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地產的概念。
文化地產是以文化軟實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是用文化引領規劃、建築設計、園林景觀、營銷體系、物業服務等的系統工程。
在住宅地產領域的「家族地產」模式,商業地產領域的 MALL」模式,工業地產領域的「經濟生長」理論,園區地產領域的「文化軸心」理念等都是文化地產理念的延伸和實踐。它們是集文化主題園區、文化街區、文化經濟產業園區等為主體的文化功能型地產,是把文化、產業、 地產三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商業模式。
二、文化地產分類。
1.文化旅遊地產;
2.文化影視地產;
3.文化商業地產;
4.文化體育地產;
5.文化創意地產;
6.文化產業地產。
三、文化地產應具備的特徵。
1.明確的「文化」主題;
2.完善的「服務」體系:
3.合理的「功能」配套;
將文化、功能、服務的概念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從而引起目標人群的消費衝動。
四、文化地產的成功商業模式。
模式是一種可盈利的方法,是文化地產項目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源泉。文化地產的經營需要高度重視商業模式的發現和改進。
1.以企業為主體,把企業作為整體價值開發的商業模式。例如,萬達廣場塑造的是萬達企業的整體價值,然後全國連鎖,選址後即使很偏僻照樣迅速帶動人氣。
2.產業鏈經營的商業模式。中國的主題公園主要是賣門票、賣硬體,迪斯尼的主題公園是整個產業鏈搞旅遊,搞影視,搞娛樂,搞餐飲,搞衍生產品,就是一個產業鏈。國內 的橫店影視城也是一個成功案例。
3.產業鏈形態的產業集聚。如各地以書畫、出版業、曲藝戲劇、茶、酒、玉石等為主題打造的文化產業園,類似文化產業的「義烏小商品城」。
4.能夠持續化、品牌化的快速連鎖複製模式。如星期八小鎮、酷貝爾等兒童體驗項目。
5.組合混搭的商業模式,是文化產業跟其他相近產業融合載入文化地產的商業化模式。比如說文化旅遊地產華僑城、宋城等。
6.高專業化發展的商業模式。如張藝謀的「印象」系 列。
7.對原有地產性質進行變更,重新定位業態、主題,進行改造或升級。如北京798創意園、廣州G5。
8.「訂單地產」模式。啟示來自商業地產的經典運作項目萬達廣場。
五、商業性文化地產成功運作的關鍵要素。
文化地產歸根到底是一個商業項目,一定要借鑑、依照 商業地產的市場化、商業化方式進行開發運作。
1.理念決定成敗:文化地產一定要樹立以文化帶人氣、提地氣,以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心態發展傳播主題文 化,打造地產價值,得到經濟回報。
2.要規劃更要策劃;從前期選址、定位、規劃布局,到中期招商、租售,再到後期的競爭力經營管理、物業增值 等,都離不開整體精心策劃的環環緊扣。
3.整體布局事關開發成敗。
4.招商成功不等於萬事成功;商業地產開發以經營效益論成敗,招商順利並不代表今後一切都順利。
5.商業地產開業需要好策略;開業必須講究策略和時機,急於求成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好的開業策略需 要審時度勢,做到知彼知己,因市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 宣,因人制宜,以求得天時、得地利、得人和。
6.商業地產需要複合型團隊。
7.以市場為導向重視培育商場。
8.訂單商業地產並非「靈丹妙藥。
9.商業地產策劃不可紙上談兵。
10.增強事前風險防範意識。
六、小結。
1.地塊功能定位和分區域進行多方面、多功能、全面的定位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2.文化地產主題文化產業的選定要充分考慮國家、當地的政策傾向和社會發展需要及當地自然條件、人力狀況、經 濟環境等因素。
文章來源:文化景觀集團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