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私有雲成本太高,往往只是大企業的專屬。中小企業為了節省IT成為,往往選擇把自己的系統部署在公有雲上,但隨之而來的是信息安全難以保障。Bo7esmc
為了解決採用公有雲的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的問題,又能更快速的設計出滿足市場要求的產品,ET-iLink私有雲橫空出世。「開發快團隊希望借ET-iLink私有雲打破目前物聯網大型企業和大型第三方服務商當道的現狀,以此引發行業的創新浪潮和質變,讓更多優秀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最終改變整個智能硬體市場和物聯網市場的生態。」開發快產品總監崔齊恆在接受國際電子商情採訪時表示,相較而言,私有雲具有數據私有,自管自控;電信級的SLA服務保障以及提供豐富的擴展接口和DEMO,用戶可以自己開發業務層的功能等保障,確保團隊可以穩健迅速地開發一個新的產品。Bo7esmc
據崔齊恆介紹,開發快是國內最早提出ET-iLink私有雲概念的企業。他稱,大家所熟知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是基於數據存儲位置而言的,即是存儲於公共區域,還是私有的本地伺服器,還是公共區域和私有本地伺服器都有。如阿里雲等就是屬於數據存儲的雲,即IAAS。而開發快提出的雲平臺,主要針對物聯網企業,是雲平臺的PAAS和SAAS類的服務,是基於雲平臺的存儲空間做的一套基於數據通信和轉發的軟體平臺。Bo7esmc
目前,雲平臺大多數以傳統雲和公有云為主。傳統的雲服務是基於WEB端的伺服器輪詢系統,設備端要不停的輪詢伺服器的狀態,才知道伺服器狀態的改變。「這種方式不僅不是真正的實時,還嚴重浪費伺服器的帶寬,伺服器也無法承受足夠多的設備,無法做到大並發。」 崔齊恆稱,基於傳統WEB伺服器的模型的缺點,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公有雲伺服器。這些公有雲大部分基於MQTT協議來實現,本質上是解決了不同硬體平臺與伺服器和手機之間的通信問題,但平臺的服務商主要是做大數據,要求連接雲平臺的用戶的數據通信協議按照已經制定的規則來進行,這樣嚴重影響了產品特色功能的開發,並且數據暴露在雲平臺廠商。另外,對項目開發並沒有起到能夠節省時間的目的。而開發快推出的私有雲可以一鍵安裝和部署的物聯網雲平臺軟體包,用戶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公有雲(如阿里雲)上,實現智能硬體數據指令的轉發和控制。Bo7esmc
「開發快和其他提供公有雲服務的雲服務廠商最大的差異在於開發快為用戶提供更自由的產品開發環境。」崔齊恆進一步解釋稱,具體來說,就是連接ET-iLink雲平臺不需要用戶對業務邏輯做任何更改,用戶的產品傳輸的任何指令,開發快雲平臺都會透明的傳輸給手機或者PC端,實現真正的透明傳輸,自由開發。
據悉,開發快提供7個平臺的SDK,開發者可以在任何異構平臺之間進行自由的數據通信,還提供了HTTP與雲平臺的接口,可以幫助傳統WEB雲平臺快速的升級成MQTT雙向傳輸的雲平臺。
全功能平臺開發包免費提供
另外,通過開發快ET-iLink軟硬雲的方案,客戶可以極大的縮短開發周期,正常需要一年左右的研發周期,甚至可以縮短為幾個月。同時用戶也不用費心費力的去維護一支龐大的團隊。
崔齊恆介紹稱,ET-iLink包含WIFI和2G兩種開發板,並且有配套的ET-iLink雲MQTT伺服器,它是開發快為幫助開發者快速搭建物聯網產品原型而設計的,對於傳統的硬體產品只需要將產品的控制指令通過串口傳輸給WIFI或者2G模塊,用戶的手機或PC端就可以接收到相應的指令,反向也一樣。「這種情況下,從WIFI和2G模塊到雲平臺再到手機端的通信鏈路就不需要去擔心,而且我們與國內其他雲平臺廠商的區別是,我們不限制用戶傳輸的數據業務的邏輯,用戶可以傳輸任何指令,我們只建立通信鏈路,大大的方便了用戶的開發,極大的降低開發周期和成本。」
配套的硬體開發板Bo7esmc
崔齊恆舉例稱,以智能手錶為例,廠商需要維持一個6人左右的開發團隊,來搭建雲平臺的架構,制定協議,進行資料庫開發、後臺開發、設備管理界面的開發等,需要半年以上的開發周期才能完成雲平臺的搭建和測試,還不包含手錶的產品端的開發和APP的開發。這樣會嚴重影響產品的上市周期,喪失市場的主動性。這種情況下,廠商往往會採用公有雲去開發自己的產品,但是公有雲數據的安全性、隱私性令人堪憂。而採用ET-iLink私有雲,不僅能解決採用公有雲的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的問題,又能更快速的設計出滿足市場要求的產品。再如小駕學車,在過去,智能車載系統、微信、手機App和BS構架的web網絡系統等功能需要2年左右的開發周期。而小駕當時採用iLink解決方案後,短短3個月內就將迅速整合了從學員約車到約考的全部功能。數月之內,小駕學車成功代替傳統駕校服務模式,成為了首個駕校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Bo7esmc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獲得市場的認可,開發快的雲平臺提出了行業不可能有的低價,99元就可以擁有一套支持高達99埠的私有雲伺服器,190元就能擁有一套軟硬雲的完整開發環境和軟硬體DEMO。Bo7esmc
實際上,兩年前開發快就推出了公有雲,私有雲是其新推出的產品。崔齊恆表示,開發快團隊公有雲的推出,一方面驗證了商業模式和雲平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為一些中小型企業,愛好者、創客等群體提供免費使用的環境。而私有雲,是為解決了中大型企業數據隱私性、方便性提出的解決方案。因為公有雲客戶和私有雲客戶對於產品的要求不一樣,私有雲強調的是安全性和自定自開發性。Bo7esmc
「我們的私有雲是通過公有雲的大規模使用後,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後,再從公有雲迭代出來的。目前全國有200多個企業正在使用我們的公有雲,正在進行的項目接近300個,接入的設備有幾十萬個。」崔齊恆進一步稱,簡單來說,開發快就是把一套經過驗證過的公有雲系統打包成一套傻瓜式部署的私有雲解決方案,其它家的公有雲是租房給你,開發快是直接幫你蓋房子。Bo7esmc
至於盈利模式,崔齊恆直言,開發快是通過連接點,以量取勝。「目前所有的公有雲廠商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做大數據,那麼必然要求所有的接入廠商的協議統一,這樣帶來的問題一方面是廠商無法自定義特殊的產品功能,另一方面是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性暴露。而開發快是讓所有的智能硬體廠商都能自主開發,自主擁有。」崔齊恆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全球380億個物聯網連接點中佔有一席之地。」Bo7esmc
崔齊恆透露,開發快前期將以軟體服務的售賣為核心,後期當用戶量大了之後,會把單個用戶的伺服器作為一個一個的點,最終組建成一個巨大的信息快速路網。不過與公有雲服務公司不同的是,開發快看重的是每一個節點聯結起來之後所產生的規模效應,通過這張網絡,實現數據的無阻傳輸和連接。崔齊恆舉例稱,比如,A公司的智能手環伺服器掛了,那麼A公司用戶的所有產品都用不了,但是如果其是在開發快體系內搭建的私有雲伺服器,那其所有的產品依然可以正常的傳輸數據和使用各種功能,因為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狀況是一張網,當這個節點不通的時候,還可以繞路走。「這個是商業模式是我們最後希望達到的一個狀態。因為從我們的產品中就能看出,我們更希望是提供一個工具給客戶,而不是把客戶綁在我們的平臺上,所以我們的核心技術是以數據傳輸為主。」
「物聯網是一個很寬泛的行業,我們給自身的產品定義的是工具屬性。我們主要是針對已經成長起來的中小型創業企業和想要轉型的老牌傳統企業,對於希望用我們工具來驗證產品的工程師、創客、IDH,我們願意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因為我們並不靠從他們身上賺取利潤來生存。」 崔齊恆稱,實際上,開發快的客戶很多都是大型企業,他們是對私有雲需求最迫切的群體,而這也是開發快核心的一塊市場。據了解,目前開發快的雲平臺應用比較多的領域是生態農場(智慧農夫等客戶)、智能建築(中聯重科、智濟門窗等)、智慧旅遊,還有傳統的智能小家電等。Bo7esmc
相關數據顯示,從被稱為可穿戴設備元年的2013年開始,科技類創客的人數就在不斷上漲,並在短短的3年左右的時間內,國內創客的人數就從80萬人漲到了300萬人。Bo7esmc
在這些創客中,有30%的人在從事純軟體類項目的開發、55%的人在從事軟硬雲結合的智能硬體項目的開發,只有15%的人在從事傳統硬體類項目的開發。隨著大數據、用戶量被初創團隊越來越重視,軟硬結合這種開發模式將逐漸成為硬體開發的標配。據保守估計,這帶動著需要雲服務的創業項目的比例高達70%。這對於雲平臺服務提供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而前提是必須要有一朵好的雲。隨著ET-iLink私有雲的誕生,期待物聯網市場能有更多的亮點。
Bo7e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