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詐騙,作案手法曝光!

2020-12-21 平安中原

目前,我國各地傳統刑事案件大幅下降,但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發案率居高不下,屢禁不絕、屢騙屢成、屢騙屢新,危害巨大。

1

電信詐騙全鏈條「產業化」

手法一:專業「軟體商」提供「搭建平臺」等技術服務

手法二:「作案工具」買賣有「成熟市場」

手法三:甚至有專門培育「詐騙對象」的「菜商」

在微信群裡,犯罪分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一人分飾多個「角色」。除了客服外,還有公務員、教師等不同的投資者,他們還會塑造很懂股票投資的專業人士,稱之為「老師」。老師定期在群裡講課,發布一些高回報高收益的股票種類,讓人感覺到他很厲害。民警介紹,這個微信群中一般會有四五十人,多的時候高達八九十人,但是基本上受害者只有十多人,其他都是犯罪分子冒充。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去年破獲的一起類似案件中,一個微信群裡有40人,只有1人是受害人,其他39人都是由六七名犯罪分子操作不同的微信號冒充。這39個人中,有冒充的教師、公務員等角色,每天他們會發符合相應身份的朋友圈,騙取受害人信任。

在「養」的過程中,犯罪分子通過冒充的身份開始誘導受害者進行小額投資,起初他們會按照一定比例,5%到10%不等,如文某強團夥按照投資5%的比例進行回報,即投入100元,給受害人返回105元。慢慢地,受害人越來越多,投資的數額也越來越大。總投資額到了四五十萬或者八九十萬的時候,數額大概到了或者時間大概到了,他們就會把軟體關掉,迅速「封盤」,當天把作案手機直接扔到河裡或者其他地方,馬上離開當地。這便完成了「殺一個盤」。隨後換地方,換APP「馬甲」重新「開盤」。就這樣,文某強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連開三盤,獲利200多萬元。

民警介紹,「培養」詐騙對象的犯罪過程,也在逐步精細化,為了規避風險,他們將一個階段分成了「吸」「養」「騙」等不同階段。不同於文某強團夥自己「養」詐騙對象,有的詐騙團夥可直接獲得「半成品」詐騙對象,「封盤」詐騙收割即可。

太原警方近期從東北抓獲一個「吸粉」團夥,該團夥即是專門為下遊環節進行「吸粉」,他們接收到「養號」團夥發來指定的群二維碼之後,團夥成員冒充證券公司利用購買來的股民信息,單對單聯繫,將一個股民拉入指定聊天群24或48小時後,這名成員獲得佣金13元,超過10個人頭後每拉一個人獲得佣金25元,成員每拉一人入群,該團夥老闆獲佣金七八十元。拉入群之後,「吸粉」團夥就不管了,由下遊團夥對這些「準詐騙對象」進行下一步「套路」。

手法四:「跑分平臺」「水房」「地下錢莊」等提供洗錢服務

詐騙團夥不直接進行資金結算,而是通過專門的「跑分平臺」「水房」等團夥以掙取佣金的方式,將錢洗白,轉給詐騙團夥。太原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負責人張虹說,網絡犯罪「洗錢」也經歷了幾個階段:起初為銀行卡取現模式,在銀行卡多級流轉後,僱傭「車手」將錢取出來。現在則多通過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平臺等進行流轉,即錢入卡之後迅速轉帳,然後以購物、購買基金、股票等方式,進入資金池,或者通過對公帳戶,以企業交易的方式進行資金流轉。

民警說,洗錢團夥通過多張銀行卡互相轉,一級卡轉到二級卡,二級卡再轉到三級卡,轉到七八級的時候,有些會購買股票基金,或者偽裝成商戶轉帳。「經過幾個層級以後,錢有可能充到境外賭博網站,或者是購買基金、股票等。這樣錢就進了大資金池子裡,再出來的時候,就分不清楚哪一筆錢是詐騙款,相當於洗白了。」文某強團夥與上下遊「服務商」交易往來全部以「電子加油卡」作為支付手段,1000元額度一張的加油卡,將條碼拍下來發過去即完成了交易,搭建一個APP只需要5張卡。

山西警方偵破的羅某勇「跑分洗錢」案中,羅某勇將自己團夥的支付寶帳戶二維碼掛到境外賭博網站,賭資全部進入羅某勇團夥支付寶中,該團夥收帳轉帳「洗錢」,最後通過中間人,將錢轉入賭博網站指定用戶,完成「跑分」。僅2018年3月的5天時間內,該團夥5人「跑分」600多萬元,佣金約為8%到12%。

手法五:虛假身份信息和受害者數據找「卡商」

無論是詐騙團夥,洗錢團夥還是提供作案工具、詐騙對象的「菜商」,他們使用的均是假身份信息,這部分「服務」提供者被稱為「卡商」。他們尋找相應的人購買身份信息「四件套」或者對公帳戶「八件套」。「四件套」為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和銀行U盾,每套第一手價格約500元到1000元,流轉到詐騙使用者手中每套可達七八千元。「八件套」則包括營業執照、印章、對公帳戶、U盾等。第一級價格為每套1500元到2000元,到使用者手中每套高達上萬元。

山西晉城25歲男子王某傑在今年3月,組成團夥,以本人或他人名義大量註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註冊對公帳戶。同時也通過微信群在網上收購銀行公私帳戶,通過網絡和物流寄遞方式賣給境外詐騙和賭博團夥。王某傑甚至親自偷渡境外指揮,以每個對公帳戶10000元至18000元的價格販賣給境外的犯罪分子。

手法六:部分新技術成為犯罪「黑科技」

手法七:「犯罪套路」也能購買

2

農民工、大學生等

淪為詐騙分子「工具人」

3

斬斷「服務」鏈條

剷除「黑灰產」土壤

再次,完善法律法規,對「黑灰產」從業者嚴打重判。民警反映,目前《刑法修正案(九)》雖然增設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對網絡犯罪各「服務商」行為單獨入罪,但現實中操作難度大。

受訪者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首先量刑過輕,難以起到威懾作用,此罪最嚴重情形才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對許多「黑灰產」環節並不適用,如打擊對公帳戶買賣,警方主要以倒賣國家機關公文罪立案。而且,為網絡犯罪「提供服務」的環節鏈條愈發細化,難以形成證據鏈。此外,此類犯罪隨著時間推移證據滅失極快,許多犯罪分子被輕判或判緩刑,這些人出來後不少人「重操舊業」。

編 輯:孫旭

審 核:閣 閣、崔玉霞

來 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這類詐騙,作案手法曝光
    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破獲的一起團夥藏身杜拜進行「比特幣投資」詐騙的案件中,涉案投資平臺網站和APP製作方為上海的一家科技公司,該公司除了給這個犯罪團夥提供技術支持外,還向不特定群體出售服務。而深圳一家雲計算公司則向該詐騙團夥提供雲加速、雲防護等科技服務。手法二:「作案工具」買賣有「成熟市場」文某強組建團夥後,從其他團夥購買了數十部安裝有微信、流量卡的手機。
  • 淨網2020 小心這4類騙術!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曝光
    01「貸款類」騙局關鍵詞:低息 、 秒審 、 保險費 、 保證金激活費 、 服務費 、 刷流水作案手段分析:02「刷單類」騙局關鍵詞:導師指導 、 輕鬆高薪 、 工資日結返利 、 足不出戶、月入過萬 、 兼職作案手段分析:(1)利用即時聊天軟體
  • 濟南一團夥冒充遊戲主播詐騙,半年作案數十起!手法都從網上學的
    近日,濟南市歷城公安分局就破獲一起利用網絡直播伺機電信詐騙的案件,通過梳理,民警發現作案的5人均為同學,他們冒充遊戲主播,利用所謂的網絡抽獎吸引遊戲玩家加其為好友,繼而實施詐騙。據統計,該團夥已作案80起,受害者來自全國多地。
  • 不知道「呼叫轉移」詐騙手法90%的人會上當
    9月20日,公安部刑偵局副巡視員陳士渠在阿里舉辦的「錢盾全民防騙公益論壇」上詳解電信網絡詐騙。(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春中 攝)  「電信網絡詐騙形勢非常嚴峻,不但謀財,最近還有害命。今年暑假,有3名學生被詐騙以後死亡,有2例是猝死,有1例是自殺,這件事引起了全社會震動。
  • 男子盜竊電動三輪車被抓獲,這些作案手法要警惕!
    男子盜竊電動三輪車被抓獲,這些作案手法要警惕!常見作案手法1、順手牽羊類盜車手法:小偷會尋找沒有上鎖的車,直接騎走。這種手法是利用車主不鎖車的機會,順勢偷車。
  • 防範電信詐騙小妙招!
    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 作案手法變化快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層出不窮,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
  • 新型詐騙手法:用卡通警察頭像矇騙兒童發紅包
    近日,廣州花都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行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掉一個冒充「公檢法」專門詐騙兒童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10餘宗,涉案金額3萬餘元。
  • 警方披露虛擬外匯平臺電信詐騙手法 冒充「白富美」與被害人建立感情
    警方披露虛擬外匯平臺電信詐騙手法 冒充「白富美」與被害人建立感情 原標題:   □ 本報記者 劉中全  5月25日下午,吉林省遼源市警方歷經80多個小時、行程7000餘公裡的長途押解,將162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廣東省廣州市成功押解到吉林省長春市
  • 貸款、辦理信用卡類詐騙案件多發 警方提醒加強防範
    法制網訊記者梁平妮 通訊員劉貴增 馬凱 2018年12月21日,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居民張某報警稱,其被人以提供貸款需要繳納保證金名義詐騙4萬餘元。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專案組對信息流、資金流、網絡流進行深度研判,確定此案是以林某為首的犯罪團夥所為。
  • 防電詐小知識|什麼是電信詐騙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信息網絡普及我們的生活,但這也讓很多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侵蝕網絡空間。他們利用電話、QQ、微信號、郵箱等作案手段不斷翻新,給廣大人民群眾財產造成了損失。一、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二、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識別很困難,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 8類高考詐騙手法公開,上正規網站查詢招生信息很重要
    6月27日,2016上海信息安全技能競賽組委會發布的高考詐騙黑色產業鏈調查報告指出,目前高考詐騙常見手法主要有網絡及簡訊詐騙、冒充高校招生人員、謊稱內部指標形式、「培訓機構」假扮高校誤導學生、以「定向招生」和「委培」之名、打著本科「補錄」的旗號行騙、以軍校地方招生為名義詐騙和偽造錄取通知書進行詐騙等八種類型,廣大考生及家長應注意防範。
  • 電信詐騙,怎麼防?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信息網絡普及我們的生活,但這也讓很多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侵蝕網絡空間。他們利用電話、QQ、微信號、郵箱等作案手段不斷翻新,給廣大人民群眾財產造成了損失。
  • 兼職、返利、交友……警惕這些高發網絡詐騙招數!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老百姓觸網時間更長犯罪分子有了更多作案空間騰訊安全服務平臺數據顯示,與以往「簡單結夥」「單兵作戰」不同如今詐騙運作模式正呈專業化、公司化、鏈條化趨勢犯罪手段也變得更加「智能」哪類網絡詐騙屢屢得手?
  • 警惕兩類「信封」詐騙高發的預警
    近期,全國發生多起「信封」詐騙警情,經網上搜集梳理,此類詐騙手段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路邊「拾遺」詐騙,另一類是「領導」電話詐騙。此兩類詐騙當下正持續發酵蔓延,廣大市民需引起高度警惕。    一、路邊「拾遺」詐騙   (一)相關報導:   受害人在馬路上拾到一個信封,裡面有一張銀行卡並附帶密碼,當把卡插入ATM機並輸入密碼後,會發現卡內有幾十萬元餘額。而信的內容大致意思為某公司行賄受賄後,因不方便登門致謝,特附上銀行卡以表心意。如在取款中遇到問題,請諮詢開戶銀行(0527-8435XXXX)。
  • 合陽縣公安局南蔡派出所開展預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
    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高發勢頭,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範意識,最大限度的減少群眾的經濟損失,合陽縣公安局南蔡派出所結合近期轄區發案特點,組織民警利用王村礦早市、王村鎮集會之便,採取「定點+流動」的方式開展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並有針對性地與社區及各村治安人員座談進行宣傳,以提高防騙意識和甄別能力
  • 沿河特巡警開展防盜搶、防詐騙宣傳活動
    為積極預防和減少盜竊、搶劫、電信網絡詐騙等三大類侵財案件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案件的發生和財產損失。近日,沿河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在廣場、主街道、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防盜搶、防詐騙宣傳活動。在宣傳過程中,通過特警衝鋒車LED顯示屏、聲波器、發宣傳單、向過往群眾講解電信詐騙常見的種類、常用的作案手法和作案方式,以及識別、防範電信詐騙的方法、類型,提醒轄區居民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銀行卡號、存款密碼等信息告知他人。
  • 央視曝光「刷單兼職」暗藏陷阱 這種騙局是如何做到老少通吃的?
    7月12日,央視新聞對「刷單兼職」進行了曝光,並指出一些大學生、年輕人及無業群體成為「刷單類」案件的受害者。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12日晚,央視新聞曝光「刷單兼職」騙局後,「刷單」相關話題熱度持續走高,13日再次引起網友關注,熱度峰值達到69.36。
  • 上海:詐騙團夥「感恩回饋」送大禮包 非法詐騙百餘萬元
    人民網上海9月16日電 現如今,接到某些自稱商家客服的推銷電話是很平常的事情,對方往往都能準確地報出你的個人信息以取得你的初步信任,但是當對方聲稱「為了感謝對本品牌的支持,特在全國開展感恩回饋活動,現在只需要花199元就可以獲得價值1200元的『大禮包』」的時候您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詐騙電話。
  • 作案600餘次,騙取錢財400餘萬元大同成功打掉一電信網絡詐騙團夥
    近日,大同市公安局平城分局多警聯動,成功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收繳作案用電腦10餘臺。2月25日,平城分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隊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家名叫可蒂尼大同總部的微商公司有實施電信詐騙的重大嫌疑,該公司設在上河時代廣場,人員眾多,活動可疑。
  • 詐騙預警:中了幸運大獎,我卻被騙了21萬元
    何為電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者轉帳的犯罪行為。它具有作案手法變化快、社會危害相對較大、受害群體不特定、民警偵辦難度大等特點。在我們的身邊,已經有多人上當受騙,騙法也是層出不窮。今天要講一講虛假投資類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