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發展情況還是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如今行動支付已經漸漸融入部分臺灣民眾的生活之中,越來越多人不帶著現金,也能以手機當作錢包暢行無阻。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年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民眾使用的行動支付方案前五名依序為Line Pay(25.2%)、Apple Pay(17.9%)、街口支付(10.9%)、G Pay(9.9%)以及玉山Wallet(5.2%)。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現況
行動支付是指以移動裝置進行付款,又分為移動帳單、行動網路支付、QR碼支付、非接觸型NFC支付等,目前在臺灣主要行動支付業者如下表。
LINE Pay穩坐先鋒寶座!使用者眾多、生態系蓬勃是最大優勢
其中,領頭羊Line Pay靠著臺灣人手機內一定會有的通訊應用程式LINE,與消費者生活習慣貼近,加上Line Points點數回饋大獲使用者歡迎,成功拿下全臺最高市佔率。
根據今年3月LINE公布的數據,LINE Pay會員數已超過260萬,並創下單日累積最高交易33萬筆、最高交易金額臺幣2億元的亮眼成績,LINE Points點數發行超過28億點;與中國信託合作的LINE Pay卡發出超過130萬張,卡友消費已超過臺幣千億元。
通路廣、優惠佳、生態系完整,是LINE Pay的致勝關鍵。
根據MIC的資料,「便利商店」是用戶最常使用行動支付的場域,而LINE Pay全臺的支付點超過5萬個,遍及連鎖超商、量販賣場、書店文創、餐飲美食、3C、美妝、飯店旅宿,甚至是愛心捐款。
LINE還有可愛的LINE Friends明星助陣,也是實體卡片中信LINE Pay卡的卡面,消費者累積的LINE Points點數可直接在LINE生態系中使用。
LINE Pay的致勝關鍵還不能少了LINE Points,這些回饋點數不只能在通路當作現金使用,與商家合作的優惠方案更是不少,深入買咖啡、換電影票券、付計程車費等民眾的日常生活。
LINE平臺的生態系完整性也是LINE Points的加分關鍵,舉凡貼圖、主題或者LINE正在壯大的LINE購物、LINE MOBILE,而所有這些LINE服務皆集中在同一個App內,可說是一體成形、可相互通用的應用場景,支付與點數相互成為正循環。
街口支付「撒錢圈地」:早餐店、夜市都可用,與店家關係深厚
街口支付在去年過年靠著鋪天蓋地的營銷廣告「紅包戰」,一舉打出火熱話題,單日創下超過200萬個紅包發送紀錄,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的2018第2季行動支付消費習慣中,街口支付與Apple Pay、LINE Pay使用率合計超過50%。
今年過年在網絡上引起話題的「街口支付」紅包。
與LINE Pay、Apple Pay走進的商家不同,街口支付遍及消費者的生活,就連在夜市、手搖飲店、早餐店都能使用,靠著「撒錢圈地」的商業模式,截至今年2月,街口支付合作銀行超過10家,每月交易量達320萬筆,每月交易額破5.6億元,是LINE Pay值得注意的對手。
只是撒錢圈地不夠,細看街口支付的使用、消費模式都與LINE Pay大有不同,與店家合作關係更深,不是只提供支付服務。例如,消費者可以看到附近餐廳外帶、內用、外帶的相關資訊,例如等待的時間等,更會通知使用者餐點製作進度,以便前往取餐。
街口支付與店家關係之深厚,還可從訂位、候位這兩種功能看出,加上結合App內回饋與新臺幣等值的「街口幣」,街口支付不只是單純的行動支付服務,而是自成一個、獨一無二的支付生態。
PChome來勢洶洶!不限通路回饋P幣,整合生態系是一大問題
此外,近日最惹人注目的市場新進者:PChome,選擇與玉山銀行攜手合作,推出Pi拍錢包信用卡,打出最高4.5%P幣回饋,作為全臺最大電商之一,PChome此番大舉進攻顯得來勢洶洶。
細看PChome集團與玉山銀行的合作模式,與LINE Pay和中國信託的並無太大差異,(1P幣也等於1新臺幣),但其實PChome的網家集團與LINE有根本上的區別。
網家與玉山銀行推出「玉山Pi拍錢包信用卡」,請來吳慷仁當代言人。
從業者的特性來說,LINE是全臺幾乎人人都使用的通訊應用程式;PChome則是臺灣最大電商之一,更是臺灣人「最常購物的平臺」以及消費者心中的「購物搜索站」第一名,能接觸到的消費者,與LINE使用者數相比也不可小覷。
此外,PChome也看準商家訂餐商機,可讓使用者在指尖上完成點餐、外帶、外送,可節省使用者、商家不少時間。
不過,PChome並非第一次與銀行業者合作,過去PChome曾與花旗銀行合作發行Prime聯名卡,卻因為與此次合作的玉山銀行不同,兩種P幣無法共用,也與24購物平臺內登載之P幣不同,仍待業者將旗下生態系做出整合,方能進一步吸引消費者使用。
分析師:2020年主流玩家剩3家
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行動支付方案為Apple Pay、LINE Pay、街口支付,前三者囊括了市場半數以上比例。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預測到了2020年,全臺行動支付主流玩家會剩下3家至5家。
無論是LINE Pay、街口支付或PChome,都各有優勢,前二者已經開拓大半市場,使用者對其有稱讚,亦有不少批評,包括目前使用行動支付的速度仍然不快,或者僅限於願意嘗試、習慣手機的使用者,整體使用體驗還不夠簡單等。
最後,「臺灣與中國行動支付發展之爭」之後幾年過去了,「行動支付」卻仍然是臺灣新型態的支付方式。
根據今年8月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際3大Pay累計金額仍佔臺灣上半年信用卡籤帳金額「不到1%」!臺灣何時會真正成為無現金、甚至無實體信用卡的社會?還得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轉變速度,以及業者各自的努力了。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