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星象源遠流長

2020-12-26 佔星子

西方星相學的基本知識星相學的誕生黃道十二宮和十二星座十二宮星座的劃分及誕生石西方星相學中的四種統制因素西方星相學中的三種特徵星座與行星間的制約關係日宮月宮和命宮七種日宮配合類型星相學的誕生——星相學,或稱佔星術(aSTROLOGY),是星相學家觀測天體,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後,作出解釋,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的一種方術。

主要說說我國的星象;

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鹹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該星表、星圖早已散佚),晉、隋、唐繼承並加以發展,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此後歷代沿用達千年之久,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天區,內含若干(小)星官(或稱為星座),據《清會典》所載,甘氏、石氏、巫氏的劃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曰為「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兩弓相合,環抱成垣。整個紫微垣據宋皇佑年間的觀測記錄,共合37個星座,附座 2個,正星163顆,增星181顆。它的天區大致相當於現今國際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龍、獵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北鬥之南。約佔天區63度範圍,以五帝座為中樞,共含20個星座,正星78顆,增星100顆。它包含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執法即廷尉,右執法即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約佔天空的57度範圍,大致相當於武仙、巨蛇、蛇夫等國際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之狀。天市即集貿市場,《晉書·天文志》中云:「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貨物、星具,經營內容的市場命名,如,《晉書·天文志》云:帝座「立伺陰陽也」,斛和鬥「立量者也」,斛用以量固體,鬥則用以量液體,列肆「立寶玉之貨」,是專營寶玉的市場,車肆「主眾貨之區」,是商品市場,市樓「市府也,主市價、律度、金錢、珠玉」等。

三垣的創始

關於三垣的創始年代,尚無肯定的結論,從典籍來看,紫微垣和天市垣作為星官,首見於輯錄石申所著《石氏星經》的《開元佔經》一書中,而太微垣的名稱始見於唐初的《天象詩》。但是,在《史記·天官書》中已載有和三垣相當的星官名稱。天市垣東、西兩藩的星均用戰國時代的國名命名,亦是三垣創始年代的一個佐證。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代中國天文學家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鬥、牛(牽牛)、女(須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七宿:井(東井)、鬼(輿鬼)、柳、星(七星)、張、翼、軫。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在實踐中,古人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月球圍繞地球運轉一周是27日多(恆星月),恰好一天經過一宿。可見,二十八宿的創設是古代天文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論道:「現在無疑已經證實,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雖然在邏輯性和實用性方面決不遜於埃及、希臘以及較晚的歐洲天文學,然而它卻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體系為基礎的。」他又說:「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經劃定,不論星群離開赤道的遠近如何,中國人都能夠知道它們的準確位置。甚至當星群在地平線以下時,只要觀測和它們聯繫在一起的正在頭頂的拱極星,就可知道了。」

二十八宿創設之後,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它的作用亦不斷擴大,它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曆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彗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無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選取一顆星作為定標星,古人稱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與下鄰宿距星的赤經差,稱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中國古代表述天體位置的兩個量叫去極度和八宿度。「去極度」是指被測星辰與北天極的角距離;「八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一宿距星的赤經差,這個度量體系就是中國天文學家們建立的赤道坐標系統。

由上述可知,選取距星、測量距度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因此歷代天文學家無不注重實測。需要指出,由於歲差的原因,各宿的距度有緩慢的變化,儘管在歲差未被發現之前,天文學家們不知道距度發生變化的這一重要原因,但歷代所測數據卻為現代人人研究歲差提供了難得的史料。

四象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為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似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為「四象」。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敘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敘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在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為「四維」,如 《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這些記述又互有不同,按《石氏星經》所載,不是四象,而是分為若干小象,且西方、北方都沒有完整的形象,書中寫道:「奎為白虎,婁、胃、昂、虎三子也。畢象虎,觜、參家璘。」又曰:「牛蛇象,女龜象。」《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著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為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係圖,堪為精彩。

就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佔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豺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佔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佔仙后、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戶、天兔等腐。南方朱雀大約佔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道教

①道教對此四大天象加以擬人化,為之定姓名、服色和職掌,頂禮膜拜。《雲笈七籤》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稱:「甲從官陽神也,角星神主之,陽神九人,姓賓名遠生,衣綠玄單衣,角星宿主之。乙從官陰神也,亢星神主之,陰神四人,姓扶名司馬,馬頭赤身,衣赤緹單衣,帶劍,亢星神主之。」

②其餘二十六宿類此。《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又對二十八宿之狀貌、行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後寅卯日遊於寺觀中,形少髭鬢,參問禪禮,……或遊於酒肆自飲,……識者求之,多示人養生播種之術。」「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蒼衣,……遊於人眾中或大齋會處,……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靈)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點是以之作為護衛神。 [1]

葛洪抱樸子內篇·雜應》即以之為太上老君的侍衛,稱老君「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並謂「此事出於仙經中也」。

④《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訣》更為之取名,曰「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

光,後有玄武名執明,建節持幢,負背鐘鼓,在吾前後左右」。

⑤《雲笈七籤| 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云:「左青龍孟章甲寅,右白虎監兵甲申,頭上朱雀陵光甲午,足下玄武執明甲子,月為貴人入中央。」此又以之為道士行法時的守護神了。

道教興起後,沿用古人之說,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神系,作為護衛之神,以壯威儀。《抱樸子·雜應》引《仙經》描繪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氣派,著實威風。 [2]

後來,四象逐漸被人格化,並有了其封號,據《北極七元紫延秘訣》記載,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號為「監兵神君」,朱雀號為「陵光神君」,玄武號為「執明神君」。

《雲笈七籤| 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云:「某乞左青龍孟章甲寅,右白虎監兵甲申,頭上朱雀陵光甲午,足下玄武執明甲子,月為貴人入中央。」 [3]

唐朝徐道符《奇門寶鑑御定》云:「即走戌方,將籌運於戌地,大呼青龍神君,降臨局所。」

宋朝範致能《嶽陽風土記》云:「老子祠有二神像,謂青龍、白虎也。」

測候失傳

中國佔星術由於歷代戰亂紛紜,測候失傳,行星的觀測欠準,因此連推運也仰賴二十八宿的度,再摻雜一些神煞的迷信成分,如今幾近失傳。反之,西洋佔星術掌握了行星的運動規律,以行星推運,既精準又靈驗。

恆星作用

恆星的作用,大體來說,是增強命盤上行星。舉例來說,命盤上木星若與軒轅十四同度,則益增其輝。土星若大陵五,一生兇災連連。恆星同命盤,人運會暴起暴跌,可使人轉成巨富,亦可使人妻離子散。公卿王侯、販夫走卒之別,就在於命盤的恆星。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星象劃分法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 如何用星象圖找到今天的星宿
    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中國的古人,早在三代時期就已經在觀象授時了。顧炎武所說的「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這句話也許並不誇張。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 東陽漢墓群星象圖刻升仙願望 險被當柴燒(圖)
    其實,這樣的「星星熱」古已有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人關注星象變化並詳細記錄下來。盱眙縣檔案館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星象圖是從盱眙東陽漢墓群中發現的。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就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它比之前世界公認最早的耶路撒冷彗星圖還早了110多年,被定名為「盱眙星象圖」,屬國家一級文物。
  • 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賞析物件中的文化
    而《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卻神奇地化繁為簡,將各種雜亂無章的文化常識分門別類,並以實物為引,生動形象又不乏歷史根據。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由北京大學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出版50多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
  • 天上奎星,人間張壁——張壁古堡星象篇之「張宿」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化交相輝映,燦爛無比,我們知道的就有天幹地支,二十四節氣;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中國傳統二十八星宿,早期時代曾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佔卜、風水等術數中。在山西省有那麼一座古堡, 整個村子完全遵循古代傳統星象理念而建造,村子裡每一處古蹟都跟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呼應,所以張壁古堡被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接下來的幾天,小編將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二十八星宿所對應的景點及有關他們的傳說!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些古代飲食器具名稱,你能認出幾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餐飲餐桌禮儀作為其中一個主要分支,更是成為了古時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餐飲文化制度。特別是在經過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後,在後來朝代更是廣為流傳。
  • 古代的服裝色彩有獨特意義、源遠流長,至今仍發揮作用
    由於中國古代的整體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條件有限,所以貌似古人並不注重外在的穿衣打扮,許多文人把精神追求和讀書作為自己的生活樂趣,這難免會造成一種假象——許多現代人以為古代人並不追求外在服裝美食等物質享受,其實不然。
  • 《cf手遊》M4A1星象怎麼樣 M4A1星象圖片介紹
    導 讀 下面要給大家放出的是cf手遊M4A1星象圖片介紹,這把武器可能很多玩家最近有所耳聞了,但是都沒有親眼見過這把武器
  • 中國古代的神秘學家都是騙子嗎?他們不但是數學家,還是預言家
    中國古代的神秘學家都是騙子嗎?他們不但是數學家,還是預言家文/有淵源的博學 圖/網絡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是一個有神論的世界。這個有神論由來已久,好像是人類發展史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原本是最不科學,也是最反科學的迷信人員及迷信活動,居然逐漸衍生出了中國早期的科學內容。包括數學和天文學,甚至於後來的化學,都與神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天文學就更加是神學的衍生產物了。因為在中國古代,從漢以後,由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思想,就在歷史上影響深遠。董仲舒認為天與人之間是相互對應的,也就是說神和人互相映照。
  • 探析中國山水畫的妙處,賞讀畫家王寧山水畫《源遠流長》
    中國的山水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體上可分為以西方畫的視覺來審視中國山水畫,這類被收藏家們稱為「門外漢」。另一類為從山水畫中來讀懂作品裡的喜怒哀樂,歡喜憂愁。飽經世故,閱歷豐富,品味高雅的人往往才能做到,以畫讀人,賞畫悟性。  其實,中國山水畫的妙處,就在於融合了作者的情感思緒,常常給人一種變化無常,意趣無窮的感官體驗。
  • 本日星象:太陽進入射手座
    文/小凱大家好,歡迎來到星象播報的時刻,本日有很多重要的星象值得我們關注,具體發生時間如下:11月22日04點46分 太陽進入射手座>11月22日12點45分 太陽刑月亮11月22日13點43分 月亮拱金星這些星象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又會對我們的生活行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作用呢?
  • 古代服飾;文化中國,聞名遐邇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56個民族都各自有著不同的衣服風格的搭配!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源遠流長,為世界留下了很多珍貴的遺產。在紡織印染工藝曾經領先全球數千年,每個朝代都有鮮明特色的服飾文化,每個民族的著裝文化各有差異,是世界上服飾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
  • 源遠流長吳文化
    吳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已可追溯到一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後期的三山文化。在古代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吳文化對於中原文化主要是吸收,對海外主要是傳播;從明代中葉開始,則逐漸變為愈來愈多地吸收海外文化,並向中原傳播,發展成為獨具風採的吳語文化。   蘇州的文化學術研究中,吳文化研究作為基礎研究歷史最長、涵蓋面最廣。
  • 中國古代燈具有多美?你想不想收藏?
    中國古代燈具文化源遠流長,在留下的大量精美的燈具中,更是可以看出它們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種類繁多,燈不光碟機散的是現實當中的黑夜,也驅散的是過去蒙昧野蠻時候的黑夜,照耀著人類走向文明。現在這些美輪美奐的燈具更是成為了收藏中的新寵。
  • 本日星象:水星拱海王,理性與感性的碰撞
    文/小凱大家好,歡迎來到星象播報的時刻,本日有很多重要的星象值得我們關注,具體發生時間如下:11月24日12點40分 水星拱海王星11月24日12點47分 月亮六合木星11月24日18點44分 月亮六合土星這些星象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又會對我們的生活行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作用呢?
  • 古人如何瘦身 揭秘中國古代宮廷減肥藥膳
    導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章為大家介紹古代宮廷的減肥藥膳,讓你感受皇家級的減肥體驗。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相傳在我國古代,宮廷御膳房就有了減肥藥膳,讓那些體態臃腫的皇家貴族變得體態優美。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就曾記述了許多能夠利水、消腫、減肥、潤五臟的飲食方,《本草綱目》、《粥譜》也有減肥藥膳的記載。減肥不吃何其苦,藥膳減肥正可補。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在中國古代,青蒿是帝王招賢納士的心聲;而在現代,主要是從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的青蒿素,則是治療瘧疾的良藥。2015年,85歲的女藥學家屠呦呦,由於40年前提煉出的青蒿素,成功治癒了世界上2億多瘧疾患者,被授予當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 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中國古代作戰是非常講究陣法即作戰隊形的,稱之為「布陣」。布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今天簡單陳述下中國古代的十大陣法。一字長蛇陣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一字長蛇陣是一種用兵之陣。
  • 新疆出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修復後發現,後面還有13個字
    前言不知道大家對於古代的星象佔卜有何了解,是否會認為過去的這些是迷信?中國的歷史上下5000年之久,這其中所擁有的文化思想數不勝數,其中所流傳的文物器物也有很多。在中國的古代,對於星星運行軌跡的研究和中國的文明有差不多的時間,不過古代星象佔卜都是由皇家史官專門掌管,而且不允許私自或者是秘密的討論天文歷算,這樣的行為都是被處以極刑的,所以能夠出現「五星」這樣的字眼,用織錦作為一種吉祥語的表示了這件織錦是皇家官府專門製作的。
  • 中國古代常見玉質酒器
    中國製酒歷史源遠流長,而且從古至今,各種酒器和酒具都種類繁多,式樣多變。常見的飲酒之器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等。不同身份的人會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中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酒器的材質不僅僅只是青銅材質,還有許多玉質仿古酒器。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我國古代常見的玉質酒器,通過各種酒器的介紹,使您對玉質酒器更加了解,並更加熱愛我國傳統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