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小航母,幻想開展「衛疆奪島作戰」!臺軍靠說大話對抗解放軍?

2020-12-16 時報看點

不得不說,臺軍可真夠自信的。

近日,先是有媒體爆料臺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榴炮射擊演練,宣稱其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地區,還喊話解放軍,針對大陸的意圖也是十分明顯了。

除了練習開炮,臺海軍還透露,未來將計劃打造具有水平甲板、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據悉,這款「臺版小型航空母艦」上面搭載攻擊直升機,底下還能載運氣墊船。

「臺版小航母」示意圖 (圖源:「三立新聞網」)

對此,島內媒體坐不住了,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

只不過,島內網友可不這麼看,不少人質疑臺軍能力,「在做白日夢嗎?」「三流技術,三流人才!」

而網友的評論也堪稱是「神預言」,近日,有消息爆料,在12月初,臺軍方有4名第五聯隊修護補給大隊發動機機維修分隊士官,私自帶酒進營區,並在寢室內大肆飲酒狂歡,甚至不顧「資安」規定,還自拍發上網炫耀,而後看不過去的基地官兵截圖後向上檢舉。

作為一名軍人,嚴於律己是基本的要求,臺軍素質遠遠不夠格,曾有人透露,「現在的軍隊是一支訓練管理鬆散,沒有中心思想,等著下班放假的地方部隊。」

然而,就是這樣「三流」的隊伍,卻妄想挑釁大陸。多年來大陸一直對「臺獨」勢力發出嚴厲警告,並為此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

然而,對於「臺獨」勢力來說,大陸方面無論是嚴正警告,還是苦口婆心的規勸,他們都置若罔聞,決心一條道走到黑。

大陸這些年來一直對臺灣實行「懷柔」政策,一直試圖用「血濃於水」來感化臺灣。只不過,這些政策對於「臺獨」勢力來說,並沒有起到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讓「臺獨」勢力覺得大陸不敢動武,反而越發囂張。

不過,2020年大陸方面的表態有了明顯的變化。

一個是2020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自2014年以來,每年的涉臺部分都會提及「九二共識」,2020年卻只提反對「臺獨」、促進統一,「和平」二字的消失也使得島內諸多解讀和猜測。

另一個是2020年10月大陸對於美對臺軍售的表態。10月21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灣出售總額約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我外交部則一次性對外宣布制裁三家美國企業以及有關個人和實體,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是要「發力」了,也是對美政策的一個重大變化。

「臺獨」勢力背後少不了美國的支持,美對臺軍售更是明著助長「臺獨」勢力的囂張火焰。「臺獨」勢力的野心很大,但他們最大的悲哀就是離美國太遠,離大陸太近,兩岸軍事實力巨大的差距擺在那裡。

而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更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規模在東亞首屈一指,過去幾年裡,中國海軍在戰鬥力艦艇數量上已經超過美國海軍(按美國海軍統計口徑也是如此)。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認為,到2020年底中國將擁有360艘戰鬥艦艇,而美國海軍在2020財年末擁有297艘作戰艦艇。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擁有400艘戰艦,到2030年將達到425艘。

儘管從總噸位、平均噸位等角度看,中國海軍尚不及美軍,但規模是戰鬥力的一部分,且中國海軍正迅速縮小任何領域的差距。

除了海軍現代化,中國近年來還大幅增加了海岸警衛隊的規模。中國主要依靠海岸警衛隊來維護和捍衛其在近海地區的海洋主張,海軍則作為後備力量為一線執法力量提供支援。

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令人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那些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裝備,它們包括反艦彈道飛彈、反艦巡航飛彈、潛艇及潛射武器、航母及艦載機、水面戰鬥艦艇及新型兩棲攻擊艦。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部署兩種具有海上打擊能力的陸基彈道飛彈,即射程超過1500公裡(910海裡)的DF-21D和最大射程約為4000公裡(即約2160海裡)的DF-26公路機動反艦彈道飛彈。

美國防部稱其「能夠對地面目標進行常規和核精確打擊,也能對海上目標進行常規打擊。」長期以來,外界並未看到上述兩種武器參與對海上移動目標打靶的記錄,然而,2020年11月14日的新聞報導稱,2020年8月,東風-21和東風-26成功擊中了西沙群島以南的一艘移動靶艦。

另外,中國也在研發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如果將其整合至反艦彈道飛彈,將進一步增加美軍的攔截難度。

不過美國只會在旁煽風點火,「臺獨」勢力若挾美自重,以武拒統,只會把島內民眾拖入戰爭深淵,但不要指望美國人為臺獨流一滴血。至於臺軍信誓旦旦「決戰境外」的豪言壯語,就當笑話看吧!(趙家龍)

相關焦點

  • 臺軍要造小航母用來「衛疆奪島作戰」
    綠媒:臺灣也要造小航母,還要用來展開「衛疆奪島作戰」據臺海軍透露,未來將計劃打造具有水平甲板、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對此,有媒體表示,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
  • 綠媒:臺灣也要造小航母,還要用來展開「衛疆奪島作戰」
    對此,有島內編輯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島內《全球防衛雜誌》編輯宋玉寧聲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類似於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讓臺灣在兩棲作戰上運用彈性更高。(適合)多重任務的特性是該艦的一個重點。
  • 臺軍為遲滯解放軍登島造「航母殺手」
    12月15日,號稱「航母殺手」、被臺灣海軍寄予厚望的「塔江」號輕型護衛艦下水了,蔡英文當天親自主持了下水儀式。按照規劃,臺軍首批將建造3艘同級艦,後續還會陸續開工約10艘,它們將在2026年左右全部服役,成為應對解放軍的「不對稱戰力」。
  • 解放軍行動後 「臺獨」聞風喪膽 要建「小航母」
    近段時間以來,解放軍密集出動,在黃海、東海及南海常進行軍事演練,不僅有兩棲登陸演訓,還出動多艘軍艦實施岸轟攻擊。這不僅讓臺灣島內少數「臺獨」勢力聞風喪膽,同樣也讓臺灣軍方壓力倍增。為了對抗解放軍,臺灣綠媒日前報導,臺海軍透露,未來將計劃打造具有水平甲板、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對此,有島內編輯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據臺媒介紹,這款「臺版小型航空母艦」上面搭載攻擊直升機,底下還能載運氣墊船。
  • 臺灣當局打造輕型航母徒勞無益
    對此,有島內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所謂的「衛疆奪島作戰」。看外觀,「臺版輕型航母」類似於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讓臺灣在兩棲作戰上運用彈性更高,適合多重任務的特性是該艦的一個重點。據稱,「臺版輕型航母」參照日本「出雲」號,甚至像韓國「獨島」號,預估排水量超過兩萬噸,並設計搭載攻擊直升機。
  • 臺媒稱臺灣也要造小航母,還要用來在南海奪島
    有分析人士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將類似於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除了能執行「奪島作戰」任務,還能保護臺灣海上能源生命線不受「敵軍」侵擾。臺媒公布的臺版小航母參數臺灣《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宋玉寧聲稱,臺灣版兩棲攻擊艦將類似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突擊艦,讓臺灣在兩棲作戰上運用彈性更高,而適合多重任務的特性也是該艦特點
  • 臺灣要建航母了?!
    臺灣要建航母了?!有分析人士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將類似於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除了能執行「奪島作戰」任務,還能保護臺灣海上能源生命線不受「敵軍」侵擾。
  • 臺軍模擬解放軍「奪島」演習
    民進黨當局武力叫囂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將進行5天的"漢光兵推"軍事演習,除此之外他們還結合戰備的實際需要來應對大陸進行的軍事演習,他們想利用這種辦法,提升他們所謂的戰鬥力,來達到"保衛臺灣"的幻想
  • 臺軍再次演習,8英寸榴炮「嚇退」解放軍?
    同時,臺灣地區也在民進黨當局的錯誤指引下,多次開展以解放軍為假想敵的軍事演訓。近日,臺灣親綠媒體發表文章稱,臺灣地區陸軍在「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實戰演習。因為演習的武器是距離可達到16.8公裡的8吋榴炮,所以其被親綠媒體渲染成「對解放軍有嚇止壓製作用」的利器。
  • 臺軍演練「嚇壓」解放軍?島內民眾心聲公開,祖國統一勢不可擋
    近日,臺軍又開始「作死」演練了。據臺媒報導,由於解放軍軍機頻繁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臺軍倍感壓力,前段時間的「全臺備戰」熱度不減,近日,臺軍在距離大陸僅為9.25公裡的馬祖進行8吋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
  • 9月14日解放軍一個舉動,讓「臺獨」幻想破滅
    據臺媒9月15日報導,臺軍「漢光36號」演習計算機兵棋推演於9月14日舉行。此前臺媒透露,今年臺軍「漢光兵推」採取「研討式兵推」,並以2020年為狀況想定時間,納入近月解放軍在臺灣海空域的頻繁動作,以研析解放軍可能攻臺行動與臺軍的因應方案。
  • 將在東引島增建飛彈基地應對解放軍?臺軍急澄清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有媒體報導稱,為因應解放軍,臺軍將在東引島增建飛彈基地。臺「空軍司令部」澄清稱,此為官兵基礎生活設施改建工程,並非增建飛彈基地。
  • 解放軍何時武統?
    航母出動的意義  目前解放軍在臺灣島北中南三面進行軍演,透露了兩個信息:第一,為日後封鎖臺海並打擊臺灣本島。第二,阻絕來自關島與日本美軍救援。在這種情形之下,解放軍必然在本島南北各部署一艘航母,作為封鎖與打擊的平臺。
  • 我就問問解放軍,看到這張圖你怕不怕!
    演習戲很足,模擬了解放軍在福建和廣東集結,越過「海峽中線」,臺軍則出動陸軍第10軍團指揮航空602旅,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殲滅來犯共軍」。不僅如此,臺軍還放出了一些演習圖片,例如M60A3主力戰車把小轎車碾壓成「車餅」……就問解放軍,你怕不怕!
  • 臺軍:解放軍航母「山東艦」今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報導,臺軍今日證實,解放軍「山東號」航母及所屬護衛艦艇4艘,本月17日自遼寧大連港啟航南駛,20日航經臺灣海峽後,續向南航行。報導稱,這是「山東艦」於去年12月26日第二次穿越臺灣海峽,當時是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北駛。
  • 臺媒:「漢光」演習將模擬大陸航母轟炸清泉崗基地
    臺TVBS電視臺的報導則更詳細說,在這次演習中, 將出動無人機模擬「來襲」解放軍艦載機,模擬攻擊花蓮賀田山陣地(傳聞部署有雄風2E對陸攻擊巡航飛彈),臺軍將使用該陣地的幹擾機進行對抗,不過來襲「解放軍」機群的最終目的還是「東西包夾」,轟炸臺中清泉崗機場。
  • 臺軍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妄想將外島變「獨刺」
    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據臺灣 《聯合報》報導,臺軍從去年開始編列為期兩年的整備計劃,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馬祖飛彈陣地的整備。有關飛彈設置問題,臺軍方以「事涉兵力部署」為由不予評論,聲稱將本著「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指導原則,「防衛臺澎金馬安全」。    不過據臺媒了解,臺軍的確在秘密整建東引島飛彈基地。
  • 臺軍自產紅隼火箭筒,妄圖靠這「小牙籤」阻擋解放軍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最近臺媒經常提起紅隼火箭筒,說這是反登陸戰的利器,解放軍裝甲車輛的剋星。薩沙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還是寫篇文章系統的說一說吧。聽薩沙說一說吧。客觀來說,臺軍還是比較重視單兵反坦克武器的。為什麼呢?說來說去,還是因為臺軍裝甲部隊太爛。早在70年代,解放軍開始裝備新式的69式40火箭筒,性能上有很大提高。
  • 臺軍在離大陸約60公裡的東引島部署反艦飛彈
    有臺灣軍方高官放話說,部署在東引的「雄風二型」飛彈,對解放軍自北而下的東海艦隊有「嚇阻作用」。通過在東引島上部署各種尖端武器,以長短漸進的層次,形成有效防禦,增加戰略縱深,東引島還與基隆的兩處「天弓」飛彈陣地呼應,藉此確保臺澎金馬的空域安全,從而構成「捍衛臺灣空防的第一道防線」和「對大陸進行反擊的前沿陣地」,實現臺灣當局所謂的「決戰境外」的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