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何時武統?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作者 譚傳毅 華夏經緯網特約軍事評論人

  最近解放軍又展開了新一波軍演,僅以9月18日為例,當天上午的一個小時之內解放軍戰機陸續出現在臺灣西南、西部、北部以及西北空域。

  自2016年以來,解放軍戰機已經進行十多次的繞飛臺灣島,但從9月份空中軍演區域來看,只剩下東部空域無戰事。臺灣周邊三個面已經陷入包圍,出現了圍三闕一的態勢,實在是個不祥的兆頭。難道解放軍忘了東部?

  航母出動的意義

  目前解放軍在臺灣島北中南三面進行軍演,透露了兩個信息:第一,為日後封鎖臺海並打擊臺灣本島。第二,阻絕來自關島與日本美軍救援。在這種情形之下,解放軍必然在本島南北各部署一艘航母,作為封鎖與打擊的平臺。只要解放軍出動雙航母,事情就很難善了。

  因此,解放軍戰機在臺灣北中南空域軍演,應該視同海空封鎖以及打擊,而不只是施加壓力或表達立場的軍演而已。

  出動雙航母的意思就是進行至少是戰役級別的海空封鎖與打擊。在古典海軍時期,通常將艦艇編隊部署在敵方基地、港口附近實施封鎖,二戰由於航空兵的發展,封鎖方被迫將主要兵力配置在對方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擴大了海上封鎖線與封鎖目標之間的距離。

  掌握主動權與軍事優勢者經常海空封鎖,但容易受到國際法、海戰法規條款制約、以及第三方(例如美日)的利益。在開展大規模海空封鎖與打擊之前,以空中戰機演習較不會惹人注目,而且,頻繁性的戰機軍演可以迫使臺軍處於被動局面,同樣具有封鎖的效果,等到時機成熟,航母立即就位,艦載機接手打擊,後續兵力迅速建立海上打擊區,造成臺軍心理與精神的震撼。

  這就是動用航母很難善了的原因。既然已經封鎖海峽,作戰勢頭已發,當然會繼續這股勢頭,所謂「用勢」就是這個意思。為保障封鎖與打擊平臺(航母)的安全,第一波必然要癱瘓島內雷達站、海空兵力和防空陣地,至少做到這個程度。也許會拿下澎湖,這得看政治目的的要求。

  現代海空封鎖都是配合政治和經濟因素,並直接影響戰爭目的的達成。此次解放軍使用快速機動的空中兵力和遠程精確打擊兵器演習,表面上看是零星無序,但只要加上雙航母並綜合所有的演習,就可迅速形成立體封鎖與打擊體系。

  沒救的臺灣人

  自從李登輝在1996年以飛彈試射危機操作選舉成功之後,臺灣就進入「反中」的惡性政治鬥爭,選前透過各種文宣操弄或耳語欺騙,只要醜化中國、不斷給對手戴紅帽子就會有選票,臺灣政治就這麼的向無底洞墮落。

  到今天,臺灣民眾已經被民進黨教育成為自私、怕死、貪財、不問是非、為自己利益不屈不撓、容易屈服而自我感覺良好的惡質性格。這就不奇怪為何民調顯示65%到80%的臺灣人樂觀的認為解放軍不會武統、一半人主觀的認為美軍會來救援、54%的人認為應該和大陸談判、只剩下9%敢自稱是中國人。

  現在局勢緊張曉得要談判了,當初怎麼不談呢?當初有這麼好的條件為何不和大陸籤訂和平協定?這就是惡質性格導致短視的政治選擇。

  現在討論「會不會武統」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應該討論的是「什麼時候」!武統的時機已經成熟:第一,解放軍軍力已經趨近於成熟完整,至少掌握六維空間:海、空、地、太空、電磁、網絡。如果早個10年前武統,可能力有未逮。第二,美國發動貿易大戰、為了選舉不斷以軍事手段騷擾大陸、操弄臺灣因素並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終止了本來漫漫無期的和統進程。相信大陸內部不支持武統的人少之又少,相信臺灣歷來領導人若能思考大陸因素而不以選舉為重,都不會把路走絕了。諸多因素湊在一起,「天時」到了。

  所謂的「天時」,指的是做某件事情的適合條件,猶如天命、氣候、時機。武統這事情早1年做太早,晚1年做很難再盼到第三輪貿易大戰、軍事脅迫或者臺獨變相,就是現在最好。難不成按照臺灣人維持現狀一直拖下去的主張?

  何時武統?

  武統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指標,10月10蔡英文的國慶文告。這是蔡英文最後一次表達意見的時候了,如果她還惦記著兩岸都是同胞兄弟的情感,事情都還有轉圜的餘地,就怕她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獨立的立場,把話講絕了。

  第二個指標,人民日報刊出類似「告臺灣同胞書」的檄文。檄文是用於對敵或叛逆的曉諭、徵召、聲討等的文書。歷朝歷代在討伐逆賊之前都會發布檄文,比較出名的有駱賓王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孫文的《第二次討袁宣言》等等。檄文是戰爭正義性的表示,再加上《反分裂國家法》,用兵的合理性與合法性都具備了。

  第三個指標,當遼寧號與山東號就定位,就是開戰的時候。美軍航母可能會出現在某個發生衝突或危機的區域,對於美國人而言,航母是個威懾與恐嚇的外交工具。但是對於中國人而言,航母是為了保障中國的利益,中國不會幹涉外國內政,就不會把航母當作外交延伸工具,這是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高來高去的戰機演習當作意志的表達,還不構成真實的武力對撞,但是航母的出現可是實打實的保障領土安全,此時還能不動手收回即將失去的疆土?

  蔡英文把臺灣的前途寄望在虛無縹緲的美國航母之上,對內無榮邦大計,反而操作反中情緒讓兩岸人民仇恨對抗,實在太不應該。

  結論:圍三闕一

  圍三闕一就是包圍三面,敞開一面,預設伏兵,誘迫敵人出逃,將其殲滅於運動之中的戰法。一旦解放軍動手,臺軍空中兵力應該會向東部疏散,正好給予打擊的機會。以現代技術擊毀佳山基地洞口並摧毀跑道都不是問題,集中殲滅反而省事。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武統」聲音甚囂塵上,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6大觸發條件
    疫情期間的一系列「騷操作」,可謂冷血至極,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兩副面孔讓島內外民眾氣憤不已,「武統」聲音再次甚囂塵上。中國大陸對臺軍事動向密切關註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在實現祖國統一的戰略進程中,中國大陸一向有理有據,光明磊落。眼下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 對民進黨當局軍事動向以及海外軍事勢力的幹預程度形式密切關注。
  • 蔡當局「以武拒統」闖禍,島內連傳3個惡劣信號,解放軍已經行動
    除此之外,蔡當局還一度揚言「以武拒統」,甚至鼓吹臺海戰爭,嚴重影響了臺海局勢的穩定,蔡英文此次已闖下大禍。另據媒體消息,美國國務院也於12月7日批准了一批新的對臺軍售項目,價值約2.8億美元。針對美國對臺軍售,蔡英文當局「以武拒統」一事。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針對目前由於臺灣採取的措施所導致大陸的輿論風氣,火箭軍前研究院楊成軍之前曾經發表了一篇文章,針對民眾所發出「武統」呼聲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於目前兩岸的局勢以及未來發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預測,並提出了諸多的建議和思考。
  • 守住澎湖就能擋下「武統」?美國人給臺灣灌迷魂湯
    他的論據是:    一是解放軍正在籌劃攻佔澎湖的方案。今年臺灣地區選舉結束不久後,解放軍曾經不小心在媒體上洩漏了攻佔澎湖的軍事戰略圖以及清晰的入侵路線。    二是解放軍攻臺必須先奪取澎湖。因為臺灣在澎湖列島部署了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和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如果不摧毀島上駐軍繞過澎湖,那麼,大陸的登島艦隊兩側將會受到飛彈的攻擊。
  • 「武統」臺灣到底怎麼打?解放軍中將:六種戰法,三天拿下!
    「武統」臺灣到底怎麼打?解放軍中將:六種戰法,三天拿下!「六戰一體」武統臺灣。由於蔡英文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且「臺獨」動作不斷,相當一部分大陸民眾對和平統一臺灣失去信心和耐心,「武統」臺灣的聲勢日漸高漲。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不顧中方反對,籤署了鼓勵美臺官員互訪的「臺灣旅行法」,使得兩岸關係再度成為焦點。
  • 蔡英文閱艦「以武拒統」?不不,這是船……
    早在去年12月,臺「防務部門」發布了「國防報告白皮書」,其中強調了所謂的「不對稱」作戰,同時,5月即將到來,臺軍年度演習「漢光」也將登場,臺軍被曝此次演習再次以解放軍機艦繞臺作為想定目標。此次閱艦的倉促決定,並非在「漢光」軍演期間,十分有趣。
  • 金一南:底線面前無後退餘地,會做好「武統」準備
    而針對當前的臺海形勢,解放軍也屢次舉辦大規模軍事演習,此外解放軍已經連續10多天現身臺海,而其主要目的就是對「臺獨」分子和境外分裂勢力給予震懾和警告。 對於目前「美臺」的高度互通以及解放軍頻繁的軍事行動,軍事專家金一南也曾分析稱,現在大家對解放軍的行動有一個誤解,認為大陸但凡會作出反應,就一定只能是出動軍事力量,但我們卻忽略了其他方面
  • 臺做好應對「武統」的準備了嗎?看看島內防務部門領導怎麼說
    進入到2020年,817萬高票當選連任更給了以蔡英文為首的分裂分子謀求分裂的膽氣,藉由新冠疫情,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以武拒統」的險惡用心更加暴露無遺,而臺海局勢也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緊張局面。民進黨當局雖然一直在嘴硬稱「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是,臺軍真做好了「以武拒統」的準備了嗎?近年來,臺軍軍紀敗壞的事件層出不窮,深陷各種醜聞之中,臺軍信仰崩塌、兵員素質低下、武器裝備落後等問題暴露無遺。反觀大陸,經歷了改革「陣痛」後的解放軍已經換羽重生,武器裝備更新日新月異,這次全國支援湖北抗疫更是展示了大陸強大的後勤動員能力。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
  • 大陸遠未做好「武統」準備?港媒:美國前國防官員誤判
    一些前華府官員、智庫專家近期常提及「武統」話題,有理性的,有帶偏見的,不少人撇開「臺獨」尋釁、外力介入等因素,不問其因,只問其果,顯然是誤判了。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的觀點,就屬於這一類。唐11日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說,目前「武統」的可能性仍小,大陸遠未做好準備:1,新冠疫情之下,大陸面臨內外風險和威脅;2,進攻臺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3,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利於北京進行一場可能代價高昂的戰爭。
  • 若真「武統」臺灣 羅智強:鍵盤「臺獨」將跑到美國繼續「嘴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十九大即將召開,近來島內頻頻傳出大陸將「武統」臺灣的訊息。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表示,以前覺得「武統」 「不可能」,但現在沒那麼有信心。羅智強在臉譜網表示,過去自己會斬釘截鐵地說,只要臺灣不宣布 「法理臺獨」,「武統」不可能。但這幾年兩岸的對立情緒被無良政客不斷的搧攪,「武統」已經從「不可能」轉為「機率不高」,連他我也沒有那麼有信心,「武統」一定不會發生。黃國昌。(圖片來源:網絡)林昶佐(圖片來源:網絡)問題是,兩岸若真開戰,臺灣能靠誰?
  • 解放軍收復臺灣需要多久?央視給出驚人答案
    日前,臺灣防務部門透露,解放軍戰機繞臺飛行過程當中,美國空軍派出了「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在解放軍戰機東方的高空進行監控。更有「時代力量」民意代表宣稱,未來臺灣要和美國方面加強軍事合作。那麼臺灣內部為何又有人在叫囂「以武拒統」?
  • 臺媒:武統並非大陸社會主流,「臺獨」也不是臺灣多數人的信仰
    「和統vs.武統」也算不上什麼新話題,自兩岸開放交流後,「和統」與「武統」的辯論、爭吵持續至少30年。不過,長期以來相關爭論都是以報刊為陣地隔空過招,後來電視政論節目興起,變為直面對決,但依然是各說各話「文人論政」性質,僅供茶餘飯後談興。但2016年政黨輪替、兩岸關係惡化,加上網絡興起,「和統vs.武統」之爭已變成各自裹挾十萬、百萬乃至千萬民粹的對撞。
  • 解放軍巷戰演練劍指臺灣?唐湘龍:2021年兩岸隨時會開打
    央視日前播放一部軍事影片,講述解放軍進行城市作戰演練。儘管沒有具體指名攻擊哪個城市,但臺灣輿論認為,解放軍此舉就是劍指臺灣。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分析,儘管大陸官方仍不放棄和平統一,但「武統」聲浪越來越大。他很擔心2021年將成為兩岸武統和反武統對決元年,到時民進黨政府要如何因應?
  • 蔡英文正緊鑼密鼓對抗「武統」
    蔡英文正緊鑼密鼓對抗「武統」 2020-09-19 08:20:17 補壹刀
  • 解放軍開展軍演,臺「中科院」卻稱要在沿海進行「例行性火炮...
    無視臺灣同胞利益推動各種「臺獨」議題外,臺當局近來更是挾洋自重,緊緊抱住美國大腿,擺出了一副「以武拒統」的姿態。 據臺媒報導稱在大陸解放軍在發出即將軍演的公告後,臺灣當局軍事技術研究部門也開始了"應對政策"。
  • 中國解放軍明確劃出紅線?美軍膽敢抵達臺灣高雄 武統立刻執行!
    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這句話給不給力?解渴不解渴?這句話是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12月8日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向約200位兩岸學生與僑界人士轉述他會見美國國會友人時說的。  如此一來,這個份量可就不是一般的重了。
  • 一旦武統,壓制臺軍新竹基地需要多少解放軍?一個連就夠了!
    現在進入21世紀後,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兩岸人心中,隨著中國軍隊針對臺灣部署的飛彈旅數量持續增加,陸軍各針對臺灣戰備的集團軍也陸續裝備射程140公裡的遠程火箭炮,最主要的是解放軍空軍對地打擊能力也在持續提高,攻臺作戰的行動第一天,臺軍將承受的打擊也在不斷攀升。若有一天中國真要武力打擊臺灣,那麼這個打擊目標是誰呢?其實非常明顯,就是距離福建平潭直線距離恰好140公裡的臺灣新竹空軍基地。
  • 以武拒統?臺軍再次傳出噩耗,給蔡英文當頭一棒,祖國必然統一!
    然而,民進黨當局妄圖「以武拒統」,因此才保留數量龐大的老舊軍機,臺防務部門甚至叫囂在需要時能召集到40萬軍人,這一點藍綠雙方都看破而不說破。如果民進黨當局不放棄「臺獨」路線,一味「以武拒統」,重壓之下,臺軍事故只會不斷發生。
  • 蔡英文正緊鑼密鼓對抗「武統」
    最為重要的是,就在18日一早,臺軍宣稱有18架解放軍多型軍機從四個方向逼近臺灣島。臺消息人士說,解放軍軍機這一次突入之深,範圍之大,相當少見。為什麼解放軍選擇在這時展開「雷霆行動」?正因為美臺不斷在臺海「紅線」上試探、挑釁,所以解放軍當天宣布軍演,實戰性已經非常強。就在18日當天一早,臺軍面臨解放軍18架軍機「飛越海峽中線,從四個空域方向逼近」。臺媒說,這也是近十年來的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