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2020-12-1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風聞 這瓜保熟嗎】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位博主說北京山寨「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正宗「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被迫以「MUJI」商標的形式出現了。

另外還有消息稱,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百萬元。

為了求證事情的真實性,我特意去查證了一番。通過工商總局的商標查詢系統查詢「無印良品」關鍵字,可以看到有一家名叫「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的註冊了很多無印良品的商標。

通過查詢公開信息可以發現,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主要做紡織業的企業。該公司對外投資一共有三筆,全都與「無印良品」有關。

在該公司的司法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分別在2009年與2016年牽扯上與日本無印良品方面的商標糾紛。由此可以判斷,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就是網上被爆的的北京「無印良品」。

通過翻閱2012年最高法的判決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商標異議覆審行政糾紛提審行政判決書》,可以簡單了解到兩家企業過往的糾葛:

1999年11月17日開始,良品計畫向商標局申請註冊「無印良品」商標,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

2000年4月6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申請在第24類註冊第1561046號「無印良品」文字註冊商標。

2001年4月26日,良品計畫針對被異議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

2001年4月28日,異議商標經商標局初步審定並公告。核定商品使用在第26類商品或服務上。

2004年1月7日,商標局作出(2004)商標異字第00020號《「無印良品」商標異議裁定書》,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准註冊。

2004年1月20日,良品計畫不服上述裁定,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異議覆審申請

2004年8月2日,被異議商標經商標局核准轉讓給棉田公司。

2009年3月9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商評字[2009]第04991號《關於第1561046號「無印良品」商標異議覆審裁定書》(簡稱第04991號裁定),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准註冊。

2009年4月20日,良品計畫不服第04991號裁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這起案件經過了一審二審,最後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最終判決。

最高法給出的判決是維持二審原判。而二審判決給出的是維持一審原判。我並沒有找到一審判決書,只能確定勝訴方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再來看另外一起案件,也就是涉及網友爆料內容的案件。這個案子在2017年12月15日一審宣判,是由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的。

這個案子的原告方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被告方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

原告方給出的訴訟請求為:

一、兩被告立即停止侵害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簡稱涉案商標)商標權的行為;

二、兩被告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實體門店、經濟日報、鳳凰網(ifeng.com)發布聲明,消除其侵權行為給原告造成的影響;

三、兩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698114元,及訴訟合理支出人民幣101886元(其中包括律師費人民幣10萬元、購買被訴侵權商品費用人民幣1886元),共計人民幣80萬元。

最終本案的判決結果是:

一、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被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被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中國大陸地區的實體門店發表為期三十天的聲明,消除侵權影響(聲明內容需經法院審核。逾期不履行,法院將依據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的請求,在相關媒體上公布判決書主要內容,費用由被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負擔);

三、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三十萬元,合理支出人民幣十萬一千八百八十六元,共計人民幣四十萬一千八百八十六元

四、駁回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因此可以看出,最終確實是北京無印良品勝訴日本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需要在其網店及門店發表道歉聲明。

關於網友在爆料中提到的,日本無印良品不允許再使用含有「無印良品」的標識的說法,判決書中說:

根據前述認定,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在被控侵權商品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的行為侵害了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享有的涉案商標專用權,故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應停止侵害行為。

因此可以判定,網上的爆料是準確的,今後日本「無印良品」確實不能再使用「無印良品」這四個字作為標識。

另外,2017年12月份,除了上文這個判決,還有一個判決也是跟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和日本無印良品良品計畫有關。這個判決是個二審判決。

與上文提到的判決不同的是,這次被告人變成了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原告變成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

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是:

1、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含有「muji」文字的企業名稱。

2、被告在「天貓商城www.tmall.com」、「京東商城www.jd.com」刊載聲明消除因其不正當競爭行為給原告造成的不良影響。

3、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人民幣40萬元。

而最終二審維持了一審判決,判決結果如下:

一、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對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即停止在國產進口羊毛被、天空叢林純棉枕巾、森林方面浴巾三件套、夢想dream方面浴巾三件套商品及外包裝紙上使用含有「muji」文字的英文企業名稱

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在「天貓商城www.tmall.com」、「京東商城www.jd.com」上發表為期三十天的聲明,消除因其不正當競爭行為給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造成的影響(聲明內容需經法院審核。逾期不履行,法院將依據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請求,在相關媒體上公布判決書主要內容,費用由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負擔);

三、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經濟損失人民幣三十三萬四千七百五十元七角七分

四、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合理支出人民幣五萬七千二百八十元二角

五、駁回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其他訴訟請求。

這個案件,最終日本無印良品勝訴,而北京無印良品敗訴了。

如果將兩個判決放在一起看,其實雙方相當於互相給了對方40萬的賠償。然而,判決後一個失去了「無印良品」的使用資格,一個失去了「MUJI」的使用資格。

由於微博上消息源均出自臺媒,我還特意去看了一下他們是怎麼報導的。

臺媒在報導中說,這家被稱為「山寨版」無印良品的是大陸自創的品牌,中文名叫「無印良品」而英文名叫「Natural Mill」。「山寨版」無印良品無論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無印良品極為相似,唯一的不同是:招牌一個是「Natrual Mill」另一個是「MUJI」。

臺媒說,北京棉田公司早些時候把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的大陸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指責日本無印良品侵犯其用在紡織品的商標權。2017年12月,法院最終判定北京棉田公司勝訴,原因是中國版的無印商標「長期宣傳和使用已具備極高的知名度」。最終日本無印良品被判須賠償102萬人民幣並在網店及門市發表聲明。

臺媒也提到了,由於無法使用「無印良品」標識,日本無印良品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只標識「MUJI」不標「無印良品」。

這次臺媒的報導中,大部分都是正確的,就是這百萬賠償錯的離譜。

關於這個102萬人民幣的消息出現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臺灣媒體在瀏覽判決文書時不夠仔細造成的誤讀。

在判決文書中有下面一段話:

本案中,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主張以法定賠償的方式主張經濟損失人民幣698114元。本院將綜合考慮原告商標的使用情況、被控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對於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主張的合理支出,包括律師費人民幣10萬元、購買被訴侵權商品費用人民幣1886元,總計人民幣101886元,均有相應的票據佐證,本院予以支持。

臺灣媒體應該是將101886元看成了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的金額,所以才有了賠償102萬的說法。

另外如果臺媒留意了12月宣判的另外一個案件,這賠償多少又有什麼意義呢?

相關焦點

  •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 「山寨」贏了「正品」?
    原標題:中日「無印良品」之爭,「山寨」贏了「正品」?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國產無印良品最終贏下了官司。提到「無印良品」,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那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雖然目前案件仍在二審階段,判決尚未生效,但「山寨無印良品告倒了正版」的意味已經讓半個網際網路震驚。有媒體甚至將事實誤傳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以後在中國只能改名叫「MUJI」……網友更氣得站不穩了。案件之外,網友還發現天貓上竟然有兩家無印良品旗艦店,而一些商場裡也被發現有「山寨版無印良品門店」,從產品設計到店內裝潢抄得妥妥帖帖,真假難辨:
  • 名創優品計劃上市,無印良品哭了!
    後來才知道,名創優品是山寨,無印良品才是正版。可偏偏,我們知道後依然喜歡去名創優品消費,這大概是貧窮的錯吧!那你知道名創優品和無印良品的區別嗎?有一種尷尬叫做「山寨碾壓正版」先來說說正版無印良品,來自日本的雜貨品牌,日文翻譯過來就是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2005年,無印良品開始進軍中國市場。憑藉簡潔優質的設計俘獲一大批中國粉絲。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侵權、聲明、賠償......這宣告了日本無印良品方面全方位的落敗,也激發了一些人「搶註卻有理」、「山寨贏了正品」、「國內智慧財產權環境堪憂」的憤慨。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提到「無印良品」,大眾直接聯想的當然就是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大家基本不會想到還有另外一個國產的「無印良品」品牌。
  • 無印良品MUJI電商C位不保?
    山寨的MUJI!大家不要上當」。也有網友表示毛巾質量沒有預期得那麼高質,「跟30元兩條的沒啥區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這家無印良品旗艦店部分商品售價和MUJI無印良品相比,並不算便宜。上述提到的毛巾標價為每條38元,兩條可享折後價為68元;而MUJI無印良品棉條紋面巾套裝(兩條)售價只要60元,薄型面巾售價則為20元一條。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其中,有的商品詳情中標明著一則「公示」,內容為: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非日本「muji」,在中國24類商標,有且只有一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宣傳中並承諾:凡在本店購買的任意產品都是「無印良品」官方正品,假一賠三。有的商品則沒有公示。記者注意到,這些商品價格從一兩百到一千多,但直播時有活動價,則要便宜很多,一款售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僅需兩百多元。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 無印良品or無印良品,到底誰才是真的?別買到山寨都不自知哦
    最近有新聞報導中國的無印良品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打官司,結局是日本敗訴了。很多消費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這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對抗嗎?然而並不是,日本的無印良品是日本的雜貨品牌,以沒有品牌的好產品享譽全世界,是很多消費者信賴的公司。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原來,無印良品一直因商標被人「山寨」而困擾,於是索性把持有同名品牌的「北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他們的態度很堅決: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無印良品」。但意想不到的是,12月1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良品計畫),也就是日本無印良品的品牌方敗訴。
  • 無印良品MUJI被山寨幹翻,賠款60多萬還要公開道歉
    打五毛錢的賭,看這篇推送的你一定知道MUJI無印良品,卻不一定知道無印良品。(狗頭)哦不好意思暴露年齡了,極果君說的是這個賣日用品雜貨的「品牌」無印良品。▼如果極果君不說,你看得出來它們根本不是日本MUJI嗎?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無印良品在日本的上市公司主體名稱並不叫MUJI,而是叫做【良品計畫】,【良品】就是好東西,【計畫】在日語裡就是設計,規劃的意思。對日企熟悉的人肯定知道,這其實很像了日本企業中的新品規劃事業部的叫法。現在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 名創優品「長不成」無印良品?
    相對於無印良品的黯淡,名創優品步子越來越大,名創優品憑什麼打動人?蒙眼狂奔的新秀名創優品雖為一家廣州品牌,但其濃濃的日系風,一直被認為是無印良品的中國版。但這似乎並沒有阻擋名創優品的步伐,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在中國市場開拓了超過2500家門店,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要知道,它的山寨對象無印良品在2019年初在海外的門店也才900餘家,且僅覆蓋了32個國家和地區,無印良品的歷史長達40年,而名創優品僅有7年而已。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無印良品」店 杭州網記者 包海青 攝杭州網訊 早在2018年,中國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告日本的「無印良品」的官司備受矚目,最終因中國「無印良品」公司早於日本公司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本公司敗訴 部分產品只能叫MUJI
    無印良品(MUJI)是日本著名的雜貨品牌,以簡約、自然的風格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1990年正式成立良品計畫株式會社,2005年3月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 在中國,「無印良品」的商標權曾三易其主。
  • 消費者某短視頻平臺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國產無印良品贏了官司,日本MUJI 不僅賠錢還要改商標
    簡而言之,就是中國的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無印良品,後者不僅要支付賠償金,之後還可能無法使用「無印良品」四個字在商標裡。 因此,法院裁定 2005 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的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 62 萬元人民幣。