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對夫妻成拆遷網紅!手裡9套房,開著房車遊遍全國!這麼多房子……咋來的

2020-11-16 中國青年網

「房子一拆遷

手裡一共有9套

我準備到新疆、西藏、漠河

一定要把祖國轉一轉」

9月中旬的一段視頻

讓青島一對夫婦上了熱搜

「拆遷9套房

開房車遊遍全中國」

當網紅的滋味可不好受

尤其是拆遷網紅

你要經受鋪天蓋地的

羨慕、嫉妒、還有恨

「一夜暴富,有什麼可炫耀的」

郭德綱曾說過

什麼叫一夜爆紅?

我7歲學評書,9歲學相聲

你是那一夜知道的我

而不是我一夜成的名

這話放在

夏太寶、蘇全美夫婦身上

也是同樣的道理

比起網上的喧囂

這個普通青島家庭的奮鬥史

更值得一讀

裡面有時代的印記

也會讓我們想起

曾經那個不屈不饒的自己

夏太寶和蘇全美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 ,兩人都出生於1954年。

蘇全美兄弟姊妹三人,她是家中的老小。父親在她年幼的時候去世,那一年母親27歲,要拉扯3個孩子,一家四口一度住過馬棚。

夏太寶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第四。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那段特殊的日子裡,一家人數不清吃過多少頓榆樹葉子。

1977年,兩個家境很一般的年輕人,在親戚的介紹下相識了。

兩人在一起後拍的第一張照片

第一次見面那天下大雨,老夏一頭茂密的自來捲兒,被雨淋成一綹一綹的,一進門還沒打招呼,就衝著我傻笑。

當時就覺得這個小夥子長得挺壯實,人看著很實在,眼睛跟我一樣,長得都不大,別人說我倆有夫妻相。

兩人的第一次約會,夏太寶想帶蘇全美逛公園,但是一塊錢一張的門票,把他們拒之門外。

「當時太窮了,兩個人全身上下就兩塊錢,吃飯喝水花了一塊錢,還有一塊錢在青島水族館前的礁石上照了張相。 」

兩人在一起後拍的第二張照片。

與現在的婚戀自由不同,當時結婚要講究順序,哥哥姐姐不結婚,下面的弟弟妹妹就要等著。

因為夏太寶的三哥沒有對象,母親便要求兩個人等三哥定下來以後再結婚,這一等,就到了1979年。

「結婚的時候連房子都沒有,為了蓋婚房,俺倆推著小推車、挑著扁擔,到山上運石頭,一運就是三四個月,辛辛苦苦蓋起來三間房。」蘇全美說。

結婚當晚,親朋散去,夏太寶和蘇全美來到院子裡,看著自己一磚一石蓋起來的房子發呆。

月光把房子照得閃閃發光,好像生活也跟著亮了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個冬日,刺骨的寒風中,蘇全美裹著一件軍大衣,頭上扣著厚重的棉帽…

這個場景至今深深刻在夏太寶的記憶裡。

彼時,兩人剛剛開始經營海鮮生意。

當時的窮,現在的90後體會不了。結婚後一年左右就分家了,只有9釐地、一間屋、兩個碗筷和700塊錢的饑荒。當時,普通家庭一個月才能掙30塊錢。

一家三口合影。

夏太寶扛起家庭的重擔,做小工、做泥瓦匠、扛大包…

因為幹的都是力氣活,夏太寶飯量比之前大了很多,家裡的糧面明顯吃得快了。

蘇全美不忍心丈夫一個人辛苦,老早就給兒子斷了奶。

和丈夫一樣,她想盡各種辦法謀生:夏天賣涼粉,冬天賣豬頭肉,常年支個小攤賣蔬菜。

因為不會騎自行車,蘇全美推著小車從下王埠走到滄口挖蛤蜊 ,再回到村裡賣,每天來回要走16裡地 。

1984年開始,夫妻倆專心經營海鮮生意。

錢哪那麼容易賺呢…

每天下午五點出發去碼頭,凌晨一點接貨、卸貨,再給散戶發貨,一幹就是一宿,天亮後還要繼續出攤 ,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當年,兩人賣海鮮的攤位在李村大集,沒有固定的攤位,每天晚上都要提前去搶好位置。

我們家能有今天的生活,百分之八十的功勞都得歸功我老伴,眼光獨到、勤能補拙、誠實守信…」

夏太寶說:「當時正趕上改革開放,青島又擁有天然的海洋優勢,她就勸我別再賣苦力賺錢了,不如兩個人一起賣海鮮。

夏太寶摸著手上的老繭,感嘆道:萬事不離一個勤 字。

賣海鮮這個活又累又髒,當時沒人願意幹,他們夫妻倆不怕苦,起早貪黑地忙,生活才漸漸有了起色。

1993年6月,蘇全美與兒子夏磊在老房子門前。

冬天零下十幾攝氏度,裹著被子一守就是一晚上,還要警惕有沒有偷貨的,丟了貨幾天就得白忙活。

「不怕大家笑話,經營海鮮20多年,有上百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每當看到老伴賣力地搬箱子,就逼著自己咬牙堅持下來。 」

夏太寶說,當年賣海鮮不僅拼體力,還要拼膽量。

你很難想到,深更半夜有群人,手裡拿著傢伙要搶你攤位,那個兇狠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都後怕,當時真是年輕膽大。

「老夏家的螃蟹,個頂個的肥。」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夏太寶在攤位前小黑板上寫的廣告語。

「跟螃蟹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什麼樣的黃多肉肥,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但是再好的獵手,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1997年,從外地來的一批蟹子殼空肉少,老夏趕緊聯繫顧客,想退錢的退錢,想換貨的就給換貨。

夫妻倆一直認為,這是做生意以來最值得說道的一件事,雖然損失了一萬多塊錢,但「老夏家螃蟹」的名聲叫響了。

就這樣,夫妻倆的海鮮生意越做越大,慢慢走出了李村大集,在李滄區盤下兩處門頭,開起了海鮮門店。

因為文化水平有限

買房置地

成了夏太寶這代人

骨子裡最樸素的理財觀

這些年來

夫妻倆攢夠錢就買房子

↓↓

當時房子也便宜,一平米2000多塊錢,2008年以前就陸續買了5套房。後來下王埠社區拆遷,俺家又分了4套房。

日子越過越好。

可是夏太寶掰著指頭數算,年輕時看電視的次數都不超過10次。

「黃海、渤海在祖國的什麼位置都不知道,更別說出去旅遊了,活了60歲都沒帶我老伴出去看看,一直覺得對不起她。」

看到兒子接班後,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夏太寶和蘇全美覺得輕鬆了很多。

想去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了…

他們選擇了一種時髦的出行方式——房車自駕。

「我想去外面看看。」

「等買了房車,我帶你去環遊世界。」

……

「爺爺是一個特別Man的人,因為他實現了對奶奶的承諾。」

夏太寶、蘇全美的孫子以一種崇拜自豪的語氣說道…

那時候我才6歲,晚上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睡,大約晚上十二點的時候,他們對話被我聽到了,只不過後來太困就睡著了。

沒想到,老兩口簡短的對話印在了小孫子的腦海裡,以至於家人告訴他爺爺買了房車時,他還以為在做夢。

直到放學回家看到嶄新的房車,才相信爺爺真的做到了。

2018年底,夏太寶賣了一套房子,買了一輛C型房車。

兩年時間裡,夏太寶、蘇全美到過廣州、深圳、大理、瑞金、韶山等地,今年冬天計劃開啟東北三省的自駕之旅。

生活總是一個接一個的困難,而在夏太寶看來,困難就是用來解決的。

自駕旅行時,夏太寶經常哼起《我和我的祖國》,哼著哼著,蘇全美也會輕輕地唱和起來:「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每唱到此時,蘇全美的眼前就浮現出40多年前,兩人推著車到山上運石頭蓋新房的場景。

生活是當年的小推車

是販海鮮的摩託車

是生意紅火時的小貨車

也是讓人生更精彩的房車

……

留下的一道道車轍

記錄著一個奮鬥者的故事

人生,靠闖不靠拆

來源:半島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青島一對夫妻因拆遷手握9套房,如今開車遊全國,網友:值得學習
    解放前有句老話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有個新的說法,那就是「房子一拆,橫財飛來。」說明了一些拆遷戶的命運逆襲途徑。而這可不是誇張的說法,比如說青島就有一對夫妻因為拆遷,成為擁有千萬資產的「拆遷富人」:手握9套房子,現在夫妻兩個啥活兒也不想幹了,就想開著車遊遍全國到處玩兒。
  • 拆遷網紅夫婦,手裡9套房,遊山玩水!這麼多房子怎麼來的?
    九月中旬有這樣一個視頻「房子一拆遷,手裡一共有9套,我準備到新疆、西藏、漠河,一定要把祖國轉一轉。」讓青島的一堆夫婦瞬間成為網紅。  然而,「拆遷9套房,開房車遊遍全國」的夢想還沒實現,網上鋪天蓋地的輿論就接連向夫婦二人湧來,「一夜暴富,有什麼好炫耀的」,本來當網紅就要承受各種非議,尤其拆遷網紅,更是要遭受別人的羨慕、嫉妒和滿滿的恨意。
  • 青島夫婦靠9套房開房車遊遍全國?房產只是其財富的冰山一角
    拆遷9套房中其中5套都是這對夫妻2008年前購買的,剩餘4套才是真正的拆遷安置房,夫妻能夠實現開房車遊全國還是「靠闖不靠拆」的成分大確實近幾年的拆遷安置造就了大批量的「拆二代」和一夜暴富的群體,不過這些所謂「富豪」假如沒有經歷過前期的生活磨練和歲月沉澱,這些拆遷安置費多數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青島特色住宿備受青睞 房車露營、小木屋成新寵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報導 五四廣場上,遊人們在享受著假期休閒時光。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園園  「十一」黃金周期間,鄉村遊、休閒遊、短線遊、城市周邊遊和民俗遊等新業態旅遊項目火爆。
  • 情侶裸辭改造房車,三年後遊遍全國,到底是什麼給了他們勇氣?
    前幾年有個教師的辭職信風光了一陣子,也掀起了一陣瀟灑辭職風,還記得信的大致內容是: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90後應該都聽過的一個故事。一個鄉村女教師不顧家人的反對,裸辭後跑遍全國,還在旅途中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 奶奶房子拆遷,孫子拿三套房,辦房產證姑姑不籤字:按市場價平分
    本次的情感主題是拆遷房一對老夫妻生育了5個子女,還有一個孫子,他們8個人共有三個戶口本。拆遷的時候,老夫妻得了一套房子,老三家得了一套房子,小兒子家也得了一套房子。除此之外,老三家因為有2個鋪面,所以額外得到了兩套房子。老三是很久前用工齡申請的一套鋪面,後來結婚的時候開發商同意擴面,這套房才分為兩套。
  • 奶奶房子拆遷,孫子拿三套房,辦房產證姑姑不籤字:按市場價平分
    也就是說拆遷後老三家得了三套房子,老小家得了一套,爺爺奶奶拿了一套,一共五套房子,可是等到房子要辦房產證時,問題來了,奶奶房子拆遷,孫子拿三套房,辦房產證姑姑不籤字:按市場價平分。    調解員表示:「拆遷前,奶奶的房子,是和爺爺的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說奶奶不能完全做主,因為爺爺去世後,他的那部分產生了繼承,你們要辦房產證,也要大哥大姐籤字,大哥大姐什麼想法?」  大哥大姐沒來調解,一旁坐著的小姑姑告訴調解員:「,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單位分了一套房子,給了大哥做婚房,大姐沒得到房子,但父親去世的時候給了她一個祖傳的玉鐲,我娘說再貼大姐一些錢。」
  • 夫妻開店修鞋同步直播 收穫30萬粉絲成「網紅」
    修鞋生意如今 8 成來自於網絡訂單"老鐵好!修鞋哥來啦,喜歡的雙擊加關注,評論走一波。"上午 9 點半,被網友們稱為"修鞋哥"的姜龍和妻子張春月一邊修鞋,一邊開始了網絡直播。通過手機,姜龍將鞋子的材料,修改的技巧,保養的竅門一一告訴大家。
  • 成都周邊親子遊網紅打卡露營好地方,新津斑竹林房車營地
    近郊親子遊的網紅打卡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就在新津318斑竹林房車營地,位於成都市新津縣花紅堰小鎮(新津斑竹林公園入口旁),佔地面積200餘畝,營地內集房車區、露營區、生態房屋區、休閒活動區以及提供房車汽車租賃和落地自駕異地還車服務。
  • 房車露營旅遊成家庭親子遊新熱點
    華南最大親子遊平臺童遊的C E O曾義表示,原來比較看淡的清明假期,不少省內景區出現爆棚,人數增長兩倍以上,而五一節是傳統的旅遊旺季,在清明的帶動之下,報名人數已經超過去年同期。「今年五一假期出發的親子遊,有自然教育、休閒度假、博物科普、戶外拓展、親子酒店等十多個系列的兩百多個線路和產品,比去年多了一倍。以廣州、深圳、佛山周邊的親子遊活動最受歡迎。」曾義稱。
  • 被房子套牢的國人,房貸負債超七成,你要還多少貸款?
    被房子套牢的中國居民當然現在的普通年輕人可能在大城市連房貸都攢不到,所以只能降低自己的欲望,只要求吃飽穿暖就行了。我國的負債家庭中,有76.8%的都是因為房貸,但是根據去年的數據,我國的房子存量超過3.9億套。
  • 濟南吳家堡拆遷「暴富」後:懷揣500萬拆遷款,他們都怎麼花?
    吳家堡村民張興業的熟食攤,這幾天每天準時9點出攤。吃過的人總說:「挺香,就是鹹點。」 吳家堡獲封「新晉網紅」9個月後,迥異於外界對「土豪」的想像,吳家堡人依舊過著平靜的生活,畢竟「手裡就剩下百十來萬了」。而在大澗溝,大集上那挑揀講價的畫面也如常上演,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隱現其中。
  • 國人暴富拆遷夢,一線千萬,二線幾百萬,市區百萬級
    巨大人口流量,催生大量住房需求,拆遷也成了部分周邊郊區人的暴富途徑。地處祖國不同區域的人,暴富程度千差萬別。一:一線城市拆遷 動輒千萬補償款:廣州拆遷補償67920每平米 廣州位於祖國南端,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州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三,gdp排名全國城市第四。
  •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可叫人迷惑的是,兩位老人不差房,當初拆遷,他們分到了三套房。更是不差錢,同樣也拿到了十七萬的補償款。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會讓這對古稀老人在養老的問題上犯了難。那年政府要求拆遷,於是600平的老宅只能拆除了,而在分房的時候分歧來了,由於金先生的兒子不在政策範圍內,所以最後分到的房產也僅有三處。按照金先生的說法是,兩套房子是歸妻子所有,他無權幹涉,而剩下的一套歸他,秦女士也無法對此進行幹涉。出於夫妻情分的考慮,秦女士把自己的40平讓出來給了老伴,留作以後兩個人一起養老的住所,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老伴竟然提前處置了房產,把房子給了出去,這下子秦女士不樂意。
  • 婚前有一套房,拆遷後的補償屬於婚前財產還是婚後財產?
    婚前有一套房,結婚後房屋拆遷,分到兩套房子作為補償,那麼,這兩套房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後財產呢?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周律師進行分析婚前一方房產婚後拆遷安置,安置房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個時候要注意,如果超出面積是對原住房的等值補償,則該安置房完全是原房主的個人財產,如果超出面積要求的原房主購買,而其是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則不能全部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應視為雙方對一方婚前房屋以共同財產使之增值,增值部分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夫妻一方,在拆遷安置的產權證上寫上夫妻雙方的名字,那麼,這個房產就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了。
  • 開著房車去獵險 80後夫妻走進真實「恐怖片」
    2018年 12月初,國內第一部以房車探險為主題的 15集紀錄片《夫妻房車獵險記》將在衛視平臺和網絡平臺上和觀眾見面,主人公鄭義和妻子張莉將深入三十餘個恐怖故事的發生地,以身體驗證傳言真實性的方式,跨度6000公裡,為探險愛好者探尋恐怖的「無人之境」,還原恐怖片中一個個讓人毛骨悚然的真實場景。夫妻倆單槍匹馬開著房車,走進棺木森林、死人溝、無人村、無名山洞等。
  • 最新數據,深圳這麼多人有3套房!你的房子被多少人打敗了?
    一直說深圳地少房子少?其中多少房子是商品房多少是小產權,人均一人幾套房呢?市場是健康的嗎?,生活很美第三層:如果你有1套房,你就打敗了92.6%的深圳人一套房,多少人奮鬥的目標深圳的城中村住著一批又一批的小白領,其中99%的房都是小產權第八層:小產權裡的土著們手裡拿著一串串鑰匙
  • 「網紅夫妻」靠收租走紅,兩年吸粉四千萬,真實背景遭網友深扒
    無數網紅如同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從最開始的單純生活分享,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電商模式深受大家的喜愛,畢竟不出門就能買到便宜實惠的東西,何樂而不為呢?而「言真夫婦」就是這群網紅中的一對,夫妻倆通過以收租為視頻主題的段子形式出現在短視頻平臺上,不斷地吸引著粉絲的關注,而短短兩年的事件兩人就吸粉四千七百萬,甚至做到了單場直播銷售額2.5億的成績。
  • 二線城市三線工資,房價全國第九,福州的房子為什麼這麼貴
    100萬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能買到一套三房的房子,但是在北京只能買個柴火間,在上海也差不多。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這沒的說,為什麼在福州這樣一個二線城市只能買個單身公寓呢?根據2020年最新的房價排名顯示,福州的房價以23872元/㎡的均價排名第九。
  • 二手房成爛攤子!下個月,手裡3套房的有麻煩了
    10月25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來,10個城市的房價跌幅超過5%。除了濟南(下降6%)外,其餘9座城市都是三四線,比如肇慶和淄博因為取消棚改後,分別下降了9.45%和7.44%,而像西雙版納、防城港這樣沿海的房產,也分別下跌了8.68%和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