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必經歷的3個叛逆期,父母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大不一樣

2020-12-15 騰訊網

叛逆期幾乎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正常過程,只不過是時間有長有短的區別。那麼,什麼是叛逆期呢?

簡單地說,叛逆期是孩子成人前尋求獨立的一種正常現象。當然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叛逆會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

比如頂撞父母、愛和父母唱反調、破壞性行為頻繁、脾氣急躁、人際關係緊張、喜歡我行我素等等。

按照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孩子從幼年到青春期,通常會經歷3個各具不同特點的叛逆期。

專家認為,這三個叛逆期分別為:2~3歲寶寶叛逆期;6~9歲兒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

那麼,針對孩子不同階段的「叛逆期」,作為父母又該如何正確應對和引導呢?

我想,只有足夠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規律,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找出叛逆背後的真正原因,實現良好的親子溝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下面我們來系統了解一下孩子在這三個階段叛逆期的特點及正確應對和引導的策略。

01

兩到三歲寶寶叛逆期

對於2~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會發生不聽家長話的現象,有時孩子還會很固執,任憑家長怎麼講道理,都無法改變孩子的想法,確實很能考驗家長的耐心。我們不要以為才兩三歲的寶寶沒有想法,其實,他們的想法之豐富遠超我們的想像。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和自主意識,此時已經不願意再像兩歲前那樣「言聽計從」了,再加之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屬於單向,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常常會用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和引導呢?

1、當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不需要不斷重複說,只需要指令清晰的告訴孩子就可以了。面對充耳不聞的孩子,家長不妨蹲下來,眼睛平視著孩子,這樣可以把孩子逐漸吸引過來。

2、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視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規則是所有人都要共同遵守的。

3、家長要靈活運用,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不妨採取注意力轉移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地方,以便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緒反應。

02

六到九歲兒童叛逆期

6~9歲的孩子剛好處於小學二、三年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更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似乎覺得自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時會和父母產生分歧甚至頂嘴等。

如何順利幫助孩子度過第二個叛逆期呢?

1、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關愛,父母要從情感上多關心和理解孩子,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這是縮短第二個叛逆期的關鍵一步。

2、給孩子更多的獨立和自由空間,不過多幹涉孩子,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3、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4、當孩子提出批評和建議時,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認真對待。

5、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多些正面鼓勵,不輕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03

青春叛逆期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的心態最為複雜。一方面對孩子長大感到欣慰;一方面又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叛逆行為而感到百般頭痛。

如果前面兩個階段的叛逆期沒有順利「闖關」,那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就會讓原來的小問題慢慢演變成難以糾正的「頑疾」,此時,父子母女之間往往會出現明顯隔閡,如果處理不好還會在一些問題上發生激烈衝突,出現親子關係危機。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更強烈,有了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的能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是這三個階段中最為叛逆的階段,相信有不少家長已經有過這方面的體會。

他們總是想向你證明:「我是大人了,我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很多父母常常感到教育無力和溝通無效,如果逼得緊,親子關係就會陷入疏遠的危險境地。甚至有些家長會自我解嘲:孩子個子都比父母高了,打又打不過,說再多也不聽,非常尷尬,導致身心俱疲。

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說到底,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還是家長的思維還停留在把孩子當成三歲小孩來看待,對一個已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所以,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要把孩子真正當成一個獨立個體,平等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1、多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理性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

2、尊重孩子的人格,支持孩子渴望獨立的嘗試,給孩子一個獨立成長的空間

3、給孩子更多的包容之心

4、多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5、在孩子面前不僅是家長,更要成為朋友

6、對孩子,請相信表揚和鼓勵的作用,永遠大於批評

7、一旦發生親子間的矛盾和衝突,首要選擇是冷處理

8、不輕易否定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哪怕在你看來是多麼的不順眼,坦誠溝通比武斷式否定更能獲得孩子的信任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既有迷茫,也有憧憬;既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一切全看父母拿出怎樣的「招數」來幫助孩子。

04

孩子叛逆宜疏不宜堵

儘管孩子這三個階段的叛逆期特別是青春叛逆期會給我們家長帶來很多的麻煩,但家長無需為此感到焦慮。

因為孩子的叛逆並不是什麼不能解決的難題,更不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它只不過是孩子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個正常經歷而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寶貴的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作為家長,只需要改變我們的慣有教育思維,態度上重視,方法上宜疏不宜堵,和孩子共同成長,相信孩子能很快順利度過成長路上的驚濤駭浪!

相關焦點

  • 面對孩子3個叛逆期,高智商父母教養孩子,從不說一個「不」字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只有年齡大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就發生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都有這3個性格缺點,家長別不重視
    大致意思是他不爭氣,什麼都比不上隔壁家的孩子,還幹啥啥不行,就知道玩手機……周圍議論紛紛,我自知幫不上忙,畢竟自己也未親身經歷過,只好裝作沒看見。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是這麼被父母罵得,心裡著實不太好過,就時而找那孩子嘮嗑。一開始,他說話嚅囁,放不開,熟悉後,就好很多了。
  • 2歲、7歲、12歲,這樣處理孩子的3次叛逆期,比吼多少遍都有效
    小歐爸好像也早就對這個孩子放棄了希望,每次知道小歐闖禍,總留下一句:「給他提供這麼好的環境,還不知道用功讀書,想當年我們條件那麼差,不一樣努力嗎?」小歐爸覺得孩子「爛泥扶不上牆」,乾脆眼不見為淨。小歐媽只能獨自嘆氣,有時候好想有個女兒,這樣兩人交流起來不至於這麼難。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跟她講道理,她也聽不進去,時不時的還說髒話,和我們吵架,我都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了?小林的焦慮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你可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隨著寶貝的成長,原來軟萌聽話的小可愛,有時會化身「小魔王」,動不動就罵粗口、發脾氣,這時很正常的現象,就看父母是怎樣應對的。
  • 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父母不打不罵3種教育方式,建議家長收藏!
    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父母不打不罵3種教育方式,建議收藏!但是孩子的成長並不會一帆風順一直歡聲笑語,孩子會面對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大笑、哭泣、害怕、遺憾、反抗、父母面對孩子這麼多的第一次時,給出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你和孩子的每次交流和相處模式,會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塑造孩子長大後的樣子。想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的態度,孩子這3個必經的叛逆期,父母不打不罵的教育方式,建議看看。
  • 孩子經歷2-3歲叛逆期,父母這樣做比打罵都管用,寶寶更聽話
    孩子叛逆期是讓很多寶媽們頭疼的一個階段,1歲時總愛睡覺醒了就笑的乖寶寶怎麼就一瞬間變成了作天作地的「小魔王」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階段,這段時間就像一桿天秤,說重了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放任不管又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也會害了孩子一生。所以怎樣平衡叛逆期孩子情緒加以正確的引導,這至關重要。
  • 如何幫孩子度過「叛逆期」?父母應該適當放手,給孩子探索的空間
    很多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孩子非常不聽話的時候。叫孩子睡覺的時候,孩子的眼睛還是瞪得大大的,等到讓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孩子的嘴閉得那叫一個嚴實,甚至給孩子穿衣服,孩子也是哭著鬧著就是不讓穿。孩子的種種對抗父母的行為,就仿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樣的叛逆,讓很多父母是十分苦惱,甚至茫然所措。對於叛逆這個詞,每個人都不陌生。事實上,幾乎所有人的人生都至少要經歷三個叛逆期,分別在兩歲到三歲,六歲到八歲,十二歲到十八歲。而這三個叛逆期,都是成長的關鍵時期。
  • 孩子的人生的三個叛逆期,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時候長大後才有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今日問題:孩子叛逆期,6個性格養成很關鍵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叛逆期總是一輪接著一輪,好像是上樓梯一樣,旋轉上升,尤其是在2歲和3歲,性格叛逆,行為衝動。
  • 2-3歲孩子經歷第1個叛逆期,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順利度過
    提到「叛逆期」,大部分的家長應該都會直接想到「青春期」,但實際上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期早在2-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寶寶叛逆期「叛逆期」這個詞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孩子在某一階段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嚮往獨立、自主,迫切的需要自己的想法被認同時對父母或其他人做出對抗或反抗的一個時期。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被稱為寶寶叛逆期。
  • 孩子心理成長六大階段,面對兩大叛逆期,聰明父母這樣做! - 兜媽愛...
    」這說明孩子只有身體健康,才有支撐他們夢想與父母期望的底氣。但是,如果寶媽、奶爸不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孩子就算有一副好體格,他們的心理歷程也可能會發生扭曲,屆時更不會成為父母心中期望和理想的樣子。孩子的「心」指什麼?
  • 不打不罵,這3個教育方法,成功搞定了叛逆期「熊孩子」!
    不過,小萌娃也有調皮不聽話的時候。餃子的奶奶就曾吐糟說,餃子這個年齡,恰好是一個小叛逆期,給她吃東西的時候,她經常會搖著小手說,「不吃!不要!」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了,「難道這麼小的孩子也有叛逆期嗎?」是的,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其中2—3歲寶寶出現的叛逆行為,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 孩子人生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些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一提到孩子叛逆期,很多父母都頭痛不已,又無可奈何。除了對孩子發脾氣嚴加管教,或者對孩子百依百順,拿孩子一點轍沒有。碰上孩子叛逆,很多父母都會崩潰,情緒失控。
  • 孩子2-18歲的三個叛逆期,父母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
    ,而使用最多的詞語是「不」,最多的行為是「拒絕」,為了展現自我意識,會經常地拒絕父母的各種安排和做法。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意識,自我感覺變的強烈,有很強的自我表現,需要讓父母跟著他的想法和節奏去執行。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容易被父母否定,很多時候也得不到父母的積極反饋,孩子就會變得焦躁,會使用哭鬧來滿足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幼年叛逆期的原因和表現。
  • 孩子愛發脾氣、變得不聽話,這是叛逆期到了,家長需要注意了
    經歷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表現為:愛跟父母唱反調,家長不讓幹啥就偏要幹,還總是覺得父母嘮叨。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起伏較大,愛亂發脾氣,喜歡玩遊戲,不喜歡學習等等。而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些舉動,有時候會無可奈何,對孩子講道理講不通,,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就是不聽父母的。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很「恐怖」!
  • 3-6歲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也會出現叛逆期 3-6歲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階段裡,孩子身體的活動能力增強,他不像2歲之前那樣聽話,總是想要擺脫父母的舒服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2每一個孩子,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大都會經歷三次叛逆期,一次是在2-3歲,我們稱為「寶寶叛逆期」,就是大家常說的「TroubleTwo」。一次是在7-9歲,叫做「兒童叛逆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
  • 3歲的孩子情緒無常,總愛發脾氣?很可能是到了第一個叛逆期
    一、孩子情緒無常、愛說「不要」?可能是到了叛逆期最近,群裡有人吐槽:「我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麼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跟你反著來。」我問:「你家孩子幾歲啊?是不是到叛逆期了?」對方回答:「才3歲啊,叛逆期不是要到青春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