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很愛你的孩子,請教會他這2個情緒管理方法,成為情緒的主人

2020-12-12 果兒媽媽育兒記

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一書中,將情緒管理視為成功的奧秘,書中說到:

「如果我為顧客帶來風雨、憂鬱、黑暗和悲觀,那麼他們也會報之風雨、憂鬱黑暗和悲觀,而他們什麼也不會買。相反如果我為顧客獻上歡樂、喜悅、光明和笑聲,他們也會報之以歡樂、喜悅、光明和笑聲,我就能獲得銷售上的豐收,賺取成倉的金幣。」

所以我一直堅信只有積極主動地控制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情緒管理可以通過學習、自我調節等方式來實現,但是對於兒童來說,將會十分困難,尤其是理智腦尚未發育完全的3-6歲兒童,更是如此,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呢?

讓孩子認識情緒,觸摸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要說情緒是什麼?

在醫學上人們稱之為7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在心理學上人們定義為:個體對外界刺激的主觀體驗和感受。

不過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並不強,所以每一種情緒對於孩子來說都一種新的刺激,像孩子因為沒玩夠而被媽媽拖回了家,那他就會用不吃飯來表達抗拒,而這時他並沒有認識到這種情緒叫「生氣」,只知道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排解。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同的情緒呢?

在《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的做法是將抽象難以解釋的情緒用具體的事物來向孩子描述

書中利用有趣的人物形象向孩子描繪出亂發脾氣的所帶來的不好後果,讓孩子知道亂發脾氣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最後再通過正確的做法來向孩子講述,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麼辦。

當孩子將這種方式學會後,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會亂發脾氣,而是想辦法怎樣解決。

繪本讓抽象的情緒變得形象具體起來,孩子理解起來也更加輕鬆。

管理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簡單來說就是控制情緒的能力,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就是一種情緒時空的連鎖反應。

踢貓效應來源一個小故事:一位父親因為在公司被老闆批評,於是回家後就將挑來挑去的兒子罵了一頓,孩子莫名其妙被罵心情也不好,便去踢貓發洩,貓被打就跑到了街上,這時正好一輛卡車過來,司機為了避讓小貓將路邊的孩子給撞傷了。

當人們情緒不好時,潛意識都會找一個比自己弱小的人或者事物來發洩,這樣負面情緒就會像瘟疫一樣迅速爆發,導致一些列的連鎖反應。

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踢貓效應」上的一個環節,若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麼情商什麼的根本無從談起。

對於兒童情緒管理書中也有一些方式、方法:

書中通過反覆練習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進行對情緒的控制,利用故事來明確情緒、描繪情緒、控制情緒和應對情緒幫助孩子提高對情緒認知與管理能力,做情緒的主人。

這套書一共有10冊,利用10個不同的故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關鍵是現在下單還有優惠哦,有需要的家長不要錯過。

我是果兒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趣事,

以及我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果兒媽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兒童潛能開發師,幫助家長們正確育兒的同時,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

若你喜歡果兒媽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留言!

我也非常樂意幫助家長們解決育兒的困惑、分享育兒的歡喜,

果兒媽一直都會在這裡等著!

相關焦點

  • 孩子總發脾氣不聽勸,讀這些繪本!用心理學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今天呢,我就專門挑選了幾本幫助大家教會孩子認知和管理情緒的繪本推薦給大家。第一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著名作家:安娜·耶納斯 適合2~6歲兒童這是她創作的第一本繪本也是最知名的一本繪本。每種情緒都給出了8個可以適用的建議,而且每一條建議的方法都非常簡單、好實現,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和處理這些情緒。不僅如此,這裡面的關於處理情緒的建議也很適合大朋友,比如當我們感到嫉妒時,可以想像自己擁有的那些美好東西;或者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可以找個信任的人向他傾訴等等。所以這本繪本是非常適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共同來閱讀的。而且它是有目錄的,家長或者小朋友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選擇你要閱讀那一頁。
  • N個妙招教會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今天我將分享讓你如何教寶寶變成一個超級聰明小寶貝。第一步:教孩子認識情緒 認識情緒,是學會管理情緒的前提。有些孩子太小,語言表達也跟不上,所以他們在情緒失控之後,往往搞不明白或者說不清自己是為何生氣。 所以,大人需要通過詢問,嘗試對孩子的情緒進行辨識。
  • 如何教孩子擺脫負面情緒,父母學會這6招,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我們作為父母要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引導孩子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這些負面情緒,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可是往往父母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的心情就像琢磨不透的天氣,偶爾晴空萬裡,偶爾烏雲密布,不知道這些情緒從何而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幫他們解除這些情緒。
  • 壹拾壹: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和情緒,明白時間和情緒管理非常重要
    ,你能說他的智商有多高嗎?,而是對時間和情緒管理的掌握,不僅僅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生活,還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1、教孩子認識時間,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2、改變不良習慣,讓孩子做事更有效率,3、教孩子輕鬆掌握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4、是教孩子學會自律的能力,5、教孩子如何快樂地面對學習,
  • 心理學家:學會這6點,孩子就會成為情緒管理的高手
    真正的情緒管理是: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然後不被情緒所綁架,做情緒的主人。情緒管理容易嗎?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因為作為家長的你,必須先學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哭鬧的更厲害,一來自己的情緒還很激烈,需要自己來調節,二來還要擔心你真的走掉,還要自己來控制恐懼。你這是在給自己的孩子出天大的難題,會情緒管理的父母都是成為孩子的「情緒容器」,現在好了,孩子成了你的情緒容器。因此,你要非常清楚,你的暫時離開是為了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免你的爆發給親子關係帶來更大的傷害。
  • 孩子小小年紀總「情緒暴走」,教他「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比大孩子小的「中間階層」,父母很多時候都是無可奈何的。 試試「加法思維」吧,增強孩子對情緒的把控能力,教他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比如他碰了你一下,他不會覺得你會受到傷害,但是你碰他一下就不可以,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出現,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腦子」還沒發育好,尚在完善中。 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小朋友總是情緒崩潰,娃娃臉,善變又不可控的原因。
  • 如果你想孩子將來有黃渤一樣的高情商,你得先教會孩子識別情緒
    識別情緒對情商的重要性情商是一步步的培養起來的,而這其中,識別情緒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因為只有在孩子能敏感的識別別人情緒後,他才能進一步採取合適的方法,對別人的情緒進行反饋,採取正確的行為。劉梅媽這種就是典型的惹人嫌,因為她無法體會到別人的情緒,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恰當的反應。只會以自我為中心的我行我素,這樣的人當然不能成為高情商的人。因此說,要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首先第一步你得能正確的識別情緒。在能識別了別人情緒的基礎上,你再能做出一個正確的反應,那麼你就可以基本算是一個高情商的人。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孩子情緒管理不好,會逐漸形成脾氣暴躁的性格。那麼當孩子出現情緒管理問題時,會有哪些表現?如何獲取到信號?「3~6歲孩子出現情緒管理問題時主要表現為:調皮搗蛋、愛哭愛鬧、撒潑打滾、愛搞破壞,喜歡打人罵人,甚至自殘;打罵父母,生悶氣不和人溝通。」
  • 孩子脾氣暴躁、情緒消極,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情緒?家長做法很重要
    育兒專家表示,因為孩子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沒有能力調節自己的脾氣,當遇到讓自己覺得不開心的事情時,就會把壞情緒全部發洩出來,這是一種情緒管理能力低的表現。寶媽晨晨:孩子只有三歲,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有暴力傾向,應該怎麼辦?
  • 孩子情緒如何管理,10個技巧幫你解憂
    教會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家長進行兒童早教時的重要一環。為此我們分享下面這篇文章,一共收集了10個技巧讓家長順利成為寶貝的情緒管理教練。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
  • 挖出孩子的「情緒地雷」,父母做好情緒管理,這些行為需注意
    尤其是在成長的後期,她的繼母經常打罵她,這在她心裡成為了一根扎了根又拔不出來的刺,使她融入不盡所有的群體中,最後孤獨終老。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些父母肆意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負面情緒,給孩子留下了一顆「情緒地雷」。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1 《生氣的亞瑟》本書曾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2、讓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其實從2歲開始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情緒認知教育了,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語言上的表達能力跟不上,但是會通過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不應該對孩子打人這件事情有過激的反應,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是有效的行為。
  •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父親的愛決定母親的情緒!
    多少孩子考試成績一出來就忍不住緊張擔憂,不是怕自己考差,而是怕考差了之後被媽媽說罵。 很多學生的心理壓力,都是父母給的,尤其是母親。 發展心理學專家斯霍勒博士說,嬰兒出生時已經有一套情緒機制的基礎了,但是嬰兒並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他們需要依靠撫養者(多數情況下是母親)去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這些情緒。
  • 耶魯大學:孩子的情緒管理,從這五個字母開始
    Daniel Goleman 是世界知名的腦科學和人類行為科學專家,他提出,人類的情商主要分為自我情緒覺察、自我情緒管理、他人情緒覺察和人際關係管理四個部分。這聽起來有點雲裡霧裡,下面的文章中,我想就自己的理解來說一說。
  • 情緒管理很重要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緒
    而且,如果負面情緒常出現而且持續不斷,就會對個人產生持久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   教孩子控制情緒的方法   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庫。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賴馬先生幾乎拿遍了臺灣所有的繪本大獎,還獲得了豐子愷圖畫書獎、超人氣趣味圖像繪本大師、2016年臺灣博客來「華文年度暢銷作家第一名」的繪本作家等等,可是他卻覺得自己最主要的職業不是其他,而是奶爸,因為他的繪本大多都是在陪伴三個孩子長大時候的時候,靈感突發而創作出來的。
  • 2~4歲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3個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少發脾氣
    在聊天中媽媽已經好幾次感嘆以前帶五個孩子都不覺得累,現在帶一個就被氣得不行了。幾天前,晚上媽媽準備出門扔垃圾,侄子要跟著去,媽媽想著下個樓扔個垃圾,很快就回來了,就對侄子說:你就不去,奶奶很快回來的但侄子堅持要去,媽媽見勸說不了,就答應了與侄子一起下樓扔垃圾。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王女士每次面對孩子的調皮行為,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忍不住要吼叫幾句。上個周末,由於兒子早上不好好吃飯,沒有把牛奶喝完,王女士又忍不住大聲罵了幾句,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又一次去和兒子道歉。 這一幕經常在王女士家裡上演,雖然王女士發完脾氣給孩子道歉,但是兒子的脾氣卻變得暴躁。不僅僅在家中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在幼兒園也時常和小朋友產生糾紛。
  • 控制自己的情緒比拿下一座城池更偉大,5種方法教孩子情緒管理
    ,接下來,小風我就為各位家長介紹5個能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的好方法。5種教孩子控制好情緒的方法一、教孩子認識情緒想讓孩子管理好情緒,首先要讓孩子認識情緒。人的情緒有很多種:喜、怒、哀、樂是最純粹的4種基礎情緒,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羞愧、惱怒、激動、興奮、自豪、孤獨、期待、失望、輕蔑等等都是情緒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