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電行業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邊是產品價格越來越便宜,32寸的彩電不到500元,10公斤洗衣機跌破1000元,2匹的空調不到2000元……在大家感嘆,如今的產品越來越不值錢時。另一邊,海爾卻賣出了客單價25萬的產品。據悉,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在上海開業一個月,營業額就接近2000萬。
整個行業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市場沒有需求,還是產品沒有解決用戶的痛點?對於家電這種耐用品而言,如果產品本身不具有吸引力,低價能奏效嗎?
也有人提出疑問,大家都在降價,海爾憑什麼賣那麼貴?
用戶需求究竟在哪?
對於一件壽命達5-10年的家電產品而言,除了裝修、損壞或結婚會考慮購買家電產品外,很難會刺激消費者二次購買的欲望。這也出現了,價格便宜卻賣不動,整個行業陷入價格戰深淵。
家電未來的需求在哪裡?答案一定是能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例如,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除了看電視、洗衣服、存儲食材、製冷制熱這些基本功能外,還能解決用戶什麼需求?用戶長時間用過的空調、洗衣機,是否能自動清洗,為用戶的健康提供保證?針對不同材質的衣服,洗衣機是否可以有針對性的洗滌,不再出現染色或起毛的現象?無論再昂貴的衣服,用戶是否可以獲得「洗衣店」般的保養?冰箱是否能將快過期的食物提醒你趕緊使用完……
這些還不夠,家用電器甚至可以成為用戶的「保姆」和「助手」,自動記憶你的使用習慣、健康指數、生活規律,在吃、穿、用上為你提供所有服務,成為你生活上離不開的幫手。
這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不是市場沒有需求,是你的產品還不夠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家用電器只要解決用戶的痛點,用戶就會買帳。
海爾憑什麼賣那麼貴?
在同行都在降價時,海爾智家的客單價卻達25萬,是故弄玄虛還是在打概念?在獲得答案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能賣出25萬的產品究竟是什麼樣的產品?
原來,海爾賣的不是單個產品,而是按「套」賣,它賣「智慧廚房」、「智慧客廳」、「智慧臥室」、「智慧陽臺」等涉及到用戶家中的5大空間。有人又會問,這不就是產品打包一起賣嘛,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也有套餐產品,最高也賣不到5萬呀。
真的只是這麼簡單嗎?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信息越來越透明,海爾智家評什麼俘獲了消費者的心呢?
我們就直接拿產品來比較吧。有些網際網路企業的家電產品先不說他的質量好不好,是不是貼個牌就賣,就拿市面上推出的套餐來看也是以便宜為主,用戶買的就是一時的好玩、一時的新鮮,但是新鮮過後呢?生活還是要繼續。而海爾作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無論從技術、功能、研發上甩出一些雜牌企業幾條街,它賣的產品套系,用戶不只買下了產品,買下的是整個廚房、客廳、臥室的服務,可以直接把整個場景「搬」回家。
什麼是場景?舉例來說,當你回家時,海爾智慧家庭的智能空調主動定製出你習慣的溫度,電視主動打開了昨晚關注的新聞頻道;你如果在浴室,海爾熱水器已記住家庭成員的洗澡時間,根據季節、氣溫為主動備好熱水,不用熱水時主動關閉加熱,主動為你省電;你在臥室,智能空調能夠主動調節溫度,解決風速、溼度、PM2.5、含氧量等問題;離家時,家中的燈光、空調、電視等自動關閉,掃地機器人工作,安防系統開啟;當你離家時:家中的燈光、空調、電視等自動關閉,掃地機器人工作,安防系統開啟。甚至出差時,安防系統可將家中的一起實時傳送到手機的海爾智家APP上,讓你無憂出行……用一位花了70萬購買海爾智家套系產品的消費者朱先生的話來說,「這樣買就是為了配套高級的體驗,一步到位。」
在服務上,對於市面上一般的產品,用戶買完就結束了,但對於「海爾智家」,用戶買完才是服務的開始。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廠商的所謂「套系」只是幾種產品的搭配銷售,產品之間很難形成聯動,更不要說其他智慧體驗。而海爾是目前唯一能夠實現「成套、定製、迭代」的廠商之一,真正做到全屋產品成套、方案成套、家電家居成套,讓家電套系與家庭裝修風格融合,用戶可根據戶型結構、家庭成員習慣、自身喜好進行不同生活場景的個性化定製。
好的智慧家庭產品是讓用戶變「懶」
在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海爾可以把「家」相關的事情全部完成。用戶購買包含家裝服務在內的智慧場景方案後,「海爾智家」服務平臺提供從送裝、保養到清潔、維修、移機、換新等全場景服務,同時會根據用戶的裝修進度,全流程與用戶實時溝通,主動獲取用戶訴求,為用戶定製個性化解決方案。
有了海爾這項服務,用戶再也不需要忍受裝修時的來回溝通、購買家居建材的東奔西跑,不用擔心心儀的智能家電產品與裝修風格不匹配,入住後才發現到處暴露的電線影響美觀,更不用擔心必須通過手機操作、過於「高科技」的產品給家中老人小孩的使用帶來不便,只要提出自己的需求,「海爾智家」均可一站式實現。
如果在裝修或居住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也不用再去區分是水電煤氣問題、還是線路管道問題、或是家電故障,再分門別類找不同的修理工人上門,只需一個電話,「海爾智家」售後服務團隊便會上門解決。
這種從前期設計、中期安裝到後期維護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把用戶徹底中冗雜繁瑣的家務中解放出來,讓家變得更聰明,也讓用戶變「懶」。這是好的智慧家庭方案應該做到的,也是「海爾智家」售價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卻仍然客似雲來的原因。
越來越多用戶願意為品質付費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說:「便宜的東西,只有在買的那一刻是開心的,用的時候沒有一天是開心的;品質好的東西,只有付錢那一刻心疼,之後每一次用的時候都是快樂的。這才是值得。」
這句話用來形容家電這種低頻購買、高頻使用的產品,尤為精準。過去幾年,「高性價比」產品一度受到市場熱捧,但經過幾年的市場驗證,追求高品質產品與生活的用戶更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原因很簡單,過於強調「性價比」的企業,為了實現成本控制,只能在產品上採取大眾化、統一化的設計思路,將功能進行簡單堆砌,這種產品很難實現任何創新突破,勢必無法滿足用戶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售後服務、維修與迭代更是無從談起。
買一臺智慧型手機或智能手錶,不喜歡還可以半年一換,但如果買來一臺冰箱、空調或電視,半年後發現就是雞肋,扔了浪費、用著糟心,用戶憑什麼為這種低價值的產品去買單?
如今,用戶願意為品質付費,蘋果每出一臺手機售價都在1萬元以上,也引來一大批用戶購買;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從一開始就走高端,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都認可華為,心甘情願為華為手機買單。好的產品一定是靠強大的研發和技術去支撐。同樣,海爾之所以可以成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靠的也是立足全球的製造、研發、服務體系。
早在2006年,海爾就開始布局物聯網,在擁抱前沿技術、以用戶為中心這件事情上,海爾始終是謙虛、開放的「學生」心態,在這30多年的積澱中,海爾「攢下」的不只是無數技術專利,還有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搭建的智慧家庭生態,不斷為用戶提供服務。
所以,真正有經濟頭腦的用戶會選擇為品質付費。「海爾智家」數十萬元的套系售價看似昂貴,但用戶買來的是終身的美好生活體驗。
最近,家電行業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邊是產品價格越來越便宜,32寸的彩電不到500元,10公斤洗衣機跌破1000元,2匹的空調不到2000元……在大家感嘆,如今的產品越來越不值錢時。另一邊,海爾卻賣出了客單價25萬的產品。據悉,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在上海開業一個月,營業額就接近2000萬。
整個行業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市場沒有需求,還是產品沒有解決用戶的痛點?對於家電這種耐用品而言,如果產品本身不具有吸引力,低價能奏效嗎?
也有人提出疑問,大家都在降價,海爾憑什麼賣那麼貴?
用戶需求究竟在哪?
對於一件壽命達5-10年的家電產品而言,除了裝修、損壞或結婚會考慮購買家電產品外,很難會刺激消費者二次購買的欲望。這也出現了,價格便宜卻賣不動,整個行業陷入價格戰深淵。
家電未來的需求在哪裡?答案一定是能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例如,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除了看電視、洗衣服、存儲食材、製冷制熱這些基本功能外,還能解決用戶什麼需求?用戶長時間用過的空調、洗衣機,是否能自動清洗,為用戶的健康提供保證?針對不同材質的衣服,洗衣機是否可以有針對性的洗滌,不再出現染色或起毛的現象?無論再昂貴的衣服,用戶是否可以獲得「洗衣店」般的保養?冰箱是否能將快過期的食物提醒你趕緊使用完……
這些還不夠,家用電器甚至可以成為用戶的「保姆」和「助手」,自動記憶你的使用習慣、健康指數、生活規律,在吃、穿、用上為你提供所有服務,成為你生活上離不開的幫手。
這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不是市場沒有需求,是你的產品還不夠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家用電器只要解決用戶的痛點,用戶就會買帳。
海爾憑什麼賣那麼貴?
在同行都在降價時,海爾智家的客單價卻達25萬,是故弄玄虛還是在打概念?在獲得答案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能賣出25萬的產品究竟是什麼樣的產品?
原來,海爾賣的不是單個產品,而是按「套」賣,它賣「智慧廚房」、「智慧客廳」、「智慧臥室」、「智慧陽臺」等涉及到用戶家中的5大空間。有人又會問,這不就是產品打包一起賣嘛,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也有套餐產品,最高也賣不到5萬呀。
真的只是這麼簡單嗎?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信息越來越透明,海爾智家評什麼俘獲了消費者的心呢?
我們就直接拿產品來比較吧。有些網際網路企業的家電產品先不說他的質量好不好,是不是貼個牌就賣,就拿市面上推出的套餐來看也是以便宜為主,用戶買的就是一時的好玩、一時的新鮮,但是新鮮過後呢?生活還是要繼續。而海爾作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無論從技術、功能、研發上甩出一些雜牌企業幾條街,它賣的產品套系,用戶不只買下了產品,買下的是整個廚房、客廳、臥室的服務,可以直接把整個場景「搬」回家。
什麼是場景?舉例來說,當你回家時,海爾智慧家庭的智能空調主動定製出你習慣的溫度,電視主動打開了昨晚關注的新聞頻道;你如果在浴室,海爾熱水器已記住家庭成員的洗澡時間,根據季節、氣溫為主動備好熱水,不用熱水時主動關閉加熱,主動為你省電;你在臥室,智能空調能夠主動調節溫度,解決風速、溼度、PM2.5、含氧量等問題;離家時,家中的燈光、空調、電視等自動關閉,掃地機器人工作,安防系統開啟;當你離家時:家中的燈光、空調、電視等自動關閉,掃地機器人工作,安防系統開啟。甚至出差時,安防系統可將家中的一起實時傳送到手機的海爾智家APP上,讓你無憂出行……用一位花了70萬購買海爾智家套系產品的消費者朱先生的話來說,「這樣買就是為了配套高級的體驗,一步到位。」
在服務上,對於市面上一般的產品,用戶買完就結束了,但對於「海爾智家」,用戶買完才是服務的開始。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廠商的所謂「套系」只是幾種產品的搭配銷售,產品之間很難形成聯動,更不要說其他智慧體驗。而海爾是目前唯一能夠實現「成套、定製、迭代」的廠商之一,真正做到全屋產品成套、方案成套、家電家居成套,讓家電套系與家庭裝修風格融合,用戶可根據戶型結構、家庭成員習慣、自身喜好進行不同生活場景的個性化定製。
好的智慧家庭產品是讓用戶變「懶」
在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海爾可以把「家」相關的事情全部完成。用戶購買包含家裝服務在內的智慧場景方案後,「海爾智家」服務平臺提供從送裝、保養到清潔、維修、移機、換新等全場景服務,同時會根據用戶的裝修進度,全流程與用戶實時溝通,主動獲取用戶訴求,為用戶定製個性化解決方案。
有了海爾這項服務,用戶再也不需要忍受裝修時的來回溝通、購買家居建材的東奔西跑,不用擔心心儀的智能家電產品與裝修風格不匹配,入住後才發現到處暴露的電線影響美觀,更不用擔心必須通過手機操作、過於「高科技」的產品給家中老人小孩的使用帶來不便,只要提出自己的需求,「海爾智家」均可一站式實現。
如果在裝修或居住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也不用再去區分是水電煤氣問題、還是線路管道問題、或是家電故障,再分門別類找不同的修理工人上門,只需一個電話,「海爾智家」售後服務團隊便會上門解決。
這種從前期設計、中期安裝到後期維護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把用戶徹底中冗雜繁瑣的家務中解放出來,讓家變得更聰明,也讓用戶變「懶」。這是好的智慧家庭方案應該做到的,也是「海爾智家」售價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卻仍然客似雲來的原因。
越來越多用戶願意為品質付費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說:「便宜的東西,只有在買的那一刻是開心的,用的時候沒有一天是開心的;品質好的東西,只有付錢那一刻心疼,之後每一次用的時候都是快樂的。這才是值得。」
這句話用來形容家電這種低頻購買、高頻使用的產品,尤為精準。過去幾年,「高性價比」產品一度受到市場熱捧,但經過幾年的市場驗證,追求高品質產品與生活的用戶更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原因很簡單,過於強調「性價比」的企業,為了實現成本控制,只能在產品上採取大眾化、統一化的設計思路,將功能進行簡單堆砌,這種產品很難實現任何創新突破,勢必無法滿足用戶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售後服務、維修與迭代更是無從談起。
買一臺智慧型手機或智能手錶,不喜歡還可以半年一換,但如果買來一臺冰箱、空調或電視,半年後發現就是雞肋,扔了浪費、用著糟心,用戶憑什麼為這種低價值的產品去買單?
如今,用戶願意為品質付費,蘋果每出一臺手機售價都在1萬元以上,也引來一大批用戶購買;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從一開始就走高端,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都認可華為,心甘情願為華為手機買單。好的產品一定是靠強大的研發和技術去支撐。同樣,海爾之所以可以成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靠的也是立足全球的製造、研發、服務體系。
早在2006年,海爾就開始布局物聯網,在擁抱前沿技術、以用戶為中心這件事情上,海爾始終是謙虛、開放的「學生」心態,在這30多年的積澱中,海爾「攢下」的不只是無數技術專利,還有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搭建的智慧家庭生態,不斷為用戶提供服務。
所以,真正有經濟頭腦的用戶會選擇為品質付費。「海爾智家」數十萬元的套系售價看似昂貴,但用戶買來的是終身的美好生活體驗。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