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的時間,一個人帶孩子,大吼大叫瘋了似的,怎麼變成了這樣?

2020-12-18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註:本文粉絲供稿

昨天,早晨,打了孩子。

因為起床後,孩子不穿、不洗、不吃、不喝、不願意出門。我一遍遍哄、一遍遍的講道理、一遍遍地控制都沒用。若是帶寶寶的第一年,或許我還會忍。

可妞妞就當聽不見一樣,忍不住打了她,然後自己氣的發瘋一樣吼叫著,狠狠地踹上了門。

聽到她在裡面大哭,氣頭上我忍了3/5分鐘才打開門,看到她跪在地上眼淚縱橫要抱抱,我心疼極了。

送到幼兒園,回來在車上大哭一場,不是我要變成這樣的媽媽,可情緒上來的那一刻真的是要爆發!

3年的時間,一個人帶孩子,過程中的心酸點滴只有自己知道…一個人帶太難了……

如若家庭幸福,伴侶體貼,再累也值得;可如果對方只是一個見不著的臭脾氣的影子「爸爸」,壓抑的生活總會發洩,很不幸,讓寶寶碰上了……我嚇到了孩子,自責、難受,反思,而後又再吼,再後悔,陷入了死循環,感覺自己抑鬱跟瘋了一樣……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在反思,在控制。為什麼我的脾氣不好,管教孩子只會用「大吼大叫」的方式?為什麼我家裡的人脾氣也都不好,沒耐心、大吼大叫、愛發火?

後來才知道,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麼重要。家裡的長輩都是這樣發洩不良情緒的,都是用這樣的語氣去交流的。

我是一個被吼大的孩子,而今我又這樣對待著妞妞……

經常對寶寶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1、孩子叛逆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喜歡他,誇獎、讚美、疼愛他,沒有哪個孩子願意一直被爸爸媽媽吼叫、打罵。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讓孩子更叛逆,更牴觸。遇上孩子成長的叛逆期更是難以溝通。

2、孩子性格怪異

大吼大叫的管教方式會造成孩子的心裡陰影,性格上更加怪異,內向,自卑,更容易自閉,不願意交流

3、孩子脾氣暴躁

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父母的大吼大叫,處理問題的方法、態度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日後孩子也會像自己一樣暴躁,影響的是孩子的一輩子。

朋友說:「控制情緒太難了」,也有朋友說:「好好說話孩子根本不聽,就剩下吼和打了」,可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必須要改變和孩子的說話方式。

——今日話題——

你管教孩子最常用的方式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孩子內向、膽小?大吼大叫的後遺症這樣補救
    有家長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形成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害怕犯錯,畏手畏腳。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經做過一個小阿爾伯特實驗。通過條件反射訓練,參加實驗的孩子,產生了條件反射的恐懼。
  • 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孩子內向、膽小?你應該這樣來補救
    其實這種話語,本身來說就是互相傷害,尤其是孩子,幼小的心靈總會留下傷害。多少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的出氣筒啊,孩子真的需要你這樣去罵嗎?其實,很多時候你的焦慮往往比孩子的問題本身更可怕。帶著情緒的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內向、膽小的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 面對總是大吼大叫的孩子,做情緒管理型父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大吵之後,夕夕和父母都很受傷,那麼如何改善他們的親子關係呢?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約翰·戈特曼博士,為了尋找一種能夠改善人際關係方法,經過漫長的20年,研究眾多家庭,得出結論:唯有情緒管理訓練,才是父母向孩子傳達愛意的最好方式,並寫在《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這本書中。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格格薦書丨畫個「大吼大叫」的父母
    每天想第一時間回到家放鬆放鬆,但疲憊的身體和身心都在接受來自娃的各種形式的挑戰,無時無刻不在「摧毀」著家長的耐心。 「我忍~我忍~ 我忍不住了」... ... 終於在某個時刻,點燃了這一天的所有惱火,孩子也成了那個最無辜的人。
  • 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對著吼叫,這樣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雙方情緒失控,儘管孩子相對於父母處於弱勢地位,但情緒混亂下,孩子也會對著父母大吼大叫,惡語相向。責問、威脅、懲罰就是直覺式教養的手段,我們當父母的總認為這樣的方式就是管教,但只要好好想想這種反擊之後,孩子的情緒是否更加激烈,他們的對抗更加強烈,甚至會對父母動手。所以,父母管教的方法錯了,直接導致無法實施有效教養,最壞的結果是親情關係破裂。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孩子更多時候都是不聽話的,家長在無奈之下,只能大吼大叫去震懾孩子,逼著孩子停止搗蛋行為,可是孩子的叛逆行為,似乎因此變得更加嚴重,對於父母的指令簡直當成耳邊風。相信很多家庭都在面對同樣的教育情況,可是家長又知不知道,對於孩子是不可以大吼大叫的,吼叫教育只會讓教育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會讓孩子更加聽話服從自己。對孩子」吼叫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從哪幾個方面來看?
  • 父母經常大吼大叫孩子,到底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危害?父母需知道
    最近很多媽媽們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火藥桶,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經常沒有耐心,而且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是大吼大叫。其實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天生內向,不愛說話,而有的孩子外向,卻很叛逆,有的家長自己孩子很調皮,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就忍不住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
  • 對外人彬彬有禮的老公,為何總對我大吼大叫
    老公對待外人一向彬彬有禮,不管是大人、老人還是孩子,從沒有跟別人有過爭執,甚至連大著嗓門講話都沒有過。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外人眼中的謙謙君子,卻經常朝我大吼大叫,很多時候,就為了一點點小事,他也要朝我發脾氣,甚至有時候,連藉口都懶得找,就來吼我。這讓我十分苦惱,我也是一個脾氣不錯的人,但就算脾氣再好,被人無緣無故吼一通,也會來火,自然就會發生爭吵。
  • 稍有不順就暴躁、對家人大吼大叫都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反過來看,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對家人大吼大叫,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很自私,就會覺得這個人不顧他人的感受,一切事情的導火索就是他發了脾氣。很顯然,這種理解太片面。在前不久的一則新聞報導中,一個小男孩因為被父親說了幾句,就和父親大吵大鬧,甚至最後採取了試圖自殺的行為。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上這幾個缺點,越長大越難改掉
    經常被媽媽吼,孩子也學會了大吼大叫小愛今年五歲了,已經上幼兒園一年了,但是今年小愛的幼兒園生活特別的不開心,老師發現班上的小朋友沒有人願意跟小愛說話,做遊戲也不願意和小愛一組,老師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就叫來了班裡最懂事的孩子詢問,小朋友表示之所以不願意和小愛一起玩是因為小愛經常對著小朋友們大喊大叫,老師一聽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
  • 品讀·原創|那個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只是太累了
    作者:美美媽來源:《品讀》2021年第1期那個當街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同樣令人心疼周末,送女兒上舞蹈班,我在附近的街心花園等候下課,旁邊的母女三人引起了我的關注。那位媽媽坐在石墩上看手機,她身旁的嬰兒車上掛著新買的菜,兩個女兒——一個三四歲,另一個也就一兩歲的樣子,正在一旁玩。
  • 北京地鐵發生一起事件,小男孩因為奶奶不讓座,對其大吼大叫!
    導讀:北京地鐵發生一起事件,小男孩因為奶奶不讓座,對其大吼大叫,場面讓人氣憤!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對孩子基本素質和禮貌的良好教育也體現了一個家庭的基本素養。我們了解到,12月2日,在北京地鐵上,一名男孩放學後被奶奶接回家過程中,由於地鐵人多座位少,奶奶就 坐在了唯一的一個空位上,但是就是因為這一舉動,引起了孫子的不滿,小男孩對其大吼大叫:「我警告你,你給我起來!」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從繪本角度讓家長理解「低聲教育」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因為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甚至有時候脾氣一上來沒控制住,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回想起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太衝動了,但是又拉不下臉來和孩子道歉。《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這本繪本就講述了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有多大,讓我們對大吼大叫有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低聲教育"是多麼必要的。下面,就來我們一起來賞析這本短小而蘊意深刻的繪本吧。
  •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的大吼大叫是孩子人生悲劇的開始!
    父母的脾氣和性情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習慣於大吼大叫的父母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最終導致他們安全感缺失,變得敏感而脆弱。01有網友在知乎留言說:小時候媽媽的脾氣很不好,會動不動的就朝我發脾氣,為了不讓媽媽罵,我就小心翼翼的,唯恐自己哪裡惹媽媽不開心,而我其實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不對。
  • 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有沒有補救的辦法?
    時常覺得情緒控制不住,如果孩子再吵鬧,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時間長了,覺得孩子變得有些內向、膽小,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的確,家長對孩子經常大吼大叫,對孩子的確有影響。有的孩子可能就適應了這種方式,有時候也會衝大人大吼大叫,總之就是大家都不會好好說話了。
  • 父母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孩子膽小懦弱,你應該這樣來補救
    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會被當成父母的出氣筒,但是孩子的心靈是比較脆弱的,他們可能無法長期忍受,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焦慮往往比孩子本身的問題更可怕,帶著情緒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對的做法,反而會導致他們的內心受挫。更嚴重的是造成他們內向膽小的這樣一種性格,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 追蹤:正念減壓|一生氣就大吼大叫像瘋了調控情緒
    正念減壓|一生氣就大吼大叫像瘋了調控情緒20世紀作者Anais Nin(阿耐斯)曾寫道:「沉溺生活的人沒有死的恐懼」。自以為長命百歲無益於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假裝自己的生命會綿延無絕。惟有心血來潮的那天,我們才會籌劃大事業,將我們的目標和夢想寄托在enis Waitley(丹尼斯)稱之為 "虛幻島" 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實,直面死亡未必要等到生命耗盡時的臨終一刻。
  • 輔導作業難 4招讓你不做大吼大叫的父母
    ;細細一聽原來是在輔導孩子的作業,有多少家長在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很多的父母在輔導孩子時候大吼的媽媽;但這類母親其實是「初級媽媽」;就是孩子剛步入一個新階段,媽媽在新的階段還未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陪伴輔助,在不知所措時大吼大聲,以最大的聲音來宣洩自己的無奈,可是這位媽媽可有曾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解說,去輔導一個問題;大多的新手媽媽在輔導時總是以大人的思維去說,而不是以孩子現有年齡裡的理解能力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