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說讀了那麼多書, 還是過不好一生。
道理都懂,可我還是原來的樣子。
看了那麼多整理收納攻略,我的家還是懶得收拾。
那麼收納的好處,或許大家都能說出一二;
收納的方法論,各種收納神器,攻略文章也收藏了一大堆。
今天,我們不講高深玄奧的方法論,咱就聊聊怎麼做!
有個男性朋友對整理、收納啥的表示,一點都不感冒~
理由那是相當充分呢:
1.我是個大老爺們,有必要每天都收拾的那麼乾乾淨淨嘛?
2.這樣不也挺好的嘛,亂點也有亂的個性嘛!
3.再說,收拾起來多浪費時間啊,有這空還不如學習吶(一般都是打遊戲,或者看電影去了~)
後來,第一次接觸收納這個概念,是因為……
著急出門的時候,找不到鑰匙。(兩次,其中一次還是要去見女朋友……多著急上火,就不必多說了吧~)
廚房做飯的時候,長勺、鏟子總是找不到放的地方,只能放到臺子上,又感覺不乾淨,所以用一次,基本上得刷好幾次……
去打球的時候,想換上之前比較酷的球衣,把衣櫃翻了個底朝天,掏出來所有的衣服,就是找不到,後來,在一個角落裡自己蹦出來了……
好,這些也都還能忍!
直到,那天。
那天周六,天氣非常好。和同事準備去郊遊
就在出發之前,準備拿著墨鏡,自拍杆,鑰匙,公交卡,身份證就撒丫子的時候,事來了。
鑰匙還在,我的卡呢?(我的身份證、公交卡是一直呆在身上的,從來沒丟過)
翻箱倒櫃,幾乎掘地三尺還是沒找到。
我告訴自己要淡定,開始捋一捋前一天回來時的情節。
下班回來,做公交車,所以那個時候卡肯定在身上。
回家之後,我會習慣性放在桌子上,一般就在筆筒那一塊。(再三檢查,沒有!)
也可能在昨天穿的褲子裡。(6個口袋都翻了,放衣服的地方,其他衣服都翻了一遍,沒有!)
昨天晚上出去打球,就帶了一個手機,也不可能會丟。(記得很清楚)
難道,入室盜竊?但我的電腦也都還在,而且屋裡也沒有異樣啊。(和以往一樣亂)
下班回來,做公交車,所以那個時候卡肯定在身上。
回家之後,我會習慣性放在桌子上,一般就在筆筒那一塊。(再三檢查,沒有!)
也可能在昨天穿的褲子裡。(6個口袋都翻了,放衣服的地方,其他衣服都翻了一遍,沒有!)
昨天晚上出去打球,就帶了一個手機,也不可能會丟。(記得很清楚)
難道,入室盜竊?但我的電腦也都還在,而且屋裡也沒有異樣啊。(和以往一樣亂)
然後,同事等了我兩個多小時,我還是沒找到。就先出去完了,很好的天氣,很好的景色,我卻只感覺到了煩。
好好的心情,沒了!
還得辦補卡,可能還得回老家補,還得來回坐車,多麻煩!
慢慢,我從煩躁、煩怒變成了嘆氣,甚至心裡默默哀求身份證自己快回來,以後一定……
好好的心情,沒了!
還得辦補卡,可能還得回老家補,還得來回坐車,多麻煩!
慢慢,我從煩躁、煩怒變成了嘆氣,甚至心裡默默哀求身份證自己快回來,以後一定……
下午早早就回來了,又浩浩蕩蕩的翻了一遍不大的屋子。中間休息的時候,我搜索了如何補辦身份證,有說可以異地辦理的,有說要回去弄的,機賊的我還打了110……(後來才知道需要打戶籍科諮詢)
第二天,中午,終於在床夾縫裡的雜物箱裡的小收納盒裡,發現了躺著的身份證和公交卡。(應該是睡覺的時候,把放在床上的卡踢到了牆角,又恰巧掉到了那個位置,啊,蒼天啊!)
我痛定思痛! 決定把我的東西清理一遍,不再讓找不著東西壞了我哪怕一分鐘的心情!
一個周,我把知乎、百度、豆瓣、微信全都搜了個遍,把空間收納大師的文章看了個遍。
我發現,其實收納的技巧有很多,收納的好處也不僅僅是把東西整理好。但,最重要的還是這幾個。(拖了一個周,當時的煩躁衝動逐漸消散,依然驅動我去收納整理的理由)
1.使固定的東西在固定的位置,不讓找東西浪費時間。尤其是想學習的時候,找不到筆,本來想學習的動力就不足,加上小小的阻力,就真的放棄了。還有想健身的時候,找不到器材……在做事的時候耽誤的小事間,可能每次只有三五分鐘,但每天甚至能有十幾次,幾十次的頻率。細思極恐!
2.整理收納後的空間,使人心情愉悅。沒有整理過的空間,會給人一種慵懶心理暗示。面對複雜的事情時,容易感性的產生煩躁感,而不是直面它,解決它。
3.整理和收納對人生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首先,整理和收納讓你看到物品的本質。有很多教程和方法論不斷強調,收納整理之前,要先做選擇。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本質層面分析的過程,在認真區別、思考使用場景的時候,其實就是對這些物品重新審視。輕鬆的整理過程中,會不斷有對生活意義的思考。
其次,要從堅持說起。(
很多人是沒有長期堅持一件事情的能力的,尤其在應該做的事情上。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堅持,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特性。那些能夠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如寫作,健身,制定並完成長期計劃的人,是在積累過多次短期堅持的成功經驗之後,逐漸積累成長的。
整理和收納,是練習「堅持」的能力最低成本的方式。
最後,整理和收納讓你有更積極的業餘生活。在物品歸於原位,空間乾淨整潔,並用心保持的過程中,堅持的能力得到提升,堅持一項喜歡的事情,便也不那麼困難了。因為,在這個用心整理過的環境裡,你所看的每一處,都能給你正向的反饋。
只有在真正意識到收納的價值和意義的時候,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去克服做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只有動力大於阻力,才能持續做下去。
在真正做的過程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前半部分,主要在於增大你的動力,下面要說的是關於減小行動中的阻力。
1.我們並不需要做到,日本收納大師的水平。太高的標準反而會增加放棄的概率,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有限的時間,把生活的物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並且在今後的生活中,保持它們的位置。
2.戰線拉得越長,就越容易半途而廢。想要少做無用功,就儘可能一次性對整體進行整理,之後僅作簡單的調整。
3.立刻做,是最好的方法論。就像你看到了這篇文章,想要開始收納整理房間,那麼現在就開始做,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現在實在沒空,怎麼辦?那麼,為你什麼時候開始做定好鬧鐘,定好計劃。
立刻做,還應該包括整理後。吃完飯馬上整理餐具,垃圾滿了馬上倒掉。還有很多,攻略裡面都有的。
拖延,90%都是被放棄的。就算不能馬上做,也要定好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