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序: 今天跟朋友聊天,他說到處看到房企在打廣告,價格誘人,好多樓盤的價格都是以前不敢想的,而他又猶豫了,怕會入坑。
總:疫情以來各行各業都陷入停滯,房地產率先復工,各地政府的土地市場也陸續跟進。在這場全球疫情下,消息紛飛,人心惶惶,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多年上漲的房價,今年買房到底是上車還是入坑呢?個人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下:怎麼理解上車跟入坑,2020年一季度市場走勢,2020年政策信號,世界經濟形勢及影響。
如果你以1w單價入手一套房子,接下來整體房價進入上升趨勢,你所購買的樓盤單價接下來再也回不到1w的單價,房子市值一路上升。我們可以把當時1w入手的時候形容為上車。上車後可以分為一路順風,也可以分為來回折返,但價格不會回落到上車的點位,整體呈上升趨勢。舉個例子,如果在2012年出手購房,在經歷2013年上漲後,在2014-2015年出現回調,但基本沒有回調到2012年的價格,隨後房價一路上升。如果在2016年一季度入手房子,將會看到樓市這裡輛快車的威力,過了一年房價翻倍,這種情況是很多人想要的,以最短的時間看到房子大幅增值,這也許就是大家所要看到的上車機會。
如下圖所示2017年第四季度房價處於最高峰,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入手,這兩年來的房價走勢,確實是入了坑。第一張圖藍線為某一城中心城區近3年的平均房價走勢,橙色線為該地區某一樓盤平均房價走勢,因為該樓盤有學區房地鐵房概念,整體下跌速度及空間還是不大。而第二張圖為某一城市郊區近3年的平均房價走勢,橙色跟藍線都是呈向下走勢,速度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看到即使入了坑,有的是大坑有的是小坑,大坑要爬上來往往比較難。
某市中心城區近3年房價走勢
某市城郊區近3年房價走勢
根據克而瑞數據百強房企單月降17%,前3月累計降21%,即使3月以來國內疫情逐漸控制,房地產市場逐步復甦,核心一二線城市需求逐步上升,不過海外疫情形勢越發嚴峻,是否會像08年那樣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呢?如果是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向下的影響,3月份以來百強房企紛紛以價格來換量加快資金回籠。
第一季度銷售額排名
百強房企第一季度19年20年銷售對比
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全線回落,同比仍下降39%。23個二三線城市成交有序復甦,同比仍下降31%。近4成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同比跌幅回落至30%以內。總體來看,一季度房企的情況不容樂觀,房企擠壓的房子如何快速變現,降價提升品質將是必需手段。未來幾個月將會持續這種操作,而作為購房者,如能挑選好的房子及合適的價格,那麼是可以去考慮。好的房子可以從什麼開發商去辨別,地段及相應的配套。即使入坑從上面所提好的房子抗跌能力也是比較強,爬出來也是比較快。
我國疫情逐漸控制以來,地產率先開工,各地政府紛紛配合出臺了各項有利於地產開盤銷售的政策。比如有的地區原來需出地面1/5才能辦理預售證,現在疫情期間地產只需要投資達到25%就可以辦理預售證。有些地區把多個證件合為一本,減少證件辦理數量;取消監理及消防審查。諸如此類的政策都是加快房地產開發,加大房子入市數量。而針對購房者的政策雖然有個別城市放出口風,但最後不敢動了房住不炒的政策,而且房住不炒的政策將會繼續實行,也將成為房價維穩的一大政策。最近央行各種操作,釋放的幾千億幾千億,也只是對各大企業的支持,能真實落到普通人手上幾乎沒有。
然而,以國人的智慧很多企業的錢最終還是流向地產,如今好多人成立各種中微企業,通過國家的政策操作各種貸款資金,為房地產的發展添磚加瓦。而做為一名普通購房者,沒有等到國家明確的信號購房,一般不輕易出手。比如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放開城市限購等。這些政策一旦出現,就不要有猶豫,有國家背書,作為一名普通人還需要猶豫嗎?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了解下當前世界疫情情況。除中國外,已經有130w多例,死亡7w多例。我國只是暫停2個月的活動,經濟損失已是巨大了,而全球這種感染程度及死亡人數,經濟衰退將是不可避免。這場疫情戰勝它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居家隔離,限制人們出行。這樣子同時對各行各業產生致命的打擊,特別是服務業。大部分國家在疫情期間GDP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特別是歐美重災區的國家,而更悲觀的想法是不是會進入1930年那樣的經濟大蕭條?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說概念是有,但不大。為了應對疫情,全球各個國家出臺各種政策,財政貨幣雙寬鬆,比如美聯儲的超預期降息100個基點,連續降兩次把基準利率降到零。
受全球疫情影響,我國出口將會受到牽連,帶動我國經濟共振下行。雖然我國出口比例在逐漸下降,但目前佔GDP還有14%,其中大部分是製造業。製造業與各行業各業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而影響整個經濟形勢。出口受影響是否可以擴大內需?以前我們抓內需都是緊抓地產,目前有房住不炒的政策,上面也不敢公開鼓勵買房賣房,底下的估計會因城施策。
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將會持續下滑,我國的不例外,但不用太悲觀,會有國家這個巨大機器調控,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這場危機。
結:無論處在什麼時代,我們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去接受它,並懂得抓住每次經過我們面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