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下潛力片區。經常看到有人討論什麼是潛力片區,好像房價低成了潛力片區的唯一標準,未必如此。
潛力片區的崛起就類似於」屌絲逆襲「或者」鹹魚翻身「,機會十分難得,時代的機遇與自身的努力缺一不可。而不是簡單地表述為「房價便宜就是潛力片區」,很多房價便宜的區域雖然房價也在漲,但相比真正的潛力片區,差距反而被拉大。
很多假的潛力片區,就跟領導提拔職工一樣,每次都說下一次提拔,但每一次都恰好被卡掉,根本上不去。
被領導提拔的職工都有一些共性,潛力片區也是如此。如何識別潛力片區呢?MR.LIU有幾個標準,大家可以參考,不僅適用於西寧,也適用於其他城市。
1、政府的全新規劃
一個片區只有獲得政府的全新規劃,才能迎來質的變化。政府全新規劃不僅僅是地面上的高樓大廈,各種城市的基礎設施,都將推動區域價值的提升。關於政府對於一個片區的全新規劃都是公開的信息,我們很容易獲取這些片區的規劃圖、
下面是MR.LIU近些年收集的西寧及周邊一些片區的規劃圖,這些片區都在或多或少地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尤其是那些從傳統村落直接至今晉升為城市新貴的片區,集聚了全城的目光。
比如:
海湖新區是蘇家河灣村、劉家寨等;
門源路片區是小橋村、毛勝寺村等;
南川片區是沈家寨村、元堡子村等;
北川河新區是石頭磊村、陶家寨等。
在這樣的城鎮化進程中,購房者抓住機遇往往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也需要理解的是,潛力片區不止一個,能買上一個兩個的就不錯了,沒必要去較真各個片區的優勢。說真的,到底賺了多少錢只有自己知道,很多購房者都是高價買房圖個熱鬧。
此外,以後還會有新的片區崛起,比如西川新城、朝陽物流園區、高新區、北山片區等也可能出現新的發展機遇,但這都是後話了,還要看具體規劃和推進力度。
2、政府和房企投資
伴隨著政府的全新規劃,隨之而來的就是政府大手筆的投資。高達數億乃至數十億的投資,為區域帶來了強大的市政配套,直接拉動了區域價值的提升。
MR.LIU找了一些市政配套供大家參考,當然篇幅有限只寫了一部分,大家可以在買房的時候進行更加詳細的比較。
當然,這些都是市政陪他搜的代表。如果大家把這些市政配套的區域分布在地圖上圈出來,大致就可以發現潛力片區的發展邏輯,並尋找到新的潛力片區。
政府的大手筆投資也必然吸引大批品牌房企的進駐,這些品牌房企集中進駐的區域也必然成為開發熱點,同時吸引中高端人群進駐,進而進一步拉升區域價值。
尤其是商業地產開發商,通過自身強大的商業配套推動區域的全面發展,實現區域的最終繁華。
從邏輯上講,看政府和房企的投資原因很簡單,政府和房企是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玩家,甚至可以說是莊家,緊跟莊家基本上不會錯。政府和房企在投資方面都躲著的區域,購房者也沒有理由自己往裡衝。
3、房價要相對便宜
前面說的價值都是看區域的潛力,但值不值得投資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標尺:價格,甚至可以說價格是最重要的標尺。
網絡上經常說什麼「十大不能買的房子」什麼的,在MR.LIU看來沒有什麼是不能買的,只要房價足夠低。反之亦然,即使地段品質都極好的房子,但價格畸高也絕不能買。
舉個例子,金子肯定是有價值的,但如果現在800元/克你買不買?肯定不買。雖然說隨著貨幣的貶值,金子以後肯定會漲到800元/克,但現在這個價錢明顯不值。
所以,潛力片區重要的是房價要便宜,如果一個潛力片區房價比成熟片區還高一大截,購房者又何必去冒風險買潛力片區,成熟的新區不好嗎?
沒有價格優勢的潛力片區沒有投資價值。購房者買潛力片區圖的就是現在便宜,以後可以趕上成熟的片區,沒有這樣的獲利空間還投資個什麼勁?錢都讓開發商賺走了,只能圖以後住得舒服。
總結起來,判斷潛力片區和去菜市場買東西差不多:物美價廉。前景要好,價格也要相對較低。購房者要賺的是錢,不是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