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主席 江澤慧 首席科學家,教授,博導,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國際竹藤組織(INBAR)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竹藤中心主任,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國際標準化組織竹藤技術委員會(ISO TC296)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全國竹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
國際竹藤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ISO/TC296主席,中國竹產業協會會長。長期從事木竹材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研究成果對揭示木竹材細胞壁特性、木竹結構材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落實國家品牌建設戰略,匯聚竹藤產業優勢力量;搭建竹藤產業高端平臺,促進竹藤產業動能轉換;推動竹藤產業技術創新,鑄就竹藤產品世界品牌……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作出了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大指示。2018年,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重大戰略部署。隨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專門出臺了《關於加強林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貫徹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重要指示、戰略部署,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工作安排、推進要求,今年9月,國際竹藤中心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牽頭組建的「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在首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正式成立。
中國竹藤品牌集群的成立,是促進我國竹藤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性事件。這是我國林業系統首個成立並落地實施的品牌集群,對推動竹藤產業發展和林業品牌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也是我國林業品牌走向世界,代表中國形象參與全球品牌經濟競爭的積極探索。
傳承開拓 走向世界
建設中國竹藤品牌集群
竹和藤是兩類最重要的非木質森林資源,被譽為世界「第二大森林」和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植物類型。
根據國際竹藤中心、國際竹藤組織、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相關統計,到2017年全球共有竹類植物1642種、棕櫚藤600多種,全球竹林面積約3200萬公頃,並以每年3%~5%的速度遞增。其中,中國擁有竹子600多種,約佔全世界的1/3;竹林分布面積600多萬公頃,約佔世界的1/4。中國擁有棕櫚藤40餘種,約佔世界的1/15。中國竹藤品種、資源儲量、產業發展和研發創新水平均居國際領先地位,是世界竹產業的主要技術研發國。
在竹藤產業發展方面,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持續推進,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已經形成了由資源培育、加工利用、科技研發到國內外貿易同步推進的發展體系。累計開發出100多個系列、近萬種竹藤產品,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居等10多個領域。2017年,中國竹產業總值達2359億元,竹藤產品出口貿易額19.6億美元,約佔世界69%。
目前,中國還擁有竹子相關專利近8000件,約佔世界的50%;擁有竹藤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158項,佔世界竹藤標準總量的85%以上。2015年,由中國牽頭成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竹藤技術委員會(ISO/TC 296)獲得批准成立,秘書處就設在國際竹藤中心。
但與其他行業相比,竹藤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中小企業偏多,創新能力不足、品牌發展滯後、產品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還突出存在。特別是,與發揮資源優勢,促進中國竹藤產業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掌握竹藤產品國際話語權的迫切要求相比,中國竹藤的品牌化建設力度還比較薄弱。
當前,全球經濟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已由價格競爭、質量競爭上升為品牌競爭。根據相關統計,國際市場20%的知名品牌擁有80%的市場份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品牌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在中國製造快速崛起的背後,卻是中國品牌嚴重缺失的現實。加強品牌管理和品牌建設將成為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更好參與國際分工,在全球競爭中形成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我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竹藤資源大國,在竹藤加工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始終走在世界前列,但品牌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
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竹藤產業的發展只有推動構建培育中國竹藤品牌集群,促成企業抱團發展,才能形成集群合力,推動品牌發展、提升品牌效益、擴大品牌影響力;只有建立國際領先的集群團體標準,整體規劃、優化資源配置,才能實現竹藤產業的創新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提升品牌價值,提高企業效益,傳承開拓中國竹藤特色優勢,共同樹立中國竹藤品牌國際話語權。
因此,集聚竹藤行業資源優勢,推進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建設,培育壯大一批能夠代表行業、市場力量的中國竹藤品牌和企業,是激發全社會參與林業品牌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竹藤產業品牌在林業乃至國內、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實路徑,是竹藤行業在新形勢下適應品牌強國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國家質量強國戰略、品牌發展戰略、品牌製造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共創共享 融智融商
締造高端竹藤品牌矩陣
與時代發展共振,應運而生的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將聯合全國範圍內從事竹藤育種、培育種植、生產加工、科研創新等領域的相關企事業單位,搭建平臺,共同締造高端竹藤品牌矩陣。
集群秘書處設立在國際竹藤中心,實行集群主席領導下的秘書長負責制。秘書處下設監管部門、研究部門和宣傳部門。集群以市場為導向,以竹藤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為支撐,進行竹藤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構建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將能夠代表行業、市場力量,有知名度的中國竹藤品牌和企業更好地推向市場。也將通過建立《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公約》和《中國竹藤品牌集群成員單位準入標準》,強化組織管理,增加內部的技術和信息交流,激勵企業創新,強化行業內監督和自我約束,培養消費者品牌認同感。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邁向品牌強國,需要有一批具備國際知名度、擁有領先技術和獨特優勢的品牌,形成響噹噹的中國品牌方陣。在中國竹藤品牌集群首批成員單位評審會上,江澤慧指出,中國竹藤品牌集群的成立是我國竹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堅持「共創共享,融智融商,傳承開拓,走向世界」的發展理念,強化品牌協同,形成由領軍品牌帶動強勢品牌、由大品牌帶動小品牌的發展格局,促進品牌發展良性循環,逐步提升竹藤產業品牌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中國竹藤品牌走向世界。
中國品牌集群首批35家成員單位,全部由我國竹藤領域省級以上農業(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或擁有自主品牌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優秀企業組成。其中,包括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8家。主要涉及竹家具及建材、竹製日用品、竹藤特色企業、竹能源新材料、竹漿造紙、竹筍加工、竹飲製品、竹藤機械等領域,構成了我國竹藤產業發展的第一方陣。
展望未來,中國竹藤品牌集群將通過發展品牌經濟,促進竹藤產業升級,推動竹藤產業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國家戰略中的創新發展,提升中國竹藤品牌和產品的知名度,讓中國竹藤品牌走向世界,造福人類,打造與中國竹藤資源、竹藤產業大國相匹配的竹藤產業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