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山裡的野菜,七八十年代的人才吃過,曬乾用來煲湯味道鮮美

2021-01-08 鄉村小客

這種大山裡的野菜,七八十年代的人才吃過,曬乾用來煲湯味道鮮美

野菜在以前饑荒的年代,就是人們的「救命糧」,爺爺奶奶輩就有吃過不少了,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如今野菜卻成為一種搶手的純天然美味,價格賣得比肉還貴。不知道你們吃過哪些野菜呢?

今天小優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種大山裡的野菜,在市場上可是很難買到的,有時間的話可以上山去挖哦。這種野菜聞起來有點苦,但曬乾用來煲湯卻是很鮮美的,在客家地區很受歡迎,當地人稱為「苦齋菜」。

在客家地區,農村人經常會上山摘苦齋菜,每次都能收穫到很多,帶回家曬乾就能吃好一陣子的了。不過曬乾的苦齋菜味道有點獨特,像臭腳丫的味道,但這不影響客家人對它喜歡。

苦齋菜在大山裡一年四季都有,人們隨時想吃都可以摘到,可見這苦齋菜有多豐產了。對於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肯定吃過苦齋菜的,而現在的年輕人就不一定了,有些還不認識苦齋菜呢。

記得之前小優去福建旅遊的時候,吃過一道農家美食,就是用苦齋菜燉的湯,喝起來味道鮮美,回味還有點甘甜,小優還是頭一回吃到這麼美味的野菜,當時一口氣就喝了兩碗湯。

其實這苦齋菜乾燉湯,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就是一道常見的美食,大人小孩都愛吃,常喝還能清熱解毒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苦齋菜呢?如果有去客家,記得要品嘗一下苦齋菜哦,相信你們會喜歡的。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山深處的野菜,你吃過幾種?最後一種吃起來一股黃瓜味道!
    農村大山深處的野菜,你吃過幾種?最後一種吃起來一股黃瓜味道!第一種:大葉芹在我們這裡叫做大山芹,我們吃也是吃它的嫩芽部分,小時候爺爺奶奶經常在成熟的時候摘回來給我吃,只是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吃過了,你吃過嗎?
  • 新鮮比曬乾便宜的菜,用來煮湯,清口不油膩,比肉湯還鮮美
    新鮮比曬乾便宜的菜,用來煮湯,清口不油膩,比肉湯還鮮美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早上起來,依舊打開手機,看看菜店裡都提供哪些蔬菜,打算買點新鮮的菌菇炒一炒或者煲湯,過了一遍菜單,突然發現有盒裝的新鮮的竹蓀。在我印象中,竹蓀以前都是曬乾後的幹製品,現在和其他常見的杏鮑菇、金針菇一樣,都有人工培育種植的新鮮品種了,立馬地果斷下單買了2盒。
  • 農村常見的十五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驚蟄已過,春分將至。柳樹綠了,櫻花開了,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春天來了,茫茫大地一片生機。春天是綠色的,記得小時候,每當到了春天就會和母親一起到地裡去挖野菜,春風暖陽,無憂無慮。後來長大了,經常在外邊,很少再有機會去地裡挖野菜。
  • 長在大山裡,碰到是幸運,營養是香菇31倍,煲湯是一絕,益腸胃
    導讀:長在大山裡,碰到是幸運,營養是香菇31倍,煲湯是一絕,益腸胃山珍海味,並不一定在大城市的餐桌上才能找到。殊不知,在農村鄉下,蘊藏著的美味更是數不勝數。比如農村的麵條菜、馬齒莧等一些野菜,其營養價值一點不輸給蔬菜。除了農村的野菜之外,長在大山裡的一些菌類,更是值得我們珍惜。很多人都知道,雲南是盛產野生菌的地方,其實呢,野生菌並非只有雲南才生長。在我國的大多數省市農村的野外,也有菌類生長。比如這一期筆者給大家分享的一種菌類,它被認為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菌。這東西,就是「羊肚菌」。
  • 這種長在水裡的野菜,口感嫩滑味道鮮美,藥食兩用價值高
    說到農村的植物,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江南水鄉人人都喜歡的野草植物,這是一種生長在水裡的植物,類似於雞頭米和菱角的那種,只不過它不會長有果實。這種野草不僅能吃,還能入藥。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植物就是「蓴菜」,是一種生長在水裡的植物。蓴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還有一些其它的稱呼,比如說:蒪菜、馬蹄菜、湖菜。
  • 你的家鄉有哪些野菜?這些野菜你見過嗎
    猴腿野菜不許要肥也無需管理,自然生長味美鮮嫩,營養豐富,榨吃、曬乾食用、包餃子更好了,美味可口,爽口鮮味,是家鄉獨有的野菜之一。吉祥菜:農村大山裡的野生的吉祥菜,它的生長特點更是驚人,專門生長在山上石砬子旁草叢裡,這種野菜的獨有特點就是稀缺,生長古怪,沒人敢去石砬子旁採摘,凡是農村人都知道靠大石砬子縫中經常有蛇出現,所以很少有人採摘。它的獨有食用特點包包子,蒸餃子最好的,味道獨特,香味十足,有一種青香味道。
  • 這種俗稱「麵條菜」的野菜,是河南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
    我喜歡野菜,每到春天總要去田野裡挖野菜來吃,像苦菜、辣菜、薺菜、蒲公英、麵條菜等等。最誘人的要屬麵條菜了,因為它不僅長得亭亭玉立,青翠欲滴,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顧名思義,麵條菜的葉子狹長,如同麵條。麵條菜可謂野菜中的「貴族」,小時候到田野裡給牛羊拔草,看到這種嫩嫩的植物都是要單獨放置的,決不與其他草為伍。晚上回家,涼拌或下到麵條湯裡,味道極為鮮美。這種俗稱「麵條菜」的野菜,是河南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麵條菜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其全草及嫩莖葉均可入藥,你吃過嗎?
  • 農村用來做掃帚的「雜草」,竟是珍貴美味的野菜,很少人吃過!
    農村用來做掃帚的「雜草」,竟是珍貴美味的野菜,很少人吃過!在我們的田野裡經常會看見很多不起眼的雜草,想必你小時候肯定見過這樣的一種草,它在田地裡,長得一大簇的,葉子是長條的形狀,綠色的一堆長在那裡,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為那是雜草,但是它不僅能用還能吃。
  • 大山裡的美味,春天裡我吃過最鮮美的筍
    鮮筍人間四月天,正是賞春嘗筍的佳季,四月中旬,雨水充沛、大地光照充足,在老家房縣,大山裡有一種大拇指粗細的筆頭筍正是冒尖的時候,此時品嘗正當時,其口感脆嫩、入口回甘、鮮美無比,在我吃過的筍裡面算是最鮮美的筍。
  • 魚腥草是個好東西,用來涼拌和煲湯最是美味啦,製作簡單又家常
    三月魚腥草是最鮮美的時候,它不但能夠清熱,含有的營養還特別豐富,有的朋友不喜歡這個野菜,認為它是蔬菜中的臭豆腐,難以入口,其實用它來煲湯,是非常美味的,魚腥草是個好東西,用來涼拌或者是煲湯最是好吃了。而魚腥草是藥食同源的野菜,既沒有普通抗病毒藥的副作用,又不會使產婦大量出汗。不僅如此,由於魚腥草有神奇的消炎作用,產婦吃了魚腥草就不容易得 乳腺炎,同時又能促進體內生產時的傷口癒合。有人在煲雞湯前,覺得一定要把雞肉焯水一下,把它的血水去掉,喝湯的時候就沒有腥味。而有的人卻覺得雞肉不用焯水,只需要在煲湯前清洗乾淨直接就能煲湯了,在煲湯的時候撇掉浮沫就行了。
  • 中國野菜圖譜,20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驚蟄一過,菜市場裡青翠欲滴的野菜輪番亮相,最堅定的肉食主義者都很難抵擋這嫩出水的誘惑。「春食野菜賽仙丹」,三四月份貓冬的嫩芽剛冒出頭來,正是最脆嫩、營養最豐富的時候。馬齒莧常選用小株、細嫩、葉多、青綠色的枝葉來涼拌,焯水兩三分鐘,撈出過幾次涼水,洗去粘液,再將蒜切成茸,放入生抽、陳醋、鹽、糖和香油調和成汁。也可以煮粥、炒食。這種野菜還有曬乾的做法,可以儲存好些時日。用來燒肉,味道太靈了。
  • 「手邊的綠色」北方野菜大盤點!你吃過哪幾種呢?
    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漸漸吃膩了雞鴨魚肉,開始懷念以前吃過的那些鄉間野味,一些野菜的身影在城市裡越來越常見。今天小編就盤點一下北方鄉野中(小編北方銀)常見的一些野菜。馬齒莧一般焯過水之後涼拌著吃,也可以用來燉湯,味道偏酸,口感細嫩爽滑。馬齒莧含有豐富營養物質,能有效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莧菜
  • 這種野菜越老越好,一到夏季很多人挖根,民間常用它煲湯祛溼
    一般野菜都是越嫩越好吃,老了之後就沒什麼食用價值了,但有一種野菜卻與眾不同,不僅可以吃嫩葉,等它老了之後還可以挖根,可以說價值極高。這種野菜在農村隨處可見,它就是刺莧。刺莧是一種野莧菜,春夏之交的時候,它的葉子非常嫩,可以掐一把回家涼拌著吃、炒著吃,味道不輸自家種植的莧菜。
  • 這種叫白蒿的野菜,農村娃十有八九吃過,00還不認識呢
    每當看到今天人們去鄉村挖野菜的時候,我便想起兒時去山上挖野菜的情景。小時候幾乎每天都到山上挖野菜。六十年代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那時糧食不夠吃,只能靠糠菜度日,那時農村按工分分糧食,我們家孩子多,勞力少,所以更顯的困難。每年的春季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是每年最難熬的季節。
  • 這食材不起眼,曬乾後價格貴10倍,用來煲湯真鮮美,貴點也值了
    8月,正是各種菌菇上市的季節,比較少見的松茸、雞樅菌、羊肚菌等都在各產地陸續上市,菌類食材保鮮時間特別短,而且都是野生為主,食用新鮮菌類的時間一般是採摘下來3-4小時以內味道最是鮮美,簡單烹飪就能體現菌菇鮮美的味道。但不在菌菇產地區的人們要想嘗鮮時令菌類怎麼辦?於是就有了把菌菇曬乾後的加工製品。
  • 只有南方人才吃野菜?其實北方的野菜,也是人人追捧的對象
    現在的人仿佛過上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也許是吃慣了城市裡的大魚大肉,所以在有一些時候總想吃一點比較清淡的東西,野草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吃野草不是南方人的專利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南方人才會吃野草。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不正確的,畢竟吃野草並不是南方人的一個專利事情。
  • 嫩莖葉可當野菜,根煲湯,祛風除溼,潤肺止咳,舒筋活絡,補益肝
    煲湯好食材︱人們只知道它的嫩莖葉可吃,卻不知它的根煲湯更有益有一次和朋友上山採藥,沒採到,心想就此回家算了,可能是因為有點累,也不想再爬山了,於是就在一棵樹下歇息了會兒。他指著不遠處說,那有幾株牛尾蕨,挖回去煲湯喝吧!」順著他的手勢一看,像是一種小灌木,又具有藤本植物的特徵,小樹枝又軟又細,有一定的攀爬能力,遠遠看去鬱鬱蔥蔥,葉厚茂盛的,像極了菝葜。走過去細瞧,莖草質,無刺,折斷空心,確定不是菝葜;因為菝葜是木質莖,實心,有刺。
  • 火鍋裡煮粥,這是什麼操作?粥最鮮美的吃法,吃過的人才懂!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火鍋裡煮粥,這是什麼操作?粥最鮮美的吃法,吃過的人才懂!最近蘿媽迷上了這口鍋,這是別人送給蘿媽的一個升降火鍋,真的非常好用,昨天蘿媽就用它煮了一頓海鮮大餐,但是這口鍋的「本職」工作當然是用來煮火鍋,但是蘿媽卻用這口鍋,解鎖了新的烹飪方式,那就是用它煮火鍋的同時,又用它煮粥。
  • 我們用來燒火的東西,卻被韓國人當「寶貝」,煲湯煮茶都少不了
    當然大多數的吃貨都認為中國的美食是一直領先於全世界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美食種類不僅多,而且食物的味道也確實是非常的好,並且中國人在烹飪食物的時候,其實手法也是非常多樣化的,很多外國人也特別的想要學習一下中國人烹飪食物的手法。尤其是對於一些中國吃貨或者是中國廚師來說,他們認為哪怕是一些野菜,也是可以被當作美食的,但是在中國有一種東西是我們基本上都沒有吃過的,而這種東西就是玉米芯兒。
  • 夏天來了,老農到菜園裡拔一種常見草藥,曬乾用來煲湯有清熱功效
    現在已經是到了一年四季中最炎熱的季節夏天,夏天天天氣溫都是可以達到30度以上,太陽是那樣子的毒辣,在這樣子的季節裡最需要的就是多吃吃一些可以起到清熱解暑效果的食物了。至於平日裡人們所可以知道的食物有很多,但你知道要起到清熱解暑功效,什麼樣的食物是最合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