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巨頭近年來幾乎個個都晉身成為股壇新貴和首富,但原來他們買樓置產的眼光,比起傳統地產大亨也毫不遜色。
2015年,馬雲花了15億港元(約12億人民幣)在香港太平山頂購入豪宅,這座房子正是讓不少香港富豪都望而卻步的「白加道22號」。
這座外表平平無奇的豪宅,1959年售價15.5萬港元。
在2000年,前香港聯合交易所行政總裁、電訊盈科前副主席袁天凡及其妻子以1.635億港元的價格購入。
15年後,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豪擲15億成為白加道22號的新屋主,袁天凡賺了近13億!
從1959年至2015年,從15.5萬港元上升至15億港元,升值9676倍。
這個價格創下了當時全球每平米單價第二高的紀錄(第一高是法國蔚藍海岸聖讓卡弗爾拉的一座獨立屋),同時也創下了香港每平方米最貴豪宅紀錄。
注意是「曾冠絕亞洲」
白加道22號大宅坐擁270度維多利亞港無敵海景,樓高4層,佔地面積12600方呎(1170㎡),連同花園等總佔地33500方呎(3112㎡),大宅室內建築面積12000方呎(1114㎡)。
豪宅到手後,馬雲還花錢修葺一番。
作為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地區,香港人深諳房地產市場的定律,「3L」原則老少皆知。
何謂「3L」原則?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山頂社區一直是一個迎合富豪的社區,即使是一間普通的公寓也要花費大約500-1300萬美元。
在白加道上,任意挑一幢宅子,其所有者的都不簡單。
看看到底馬雲的鄰居都是誰:
為了保持豪宅群的格調,白加道從不出售給明星,因為有明星就意味著每天都可能有粉絲和狗仔蹲守,嚴重破壞這裡的安靜,而這是住在這裡的「財神們」所不喜的。
這一山頂社區中最著名的建築或許就是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居住的宅邸,它建於1893年,是在山頂建造的第一批住宅。
在這兒,禁止巴士、小巴通行,沿途住宅正門不在路邊,反而以高架斜道連接。
山頂社區的安全防護措施非常嚴格,整個社區都被帶刺的鐵絲網圍繞。
在這個山頂社區,名車、豪車根本不稀奇,諸如保時捷、賓利和奔馳等豪車也隨處可見。
在馬雲購入白加道22號之前,有租客就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在豪宅內的舉辦晚宴的照片,這也讓豪宅內景曝光。
雖然在陽臺吃西餐有點暗,但配著這無敵的夜景也可以賣天價。
而讓無數人羨慕的維港景觀,最讓人滿足。
這樣的房子租金多少?
如果以一幢洋房來算的話,月租消費應該是60至100萬港元。
這也不是亂吹。
2012年(在馬雲購入白加道宅邸前3年)白加道的最高月租金接近100萬港元。
而個別優質洋房單位租金達百元(呎),月租超過60萬港元。
月租這麼高,目標租客也有劃定範圍——2012年負責是白加道28號租賃事務的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目標客源以駐港的國際金融公司、投資銀行的行政總裁等高級僱員為主。
2012年就已經出現百萬級別的租金。
這也難怪,儘管香港至今房價驚人,每年還是有無數有錢人前僕後繼到香港買房。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天價的房子,對於富豪來說是分分鐘就能賺回來的財富。
而且,現在香港豪宅雖多,但這些半山頂級豪宅每年卻只釋放幾間,可以說有價無市,因此,買到就是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