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樓市處於上升期還是下行期,每年的「金九銀十」都備受業內的期待,但最近兩年這個所謂的傳統旺季早已「旺季不旺」。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100城二手房報告顯示,今年9月房價下跌個數為45個,10月份達到51個,超過一半。再以樓市的「風向標」深圳為例,10月新房成交環比下滑5.2%,這是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環比下降;二手房成交環比下滑42.8%,已經連續3個月呈現下滑的態勢。
傳統旺季不斷落空,房地產逐步告別盛況,背後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從政策導向看,房住不炒成為了長期定位,房價失去了繼續大漲的基礎。二是從供需關係來看,炒房團全面撤退,剛需買房意願下滑,樓市活躍度進一步降低,樓市進入到供大於求的局面。三是央行、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加大了對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的監管力度,目前房企普遍面臨資金壓力,房地產失去了繼續擴張的動力。
在調控政策不斷收緊,住房供求關係轉變,融資壓力增加的環境下,房企開展了大規模的營銷活動,紛紛選擇了降價「投降」。在剛剛過去的「金九銀十」期間,恆大、碧桂園、萬科、世茂、富力等不少房企都通過特價房、額外優惠、低首付等形式來吸引購房者,以期衝刺全年業績。比如,恆大全國樓盤全部7折出售,碧桂園線上秒殺一口價,富力百億補貼購房等等。
除此之外,具體到不同城市之間來看,也可以明顯感受到當前樓市的低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份商品房銷售價格情況顯示,二手房當中共23城的房價跌回到了一年前,天津、濟南、青島、鄭州、石家莊、太原、煙臺等城市都位列房價下跌榜單之中。
房企之間不斷角力,房價在各地出現下跌,這是剛需最期待看到的事情。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雖然目前房價已經處於下行通道,但整體仍舊處於非常高的水平,買房子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面對目前的房地產行情,不少持幣觀望的購房者更加糾結了:到底是現在買房還是應該再等等呢?接下來房價還有沒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呢?
關於未來的房價下跌空間,一直以來,業內都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一部分人認為,房地產行業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涉及建材、家電等上下遊六七十個行業,一旦房價大幅下跌了,許多行業都會崩潰,所以房價下跌的空間並不會太大,目前的跌幅基本已經到底了。但是,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目前全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40平方米,住房總量已經足夠了,再加上房價水平遠遠超過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所以房價繼續上漲的動力明顯不足了,接下來房價仍將會繼續下行,至少下跌到2015年左右才是正常的。
關於這個問題,兩位開發商大佬明確透了底。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20%就是中國房價的最低限度。如果房價下跌水平超過了這個數值,絕大多數的房地產公司都將不復存在。無獨有偶,融創董事長孫宏斌也給出了一個自己的答案:如果房價下跌30%,那麼房地產企業就都「死了」。根據潘石屹和孫宏斌的觀點來看,20%和30%的房價跌幅將直接關乎到房企的生存問題。
顯然,就現階段來說,房價下降的空間並沒有達到20%-30%的程度。如果去售樓處轉轉看看就會發現,有些樓盤確實給出了較大折扣,但對絕大多數房企來說,目前打折促銷的「噱頭」要大於實際的降低幅度,而且不少房企仍舊會選擇死撐硬抗,給出的優惠也是不痛不癢,甚至還不排除先提價、再降價的現象。如果不是內行人或者有特殊渠道,幾乎很難買到特別便宜的特價房。那麼,從11月份開始,房價還會繼續下跌嗎?
房價降不降,降多少,決定性因素不在於房企,主要取決於市場和政策。雖然目前房企還能抗一抗,撐一撐,但內行預測:從11月份開始,房價或迎來「全面下跌」,4個條件下,房價或不得不降。
①房企之間競爭加劇,「價格戰」仍將會繼續。據億翰智庫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典型房企銷售業績目標完成率均值為70%,其中半數房企的目標完成率沒有達到70%,這意味著2020年房企的業績壓力已經全部集中到了第四季度,尤其是11月份、12月份等臨近年底的關鍵銷售節點,所以接下來房企之間的搶收節奏會進一步加快,以價換量將是常態。
②「三條紅線」發布: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對於房企來說,這意味著未來的融資環境不容樂觀,融資規模會進一步受到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企的現金流將會更加倚重銷售和回款,所以不排除更大規模的促銷活動出現。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的目標,這意味著未來3年,融資新規都將是懸掛在房企頭上的一把利劍。
③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當前一二線、三四線城市仍在加大調控力度,靠投資買房賺錢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在這種局面下,投資炒房客已經紛紛離場了,剛需購房者也開始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樓市進一步迎來了買方市場,房地產進入到了供大於求的階段。顯而易見,為了加快銷售和回籠資金,為了完成2020年的業績目標,降價銷售不可避免。
④根據央媒《經濟參考報》報導,11月開始,房企將面臨2020年內的最大考驗,迎來年內最大的到期債務規模,高達1071億元。此外,明年還將會繼續迎來7500億的到期債務規模。不難看出,從11月份起,一直到2021年,巨額債務都將成為房企的一大挑戰。擱以前來說,房企尚且可以通過各種融資途徑來緩解債務壓力,但今年國家出臺了「三條紅線」新規,「借新還舊」的途徑已經收窄了,目前也只剩下以價換量一條路可以走了。
簡單總結一下:時間過得很快啊,還有不足2個月,2020年就要過去了。對於房企來說,這意味著2020年的「年終大考」即將來臨,受來自銷售、融資、調控、債務等4個方面的壓力影響,從11月份開始,房企的促銷力度不僅不會下降,反而還會繼續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或許不得不降。換句話說,4個條件之下,噱頭式的營銷方式已經行不通了,真正的「降價潮」或將來臨。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