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 成臺灣民眾最愛行動支付服務

2020-12-11 行動支付網

LINE Pay在臺灣發展大事記

LINE在臺灣擁有1.800萬用戶,近年來積極轉型,要從單純的通訊軟體變身「智慧入口」,致力要把用戶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都透過LINE平臺串接起來。在行動支付這一塊,LINE Pay挾帶龐大用戶基礎的先天優勢、再透過快速線下布局,一躍成為臺灣使用率最高的行動支付服務。

LINE Pay目前主要在日本、臺灣、泰國三大市場布局,隨LINE Pay不斷快速成長,近8個多月來則以近4倍的增長速度,全球註冊用戶數現已突破4.000萬、全球交易筆數已突破每月1.000萬筆、每月交易金額更達新臺幣148億元。

目前LINE Pay在臺灣用戶數量已突破220萬。而根據研調機構DataYogurt指出,在臺灣所有年齡層的用戶中,LINE Pay均為使用率最高的行動支付服務。

LINE Pay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營運團隊負責人吳孟芝表示,「與其說LINE有先天優勢,倒不如說我們做對了一些事情」她指出,LINE Pay於2015年中推出時,首先串連30家線上商店,上線短短不到一個月,就已讓LINE Pay的註冊用戶數成長一成五。2016年2月臺南發生地震,LINE Pay臺、日、韓跨國團隊快速反應,在24小時內將募款平臺上線,僅僅10天就為臺南市政府募得新臺幣6.600萬元的救助金。這一決定,也為LINE Pay快速打開知名度,更讓消費者認識LINE Pay的便利性。

不過LINE Pay並未因此停下腳步,而是快速跨入線下實體店面,目前全臺與LINE Pay合作的通路已達2萬多個,包括百貨、便利商店、飯店等都可使用;而消費後回饋LINE Points點數,更能刺激用戶持續消費。

吳孟芝表示,過去一年用戶、商家已經逐漸熟悉LINE Pay,展望明年,LINE將會著重在支付場景的拓展,讓LINE Pay更加暢行無阻。

相關焦點

  • 臺灣行動支付 LINE Pay蟬聯龍頭
    芯科技(文/士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行動支付大調查」顯示,臺灣網友在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由LINE Pay蟬聯冠軍寶座。去年行動支付前5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臺灣Pay/臺灣行動支付(4.7%)。
  • 臺灣現代汽車門店引入LINE Pay行動支付
    現代(HYUNDAI)汽車臺灣總經銷南陽實業與LINE Pay和iPASS一卡通公司合作,優先提供現代車主以LINE Pay支付保養維修消費金額,這也是當地首度有汽車廠商正式跟進無現金交易。目前現代全臺灣各地服務廠已經完成LINE Pay mini移動收款機的安裝,預估每年超過50萬以上車次回廠的車主,無論是保養維修或是購買現代相關周邊產品,都能通過LINE Pay結帳付款。未來雙方將繼續展開其他行動支付合作方案,提供更快速、便捷、多元的顧客服務。近幾年臺灣地區的行動支付產業已經開始蒸蒸日上。
  • Line向全球推出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 避開中韓市場
    北京時間12月16日消息,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日本移動消息應用Line今天宣布,未來將把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推廣至全球、覆蓋其5億多註冊用戶。本月早些時候,Line曾面向部分用戶推出了Line Pay行動支付服務。  Line表示,預計未來一個月左右,Line Pay將覆蓋所有用戶。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次Line Pay推廣計劃並未將中、韓市場納入其中。  Line pay支付服務的主要目標,目的是讓用戶通過聊天應用Line進行支付活動,這與韓國的Kakao Talk、中國的微信所推出的行動支付服務極為相似。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一):LINE Pay、街口支付兩虎相爭,PChome...
    幾年前,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發展情況還是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如今行動支付已經漸漸融入部分臺灣民眾的生活之中,越來越多人不帶著現金,也能以手機當作錢包暢行無阻。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年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民眾使用的行動支付方案前五名依序為Line Pay(25.2%)、Apple Pay(17.9%)、街口支付(10.9%)、G Pay(9.9%)以及玉山Wallet(5.2%)。
  • 臺灣LINE Pay攜商家接軌行動支付
    臺灣行動支付市場在 2015 年進入發展期,移動生活平臺 LINE 於今年 8 月底宣布行動支付 LINE Pay 首波 30 家適用商家上線,完整 LINE Life 的生活圈版圖,而其支付的便利性與社交性,短短不到一個月就已讓 LINE Pay 的註冊用戶數成長 1 成 5,帶領合作商家接軌行動支付浪潮。
  • 臺灣新北市推交通行動支付 支持LINE Pay掃碼支付
    新北市即日起全面開啟交通行動支付新紀元,特別選定795(平溪─木柵)、965(板橋─金瓜石)兩條公車路線與國際觀光接軌,平溪、金瓜石是國際觀光客遊臺灣最喜歡去的地方,公車票證導入Line Pay行動支付將更方便
  • LINE Pay與韓國行動支付PAYCO開展跨境支付
    LINE Pay 3日宣布,攜手隸屬NHN PAYCO公司的行動支付服務PAYCO,讓2家行動支付平臺開啟跨境服務,並已經完成籤署合作備忘錄,未來日本、臺灣、泰國的LINE Pay用戶到韓國時,就可利用LINE Pay在韓國境內與
  • Line將向全球市場開放行動支付服務
    據TechCrunch報導,移動消息應用服務商Line計劃將其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推向全球市場,覆蓋全世界超過5億註冊用戶。部分亞洲地區用戶已經發現,他們的信用卡捆綁到Line Pay已經體驗到了該服務的初步功能。    據悉,Line pay將支持美國運通信用卡、大來卡、JCB卡、萬事達卡以及維薩卡。Line pay最初僅支持Line商店內的貼紙和主題銷售支付,但公司計劃未來將允許全球用戶進行在線或應用內購買、向Line好友寄錢,以及支持線下購物支付等。
  • 臺灣百貨品牌新光三越推出行動支付應用SKM Pay
    新光三越APP升級改版為APP 3.0,8月2日起獨家首創百貨第一個會員專屬的skm pay(ShinKong Mitsukoshi Pay)行動支付,兼具「支付、會員宣告、累點」三合一特色,加上美食訂候位服務新增外帶功能、
  • 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 每2.8人就有1人用LINE Pay
    來源:DoNews文/劉文軒據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8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1000萬人,截至今年7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2991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156%,第3季可望突破
  • 臺灣LINE Pay進軍行動支付 攜手國泰世華Q2開通
    商機龐大的行動支付,不僅激起銀行搶發「手機信用卡」、「手機金融卡」戰火,就連手機通訊龍頭「LINE」也加入戰局,宣布今(104)年起以「LINE Pay」為支付基礎,進軍O2O市場。首波與國泰世華聯手,綁定儲值支付帳戶,將陸續推出LINE TAXI、LINE MART等服務,甚至提供P2P轉帳功能,而後續還有臺北富邦、玉山等銀行將攜手合作。
  • Line面向全球市場開放行動支付服務:中、韓除外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6日消息,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日本移動消息應用Line今天宣布,未來將把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推廣至全球、覆蓋其5億多註冊用戶。本月早些時候,Line曾面向部分用戶推出了Line Pay行動支付服務。
  • 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每2.8人就有1人用LINE Pay
    10月14日消息,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 8 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 1000 萬人,截至今年 7 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 2991 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 156%,第 3 季可望突破 3000 億大關。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曾表示,臺灣行動支付在今年上半首度超越信用卡。
  • 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 每 2.8 人就有 1 人用 LINE Pay
    DoNews 10月14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 8 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 1000 萬人,截至今年 7 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 2991 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 156%,第 3 季可望突破 3000 億大關。
  • Paymentwall新增臺灣地區Apple Pay、Line Pay等電子支付渠道
    2020年7月3日,全球領先的支付科技公司Paymentwall近日宣布在中國臺灣地區新增Apple Pay、Line Pay、JKoPay(街口支付)、EZPay(簡單付)、Taiwan Pay(臺灣Pay)支付渠道,中國大陸地區及全球各類遊戲、社交及虛擬服務類企業現在可以通過Paymentwall平臺快速開啟臺灣本地電子錢包收款,觸達更多當地年輕消費者,提高臺灣市場營收
  • Line發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 打造生活方式平臺
    搜狐IT消息 12月5日消息,據TechCrunch報導,今年10月,消息應用Line在日本推出支付服務Line Pay。今天該公司宣布,將於12月8日在全球範圍推出這個服務。Line的目標是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生活方式平臺」,這個支付服務的表現是衡量其能否實現目標的關鍵指標。 Line Pay將和用戶的信用卡綁定,讓他們能夠通過應用完成在在線商店和實體商店的支付。未來這個功能還將支持用戶間互相轉帳。 Line是韓國Naver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子公司,後者是韓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 臺灣資策會MIC行動支付調查:Line Pay使用比例最高
    臺灣資策會(MIC)日前公布2019年下半年的臺灣行動支付行為調查,調查報告中顯示,臺灣人曾使用過的行動支付,以比例高低依序是Line Pay、街口支付、PX Pay、臺灣Pay、Apple Pay、Family Pay。最常使用的環境是超商、量販店、超市、連鎖餐飲、網絡商店。
  • 臺灣27家銀行加入行動支付 明年上線
    蘋果公司在美國推出移動付費服務Apple Pay,再度炒熱行動支付市場。臺灣銀行業年底上演行動支付大秀,27家銀行將一起上線。
  • 行動支付的英語是什麼?別以為是「Mobile pay」!
    二維碼服務真的是大街小巷,也明白網上為什麼那麼多老外想要將行動支付帶回國。不過說起行動支付,大家知道它的英語怎麼表達嗎?是「Mobile pay」還是「Moving pay」?首先我們就要從pay這個詞開始說起,pay在作為動詞使用的時候表示的是付錢給某人,後面所跟的賓語通常都是人或者是具體的金額,如果要表達付錢不能夠直接的說「pay money」。
  • 臺灣32家金融業者共推行動支付服務PSP TSM
    臺灣32家金融機構加入臺灣行動支付公司的行動支付服務,首波18家業者推出移動金融卡、信用卡服務,臺灣行動支付未來還將整合其他電子票證、會員卡、門禁卡等服務。  不同於電信業者發起成立的群信移動,12月30開始營運的「臺灣行動支付」具有濃厚的金融背景,已有32家金融機構加入,其中24家業者已完成PSP TSM的系統介接測試,18家者在今天同步推出服務,開放民眾申請手機金融卡、信用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