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譚傳毅 華夏經緯網特約軍事評論人
最近解放軍又展開了新一波軍演,僅以9月18日為例,當天上午的一個小時之內解放軍戰機陸續出現在臺灣西南、西部、北部以及西北空域。
自2016年以來,解放軍戰機已經進行十多次的繞飛臺灣島,但從9月份空中軍演區域來看,只剩下東部空域無戰事。臺灣周邊三個面已經陷入包圍,出現了圍三闕一的態勢,實在是個不祥的兆頭。難道解放軍忘了東部?
航母出動的意義
目前解放軍在臺灣島北中南三面進行軍演,透露了兩個信息:第一,為日後封鎖臺海並打擊臺灣本島。第二,阻絕來自關島與日本美軍救援。在這種情形之下,解放軍必然在本島南北各部署一艘航母,作為封鎖與打擊的平臺。只要解放軍出動雙航母,事情就很難善了。
因此,解放軍戰機在臺灣北中南空域軍演,應該視同海空封鎖以及打擊,而不只是施加壓力或表達立場的軍演而已。
出動雙航母的意思就是進行至少是戰役級別的海空封鎖與打擊。在古典海軍時期,通常將艦艇編隊部署在敵方基地、港口附近實施封鎖,二戰由於航空兵的發展,封鎖方被迫將主要兵力配置在對方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擴大了海上封鎖線與封鎖目標之間的距離。
掌握主動權與軍事優勢者經常海空封鎖,但容易受到國際法、海戰法規條款制約、以及第三方(例如美日)的利益。在開展大規模海空封鎖與打擊之前,以空中戰機演習較不會惹人注目,而且,頻繁性的戰機軍演可以迫使臺軍處於被動局面,同樣具有封鎖的效果,等到時機成熟,航母立即就位,艦載機接手打擊,後續兵力迅速建立海上打擊區,造成臺軍心理與精神的震撼。
這就是動用航母很難善了的原因。既然已經封鎖海峽,作戰勢頭已發,當然會繼續這股勢頭,所謂「用勢」就是這個意思。為保障封鎖與打擊平臺(航母)的安全,第一波必然要癱瘓島內雷達站、海空兵力和防空陣地,至少做到這個程度。也許會拿下澎湖,這得看政治目的的要求。
現代海空封鎖都是配合政治和經濟因素,並直接影響戰爭目的的達成。此次解放軍使用快速機動的空中兵力和遠程精確打擊兵器演習,表面上看是零星無序,但只要加上雙航母並綜合所有的演習,就可迅速形成立體封鎖與打擊體系。
沒救的臺灣人
自從李登輝在1996年以飛彈試射危機操作選舉成功之後,臺灣就進入「反中」的惡性政治鬥爭,選前透過各種文宣操弄或耳語欺騙,只要醜化中國、不斷給對手戴紅帽子就會有選票,臺灣政治就這麼的向無底洞墮落。
到今天,臺灣民眾已經被民進黨教育成為自私、怕死、貪財、不問是非、為自己利益不屈不撓、容易屈服而自我感覺良好的惡質性格。這就不奇怪為何民調顯示65%到80%的臺灣人樂觀的認為解放軍不會武統、一半人主觀的認為美軍會來救援、54%的人認為應該和大陸談判、只剩下9%敢自稱是中國人。
現在局勢緊張曉得要談判了,當初怎麼不談呢?當初有這麼好的條件為何不和大陸籤訂和平協定?這就是惡質性格導致短視的政治選擇。
現在討論「會不會武統」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應該討論的是「什麼時候」!武統的時機已經成熟:第一,解放軍軍力已經趨近於成熟完整,至少掌握六維空間:海、空、地、太空、電磁、網絡。如果早個10年前武統,可能力有未逮。第二,美國發動貿易大戰、為了選舉不斷以軍事手段騷擾大陸、操弄臺灣因素並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終止了本來漫漫無期的和統進程。相信大陸內部不支持武統的人少之又少,相信臺灣歷來領導人若能思考大陸因素而不以選舉為重,都不會把路走絕了。諸多因素湊在一起,「天時」到了。
所謂的「天時」,指的是做某件事情的適合條件,猶如天命、氣候、時機。武統這事情早1年做太早,晚1年做很難再盼到第三輪貿易大戰、軍事脅迫或者臺獨變相,就是現在最好。難不成按照臺灣人維持現狀一直拖下去的主張?
何時武統?
武統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指標,10月10蔡英文的國慶文告。這是蔡英文最後一次表達意見的時候了,如果她還惦記著兩岸都是同胞兄弟的情感,事情都還有轉圜的餘地,就怕她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獨立的立場,把話講絕了。
第二個指標,人民日報刊出類似「告臺灣同胞書」的檄文。檄文是用於對敵或叛逆的曉諭、徵召、聲討等的文書。歷朝歷代在討伐逆賊之前都會發布檄文,比較出名的有駱賓王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孫文的《第二次討袁宣言》等等。檄文是戰爭正義性的表示,再加上《反分裂國家法》,用兵的合理性與合法性都具備了。
第三個指標,當遼寧號與山東號就定位,就是開戰的時候。美軍航母可能會出現在某個發生衝突或危機的區域,對於美國人而言,航母是個威懾與恐嚇的外交工具。但是對於中國人而言,航母是為了保障中國的利益,中國不會幹涉外國內政,就不會把航母當作外交延伸工具,這是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高來高去的戰機演習當作意志的表達,還不構成真實的武力對撞,但是航母的出現可是實打實的保障領土安全,此時還能不動手收回即將失去的疆土?
蔡英文把臺灣的前途寄望在虛無縹緲的美國航母之上,對內無榮邦大計,反而操作反中情緒讓兩岸人民仇恨對抗,實在太不應該。
結論:圍三闕一
圍三闕一就是包圍三面,敞開一面,預設伏兵,誘迫敵人出逃,將其殲滅於運動之中的戰法。一旦解放軍動手,臺軍空中兵力應該會向東部疏散,正好給予打擊的機會。以現代技術擊毀佳山基地洞口並摧毀跑道都不是問題,集中殲滅反而省事。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