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發布 星巴克致癌上榜
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其中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位居典型謠言前三位。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董事長吳少禎表示,近年來,食品安全謠言傳播呈現出速度快、迷惑性強、影響面積廣的特點,對食品產業、從業者、消費者等造成很大傷害。
-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發布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趙文君)「味精緻癌」「吃柚子感染病毒會死」「茶葉有毒」這些有關食品安全的謠言你信了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25日發布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和十大熱詞。
-
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發布,星巴克致癌上榜
星巴克咖啡致癌、薯條治脫髮?你是否在朋友圈看到過這類食品安全謠言呢?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其中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位居典型謠言前三位。《報告》從整體數據傳播情況、基本類型、基本特徵、人群畫像、懲處情況、典型案例點評等維度對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進行詳細分析;公布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和十大熱詞。
-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謠言,「星巴克咖啡致癌」居首
論壇同時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星巴克咖啡致癌、薯條治脫髮、草莓是最髒水果等被列為2018年十大典型謠言,「致癌、有毒、農殘」也入選最易造成謠言傳播的十大熱詞。 星巴克咖啡致癌居首 「一則謠言內容能登上國際財經(媒體)的報導,這是比較少見的。」
-
食品安全十大典型謠言星巴克咖啡致癌居榜首
本報訊(記者 王薇)6月25日下午,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主辦的「2019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咖啡致癌、草莓是最髒水果」食品安全謠言怎麼治
本報記者 萬靜6月25日下午,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主辦的「2019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根據謠言傳播熱度評出的2018年十大典型謠言出爐。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位居謠言榜前三位。
-
福建闢謠披露2018年度十大典型食品安全謠言!
11月20日,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發布的《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提出,2018年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報告顯示,食品安全、食品謠言是當下網民關注度最高的兩類食品輿情。 今天,福建闢謠帶您回顧2018年曾經出現的食品領域謠言,來年不再被忽悠。
-
咖啡致癌?食鹽有毒?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自來水中的氯致癌? 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在京發布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杜燕)「自來水中的氯可致癌」、「木耳、豬血等是清肺食物」?今天,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與百度知道發布《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讓民眾破除謠言、開啟更理性的生活。
-
喝咖啡會致癌嗎?專家院士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在昨天下午舉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孫寶國,與來自北大、復旦、中國農大、北京食科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專家學者一起,解答了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問題。
-
咖啡「致癌」?益生菌無益?這些食品安全熱點值得關注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與會專家聚焦十二大熱點,直擊食品安全謠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木耳打藥不能吃?8月食品謠言榜單 有沒有你眼熟的?
闢謠:早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關於食鹽不安全的謠言曾在網絡和各大社交平臺廣為流傳,當時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曾多次就此進行闢謠: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但僅時隔6月,有關食鹽不安全的謠言又死灰復燃。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採訪了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他表示,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
人民日報總結近期十大謠言:咖啡致癌、跳拉丁舞早熟上榜
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提出,在兩三年之內要下架60%藥品,將由保健養生和保健食品代替!2020年國家要投入8萬億打造健康中國!全民保健時代已經到來!現在是國家開始主張「預防大於治療」!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真相】經查證,「60%藥品將在兩三年內下架,由保健品代替」是假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名義發布的虛假信息。
-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自媒體「爆款」食品安全謠言是如何炮製的?
新華社濟南10月22日電 題:燕麥致癌、食鹽有毒……自媒體「爆款」食品安全謠言是如何炮製的?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陽、鮑曉菁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在很多網絡自媒體上,食品安全謠言層出不窮。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發布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部依託輿情監測和風險交流兩大手段,做到偵測謠言「耳清目明」,處置風險「雷厲風行」,科普宣傳「長治久安」。2020年,受農業農村部監管司委託,部質標中心輿情監測團隊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特別加強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謠言的傳播監測與風險防控。
-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抗癌?解讀2017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解讀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普洱茶致癌」、「喝白酒能抗癌」、「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10%』」……這些都是真的嗎?昨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專家、學者對「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
-
去年18條食品安全謠言:辣條排第一,星巴克味精草莓都上榜
星巴克咖啡致癌吃小龍蝦得「哈夫病」味精加熱後有毒……過去的2018年各種食品安全謠言層出不窮趕緊來看看,別再被忽悠了↓謠言三:吃小龍蝦得「哈夫病」謠言:有文章稱,小龍蝦是「哈夫病』(一種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罪魁禍首,威脅生命安全。真相:哈夫病是一類原因不明的橫紋肌溶解症,世界各國均偶有發生。1924年歐洲第一次報導了這種疾病,1932年瑞典出現了類似病例,美國、巴西、日本等多個地區也都有過零散報導。
-
4月朋友圈謠言盤點:咖啡致癌 草莓是「最髒」蔬果
然而闢謠戰士怎能讓謠言當道,所以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謠言放在科學的陽光下曬一曬吧。 謠言一 星巴克咖啡致癌 最近,無論你喝不喝咖啡,可能都聽過所謂「星巴克咖啡致癌」這件事。原因是美國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的判決結果顯示: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並要求所有咖啡產品加貼「致癌」警告標籤。
-
咖啡致癌?2018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刷新認知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 中國科協昨天(16日)公布了評選出的「2018十大科學傳播事件」以及2018年十大「科學」流言。登上這份科學傳播事件榜的分別是:嫦娥四號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背探測;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京舉辦7位科學家獲獎;「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完成研製部署;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舉辦;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天眼」FAST首次發現並認證毫秒脈衝星;袁隆平團隊在沙漠種植水稻初獲成功
-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為何食品安全謠言還是層出不窮?
現在自媒體上,很多食品安全的謠言層出不窮,甚至很多謠言在專家闢謠了以後繼續又捲土重來,而且引發了很多民眾的焦慮心理,而且經過調查,食品安全謠言傳播的主平臺是微信,很多的公司也形成了一種這樣的盈利方式。為何食品安全謠言還是層出不窮近日,市民劉先生在微信上看到了說某產品的燕麥是致癌的,嚇得他直接把家裡買的燕麥全部丟掉了,而且過了幾天他又看到了網上有專家闢謠說燕麥不致癌,該買就可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