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齊魯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快馬加鞭不下鞍 奮起直追換新顏2020-12-07 10:13:5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齊魯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快馬加鞭不下鞍 奮起直追換新顏
「厚德載物,求真求實,拼搏進取,追求卓越」是齊魯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院訓。從專家教授,到年輕博士,再到青年學生;從教學團隊,到科研團隊,再到管理團隊,生科人堅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埋頭苦幹,在9年的時間裡,年年有突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0年山東教育學院改制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齊魯師範學院,2011年開始招收生物科學本科學生。其時,生物系(2013年後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專任教師20人,其中博士4人,教授2人,省突貢專家1人;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200餘萬元。經過九年建設,生科院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在生物科學本科專業的基礎上,2013年、2014年和2016年先後設立了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和園林本科專業,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為輔協調發展的格局。現有專任教師45人,博士29人,教授10人;儀器設備總值3091萬元,建有國內先進的活細胞影像平臺和省內首個HighSeq2500測序平臺。
發展足跡:拼搏進取,追求卓越
2013年前後,學院引進了李師鵬、曹子誼、崔大勇、段廣有、吳幗英、高珊等一批國內外博士和專家,也逐漸形成了埋頭苦幹、拼搏進取、追求卓越、寧靜致遠的良好院風,整個學院舊貌換新顏。
2014年,「能源植物研究中心」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2015年,生物科學專業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山東省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重點建設專業,
2015年,生物學學科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
2015年,「生物質品種改良」團隊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培育計劃」首批入選團隊。
2016年,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食品質量與安全三個本科專業獲得「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
2017年,「能源植物種質創新與改良實驗室」獲批為「山東省高校十三五重點實驗室」。
2018年,獲得「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9年,生物科學專業獲批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人才培養有特點:「三明治培養模式」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一直以來,齊魯師範學院在我省基礎教育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學校到學院,都非常重視師範類學生的培養,並對師範類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不斷地修訂和探索。學院自2016年起,實踐了「學校教育-頂崗實習-學校教育提高」的三明治培養模式,通過與基礎教育部門深度融合,學生在第五或第六學期進入中小學一線進行頂崗實習,本校教師去學校掛職指導或遠程指導,在學生獲得一定教學經驗、樹立從教責任感與教師情懷後,再回到學校進行進一步的專業提高教育。從2016-2020年度,共有500多名生物科學師範生在第五學期參與了頂崗實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科研有優勢:科研成為人才培養的助推器和發動機
2015年,生物質品種改良團隊入選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培育計劃;2017年, 「能源植物種質創新與改良」方向獲得教育廳「十三五」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立項;2017年「動物應激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獲得校級重點實驗室立項,以及玉米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平臺、齊魯師範學院濰坊濱海植被恢復研究所、食用菌工程中心等研究團隊,這些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人才團隊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並逐漸形成優勢,取得累累碩果。近五年來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8項,省級課題25餘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獲各級科研成果獎30餘項。其中有多項成果發表在Plant Cell, Molecular Plant,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國際著名雜誌上,在國內外形成一定影響。
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明顯增強,例如:馬金生教授進行的機場防鳥撞研究近三年獲得青島機場投資67萬元;曹子誼教授的耐鹽沙棗直接帶動了濰坊的生態綠化建設。
「卓越拔尖計劃」: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精神、創新創業能力
自2012年始,學院排除困難設立專項資金,多措並舉,重磅實施了「大學生卓越拔尖計劃」。全面實行教學實驗室開放和科研平臺開放,完善學分制與彈性學制,新建多個校外研究平臺基地,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鼓勵學生以學院研究課題等形式進行科學研究,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鍛鍊,培養了大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素養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了「求真求實、追求卓越」的院風,取得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環效果。
2016-2020年度滾動支持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院累計投入經費224萬元,累計超過40%的本科生參與了自主創新創業實踐與教師科研項目。
近3年來,全院累計有500餘名學生參與了教師承擔的國家與省部級科研項目,17人參與國家、山東省與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本科學生參與發表學術論文5篇(其中SCI論文1篇),申請發明專利12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多項。多名學生在國家和山東省教學技能大賽、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中榮獲優異成績。
牽好牛鼻子:2020屆畢業生考研率超過40%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學風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考研率是反映學風的一個重要指標。2020年,學院共310名本科畢業生,參加研究生考試215人,過國家線138人,最終錄取126人,錄取率40.65%。其中包括中科院錄取2人,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共錄取43人,境外升學2人,佔錄取人數34.13%。
我院學生在完成大學學業走向社會以後,在工作中創新意識強、創新能力高、作風紮實,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我院學生畢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史遠)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活動來了,典型案例持續徵集中!
徵集郵箱:dzrbxmt@126.com
責任編輯: 單青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
網友評論
滑動提交數據
相關推薦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工商學院:加強財商教育,培養高素質財經類人才2020-12-04 14:00 發布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農業大學:精耕鹽鹼地,服務黃河三角洲脫貧攻堅2020-12-04 09:00 發布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一次提拔19名輔導員到中層崗位,傳遞了什麼信號2020-12-02 10:24 發布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