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朋友圈以及各大媒體都被《三十而已》這部熱劇刷屏了,可謂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但在三位女主的大結局中,最讓人意外的,應該就是王漫妮了,她沒有選擇姜辰或者張志,更拒絕了魏總的好意,選擇去國外讀書,向更高的平臺進軍。王漫妮最後的工作是魏總安排的應收部,大家是否有過疑問,應收部門到底都做些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應收部門的具體內容吧。
應收部門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回收公司到期的各類應該收回但是一直未收回的款項,而設立的一個專門的部門,所以我們在劇中能看到王漫妮想盡各種辦法,用盡各種手段去追討債款,以至於客戶還利用王漫妮的善良騙走了她所有的錢財。整部劇中王漫妮四處追討款項只是其中一個外在表象,但其實應收款項具體項目包含很多,一般應收款項通常包括: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付款項、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補貼款、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泛指企業擁有的將來獲取現款、商品或勞動的權利。它是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債權,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
下面就和大家具體聊聊其中用途最廣泛,相對重要但是難理解的應收帳款與應收票據。
應收帳款
應收帳款是企業由於採用賒銷方式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享有的向顧客收取款項的權利。一般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它是以商業信用為基礎,以購銷合同、商品出庫單、發票和發運單等書面文件為依據而確認的。在通常情況下,按照歷史成本計價原則,應收帳款應當按照實際發生的交易價格入帳,主要包括發票銷售價格、增值稅和代墊運雜費等,同時,需要考慮現金折扣。現金折扣是指銷售企業為了鼓勵顧客在規定的期限內儘可能提前還款而向顧客提供的發票價格的折扣。在現金折扣條件下,顧客什麼時候付款會對應收帳款的具體價值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會計上要加以反映。
應收票據
應收票據主要核算企業持有的尚未到期兌現的商業匯票。在產業交易過程中,很多核心企業在向上遊中小供應商採購的過程中,出於主觀(有意識地延長付款期)和客觀(既定的商業運營周期)上的原因,無法及時用現金支付購貨款,導致上遊供應商在一段時間內難以及時獲得資金,進而影響到了供應商自己的採購和生產經營。在這一狀況下,銀行承兌匯票(銀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商票)成了支付結算的重要手段。
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應收票據期限較短,利率較低,折合成現值手續較麻煩,現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收票據一律按票據面值入帳。
企業以支付貼現息為代價,在票據到期之前,將票據的收款權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提前取得現金的方式即應收票據的貼現。在貼現中,企業貼給銀行的利息稱為貼現息,所用的利率稱為貼現率,票據到期值與貼現息之差稱為貼現所得。應收票據貼現的處理可以採用「無追索權」和「有追索權」兩種方式。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我國現行票據貼現和轉讓均採用「有追索權」方式處理。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019年6月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提出要推動應收帳款票據化。商業匯票是商業信用的規範化形式,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2020年7月28日,隨著標準化票據的正式實施,應收帳款票據化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應收款項中其他項目
預付帳款是企業在採購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過程中,按照合同的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或者提供勞務的單位的款項;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除了產品銷售、勞務供應等款項以外的其他業務引起的結算款項,例如應收的各種賠款罰金、出租包裝物的租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備用金、存出保證金等。
應收帳款與應收票據的主要區別
"應收帳款"是企業因為銷售產品而應當在一年內向客戶收取的銷貨款,也就是其他企業欠的貨款。企業因為採用賒銷的辦法促銷商品,出售後不立即收取貨款就形成了應收帳款。與此相似的,"應收票據"是其他企業因為欠債而籤發的不能立即兌付票據,票據包括支票、銀行本票和商業匯票。大家可以通俗理解為,應收票據是有形勢的紙幣憑證,而應收帳款是一種權利,是沒有具體形態的。比如,甲企業向乙企業銷售商品,價值100萬元,乙企業一時沒有現錢,暫時先欠著,於是,向甲企業籤發一張票據,票據上註明100萬元,甲企業形成100萬元的應收票據。應收票據和應收帳款的區別就在於這張票據,企業持有的這張票據經銀行承兌後可以保證付款,並且企業可以選擇在票據到期前將其轉讓給銀行,辦理貼現業務。因此,同應收帳款相比,應收票據更加可靠,也更加靈活。
通過上面的講述,大家是不是對王漫妮的應收部門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其實劇中王漫妮所追收的大部分是應收帳款,一直以來追收應收帳款就是企業間的難題,畢竟應收帳款只是一種債權關係,沒有具體表象,這也是國家為什麼鼓勵應收帳款票據化的原因,同樣也是王漫妮的應收部存在的意義,但是通過商業匯票,有了有形的帳款憑證,這大大能促進企業良好的商業信用和企業間供應鏈上下遊的資金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