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真的要取消?80萬的房產有16萬給了公攤面積

2020-10-24 地產小胖

01

什麼是公攤面積?

很多人能接受貸款買房,卻對「公攤面積」深惡痛絕。那麼什麼是公攤面積?其實它指的是一棟樓的業主需要分攤的公眾區域的建築面積,例如過道、電梯井等,在購房時,公攤面積也會算在房子總面積中,且需要支付同樣的費用。

假設一套房100㎡,其房價為8000元/㎡,那這套房就是80萬,公攤率為20%,實際的居住面積就是80㎡,大家需要額外支付16萬元。正因如此,一提到「公攤面積」,大家就沒什麼好臉色。

02

住建部取消公攤面積事宜

購房者指日可待?

近期,總聽到有人說「公攤面積」將會取消,這是否為真的?

其實公攤面積是80年代從香港引入內地的,2013年香港就取消了,目前全球並沒有關於公攤面積的說法,這讓不少剛需族認為自己白花了冤枉錢。

不過,對開發商來說,取消公攤面積與否並不重要,一旦取消了,那他們會儘可能的減少公攤面積佔比,並提高樓市的房價。比如說原本房價8000元/㎡,取消後可能就提升到9000元/㎡,其花費相比要更多。

對於大家的心聲,國家也早已知曉,早在2019年的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林煒表示:「要真正落實中央調控過高房價的政策,各地除了要進一步研究房地產調控管理的新舉措,還應注意及時革除過時的老制度。建議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和公攤面積,與國際接軌。」

如今,兩會再談及取消公攤面積事宜,購房者指日可待了。

2019年住建部就起草一份文件,其中指出「商品房將以套內面積交易」,只是目前還沒實施,一旦真的展開,那沒買房的人有福了。

目前我國對公攤面積並沒有確切的法規,從法律角度是沒有合法性的,也正因此,不少人希望能將公攤面積給取消。

如果真的取消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買房的人已經支付了這筆費用,到時候能不能得到補償呢?實際上答案大家都知曉,已經進了開發商腰包的錢,再讓他們掏出來就不現實了。一旦真的讓他們補償。

對購房者來說,希望「公攤面積」儘快取消,這樣才能真正減少購房壓力,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開發商豈是吃虧的主?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說,一套房子的總價是固定的,如果按照套內面積來算,那麼每平方米的單價必然會有所提高。樓建波建議,在現有購房方式下,給開發商或代理銷售中介一項強制義務,即向購房者明示「到底分攤了哪些面積」。

03

公攤面積國家標準是多少?


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公攤面積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範圍內。但不同樓宇公攤比例的合理範圍如下: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多層建築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磚混結構的建築,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這類住宅的公攤率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20%

樓層為7-11層為小高層,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於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係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係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比較大的。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築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高。另外高層建築有電梯及電梯前室佔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佔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佔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築較多層建築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

04

公攤面積並不是越小越好

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公攤係數=建築總公攤面積/總套內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臺面積。

公攤面積並不是越小越好,不計入面積價格,意味著開發商同樣可以提高套內單價,另外如果開發商過度擠壓公攤,會導致社區品質下調,包括樓道、會所、大堂等公共面積縮水。

1:這只是一個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距離正式文件還很遙遠,即使成為正式文件,也不確定是建議標準還是規定強制標準。

2:從政策內容看,包括了住宅、商業、工程建設等方方面面,包括全裝修交付等等政策,這些政策起碼5年內落地可能性非常小。

3:套內面積計價影響最大的是期房銷售,對於現房和二手房,購房者更容易計價。從套內計算價格看,全國已經有重慶等個別城市落地,的確更有利於購房者,對於開發商而言減少了灰色利益。

4: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出臺套內計價模式,需要考慮之前已經入市的項目如何銜接的政策。

5:從未來趨勢看,國內有很多獨有、少有的房地產交易現象,比如公攤計價、期房銷售、二手房雙邊代理,這些都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有改變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房子的公攤面積要取消了?
    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只有80平方,公攤佔了20平方,你說虧不虧!虧大發了!可這該死的公攤面積是怎麼來的?最近聽說要取消嗎?一直以來,網上有一個很流行的說法,公攤是李嘉誠發明的,在這個事情李嘉誠還真是背了黑鍋。
  • 公攤面積要取消了嗎?公攤面積深度解析來了
    早在去年2月份,住建部發布的《住宅項目規範》中提到: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此後不斷有謠言傳出,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條政策再有要取消公攤面積的苗頭  在一二線城市中房子動輒幾萬一平。比如在珠海花300萬買100平米的房子,到手差不多只有80平米。
  • 取消「公攤面積」?已買房人有補償?你認為應該取消公攤面積嗎?
    要知道很多人買房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買的房子是100平,但實際使用面積只有70平,也就是所謂的公攤面積達到了30平,而這30平買房者也是按房價來購買的。可以說本來房價就高,現在公攤面積佔比又升高了,這讓很多人都提出了取消公攤面積的期望,那2020年要取消公攤面積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 2021年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的嗎?
    先是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發文指出公攤面積損害百姓利益,後有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駁斥反對取消公攤面積群體的「取消公攤面積,房價還要上漲」的觀點。一些網友就提出,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了,已經買了房的群體能拿到賠償款嗎? 實際上,關於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傳聞,主要還是去年住建部發出一條公告,提倡房地產行業交易應以套內建築面積為主。這只是一個公開意見徵求公告,並不是正式文件。
  • 取消公攤?建築面積、公攤面積說法取消?
    過去的時間裡,有關「公攤面積」的新聞被刷屏。大家都在討論:難道「建築面積」、「公攤面積」這樣的說法以後真的要取消了嗎?別急,慢慢跟你說。在《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當中,第二部分2.4.6條指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多數人的討論,其實就源於此。你看,《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都明確了,「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那不就是取消了嗎?
  • 開發商沉默了「公攤面積」或將取消?廣州專家:公攤是合理的
    要知道,以大城市為例,一平方大概是5萬元,100平方就是500萬,按照市場目前的公攤大概在20%,也就是100萬沒了。這對於購房者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而且公攤面積取消的話,公共場所的面積誰來出呢?開發商?不現實。等下還讓開發商有理由減少公共設施和配套,這樣的小區住起來很壓抑。但我想反駁專家一點,難道有了公攤面積之後,我們的權益就不會遭受損失嗎?
  • 買房是拿來住的,公攤面積給誰住?怨聲載道的公攤面積會取消嗎?
    最近一個朋友剛買了房子,跟我抱怨,公攤面積太噁心了,不是說2020有政策出臺會取消嗎?為什麼到現在還沒什麼聲音?他說,他剛買了高層中間戶114.82平,套內面積84.56平,公攤卻有30.26,得房率低不說,再加上後續的物業費、取暖費等等,都要算上公攤面積,太噁心人了。
  • 公攤面積如果要取消,這三筆錢需要算清楚
    因此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呼籲取消公攤面積,就連官方媒體都曾經多次批評過公攤面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取消公攤面積真的的眾望所歸。不過取消公攤面積雖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了的話,那有三筆錢就不好計算了。
  • 公攤面積將真的全面取消?官方回復來了
    一說到買房我們就會想到公攤面積的問題,什麼是公攤面積呢?公攤面積用科學的解釋就是,由整棟樓的共有產權人共同分擔所有整棟樓的公攤部分的建築面積。換句話來說,整個小區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乃至物業所用的房子都要由整個小區的業主共同承擔,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自家房屋面積的減少。
  • 青島會不會取消公攤面積?
    公攤,應該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現在小高24%~26%的公攤就是常規算法了,27~28%甚至更多的高層公攤也是屢見不鮮。前段時間,有粉絲髮來疑問:青島會取消公攤嗎?為什麼重慶可以,青島不行呢?借著這個話題,今天就來聊聊青島公攤這個事。
  • 「公攤面積」以後真的要取消了?沒那麼簡單!
    今天,有關「公攤面積」的新聞被刷屏了,大家都在討論:難道「建築面積」、「公攤面積」以後真的要取消了?真的嗎?
  • 2020取消公攤面積是誤解!未來即使取消也不會有補償?
    這部分的面積,按你所購買房產的建築面積,以一定的比例均攤到每家每戶頭上,公攤面積標準也是很大的,有些只有10%左右,有些又高達30%-40%。一般的商品房公攤面積基本佔了房產總面積的1/4以上,老百姓雖然有不滿,但又敢怒不敢言,因為公攤面積已經發展成了常態。二、公攤面積有哪些好處呢?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得房率越高,購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積上的錢也較少。
  • 明年有望全面取消公攤面積?多家媒體齊發聲譴責「公攤」現象
    為什麼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如此之高據說所謂公攤面積最早出現於香港,有傳聞稱這是由李嘉誠發明的,但也有人說這並非李嘉誠發明,但是是由李嘉誠正式推廣開的。無論它起源於誰口中,但是在2013年底香港就已經徹底取消了所謂公攤面積,而在內地中的業主還為公攤面積佔比太多而苦惱。
  • 2020年有可能會取消公攤面積嗎?有官媒給出了回應
    比如在一套房子裡,有公共的走廊、樓梯、門廳等,都屬於公攤面積的範疇。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買了一套120平的房子,但實際使用的面積只有100平,而少了的20平就是公攤面積。眾所周知,購買商品房都是有算上公攤面積的,等於我們用120平的價格買了一套實際只有100平的房子,這20平的公攤面積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按一平米1萬的價格來算,就要多出20萬的費用,普通的家庭哪能輕易拿出20萬。
  • 公攤面積的意思 了解公攤面積要注意什麼
    了解公攤面積要注意什麼1、了解公攤係數購房者在了解公攤面積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去了解公攤係數,通常情況下,如果建築的形態不同,那麼公攤係數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就比如7層以下住宅公攤係數為7%-12%,而7-11層住宅公攤係數為10%
  • 公攤面積將面臨取消?
    近日,一則「2021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消息傳到了每一位業主以及每一位準業主的耳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這則新聞的可信度有多高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在文字表述來說可以簡單理解為公共區域面積,具體理解上就是一棟樓裡的樓梯、電梯、過道等住戶每天都會經過或是使用到的公共區域以及公共設施。
  • 公攤面積該不該取消?公攤面積多少合理?看看專家怎麼說
    公攤面積這個名詞,想必購房者們在買房的時候,應該都有聽說過。公攤面積其實就是公用分攤建築面積,像電梯、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等等,均是屬於公攤面積。那麼所謂的公攤面積,具體多少合理呢?接下來通過公攤面積國家標準的相關內容,看下公攤面積多少合理相關問題。
  • 「公攤面積」要取消了?已經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回應」來了
    別看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有96%都有房產,但你要清楚一點,我國人口最多的地方在農村,而對於房子需求最大的也是農村人,因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進入城市中打拼,而房子成為了他們的「夢想」,因為沒有房子你就沒辦法落戶;因為沒有房子你的子女就無法在身邊上學,只能送回老家讀書;甚至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的前提就是要有房,但買房實在是太難了。
  • 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
    一、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眾所周知,買房子都有公攤面積這一說,也就是說,如果你購買的是120平方的房子,最終能用到的面積不是120平方,而要比120小很多,那麼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呢?下面小編來分析一下。
  • 住建部2019最新消息 住建部新規要取消公攤面積?
    近段時間,住建部傳來了大消息,這一次是關於公攤面積的,有消息稱住建部新規定要取消公攤面積,其實這是謠言,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取消公攤面積是誤讀  最新消息,房屋交易可能不用再計算「公攤面積」了,在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中,關於「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的規定引發了市場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