ORICO奧睿科迅龍系列ssd固態硬碟套裝初體驗
    目前天貓有硬碟+硬碟盒套裝購買,比單獨更實惠一些。硬碟、硬碟盒採用的單獨包裝,沿用奧睿科藍黑配色包裝,正面分別印有產品的效果圖、容量、主要特色等,背部為產品的詳細參數。這款H100固態硬碟採用的是SATA3.0 6Gbps傳輸協議,精進LDPC算法、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TLC顆粒,比普通機械鍵盤的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四倍,存儲密度高於一般2D快閃記憶體,不管是辦公環境還是遊戲體驗,均能帶來很好的體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