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成敏感話題,Netflix撤片,這屆坎城電影節有什麼看點?

2020-12-22 虎嗅APP

文/蘇行

編輯/江宇琦

5月8日,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正式拉開帷幕。

對於坎城這一久負盛名的電影節來說,今年原本是十分特殊且意義重大的一年。一方面,參選的各影片質量十分突出,以至於外界普遍評價今年是坎城的「大年」;另一方面,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早先就表示過,從這屆開始,坎城將掀開歷史新篇章,選片將體現代際更新——而事實也是如此,21位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的導演,有10位是坎城新人。

此外,今年有多位中國導演的作品入圍到了坎城的各個單元中,而賈樟柯的回歸,也讓主競賽單元裡再度有了中國導演和影片的身影。加上評委團裡的張震——評委團裡唯一的亞洲人,本屆坎城裡的中國面孔確實不少,這或許也會為其爭取到更多來自中國的關注。

當然,這些並不是今年坎城僅有的熱點。和往年不同,今年雖然電影本身話題性十足,但是受眾們關注的焦點卻並未都放在電影上,而像組委會與Netflix的談判告吹、行業性騷擾問題以及坎城一些打破傳統的新規定等,也在極大程度上搶走了受眾們的注意力。今年的坎城,有些好看。

中國軍團有望大豐收?

在接連兩年被坎城「忽視」後,中國電影終於在今年重新回到了這一舞臺上。

在各入圍片單公布後,獲得最多國內觀眾關注的,當屬坎城常客賈樟柯的回歸了。賈科長最新執導犯罪愛情電影《江湖兒女》入圍本屆坎城主競賽單元,獲得金棕櫚獎的提名。該影片講述了一對戀人之間錯綜複雜橫跨15年的犯罪愛情故事,由廖凡、趙濤、馮小剛、徐崢聯合主演,從演員陣容上來看,可以說是賈科長導演史上陣容最豪華的影片了。

《江湖兒女》劇照

在此之前,賈樟柯曾於2013年憑藉《天註定》獲得坎城的最佳編劇獎、於2015年收穫坎城終身成就獎,並4次提名金棕櫚(2002年《任逍遙》、2008年《二十四城》、2013年《天註定》、2015年《山河故人》),但遺憾從未摘獲這一殊榮。因此,今年賈樟柯能否最終圓夢坎城,是一大值得關注的點。

憑藉《路邊野餐》嶄露頭角的導演畢贛,此次帶著也新作,由湯唯、黃覺、張艾嘉等主演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該單元誕生於1978年,主要關注國際新影人作品,而這是畢贛首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片中,黃覺飾演的男主角回到貴州,偶然發現了湯唯飾演的「神秘女子」的蹤跡,繼而回想起12年前與她度過的那個秘密夏天。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

此外,章明導演執導的《冥王星時刻》了入圍今年的「導演雙周」單元,這是今年入圍該單元的唯一一部華語片;曾因紀錄片《鐵西區》而為人所熟知的導演王兵,攜自己的作品《上海青年》進入到了本屆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短片競賽單元繼去年邱陽斬獲金棕櫚之後,又有新人導演魏書鈞攜《延邊少年》入圍;作為本屆電影節開幕影片,兩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得者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新作《人盡皆知》裡雖然沒有中國電影人,但據悉,此片的出片方中有中國海秀娛樂公司,該公司此前還曾參與過《金錢世界》等影片的出品工作。

其實第五代導演之後,華語電影與坎城一向緣分不淺。

《霸王別姬》曾拿下過金棕櫚大獎,王家衛、楊德昌以及侯孝賢三位導演分別憑藉《春光乍洩》《一一》《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葛優、梁朝偉則憑藉《活著》和《花樣年華》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其他獎項的得主也不乏中國電影人。

2016年、2017年華語電影連續兩年無緣主競賽單元之後,大家也期待中國影人能打個翻身仗。

Netflix退出,今年的坎城電影交易市場如何?

經過幾輪商談,Netflix和坎城最終沒能達成一致,導致Netflix撤出本屆坎城電影節。

去年坎城電影節選擇了《玉子》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兩部Netflix影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表示,此舉是希望Netflix能做出讓步,而且今年坎城原本有意讓Netflix參賽影片中的《羅馬》進入主競賽單元。但Netflix態度堅決,強硬撤出了此前準備參賽的五部影片。

Netflix之所以與坎城鬧得不可開交,主要原因是二者在電影發行方式上有分歧

坎城官方於去年宣布,只有在法國院線上映的影片才能進入坎城主競賽單元,同時法國法律規定,影片只有在院線上線36個月之後,才能在網絡媒體上架。Netflix認為這些條款都是在針對他們。

但相比坎城的榮譽來說,Netflix更在意全球1.25億的用戶,哪怕不能與坎城和解,它還有北美甚至世界範圍內的市場。

而兩者合作破裂似乎對坎城電影交易市場的影響沒有想像得那麼大。銀幕影評雜誌ScreenDaily發文表示,沒有Netflix的參與,坎城也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影市場之一。

參與電影節展銷的AGC Studios影業負責人斯圖爾特·福特認為,憑藉著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坎城匯集了市場上最受人矚目的前20%的影片。而其他80%的獨立電影和小眾門類影片的市場在別處,它們的出路勢必在日漸興盛的網絡媒體。如今蘋果、Netflix、亞馬遜等網際網路公司也非常捨得給優質內容投資。創作者們自然樂見這種局面。但對於福特來說,這樣一來就加劇了經銷商們對前20%影片的競爭,他們更要重視電影節,把握好片,否則將無法與網際網路巨頭抗衡。

在IFC影業負責電影收購的副總裁阿麗亞娜·鮑科看來,坎城匯集了全球最頂尖的製作、發行公司和電影從業者,而她來電影節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摸清下一年市場的走向,因此坎城是她了解行業動態的絕佳時機。

漢韋影業總經理加布裡埃·斯圖爾特則表示,他更喜歡坎城電影節的氛圍。相比柏林電影節、美國電影市場展等其他活動,坎城的活動周期更長,談判的形式也更多樣化,甲乙雙方在海邊喝個下午茶、吃頓飯就能推進購片談判。

女性保護引熱議,「MeToo」運動是否矯枉過正?

過去幾個月裡,在好萊塢及世界各國電影圈產生巨大轟動的「MeToo」反性侵運動,如今也來到了坎城。

今年,坎城電影節主辦方給與會人員下發的參會手冊中加入了「請注意舉止,反對騷擾」的內容,並開設了反性侵舉報熱線,任何受到侵犯或遭到威脅的與會人員都可以撥打電話或發送郵件進行舉報。

另外,從本屆評委會成員陣容也不難看出坎城對女性從業人員的態度,包括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在內,九名評委中女性評審佔到了五席。對於這些變化,外國媒體評論稱,反應遲鈍的坎城終於對全球範圍內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反性侵運動表明了立場。

本屆坎城電影節女性評審

去年十月,數十名女性指控美國獨立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曾對她們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性侵犯,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軒然大波,掀起了整個行業對這一行為清算。

隨後,女星艾麗莎·米蘭諾等人在網絡上發起的「MeToo」運動將這股反性侵浪潮推廣到了全球範圍。接下來的頒獎季當中,女明星們以身著黑色禮服的方式踏上金球獎紅毯,以示對行業性侵及性騷擾的反抗和對男女演員待遇不平等的問題的抗議。

緊接著到來的聖丹尼斯電影節和2018年三月的CinemaCon產業大會也紛紛表態,支持「MeToo」運動。奧斯卡獎評選機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也於近日宣布將被控性侵未成年人的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除名。而作為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遲遲沒有發聲的坎城曾經受到各方的指責。

如今,「MeToo」運動終於來到了坎城,但好萊塢的準則似乎在這裡有些水土不服。例如,今年四月,銀幕演員協會和美國電視和廣播藝術家又聯合會發出聲明稱不允許在酒店、住宅等私人空間進行採訪或試鏡,以此杜絕「沙發試鏡」的潛規則。

二十世紀的好萊塢,通過與導演、製片人發生性關係換取角色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些製片人辦公室通常會有一個紅沙發或鋪著紅色毯子的床,逐漸地紅色沙發就代表了這種潛規則。The Hollywood Reporter 的這幅漫畫諷刺了當時的現象。

可在坎城,酒店會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按坎城的傳統,大量評審團會議、購片談判以及媒體採訪都安排在酒店內,這可給參加電影節的電影人添了不少麻煩。一位電影買家表示,電影節期間電影宮會擠滿了人,他不得不更加注意自己的舉止,以免遭到誤會,在酒店內與女性製片人、演員見面時也會確保第三人在場。

不僅如此,「MeToo」的浪潮亦讓坎城對「性」這個話題變得格外敏感,從世界各地前往坎城參加電影節的從業者都因為「MeToo」運動而顯得有些草木皆兵,不得不謹慎行事

在接受採訪時,男性從業者們紛紛肯定「MeToo」運動的作用,承認過去的確是亂象叢生,韋恩斯坦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每個人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現得十分小心謹慎,生怕自己成為了被討伐的對象。

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今年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由於只有三部女性電影,也因此飽受詬病,甚至被貼上了「歧視」的標籤,嚇得蒂耶裡-福茂趕忙出來澄清,稱提名只關乎作品質量,與性別無關。若是有18部足夠優秀的女性導演作品參賽,那麼它們也將悉數出現在主競賽單元裡。如此來看,原本是為了為了倡導男女平權、保護女性的「MeToo」運動,在經歷了多番演繹後,反倒有些矯枉過正的味道了。

新規惹爭議,坎城沒有媒體場和紅毯自拍了?

除了評獎,展映活動向來也是外界所關注的焦點,和以往一樣,包括《江湖兒女》在內的許多各國影片,都將首映式放在了坎城上。但不同於以往的是,今年坎城有了一個新規定:取消媒體觀影場,媒體將和觀眾一起在首映式之後看片。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媒體之間引起了不小轟動,許多資深媒體人都表示不能接受。在過去幾十年間,媒體和影評人都可以在早上8:30參加專門為媒體開放的場次,方便各家媒體寫稿、發布影評,一般在晚上的首映禮之前,觀眾就能看到影評人對電影的評論。

cannes2018

但實際上,組委會認為,評論家的眼光並不能和觀眾審美劃等號,而觀看了媒體場的媒體又幾乎決定了影片的命運。這樣一來,在電影主創人員走上紅毯之前,全球觀眾就受到影評影響,對電影品質有所預判,很多影人為避免太過犀利的批評流失口碑影響年末頒獎季的評選,因此放棄坎城的角逐,轉投其他評論較為溫和的電影節,坎城在保住影片格調的同時也流失了很多潛在的佳片。

福茂表示,媒體場是為了適應以報紙雜誌為主要媒介的時代,提前觀影能夠給報社留出時間撰稿以及印刷,如今已經不再需要這個時間差了。

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

今年坎城取消媒體場一來是為了鼓勵更多影人參與坎城電影節,二來也避免了被資本控制的媒體暗箱操作,提前發布有傾向性的言論,影響觀眾對電影的判斷。

新規定並不是對媒體的『懲罰』。這些年來,業界人士參加提前放映,口碑總會通過推特或其他方式傳播開來,記者沒有了像普通人一樣在電影院觀影的感受。我覺得評論家和公眾一起觀影,可以獲得不一樣的感覺,會花更多時間寫文章而不是發推文。」 蒂耶裡-福茂表示。

此外,今年坎城還規定不允許明星在紅毯上自拍也同樣引發了熱議。福茂稱,明星在紅毯上不停自拍導致了紅毯通行速度緩慢,現場秩序混亂,影響了電影節和紅毯的質量。

可雖然不能自拍了,但明星們為搏版面還是做出了各種「努力」:在紅毯逗留六分鐘的馬蘇被時尚達人徐峰立吐槽上了熱搜,但馬蘇本人幽默回應,表示為了配合宣傳,「今晚坎城紅毯繼續走,你說多久就多久」;微博身份認證為第十八屆環球夫人世界大賽第五名、亞洲總冠軍的邢小紅,穿著深V裝在紅毯上的一「摔」,甚至搶走了不少明星的風頭。而中國女星王麗坤和日本女星水原希子更是不顧路人的指指點點,在紅毯上走了九分多鐘。

看樣子,想要保證紅毯質量,光是一紙禁令還不夠。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你戲很多吼,還不來釋放一下

2018虎Cares全新「職場喪T」正式上線

助你逆戰北上廣,懟死戲精同事路人和老闆

相關焦點

  • 除了賈樟柯和侯孝賢,今年的坎城還有什麼看點
    比起之前《黃金時代》之於威尼斯,《一步之遙》之於柏林,入圍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兩部中國電影《聶隱娘》和《山河故人》,被認為得獎機率更大。       而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中最強調藝術品質本身的坎城電影節,加上春末夏初海濱城市的宜人風光,將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來這裡,也成了諸多片方的首選。
  • 第67屆坎城電影節部分入圍影片詳解
    時光網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布和藝術總監蒂耶裡·弗雷莫,公布了今年第67屆坎城電影節各單元的入圍影片名單。本屆電影節有1800多部電影報名,50多部影片入選。中國導演張藝謀的《歸來》入圍非競賽展映單元,王超導演《幻想曲》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 坎城電影節官方排片表出爐
    時光網訊  第67屆坎城電影節官方排片表出爐,邁克·李的《透納先生》和阿伯德拉馬納·希薩柯的《群鳥之悲》打頭陣,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的《錫爾斯瑪利亞》 以及安德烈·薩金塞夫的《利維坦》壓軸。15日重點關注:《透納先生》、《群鳥之悲》  在電影節官方排片表上顯示,2小時29分的《透納先生》和1小時40分的《群鳥之悲》將在5月15日放映。其中《透納先生》是英國著名導演邁克·李繼《又一年》殺入坎城主競賽單元後,四年來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他創作史上少見的人物傳記片,曾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英國男星蒂莫西·斯波難得地當上了男主角。
  • 坎城電影節開幕
    那些想要目睹偶像風採的影迷以及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也會蜂擁而至,使平日稍顯寂寞的坎城片刻成為電影狂歡的海洋。但與往屆相比,今年的第63屆坎城電影節稍顯平淡,精簡入圍電影數量,使得登場明星也比往昔要少,但是周三的電影節開幕式上,人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坎城電影節獨特的魅力。作為電影節開幕必不可少的一環,紅地毯是整個開幕式中最具看點的部分。
  • 68屆坎城電影節開幕 BB群呼表激動
    近日,BB群呼娛樂群組因第68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幕,而激動不已,作為世界性的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坎城電影節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BB群呼網友稱一番好戲開始啦。不過BB群呼某資深影迷表示坎城雖貴為影響力盛大的頒獎典禮,但其實也是一個電影屆的大型買賣市場。今年主競賽單元19部入圍影片中,《比炮彈更響》《麥克白》《龍蝦》《市場規律》《瑪格麗特和朱利安》《索爾之子》等作品的導演,均是首次競逐金棕櫚獎。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似乎更關注新人導演。
  •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不帶華語片玩了?
    伍迪·艾倫指導的《Café Society》為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幕片。4月14日,第69屆坎城電影節公布了各單元的入圍名單。此外,本屆坎城電影節片單堪稱華麗,阿莫多瓦、達內兄弟、吉姆·賈木許、樸贊鬱、西恩·潘等名導皆有新片入圍,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憑藉《只是世界盡頭》(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米粒之石》(From the Land of the Moon)雙片入圍再衝坎城影后。
  • 所有坎城電影節海報都在這裡了
    張藝謀因《一個都不能少》被坎城電影節認為是美化中國,宣布退出坎城;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獲第 52 屆坎城電影節技術大獎。1998散落漫天的膠片構成了海報整體,但有很多人批評這張海報說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
  • 文娛早報|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片單公布 愛奇藝回應「超前...
    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片單公布 《七人樂隊》《野馬分鬃》兩部華語影片入選當地時間6月3日,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完整片單出爐。圖片來源:《野馬分鬃》官方劇照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宣布,今年共計有56部影片入圍官方單元。這些影片是從來自1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67部報名影片中選出的。這也是坎城史上首次報名影片數量超過2000部。
  • 坎城電影節開幕都是中國人的市面
    王家衛是寵兒 老是遲到  舒淇是公主 宣布開幕  張曼玉是評委 差點走光  鞏俐是常客 還是緊張  據新華社 當地時間16日晚,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坎城,一身寶藍衣裳的中國臺灣女星舒淇與98歲高齡的葡萄牙導演曼努埃爾·德奧利韋拉共同宣布第60屆坎城電影節開幕,一場為期12天的盛大生日宴會拉開帷幕
  • 坎城電影節揭曉2020官方片單,兩部華語片成功入圍
    法國當地時間6月3日晚間,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揭曉了官方單元(Official Selection)片單。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坎城電影節沒有在原定日期2020年5月12日—23日舉辦,也沒有在之後延期舉行的打算。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  20年前,《低俗小說》在坎城奪下金棕櫚。救世》(丹麥)·《標靶》(韓國)·特別展映·《金錢之水》·《操場》·《紅色軍隊》·《塞拉耶佛的橋》·《傑羅尼莫》·《論人與戰爭》·《擁有者》·《熾熱》·經典修復單元
  • 盤點歷屆坎城電影節女主席,巨星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每年坎城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人選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本屆坎城電影節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成為了評委會主席,這也是坎城歷史上第12次出現女評審團主席,回顧之前的女評審團主席各個大有來頭。坎城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女評審團主席是在1965年,至此女性的話題就成為與坎城密不可分的主題,縱觀真整個坎城電影節歷史,從內容到產出部分都有女性身影。
  • ...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訪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
    原標題:我看好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訪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  新華網法國坎城5月22日電(記者尚栩 應強)第68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2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闡述了自己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看法,並表示他看好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
  • 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任第6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將任第6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67th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將由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Jane Campion)擔任。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人應該關注些什麼?
    隨著大魔王的飛機落地,第71屆坎城電影節正是進入「凱特·布蘭切特」時間。這一屆的評審團將在她的風騷帶領下,決出各項大獎的歸屬。如果你是內行人,肯定能從71屆坎城電影節發現許多精彩的看點,比如說戈達爾的再次出手、亞洲電影的集體發力,以及有趣的影帝影后角力。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而威尼斯電影節就是法西斯文化政策在電影界的延伸,它的目的是向人民確立什麼是值得表彰的藝術,而什麼又是有害的電影,後者比如好萊塢電影,它們在威尼斯電影節創辦之後沒過幾年就被政府禁止引進。  義大利法西斯擁有了自己的電影宣傳平臺,自由世界覺得有必要創辦一個新的電影節予以回應。本來有許多國家和城市都有希望攬下這個重任,但是法國南部海濱的旅遊城市坎城最終把握住了機會。
  • 面對疫情衝擊,坎城電影節還能辦得起來嗎?
    今年,坎城電影節將迎來第73屆,按計劃,將於5月12日揭幕。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乃至全球的迅速擴散,坎城電影節還能不能順利進行,會不會延期,還是乾脆取消,都成了業界十分關心的話題。早在5000人禁令頒布的當日,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的電話熱線就收到全世界各地無數媒體的訪問要求,大家都想知道,這項禁令如要嚴格執行的話,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今年的坎城電影節辦不成了?但電影節官方發言人艾達·貝洛伊德(Aida Belloid)明確告知媒體,這項政府禁令對坎城不會有直接影響,因為「我們絕不會有超過5000人同時擠在一個封閉空間裡的情況發生」。
  • 新聞背景:坎城電影節
    坎城電影節通常於每年5月在法國南部海濱小城坎城舉行,為期約兩周,與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和德國柏林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  上世紀30年代末,法國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電影節,決定創辦自己的國際電影節,並計劃於1939年9月舉辦首屆電影節。
  • 法國坎城電影節推遲,關於坎城的印象,你記得哪些?
    而全球性的電影節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也不乏有不少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名稱,如柏林電影節、美國奧斯卡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包括近些年國內舉辦的一些國際性電影節(上海電影節等),但是法國坎城節無論是在地域或者包容性上,相對於其他電影節的局限性會更大,各國的影片只要拍的是真的有內涵有意義,在坎城電影節上都會大放異彩!
  • 坎城電影節關注中國藝術電影市場
    5月17日至28日,第七十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法國南部海邊舉行,此間舉行了中歐電影人座談會,聚焦中國電影事業發展。今年電影節期間的下屬活動——電影市場吸引了來自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2萬名業內人士,中國有近600人註冊參與電影市場相關活動,比去年增加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