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們總是會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說出一些不經過思考的話,其實這種話本身來說就是非常傷人的,特別是在父母對孩子說的時候,就會導致他們幼小的心靈裡面產生很多的陰影。
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會被當成父母的出氣筒,但是孩子的心靈是比較脆弱的,他們可能無法長期忍受,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焦慮往往比孩子本身的問題更可怕,帶著情緒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對的做法,反而會導致他們的內心受挫。
更嚴重的是造成他們內向膽小的這樣一種性格,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他們產生恐懼的心理,特別是對於那些膽小的孩子來說,時間一久,他們就會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在做事這方面會變得非常的膽小,缺乏自信,同時他們也會變得孤僻不愛說話的。
比如說他們到了上學的年紀不願意去上學,不願意去跟身邊的孩子們一塊交流,就跟這些方面有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為他們性格上的缺陷,所以才導致了他們這種不愛交際的特點。
因為父母本身就不尊重自己,所以孩子們也就不願意去面對父母。那麼父母應該用哪些辦法來補救呢?
一、學會尊重他們,嘗試換位思考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習慣於大吼大叫,這樣的話才會對他們產生一種威懾的作用,讓他們能夠知道自己究竟哪做錯了。
其實這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他們想不開的時候,他們會用哭鬧的這種形式來回擊你,但是在等他們長大一點,他們就會變得特別叛逆,等到那會你在去說什麼的時候,就再也沒有用了。
在這裡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學會尊重他們,雖然他們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這種認可和誇獎,孩子的情緒反而容易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在批評他們的時候,同樣也要給予鼓勵
孩子的年齡畢竟小,他們不可能不犯錯,但是當他們犯了錯的時候,家長們可能會批評他們,但是在批評的過程當中,家長要注意說話方式,不能一味的指責,在指出他們的問題之後還要繼續鼓勵他們。
這樣一來等到他們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會犯錯,甚至會記得父母的教導。
還有很多父母會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其實人跟人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的話,會讓他們產生那種挫敗感。
孩子們會始終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既然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那就還不如破罐子破摔。孩子們的心靈畢竟是脆弱的,做錯事的時候可以批評,但是當他們有進步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地鼓勵他們,讓他們懂得批評也是愛,同樣鼓勵也是愛。
三、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
如果父母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那麼就不妨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這是需要父母去做出的改變,在平時的說話過程當中,要儘量的把自己說話的語氣放平穩,既然想要挽回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形象,就需要多陪伴他們。
不管是自己有工作壓力也好,還是生活當中的壓力也罷,但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一下,說不定你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讓他們在這種有愛的氛圍當中成長,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有強大的自信心,在面對生活當中的困難的時候,他們也不會隨便否定自己,反而會一鼓作氣,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雖然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但是我們對「教育」並不一定精通。我們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來教導孩子,而我們的經驗並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科學。
如果用錯誤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我們真的無法預料。
樊登推薦的這套網紅育兒必讀寶典《正面管教》非常好,它是家庭教育專家總結的二十年的育兒經驗,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培養孩子。
全套共6冊,原價216,限時優惠,現在購買只需69。包括《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養育男孩》《養育女孩》《好好說話,把話說道孩子心裡去》。
結語:教育孩子永遠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父母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至於能不能把孩子培養好,還是要看父母究竟有沒有耐心,特別是在跟孩子打交道的過程當中,更需要你們親子之間不斷的磨合。
當然如果孩子真的是犯了錯誤,那麼家長也不能視而不見,該教育他們還需要教育他們,不過就需要注意一下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